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地区猪囊尾蚴蛋白质理化学及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学龙 蒋作君 +3 位作者 沈际佳 袁有赉 江宝玲 李家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安徽地区猪囊尾蚴蛋白质进行了理化学和免疫学分析。猪囊尾蚴蛋白质至少有28条区带,其中有12条主带,在12条主带中有7条能被囊虫病人血清识别,其分子量分别为92、...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安徽地区猪囊尾蚴蛋白质进行了理化学和免疫学分析。猪囊尾蚴蛋白质至少有28条区带,其中有12条主带,在12条主带中有7条能被囊虫病人血清识别,其分子量分别为92、66、54、51、34.5、30和12kD,其中除34.5kD为脂蛋白,其余均为糖(脂)蛋白。30kD囊尾蚴抗原分子与肝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有交叉反应,其他6个主要血清学抗原与上述吸虫病人血清、肠道线虫病人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均呈阴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生物化学 蛋白质 免疫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被引量:5
2
作者 夏立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主要血清学抗原的鉴定和理化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3 位作者 郑南才 沈际佳 江宝玲 王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斑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主要血清学抗原进行了鉴定和理化学分析。成虫有8个主要的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分别为152kDa、脂蛋白;145kDa、脂蛋白;32kDa、脂蛋白;30kDa、脂...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斑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主要血清学抗原进行了鉴定和理化学分析。成虫有8个主要的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分别为152kDa、脂蛋白;145kDa、脂蛋白;32kDa、脂蛋白;30kDa、脂蛋白;28kDa、糖脂蛋白;15kDa、糖脂蛋白;12kDa、糖脂蛋白;11kDa、糖脂蛋白。虫卵有7个主要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性质分别为32kDa、脂蛋白;28kDa、脂蛋白;15kDa、糖蛋白;12.5kDa、脂蛋白;12kDa、糖蛋白;11kDa、糖蛋白;10.5kDa、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种、期血清学抗原及其新型检测系统的研究──人“O”型血红细胞与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蒋作君 郑南才 汪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sj-SAAg)和虫卵特异性抗原(sj-SEAg)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继用SephadexG200柱层析法提取家兔免疫血清中抗sj-SAAg和抗sj-SEAg的两种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将人...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sj-SAAg)和虫卵特异性抗原(sj-SEAg)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继用SephadexG200柱层析法提取家兔免疫血清中抗sj-SAAg和抗sj-SEAg的两种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将人“O”型血红细胞分别与上述两种抗体结合制备红细胞—抗体结合物(RBC-Abs),并研究了该结合物的应用方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用载体以混合纤维素膜最佳,检测31例急性血吸虫病人阳性率为96.8%,20例正常人假阳性率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红细胞 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蝇类初步名录 被引量:5
5
作者 夏立照 夏玲玲 《华东昆虫学报》 2000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是作者 1989- 1998年对安徽省蝇类调查记录和文献资料的共同结果。共记录蝇科、丽蝇科、花蝇科、麻蝇科的蝇类 4科、31属、6 1种和亚种及分布。附带记录粪蝇科、狂蝇科、皮蝇科、寄蝇科各 1种 ,胃蝇科 (幼虫 ) 4种 ,果蝇科 2种 ,食... 本文是作者 1989- 1998年对安徽省蝇类调查记录和文献资料的共同结果。共记录蝇科、丽蝇科、花蝇科、麻蝇科的蝇类 4科、31属、6 1种和亚种及分布。附带记录粪蝇科、狂蝇科、皮蝇科、寄蝇科各 1种 ,胃蝇科 (幼虫 ) 4种 ,果蝇科 2种 ,食蚜蝇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名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室内蜚蠊名录 被引量:2
6
作者 夏立照 夏玲玲 《华东昆虫学报》 1992年第2期13-15,共3页
蜚蠊俗称蟑螂(cockroach),是多种病源体和寄生虫的传播媒介.隶昆虫纲(1nsccta)蜚蠊目(Blattaria).世界上已知约5000种.我国已知为11科,48属,约168种.其中大多为野栖种群,主要栖息于山林田野、杂草树皮下,或钻营于乱石砖瓦之中... 蜚蠊俗称蟑螂(cockroach),是多种病源体和寄生虫的传播媒介.隶昆虫纲(1nsccta)蜚蠊目(Blattaria).世界上已知约5000种.我国已知为11科,48属,约168种.其中大多为野栖种群,主要栖息于山林田野、杂草树皮下,或钻营于乱石砖瓦之中.与人类关系不密切.与人类关系密切,具有卫生意义的主要是生活在室内的家栖性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名录 树皮 山林 杂草 病源体 寄生虫 昆虫纲 栖息 蜚蠊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丝虫和牛指状腹腔丝虫抗原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的分析
7
作者 沈际佳 汪学龙 +2 位作者 杨兆莘 江宝玲 李家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酶联免疫印迹(ELIB)技术,分析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BmA-Ag)、微丝蚴抗原(BmMf-Ag)及牛指状腹腔丝虫成虫抗原(SdA-Ag)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三...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酶联免疫印迹(ELIB)技术,分析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BmA-Ag)、微丝蚴抗原(BmMf-Ag)及牛指状腹腔丝虫成虫抗原(SdA-Ag)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三者分别有6条、4条和2条丝虫抗原特异性组分,这些丝虫特异性组分与肠道线虫病人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均无交叉和假阳性反应,而SdA-Ag价廉易得,用于丝虫病免疫诊断和人群血清学监测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亚丝虫 丝虫抗原 腹腔 免疫学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蜱类名录 被引量:5
