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瘤体与卵巢血供的相关性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亚光 吕维富 李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过程中瘤体血供与子宫动脉卵巢支(OB)及卵巢动脉(OA)显影的相关性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通过对363例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观察瘤体血供及OB、OA显影情况,术后随访瘤体变化情...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过程中瘤体血供与子宫动脉卵巢支(OB)及卵巢动脉(OA)显影的相关性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通过对363例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观察瘤体血供及OB、OA显影情况,术后随访瘤体变化情况及追踪监测卵巢功能。结果瘤体血供分为由一侧为主型(34.16%)、双侧均匀型(43.80%)、单一侧型(22.04%);其中均匀型OB显影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而乏血供侧子宫动脉OA要多于其他子宫动脉(P<0.05)。OB显影患者卵巢功能出现一过性障碍,3个月后恢复正常,并且各种不同血供类型瘤体缩小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子宫肌瘤血供分型与OB、OA对卵巢供血存在着平衡相关性,特别对于乏血供侧子宫动脉栓塞应注意栓塞流量,防止出现卵巢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动脉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汪勤 刘辉 +1 位作者 赵彩霞 张和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L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结果 7例LESS患者临床表现均为...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L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结果 7例LESS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规则阴道流血,3例病变突入宫腔生长,2例突向浆膜下,1例位于宫颈管内口,1例位于子宫肌壁间。镜下见肿瘤组织均呈巢团样,并向周围组织间浸润,局部可见脉管受累,肿瘤细胞由类似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或短梭形,肿瘤间质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10、vimentin均呈弥漫性阳性,PR阳性,其中4例LESS伴平滑肌分化,平滑肌分化区Caldesmon阳性。本组7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时间39个月。结论 LESS为子宫间叶肿瘤,具有多分化潜能,易误诊、漏诊,病理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及免疫表型;诊断时应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平滑肌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等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静脉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方向东 谢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4-1025,共2页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所致局部注射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90%,给患者带来不适的感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术后不良回忆,在33个低死亡率的临床麻醉问题中,麻醉学家根据重要性和发生率将其排在...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所致局部注射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90%,给患者带来不适的感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术后不良回忆,在33个低死亡率的临床麻醉问题中,麻醉学家根据重要性和发生率将其排在第7位。虽然现在有很多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但效果不确切,本研究观察了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发生率与程度,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丙泊酚注射液 静脉注射痛 无痛人流术 临床观察 不良反应发生率 无痛人工流产术 局部注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和平 陈先侠 +3 位作者 解正新 赵彩霞 汪勤 刘婷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 differentiated-type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VI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VIN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 differentiated-type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VI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VIN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3~80岁,平均62岁,临床特点大多表现为外阴白斑、激惹、瘙痒、疼痛、溃疡、触血。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基底与副基底层显著增生,上皮角下延、吻合,细胞显著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伴异常角化;中、表层细胞高度分化,细胞间桥显著,伴明显的胞质嗜酸性改变,表层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邻近上皮真皮水肿与胶原化,带状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增生与角化过度。免疫表型:p53在dVIN中的阳性率为83.3%(5/6),p16不表达(0/6),dVIN基底层和副基底层细胞Ki-67增殖指数〉90%。4例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1例术后9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复发,复发和死亡的2例同时或异时伴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其余2例术后分别随访18个月和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dVIN是一种少见的高级别外阴上皮内病变,具有高的、潜在进展危险性,p53、p16及Ki-67联合使用有助于dVIN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瘤变 分化型 P5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腺细胞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汪勤 陈勇 张和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GC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HPV检测,分析LCT诊断为AGC的检出率与组织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hum... 目的探讨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GC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HPV检测,分析LCT诊断为AGC的检出率与组织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率的关系。