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环境污染物多世代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新怡 夏启明 +4 位作者 刘梦可 詹洪迪 陈中豪 马瑞 王牧笛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80,共18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对于环境污染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对生态和人类产生问题的研究也日益重要。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有一种使用率非常高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秀丽线虫,C aenorhabditis el...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对于环境污染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对生态和人类产生问题的研究也日益重要。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有一种使用率非常高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秀丽线虫,C aenorhabditis elegans),具有获得渠道便利、生长维持简单、生存周期短、易于观察、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等优点。在环境毒理学实验中,可以利用不同缺陷型品系的秀丽线虫进行环境污染物的多世代毒性效应研究,其中进行毒理表型分析有寿命、发育、产卵、运动行为等实验终点。除此之外,可利用高敏感多组学对暴露于污染物的线虫进行基因分析,达到全面解读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以及作用机制。本文重点叙述了亲本单代暴露、连续多代暴露、隔代暴露、间接暴露于重金属、纳米材料、有机物等环境中持久存在的污染物对秀丽线虫产生的毒性影响,归纳了每种环境污染物及4种暴露方式对线虫亲代和子代造成毒效应的机制,如DNA损伤、氧化应激、生殖毒性、代谢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每种污染物产生的毒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理化性质有关。最后,论文提出此后秀丽线虫在环境毒理学中的研究关键以及重点,其中包括:环境污染物诱导秀丽线虫毒效应的分子机制,如毒性物质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调控等;秀丽线虫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暴露于污染物对发育、寿命等的影响;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如暴露介质不同、暴露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同以及样品制备和统计分析方法不同造成的误差等。综合现实意义来看,未来的研究应利用秀丽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继续深入探索环境污染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结合实际条件应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实验方法为环境保护和毒性物质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秀丽隐杆线虫 多世代毒性 模式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兔睾丸组织损害机制及光甘草定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韦雯雯 郭灿 +1 位作者 丁俊丽 吕正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4,共6页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GLA)对高脂模型兔睾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脂模型兔模型,随机将作为模型兔的新西兰兔分成三组,分别为光甘草定组、高脂模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其中,以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与GLA组,以正常饲料方式喂养正常...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GLA)对高脂模型兔睾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脂模型兔模型,随机将作为模型兔的新西兰兔分成三组,分别为光甘草定组、高脂模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其中,以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与GLA组,以正常饲料方式喂养正常对照组,持续12周;GLA组自第7周开始给予GLA,剂量2 mg/(kg·d),至第12周。分析血脂总胆固醇(TCH)和三酰甘油(TG)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睾丸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变化;脂质氧化(MDA)检测和总抗氧化能检测试剂盒(ABTS快速法)分别检测睾丸组织脂质氧化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Western blot分析睾酮合成相关蛋白/细胞色素P450 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 scc)和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抗氧化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人谷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及内质网应激标记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TCH增高( P <0.05);睾丸间质细胞表达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 HSD)水平降低;多克隆抗体(F4/80)标记巨噬细胞数量增加;Western blot示P450 scc、StAR、SIRT1、GPx4和 MnSOD表达降低( P <0.05);机体脂质氧化增加,总抗氧化能力减弱( P >0.05);GRP78表达上调;高脂添加GLA组与高脂组相比,TCH降低( P <0.05);睾丸间质细胞3β- HSD表达增强;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450 scc、StAR、SIRT1、GPx4和 MnSOD表达升高( P <0.05);脂质氧化减少,总抗氧化能力增强;GRP78表达有下降趋势。结论 GLA可以减弱高脂对兔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能力的损害,其抗氧化应激作用可能是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代谢综合征 睾丸 光甘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裸鼠和成人体表皮肤的比较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溯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7-1160,共4页
取成年裸鼠及成人体表皮肤,用HE染色、MassonFontana染色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二者全层皮肤组织学结构及黑色素分布情况。提示二者皮肤的组织学结构在光镜水平存在差异,裸鼠无汗腺,皮下有横纹肌层;Masson-Fontana染色在裸鼠显示为阴性... 取成年裸鼠及成人体表皮肤,用HE染色、MassonFontana染色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二者全层皮肤组织学结构及黑色素分布情况。提示二者皮肤的组织学结构在光镜水平存在差异,裸鼠无汗腺,皮下有横纹肌层;Masson-Fontana染色在裸鼠显示为阴性结果。然而在电镜水平可以发现裸鼠皮肤基底层存在黑色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 裸鼠 皮肤 比较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OX3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蔡睿 张浩 +3 位作者 刘壮 陈远华 谢芬芬 洪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6,383,共7页
目的研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3(SOX3)对人卵巢颗粒细胞(KGN)增殖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方法在NCBI数据库Gene-Bank中搜索人SOX3(NM_005634.3)的基因序列,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SOX3,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V-EF1a-GFP-2A-Puro上,获得过表... 目的研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3(SOX3)对人卵巢颗粒细胞(KGN)增殖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方法在NCBI数据库Gene-Bank中搜索人SOX3(NM_005634.3)的基因序列,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SOX3,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V-EF1a-GFP-2A-Puro上,获得过表达慢病毒重组质粒pLV-EF1a-GFP-2A-Puro-SOX3;将测序正确的过表达慢病毒重组质粒以及包装质粒(pGag/Pol、pRev、pVSV-G)共同转染到人胚肾细胞系(HEK 293T)细胞中(pLV-SOX3组),将pLV-EF1a-GFP-2A-Puro及包装质粒(pGag/Pol、pRev、pVSV-G)共同转染到HEK 293T细胞中(pLV-NC组),转染48 h后收集两组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的滴度,将两组慢病毒感染KGN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中SOX3的mRNA和蛋白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ELISA测定两组雌二醇的浓度。结果PCR产物的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SOX3基因片段扩增成功,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过表达慢病毒重组质粒构建完成;慢病毒感染HEK 293T细胞后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表明慢病毒包装成功;慢病毒感染KGN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达绿色荧光;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pLV-SOX3组中SOX3表达水平高于pLV-NC组(P<0.05)。