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宗亚玲 丁洁 程龙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8-1002,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2017年1—11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NICU与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2017年1—11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NICU与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等。结果 2016—2017年11月共监测新生儿科病例3 872例,监测住院总日数42 427 d,感染例数56例,感染例次数62例,医院感染率1.45%,例次感染率1.60%。NICU医院感染率为5.28%,例次感染率为6.03%;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为0.46%,NICU和普通病房感染构成比中居第一位的均为败血症,分别占43.75%、50.00%,其次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各占27.08%、21.43%。不同体重组医院感染率:NICU、普通病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78、46.65,均P<0.0001),新生儿体重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呈正相关(r=0.973,P=0.027),器械使用率越高,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梅雨季节真菌败血症每千日感染率高于非梅雨季节(0.53‰vs 0.37‰)。送检标本70份,检出细菌和真菌共45株,检出病原菌均来源于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其中下呼吸道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液系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水平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志霞 马双影 +5 位作者 张影 盛佳佳 李娟 何晶晶 宣恒华 洪名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4-929,共6页
目的探讨补体C3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78个F-ET周期相关资料,依据补体C3预测F-ET妊娠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分为A组(补体C3≤1.05)120个周期;B组(补体C3>1.05)258个周期,比较两组结局。分析B组补... 目的探讨补体C3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78个F-ET周期相关资料,依据补体C3预测F-ET妊娠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分为A组(补体C3≤1.05)120个周期;B组(补体C3>1.05)258个周期,比较两组结局。分析B组补体C3预测F-ET自然流产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年龄是F-ET妊娠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补体C3和胚胎类型是F-ET妊娠成功的保护因素(P<0.05)。补体C3对F-ET妊娠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最佳截断值为1.05 g/L,其预测临床妊娠灵敏度为87.60%、特异度为52.00%。B组临床妊娠率(67.05%)和胚胎着床率(52.75%)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早期预测F-ET后自然流产最佳截断值为1.32 g/L,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灵敏度为69.00%、特异度为81.20%。结论补体C3对早期预测F-ET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当补体C3超过1.32 g/L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27例临床病理特征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和平 赵彩霞 +3 位作者 汪勤 唐曼 张卫琴 刘婷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8-1002,共5页
目的 探讨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40岁... 目的 探讨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40岁。大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腹部疼痛等特征。眼观:类似经典型平滑肌瘤,切面灰白色,偶有灰黄色,质硬韧。镜检:可见局灶或弥漫分布的奇异性细胞,这些奇异性细胞伴多核或多叶核(96.3%)、嗜酸性核仁(88.9%),可见核内假包涵体(37.0%)及类似非典型核分裂象的破碎细胞核(25.9%),核分裂象少见(0~4个/10HPF);缺乏凝固性肿瘤坏死。免疫表型:p16在3例表现为局灶斑片状阳性,其余24例为阴性;p53在5例肿瘤细胞中表达,其中阳性细胞数小于10%;Ki-67增殖指数21例小于5%,5例为10%~20%,1例大于20%。22例获得随访资料,平均随访26个月(6~118个月)。1例术后5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1例患者术后62个月复发,复发后的肿瘤形态类似第一次肿瘤,复发后行全子宫切除术,随访7个月无瘤生存,其余20例均为无瘤生存。结论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亚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经过通常为良性病变,偶有复发,临床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奇异性细胞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DNA和TCT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景然 孙玉秀 朱健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某院妇科宫颈病变就诊患者的标本进行 HPV DNA 分型和 TCT 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检测,比较各 T...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某院妇科宫颈病变就诊患者的标本进行 HPV DNA 分型和 TCT 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检测,比较各 TCT 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 HPV DNA 阳性率,比较 TCT 和 HPV DNA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单独与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HPV DNA 阳性率为28.07%(1045/3723),以高危型(HR)-HPV 为主,阳性率为21.57%(803例),最常见的 HR-HPV DNA 基因型为 HPV16、58、52、18型。各年龄组 HR-HPV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4,P <0.001),其中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TCT阳性率为13.46%(501例),共971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测,293例病理诊断阳性。按 TCT 和不同病变类型分组,将HR-HPV DNA 阳性率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均显示随病变程度增加,HR-HPV 阳性率呈增高趋势(均 P <0.01)。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HR-HPV DNA 和 TCT 灵敏度分别为90.44%(265/293)、85.32%(250/293),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90%。病理阳性者中,TCT 和 HPV DNA 检出率分别为85.32%、90.44%,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5.9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P <0.001)。其中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 TCT、HPV DNA。结论HPV DNA 检测对宫颈癌筛查是一个有益的补充,HPV DNA 联合 TCT 检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测 上皮细胞内瘤变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程龙慧 丁洁 +1 位作者 肖培 宗亚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为手卫生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搜索我国大陆地区2015年以后开展的手卫生研究文献,由研究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严格按...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为手卫生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搜索我国大陆地区2015年以后开展的手卫生研究文献,由研究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严格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提取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结果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总体高于医生,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5.9%(95%CI:45.9%,65.8%)、66.0%(95%CI:58.8%,73.1%);医生、护士手卫生正确率分别为65.2%(95%CI:53.6%,76.9%)、67.9%(95%CI:56.9%,78.9%);三级医院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二级医院,ICU科室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均高于普通科室。