8
作者 夏立照 《华东昆虫学报》 1993年第2期21-23,共3页
蜱是蜱螨亚纲中一个专性寄生的类群.在虫媒疾病中,由蜱传播的病原件种类最多,不仅对人、畜疾病的传播作用大,在自然界还能起到贮存宿主的作用.1981年夏立照等初步报道安徽蜱类计2科,3属,5种,经过12年断续的野外工作,整理标本... 蜱是蜱螨亚纲中一个专性寄生的类群.在虫媒疾病中,由蜱传播的病原件种类最多,不仅对人、畜疾病的传播作用大,在自然界还能起到贮存宿主的作用.1981年夏立照等初步报道安徽蜱类计2科,3属,5种,经过12年断续的野外工作,整理标本鉴定,安徽蜱类累计为2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录 寄生 类群 疾病 贮存 病原 种类 蜱螨亚纲 野外工作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童虫表膜单克隆抗体与吡喹酮协同杀血吸虫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沈际佳 蒋作君 +2 位作者 汪学龙 王维 江宝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为观察抗血吸虫童虫表膜单克隆抗体与吡喹酮协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方法用药物加单克隆抗体被动转移小鼠试验,计算小鼠抗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在单抗被动转移小鼠感染3d后加吡喹酮组,其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91.9%和90.3... 目的为观察抗血吸虫童虫表膜单克隆抗体与吡喹酮协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方法用药物加单克隆抗体被动转移小鼠试验,计算小鼠抗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在单抗被动转移小鼠感染3d后加吡喹酮组,其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91.9%和90.3%,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17.2%、26.9%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在单抗被动转移小鼠感染38d后加吡喹酮组,其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96.9%和83.4%,亦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84.9%、31.9%的减虫率和减卵率。结论被动转移的单抗与吡喹酮表现为一种明显的协同杀虫减卵作用。宿主免疫水平的高低明显影响吡喹酮的杀虫作用,提高宿主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可显著加强吡喹酮预防血吸虫感染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单克隆抗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增贤 王可灿 +5 位作者 陈群 王红岩 沈继龙 胡跃 王志成 江宝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 证明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是否一样具易感性。方法 于 1998年~ 1999年先后对河北、河南及安徽省进行了犬感染结膜吸吮线虫调查 ,同时捕获冈田氏绕眼果蝇并分别繁殖出第二代蝇 ,以安徽的结膜吸吮线... 目的 证明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是否一样具易感性。方法 于 1998年~ 1999年先后对河北、河南及安徽省进行了犬感染结膜吸吮线虫调查 ,同时捕获冈田氏绕眼果蝇并分别繁殖出第二代蝇 ,以安徽的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进行喂饲感染 ,观察三省果蝇对该虫的易感性。结果 三省的第二代果蝇在感染后 ,于 2 2天 ,2 1天和 2 3天检查 ,河北省的 4 5只 ,阳性 2只 ,占 4 4 4 % ;河南省的 5 3只 ,阳性 3只 ,占 5 6 6 % ;安徽省的 76只 ,阳性 3只占 3 94 %。三省果蝇感染的组间差别 ,经统计学处理 (χ2 =0 19,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证明了河北、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 冈田氏绕眼果蝇 中间宿主 易感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免疫血清及单克隆抗体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被引量:25
11
作者 沈际佳 蒋作君 +2 位作者 余新炳 汪学龙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 为寻找有效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再用同法免疫鼠脾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所获阳性克隆进行再筛选 ,并对免疫筛选的阳性克隆的cDNA插入片段进... 目的 为寻找有效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再用同法免疫鼠脾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所获阳性克隆进行再筛选 ,并对免疫筛选的阳性克隆的cDNA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结果 兔免疫血清确定 12个阳性克隆 ,其中 6个克隆与 2株以上的单抗呈阳性反应 :PCR扩增cDNA插入片段大小约 40 0bp~ 1 4kb左右。结论 已筛选到与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及同法免疫制备单抗产生特异反应的阳性克隆 ,获得一批编码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基因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DNA文库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的提纯与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学龙 沈际佳 +2 位作者 蒋美荣 蒋作君 杨兆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473-475,共3页