结果37例AGC中子宫内膜癌14例,子宫颈腺癌5例,子宫颈原位腺癌6例,子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例,正常1例,其它5例。AGC中HPV总阳性率为40.5%,子宫内膜病变的HPV阳性率低于子宫颈病变(P<0.05)。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年龄≥40岁组的发生率高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P<0.05)。AGC患者的组织学检测有37.8%为子宫内膜癌;8.1%为CIN3;29.7%为子宫颈原位腺癌或子宫颈腺癌;AGC亚型、年龄与组织学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C可以作为预测子宫颈病变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诊断指标,LCT、HPV检测结果与患者年龄相结合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非典型腺细胞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筛查中位数和体重修正结果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晓红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索合肥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实验室中位数修正和体重修正结果。方法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产前筛查且孕周为14~20+6周的孕妇。选择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血清标志物,采用时间分辨技术,统计中位数和体重中位数并分... 目的探索合肥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实验室中位数修正和体重修正结果。方法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产前筛查且孕周为14~20+6周的孕妇。选择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血清标志物,采用时间分辨技术,统计中位数和体重中位数并分析结果。结果 2T-Risk软件计算阳性率为2.76%,换用中位数后筛查阳性率为5.03%,体重修正后筛查阳性率为5.47%,经验证,修正后确诊标本均能检出。结论建议每个实验室建立中位数和体重方程,提高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遗传筛查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利春 陈冠军 +6 位作者 叶俊良 黄大雁 刘治春 孙玉秀 汪凌云 陈莉 鲁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GDM患者60例,正常糖耐量(NGT)孕妇44例,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晚孕期体重指数(BMI);...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GDM患者60例,正常糖耐量(NGT)孕妇44例,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晚孕期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色法测定游离脂肪酸(FFA)水平;ELISA法检测所有孕妇血清中脂联素和RBP4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IL-6、TNF-α水平。将两组孕妇的各指标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GDM组的FPG、TG、TC、FFA、瘦素、IL-6、TNF-α、RBP4水平均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存在显著的炎性激活及胰岛素抵抗;HO-MA-IR、RBP4、瘦素与IL-6、TNF-α呈正相关;ISI、脂联素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 GDM患者由于过度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导致显著的炎性激活,可能是GDM中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脂肪细胞因子 胰岛素抵抗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p5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6
8
作者 汪勤 解正新 张卫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p16、p5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或炎性病变组织、CIN1~3中p16、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p16、p53和Ki-67蛋白在... 目的探讨p16、p5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或炎性病变组织、CIN1~3中p16、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p16、p53和Ki-67蛋白在正常子宫颈或炎性病变中罕见表达,在CIN1~3组织中三者表达均较高,随CIN级别升高p16、p53和Ki-67表达增强,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16、p53和Ki-67三者阳性表达均可见分层现象,在CIN1中大部分阳性细胞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下1/3,在CIN2中多累及上皮下2/3,而CIN3则普遍超过上皮的下2/3或全层弥漫阳性,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p53和Ki-67蛋白表达均与CIN的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16和Ki-67的抗原表达可作为CIN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P16 P53 Ki一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与持续背景输注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8
9
作者 方向东 谢雷 陈先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和持续背景输注(CEI)两种模式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在宫口... 目的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和持续背景输注(CEI)两种模式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在宫口扩张2~3 cm时采用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PIEB组背景输注剂量为8 ml/h,给药速度为6 ml/min,每小时给药一次;CEI组以8ml/h的速度持续给药。观察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1 h(T3)、2 h(T4)、宫口开全时(T5)、分娩时(T6)、分娩后1 h(T7)BP、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PCEA追加次数、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用量、宫缩情况、胎心率、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分娩方式、产妇使用催产素、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 T4~T6时PIE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1)。PIEB组PCEA追加次数、药物用量明显少于CEI组(P〈0.05),PIEB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EI组(P〈0.05)。