结论我国大陆地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特别加强基层医院和普通科室中手卫生促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依从率 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kri球囊宫腔填塞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先侠 郑晨旻 +2 位作者 刘德红 卢晓倩 王海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0,共3页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严重产后出血而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高[1]。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是一种预防及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有效止血率可达80.0%~97...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严重产后出血而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高[1]。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是一种预防及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有效止血率可达80.0%~97.8%[2]。笔者创新性使用了Bakri球囊宫腔填塞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大大提高了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ri球囊 宫颈环扎术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23对胃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鹤 卢杨 +3 位作者 赵燕 余焱霞 王中新 张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323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作用。方法使用qRT-PCR检测miRNA-3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转染miRNA-323 inhibitor和miRNA-323 mimic到胃癌细胞SGC-7901中,分别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探究miRNA-... 目的探讨miRNA-323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作用。方法使用qRT-PCR检测miRNA-3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转染miRNA-323 inhibitor和miRNA-323 mimic到胃癌细胞SGC-7901中,分别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探究miRNA-323对SGC-7901的增殖作用,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癌基因C-myc的表达量。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miRNA-323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抑制miRNA-323表达后,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且S期细胞显著降低;增加miRNA-323表达后,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S期细胞显著升高。结论抑制miRNA-323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23 人胃癌SGC7901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对初产妇引产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银 郭宇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76-2979,共4页
目的比较初产妇引产确定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的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方法选择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673例,缩宫素连续应用组350例,缩宫素停止应用组323例。比较两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在活跃期持续时间... 目的比较初产妇引产确定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的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方法选择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673例,缩宫素连续应用组350例,缩宫素停止应用组323例。比较两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在活跃期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停止应用组的缩宫素总使用量、总使用时间、剖宫产率、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胎儿心率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缩宫素连续应用组(P<0.05)。结论活跃期后停止继续应用缩宫素,可以减少缩宫素总量,缩短缩宫素时间,降低剖宫产、子宫过度刺激、胎心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不会延长产程,不会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是引产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分娩活跃期 剖宫产 胎儿心率异常 子宫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及其结局的因素 被引量:20
9
作者 蒋晓敏 纪瑞云 周宇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85-338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切除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术后停止避孕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信息、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切除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术后停止避孕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信息、手术资料,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及分娩结局,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探讨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术前不孕不育就诊史为肌瘤剔除术后影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切除肌瘤的数目、穿透宫腔与否、大小不同,术后妊娠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肌瘤的类型、术式不同,术后妊娠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安全有效,但需结合自身不孕症因素及年龄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 影响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血小板及生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方章华 秦田瑞 +2 位作者 邓晨晨 陶峰 陈红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血小板、生化参数在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41例。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 目的:探讨凝血、血小板、生化参数在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41例。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体质量指数、血压等资料,检测两组孕妇血常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小板计数(PLT)、钙(Ca)、尿酸(UA)、胆固醇(Chol)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孕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Ca、白蛋白(Alb)低于子痫前期组,肌酐(Cr)、尿素氮(BUN)、UA、乳酸脱氢酶(LDH)、Chol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PLT、低Ca、高UA、高Chol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UA、Chol、PLT、Ca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627、0.641、0.411、0.377,UA、Chol、PLT、Ca 4个指标联合诊断时AUC最高为0.734。