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法提纯了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并对基因组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微电泳鉴定。结果表明,100mg日本血吸虫成虫(湿重)可提纯出约80μg的DNA,其基因组DNA的大小>31Kb。该法提取的血吸虫基因... 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法提纯了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并对基因组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微电泳鉴定。结果表明,100mg日本血吸虫成虫(湿重)可提纯出约80μg的DNA,其基因组DNA的大小>31Kb。该法提取的血吸虫基因组DNA较纯,适合于以后进行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谱分析和Southernblot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遗传学 DNA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肝期童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4
13
作者 童畅 沈际佳 +1 位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cDNA文库 ,以从中寻找新的抗病疫苗和诊断分子。方法 阳性钉螺逸出尾蚴 ,人工感染家兔 ,15d后剖杀家兔 ,门静脉灌洗收集童虫。提取其总RNA ,并反转录PCR合成cDNA ,将cDNA片段定向重组入噬菌体载体 ,包...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cDNA文库 ,以从中寻找新的抗病疫苗和诊断分子。方法 阳性钉螺逸出尾蚴 ,人工感染家兔 ,15d后剖杀家兔 ,门静脉灌洗收集童虫。提取其总RNA ,并反转录PCR合成cDNA ,将cDNA片段定向重组入噬菌体载体 ,包装后构建成cDNA文库。结果 反转录PCR产生的cDNA经电泳 ,分子量大小位于 4 0 0~ 35 0 0bp之间 ,经含有IPTG和x -Gal颜色选择平皿测定 ,初步提示重组效率为 90 %以上。随机挑取 6个重组克隆经自身环化成质粒后双酶切鉴定提示插入片段 4 0 0~ 12 0 0 pb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童虫 CDNA文库 鉴定 λTriplEx2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际佳 蒋作君 汪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为制备分泌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将照射致弱尾蚴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的细胞融合。结果经两次以上有限稀释克隆化后,抗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抗原阳性率为100%,建... 目的为制备分泌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将照射致弱尾蚴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的细胞融合。结果经两次以上有限稀释克隆化后,抗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抗原阳性率为100%,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童虫表膜单抗的细胞株。杂交瘤细胞诱生腹水,ELISA效价达10.64×105~11.28×105。初步鉴定单克隆抗体类型分别为IgM、IgG2a和IgG2b。抗原抗体定位于童虫表膜。结论该单抗的制备为进一步研制抗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分子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疫苗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吸吮线虫终宿主调查和实验动物宿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增贤 杨兆莘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34,共2页
结膜吸吮线虫的终宿主除人体外,一般文献记载主要为犬、猫和兔,国外有的文献认为也可寄生于猴、鼠和狐等野生动物的眼结膜囊内。为了查明结膜吸吮线虫的保虫宿主种类,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的有关家畜和野生动物作了调查,并对实验动物进行实... 结膜吸吮线虫的终宿主除人体外,一般文献记载主要为犬、猫和兔,国外有的文献认为也可寄生于猴、鼠和狐等野生动物的眼结膜囊内。为了查明结膜吸吮线虫的保虫宿主种类,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的有关家畜和野生动物作了调查,并对实验动物进行实验感染可行性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结膜 宿主 动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丝虫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诊断丝虫病的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际佳 王增贤 +3 位作者 李家泉 江宝玲 陈树仁 朱树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5-7,共3页
用马来丝虫、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抗丝虫IgG抗体,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种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2.9%和87.1%,假阳性率分别的5.1%和10.2%,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抗原敏感... 用马来丝虫、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抗丝虫IgG抗体,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种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2.9%和87.1%,假阳性率分别的5.1%和10.2%,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抗原敏感性和假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马来丝虫、牛丝虫抗原对肠道线虫病人血清抗体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4%和25.9%,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具高度显著性;牛丝虫抗原交叉反应的抗体滴度亦显著高于马来丝虫抗原。牛丝虫粗抗原检测丝虫抗体的应用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血清诊断 丝虫病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转移酶编码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在原核细胞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际佳 蒋作君 +2 位作者 余新炳 汪学龙 王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15,共3页