两组产妇的血压、宫缩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胎心率、产程、镇痛时间、分娩方式、使用催产素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CEI+PCEA模式比较,PIEB+PCEA模式的PCEA追加率更低、用药量更少、VAS评分更低、产妇的满意度更高,而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介入合并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艳 孙玉琴 刘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回顾性分析31例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明确诊断给予介入手术;1例切口妊娠处破裂急诊入院行介入治疗;另8例由于诊断错误在入院前均经过药流或清宫等处理而有活动性阴道流血入院... 回顾性分析31例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明确诊断给予介入手术;1例切口妊娠处破裂急诊入院行介入治疗;另8例由于诊断错误在入院前均经过药流或清宫等处理而有活动性阴道流血入院。结果显示31例患者接受介入及其他治疗后,均未行子宫切除术并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有明显下降。其中24例行介入后清宫术;3例介入后手术行子宫瘢痕切除术;4例介入后药物保守治疗。表明介入治疗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包括急诊瘢痕妊娠合并大出血的最有效措施,它降低了子宫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介入 甲氨蝶呤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蕖 苏超 +4 位作者 崔丽 马圣 卞显倩 王刚 鲁德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探讨骨化三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选择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40例,分为静脉骨化三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组)和口服骨化三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对照组)。依据... 探讨骨化三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选择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40例,分为静脉骨化三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组)和口服骨化三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对照组)。依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治疗组1和对照组1(300 pg/ml≤iPTH≤600 pg/ml)、治疗组2和对照组2(iPTH>600 pg/ml),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测定两组血清全段iPTH、碱性磷酸酶(AKP)、血钙、磷水平。3个月后,4组iPTH、AK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比较,治疗组1的AKP水平、i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2比较,治疗组2的iPTH、AKP下降水平更为显著(P<0.05)。静脉用骨化三醇能够有效降低iPTH水平,与口服用骨化三醇相比较疗效更为确切且较少引起高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治春 毕爱华 +1 位作者 李慧蓉 金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7-1110,共4页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受体及宫颈评分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病例100例,记录基本资料,进行宫颈评分,计算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并采集子宫肌层组织标本,进行缩宫素受体含量分析。结果观察的11个因素中...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受体及宫颈评分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病例100例,记录基本资料,进行宫颈评分,计算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并采集子宫肌层组织标本,进行缩宫素受体含量分析。结果观察的11个因素中,与产后出血直接相关的因素有宫颈评分、新生儿体重以及缩宫素受体含量,与产后出血间接相关的因素有孕妇体重、孕妇体重指数及胎先露的高低。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控制孕妇及新生儿体重,降低剖宫产率等对降低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 缩宫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先侠 唐志霞 +3 位作者 孟祥莲 董革 张俊强 陈晓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08-331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10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和抗β2-糖蛋白抗体(a...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10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和抗β2-糖蛋白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ntibody,Aβ2-GPⅠ),计算阳性预测值,58例期待治疗孕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增加抗凝治疗组(28例)。结果:ACA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阳性预测值为3.9%,两组相比,抗凝治疗组在延长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ACA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具有相关性,且抗凝治疗不能延长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大友 刘虎 +5 位作者 陶丽 张静 丁露 张伟 花庆岭 庄亚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应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方法收集40例卵巢癌患者呼气样本(卵巢癌组),49例健康女性呼气样本(对照组),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考。利用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质普检测筛查卵巢癌患... 目的应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方法收集40例卵巢癌患者呼气样本(卵巢癌组),49例健康女性呼气样本(对照组),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考。利用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质普检测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t检验分析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结果筛选出苯乙烯和壬醛两种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卵巢癌组苯乙烯的浓度为(268.854±96.660)ng/L,壬醛的浓度为(388.631±122.660)ng/L。