结论:UA、Chol、PLT、Ca是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4个指标的诊断价值较大,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小板 胆固醇 尿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525例无创产前检测发现罕见常染色体三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苗苗 方玉琴 +3 位作者 李景然 王朝红 孙玉秀 朱健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出的罕见常染色体三体(rare autosomal trisomies,RATs)进行结果分析,为RATs的临床处理提供进一步数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的85... 目的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出的罕见常染色体三体(rare autosomal trisomies,RATs)进行结果分析,为RATs的临床处理提供进一步数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的85525例孕妇,对RATs高风险的样本进行侵入性诊断并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85525例样本中NIPT共检测出182例RATs高风险,136例选择进一步诊断,确诊7例,分别为2例T2;1例T7;1例T9;1例T15;2例T16,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分别为50%、3.13%、12.5%、33.3%和12.5%,其他染色体的PPV均为0.00%,总体PPV为5.15%。随访了121例高风险孕妇的妊娠结局,116例(95.87%)获得了活产,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和早产(preterm birth,PTB)的发生率分别为25.62%和20.66%。结论NIPT筛查RATs的PPV较低,但是RATs高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孕妇患FGR和PTB的风险增加,需要增强超声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产前诊断 罕见常染色体三体 宫内发育迟缓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的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玉琴 张苗苗 +3 位作者 李景然 唐俊湘 王朝红 朱健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73-2979,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安徽地区人群致病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常见变异,探讨在临床实施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表型正常、无遗传病家族史的51... 目的了解中国安徽地区人群致病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常见变异,探讨在临床实施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表型正常、无遗传病家族史的517例育龄人群进行ECS,采用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的一代测序分析技术检测与15种疾病相关的21个基因中的410种致病变异,对阳性携带者的配偶召回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在517例接受ECS的育龄人群和17例接受目标基因测序的配偶中,94例被确定为至少一种疾病的携带者,总携带率为18.2%(94/517)。携带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分别为遗传性耳聋(6.4%,33/517)、肝豆状核变性(3.1%,16/517)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5%,13/517)。共检出5对(3.57%,5/140)高风险夫妇,经过遗传咨询后其中2对(40%,2/5)选择产前诊断,羊水验证结果均未检出指定基因范围内的致病变异。结论在临床实施ECS是可行且必要的,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和辅助生殖等手段,可有效避免严重遗传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携带率 单基因遗传病 杂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行不同保守治疗方案后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冬存 李兵 +3 位作者 薛晓宇 孙涛 产海平 徐文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保守治疗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表现,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优缺点。方法:选取73例单侧输卵管妊娠治疗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44例)和保守手术组(29例),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行HSG检查并比较2组输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保守治疗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表现,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优缺点。方法:选取73例单侧输卵管妊娠治疗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44例)和保守手术组(29例),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行HSG检查并比较2组输卵管形态及通畅性。结果:保守手术组与药物治疗组的年龄、停经天数、妊娠囊最大径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共143条输卵管取得HSG影像(3条为输卵管切除后),表现为憩室6条(4.20%);输卵管积水9条(6.30%);输卵管局部毛糙21条(14.69%);输卵管通畅12条(8.39%);输卵管通而不畅94条(65.73%);输卵管阻塞37条(25.87%)。药物治疗组输卵管非阻塞率为85.06%,保守手术组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输卵管毛糙表现出现率17.24%,较手术治疗组(10.72%)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G能够对输卵管形态及通畅性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保守治疗 子宫输卵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TRPV 1、OTR的表达与痛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果 朱雨婷 +3 位作者 姚慧 张炜煜 周曙光 蒋晓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 1)、催产素受体(OTR)在子宫腺肌病痛经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60例,分别取异位内膜(EC)和同源在位内膜(EU),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CE)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 1)、催产素受体(OTR)在子宫腺肌病痛经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60例,分别取异位内膜(EC)和同源在位内膜(EU),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CE)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PV 1、OTR在组织中的定位,Western blot检测TRPV 1、OTR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痛经程度评分,并分析其与上述因子的相关性。结果TRPV 1、OTR在EC组中表达均高于EU、CE组(P<0.05),而EU组与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组中TRPV 1、OTR在重度痛经组中表达均高于轻度及中度组(P<0.05),而在轻度痛经组与中度痛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PV 1、OTR的表达与痛经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280,P<0.05;rs=0.318,P<0.05);TRPV 1与OTR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87,P<0.05)。结论TRPV 1和OTR可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的致病机制中发挥协同作用,是痛经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催产素受体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季燕雯 陈先侠 +3 位作者 王海霞 卢晓倩 任俊娇 孙嘉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以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41例为研究组,余70例为对照组;以围产儿不良结局16例为... 目的分析影响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以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41例为研究组,余70例为对照组;以围产儿不良结局16例为研究组,余95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1)母体血肌酐Max及总蛋白Min水平是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956(95%CI:0.927~0.985,P=0.003)、1.171(95%CI:1.044~1.313,P=0.007);(2)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母体D⁃二聚体Max水平是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191(95%CI:0.051~0.709,P=0.013)、0.017(95%CI:0.676~0.963,P=0.807)。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孕妇血肌酐Max及总蛋白Min水平与母体不良结局有关;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母体D⁃二聚体Max水平明显升高与围产儿结局有关。