为表达、获取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 (SjGST)基因工程重组蛋白 ,以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cDNA为模板 ,设计、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引物 ,RT—PCR法扩增GST编码基因序列 ,将扩增产物连接 pGEM-T克隆载体 ,再亚克隆到真、原核表达质粒pB... 为表达、获取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 (SjGST)基因工程重组蛋白 ,以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cDNA为模板 ,设计、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引物 ,RT—PCR法扩增GST编码基因序列 ,将扩增产物连接 pGEM-T克隆载体 ,再亚克隆到真、原核表达质粒pBK -CMV中 ,转染大肠杆菌XL1 -blue ,经IPTG诱导后用SDS—PAGE分析表达效果。结果RT—PCR法特异性扩增出日本血吸虫GST编码区基因片段 ,其大小约为 670bp。重组 pGEM -T克隆载体和重组 -GST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以相应质粒为模板的PCR法均证实其中含有插入的GST目的基因。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以大小约 2 9KD融合蛋白形式表达 ,诱导后 6小时表达产物约占菌体蛋白 3 0 %。结论 pBK -SjcGST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和高效表达 ,为进一步纯化提取基因工程重组日本血吸虫GST蛋白 ,分析其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免疫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SjGST 基因工程疫苗 免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C57BL/6J小鼠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娜 李素梅 +3 位作者 王维 李春燕 方星星 孙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5-1530,共6页
目的观察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结构与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及Ym-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对肥胖鼠肝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复... 目的观察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结构与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及Ym-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对肥胖鼠肝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复合高脂饲养C57BL/6J小鼠模型,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肝匀浆液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NF-κB及Ym-1转录水平等。结果 1感染后第6周,高脂(HF)组及高脂感染(HSj)组小鼠体重均较对照(NC)组增加>20%,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结合肝组织病理,脂肪肝造模成功。2感染后第6周及第12周,HSj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较同期HF组轻,HSj组HOMA-IR较同期HF组下降(P<0.05)。3感染后第6周和第12周时,HF组TNF-αmRNA及NF-κB mRNA表达高于HSj组和NC组(P<0.05);第6周末时,HF组Ym-1 mRNA的表达高于NC组和HSj组(P<0.05),第12周末时HSj组表达强度高于HF组和NC组(P<0.05),且较6周时表达增强(P<0.05)。4 HF组小鼠HOMA-IR与肝组织TNF-αmRNA光密度相对值呈正相关(r=0.680,P=0.018);HSj组小鼠HOMA-IR与肝组织Ym-1mRNA光密度相对值呈负相关(r=-0.724,P=0.015)。结论肥胖鼠脂肪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及调控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日本血吸虫感染通过诱导肥胖鼠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Ym-1转录水平增高及TNF-α和NF-κB转录水平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血吸虫抗原杂交瘤的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学龙 沈际佳 +1 位作者 杨兆莘 江宝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制备分泌血吸虫抗原的杂交瘤。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将血吸虫成虫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HAT选择性培养。结果获得了1株培养上清能与血吸虫病人血清起反应的杂交瘤,其染色体数为72~84,该杂交瘤细胞可持续培养... 目的制备分泌血吸虫抗原的杂交瘤。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将血吸虫成虫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HAT选择性培养。结果获得了1株培养上清能与血吸虫病人血清起反应的杂交瘤,其染色体数为72~84,该杂交瘤细胞可持续培养11周以上,但其生长缓慢,在培养8周后,出现细胞逐渐死亡。结论杂交瘤技术不适于远缘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杂交瘤 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畅 沈际佳 +1 位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 对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 ,以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用血吸虫病人阳性混合血清经大肠杆菌预吸收后对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所获阳性克隆测序后 ,送GenBankBLAS... 目的 对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 ,以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用血吸虫病人阳性混合血清经大肠杆菌预吸收后对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所获阳性克隆测序后 ,送GenBankBLAST进行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较 ,证实与其它物种的磷酸丙糖转移酶有很高的同源性。将其克隆入 pGEM-T载体质粒 ,再定向亚克隆入pBK -CMV表达质粒载体上经IPTG诱导表达后 ,用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用PCR和EcoRⅠ、XhoⅠ双酶切鉴定均证实TPM基因的重组成功 ,表达产物为 32kD的融合蛋白 ,表达产物可被免疫阳性血清识别。结论 首次成功构建编码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表达载体克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磷酸丙糖转移酶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