两种物质的浓度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乙烯和壬醛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潜在挥发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检测新生儿脐血人巨细胞病毒DNA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艳 王明丽 +3 位作者 赵俊 甘霖 刘辉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在检测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中的灵敏度,为HC-MV先天性感染的快速特异性检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36例脐血标本,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DNA,进行巢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巢式...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在检测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中的灵敏度,为HC-MV先天性感染的快速特异性检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36例脐血标本,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DNA,进行巢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巢式PCR法检测HCMV糖蛋白(gB)DNA的阳性率为22.2%(7/36),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MV DNA的阳性率为30.6%(11/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率为88.9%。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脐血HCMVDNA的灵敏性高于巢式PCR法,更适用于临床新生儿HC-MV先天性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性 婴儿 新生 疾病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和平 汪勤 解正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4-776,共3页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是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罕见亚型,因其罕见且形态学较特殊,导致该病变在病理诊断上仍然具有挑战性,该文就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肉瘤 黏液 诊断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慧琴 李小燕 唐久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的多态性相关性,进一步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A组)和健康新生儿对照组(B组)。分别抽取患儿及健康新生儿外周静脉血,提取两组基因组DNA,PCR扩增U...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的多态性相关性,进一步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A组)和健康新生儿对照组(B组)。分别抽取患儿及健康新生儿外周静脉血,提取两组基因组DNA,PCR扩增UGT1A1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找出相应的突变点。结果两组的孕龄、体质量、性别及喂养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基因型分布:A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38例杂合子A(TA)6TAA/A(TA)7TAA型基因突变占15.8%,B组占0%;A、B组均无纯合子A(TA)7TAA/A(TA)7TAA型基因突变;A组基因型突变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易感基因-UGT1A1 TATA盒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TATA盒多态性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及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利春 鲁云霞 +4 位作者 孙玉秀 方向东 叶俊良 陈磊 李朝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al binding protein4,RBP4)的多克隆抗血清并用于妊娠糖尿病(GDM)血液和胎盘的检测。方法:用自制rhRBP4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ELISA法测定效价,收集20例GDM患者... 目的:制备抗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al binding protein4,RBP4)的多克隆抗血清并用于妊娠糖尿病(GDM)血液和胎盘的检测。方法:用自制rhRBP4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ELISA法测定效价,收集20例GDM患者和15例正常孕妇的血液和胎盘,检测RBP4的水平和分布。结果: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128000。与正常孕妇相比,GDM患者血清中RBP4水平明显升高,其分娩胎盘的滋养层细胞质和胞膜中RBP4也显著高表达。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可初步用于GDM患者血清或组织样本中RBP4的检测,为进一步用于临床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重组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 多克隆抗血清 血清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致脊髓损伤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向东 谢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2,共1页
患者,女,25岁,体重81kg,ASAⅠ级,因"孕41周,见红半天"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HR 86次/分,BP 117/68mm Hg,RR 20次/分。查体合作,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术前诊断:孕41+3周,孕1产0,LOA,头盆... 患者,女,25岁,体重81kg,ASAⅠ级,因"孕41周,见红半天"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HR 86次/分,BP 117/68mm Hg,RR 20次/分。查体合作,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术前诊断:孕41+3周,孕1产0,LOA,头盆不称,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脊髓损伤 脊柱四肢 药物过敏 卧位 腰麻针 针内针法 双下肢疼痛 穿刺点 术后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支气管闭锁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言言 穆仲平 +3 位作者 韦丹琼 夏萍 黄婷 李雪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7,共2页
1病例简介 孕妇26岁,孕1产0,孕24周,无遗传性家族病史。超声检查见胎儿左侧胸腔79 mm×64 mm×49 mm均质高回声,边界清,最宽处内径约2.9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另可见内部分支状血流信号;左肺动脉向内延伸... 1病例简介 孕妇26岁,孕1产0,孕24周,无遗传性家族病史。超声检查见胎儿左侧胸腔79 mm×64 mm×49 mm均质高回声,边界清,最宽处内径约2.9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另可见内部分支状血流信号;左肺动脉向内延伸,左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右肺受压,大小约19 mm×14 mm×24 mm,其内探及右肺动静脉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疾病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