因此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需严密监护,重点关注孕妇肝肾功能,定时产检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及时给予降压、抗凝等针对性治疗,降低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母婴结局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欣普贝生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引产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江梅花 陈先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57-2261,共5页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CCRB)和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引产指证且宫颈Bishop评分<...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CCRB)和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引产指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CCRB组104例,欣普贝生组64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引产过程中血压波动情况以及不良母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CCRB。欣普贝生组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低于CCRB组(P<0.05),但两组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及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干预至12 h内阴道分娩率高于CCRB组(P<0.05);欣普贝生组临产后血压波动最大值明显高于CCRB组(P<0.05),但两组不良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较CCRB易引起宫缩过强或过频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于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使用欣普贝生和CCRB引产均展现了安全和高效的性能,当宫颈Bishop评分较低时,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较CCRB更加有效,但易引起子宫过度刺激和较大血压波动,须严密监护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宫颈扩张球囊 欣普贝生 妊娠期高血压 促宫颈成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孔令霞 陈先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1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新生儿体质量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1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新生儿体质量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FGR组(FGR组)以及未并发FGR组(非FGR组)。对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分析导致FGR的危险因素。结果(1)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FGR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尿蛋白定量≥2.0 g/24 h(P=0.035,OR=3.101)、羊水过少(P=0.012,OR=2.486)、S/D比值增高(P <0.001,OR=7.730);(2)两组孕产妇在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方面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在围产儿结局上,FGR组新生儿在<32周早产、<37周早产、胎儿窘迫、重度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蛋白定量≥2.0 g/24h、羊水过少、S/D比值增高是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FG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危险因素的聚集,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引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季燕雯 陈先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61-3365,共5页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使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0例足月胎膜早破的单胎初产妇,宫颈Bishop评分≤4分且破膜2 h后未临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孕妇分为欣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100例,比较两组药...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使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0例足月胎膜早破的单胎初产妇,宫颈Bishop评分≤4分且破膜2 h后未临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孕妇分为欣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100例,比较两组药物引产后促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与催产素组相比,欣普贝生组引产后8、16 h宫颈成熟度高,总有效率明显增加(P<0.05)。欣普贝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显著升高(P<0.05),欣普贝生组临产后12、24 h内阴道分娩率也显著升高(P<0.05)。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催产素组明显缩短(P<0.05)。欣普贝生组引产失败率、胎盘胎膜残留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发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当宫颈Bishop评分≤4时,应用欣普贝生较单纯使用催产素显示出高效、安全的性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普贝生 胎膜早破 宫颈BISHOP评分 引产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冬存(综述) 李兵(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手段多样,包括了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CT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核素造影等。不同手段各有优缺点,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仍是无创诊断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的最好选择,但超...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手段多样,包括了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CT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核素造影等。不同手段各有优缺点,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仍是无创诊断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的最好选择,但超声造影及磁共振造影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p13.11微重复包含NDE1基因的变异性质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苗苗 方玉琴 +3 位作者 唐俊湘 王朝红 孙玉秀 朱健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评估16p13.11微重复包含NDE1基因的临床意义及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1例因神经认知障碍等原因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的患者和6144例产前病例,并将其分为3组:(1)神经认知障碍患者组(2... 目的评估16p13.11微重复包含NDE1基因的临床意义及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1例因神经认知障碍等原因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的患者和6144例产前病例,并将其分为3组:(1)神经认知障碍患者组(2)神经系统异常产前组(3)神经系统无异常产前组。对携带16p13.11微重复的胎儿进行随访,并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认知障碍患者组和神经系统异常产前组均未检测到16p13.11微重复。在神经系统无异常产前组中检测到13例胎儿携带该重复,包含全部的NDE1基因。其中,一例孕妇因为胎儿心脏异常选择终止妊娠;其他孕妇均继续妊娠,在后期的产检中未发现异常。对出生的胎儿进行健康状况的随访也未发现异常表型。16p13.11微重复的检出率在三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16p13.11微重复低外显率的特点,它可能是良性变异。但是,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评估相关的临床表型。对于携带该重复的产前病例,建议随访至成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p13.11微重复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