CCK-8检测结果表明,pLV-SOX3组较pLV-NC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ELISA结果显示,pLV-SOX3组雌二醇浓度较pLV-NC组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转录因子SOX3能够促进KGN的增殖和雌二醇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3 卵巢颗粒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殖 雌二醇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对妊娠期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建红 赵梅 +6 位作者 徐德祥 陈远华 于晓玲 苏畅 章新琼 胡燕 宇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妊娠期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ICR雌鼠分为非孕鼠组、妊娠第5天即孕早期(GD5)组、孕中期(GD8)组、孕晚期(GD15)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低剂量LPS 40μg/kg腹腔注射。为了进一步解...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妊娠期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ICR雌鼠分为非孕鼠组、妊娠第5天即孕早期(GD5)组、孕中期(GD8)组、孕晚期(GD15)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低剂量LPS 40μg/kg腹腔注射。为了进一步解释小鼠孕期接触不同剂量LPS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取非孕鼠组和GD8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10、40、160μg/kg。所有小鼠在腹腔注射后禁食16 h,取血清进行血脂检测,取肝脏用于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脂肪酸摄取、合成、氧化和脂质转运相关基因。结果 (1)与对照非孕鼠组比较,不同孕期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随着受孕周期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并且从孕中期始增加明显,而血清总胆固醇(T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孕晚期显著升高;(2)在LPS处理后,与LPS非孕鼠比较,血清TG和VLDL在孕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显著增加,血清TCH和HDL-C则在孕早期既已出现上升趋势;(3)孕中期接触LPS存在剂量效应关系,LPS 40μg/kg足以引起孕期血脂代谢紊乱;(4)RT-PCR结果显示,肝脏脂肪酸摄取、从头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显著增加,而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妊娠期接触LPS可引起孕鼠血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脂多糖 妊娠 血脂代谢 三酰甘油 极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成 韩卫星 +2 位作者 吴继军 刘超 刘晓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缬沙坦(10μmol/L)培养24 h。应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细胞中gp91P...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缬沙坦(10μmol/L)培养24 h。应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细胞中gp91Phox的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实验组HCAEC中gp91Phox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少HCAEC中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的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人冠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gp91Ph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皮肤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标志物分布、表达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鑫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比较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皮肤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的分布和表达量的差异,为后续的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客观的参照。方法分别取8只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背部皮肤,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 目的比较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皮肤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的分布和表达量的差异,为后续的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客观的参照。方法分别取8只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背部皮肤,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肤表皮、真皮和皮肤附属器的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63、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在两种鼠皮肤的分布和表达量。结果 HE染色低倍镜下裸鼠表皮较野生型小鼠厚,高倍镜下裸鼠表皮由3~4层上皮细胞组成,而野生型小鼠表皮由1~2层上皮细胞组成。裸鼠表皮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或者矮柱形,细胞核深染,呈卵圆形,居中,野生型小鼠表皮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深染。裸鼠表皮有明显的颗粒层,而野生型小鼠表皮则无。裸鼠皮脂腺没有野生型小鼠皮脂腺发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63表达于裸鼠和野生型小鼠毛囊和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核中,角蛋白19表达于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肤毛囊和基底层细胞中,β1整合素表达于裸鼠皮肤毛囊和表皮颗粒层细胞中及野生型小鼠毛囊中;裸鼠p63、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的表达量少于野生型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年裸鼠与野生型小鼠皮肤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标志物的分布和表达量存在差异,可以作为区别裸鼠与野生型小鼠皮肤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表皮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调节中脑星形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细胞质/核易位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邵玉宝 鲍兰馨 +7 位作者 汪陶荣 李文昊 周文瀚 戴锦辰 陈萌檬 叶静 赵大海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8-964,共7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的炎症反应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及丹皮酚处理后,利用CCK-8法检测丹皮酚对RA-FLSs炎性增殖的抑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N... 目的探讨丹皮酚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的炎症反应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及丹皮酚处理后,利用CCK-8法检测丹皮酚对RA-FLSs炎性增殖的抑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NF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6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丹皮酚对MANF细胞质/核易位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CR(RT-qPCR)法检测丹皮酚对转录因子p65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丹皮酚抑制RA-FLSs的异常增殖及迁移;丹皮酚促进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6及MANF的表达增加;丹皮酚促进MANF蛋白向细胞核转移;丹皮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65转录活性。结论丹皮酚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促进MANF的表达及核转移,通过抑制p65转录活性,抑制RA-FLS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ANF 丹皮酚 内质网应激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A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兰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A)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分布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分析孕2-6d小鼠子宫内膜ac-tivin-A的表达情况,并以未孕动情期及假孕2-6d小鼠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activin-A...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A)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分布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分析孕2-6d小鼠子宫内膜ac-tivin-A的表达情况,并以未孕动情期及假孕2-6d小鼠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activin-A主要表达于小鼠子宫内膜的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activin-A在未孕动情期小鼠子宫内膜表达较弱。真孕组中,真孕2d表达弱,真孕3 d较强,至真孕4~5 d表达最强,在真孕6 d的子宫蜕膜表达减弱。假孕组中,activin-A只在假孕4、5、6d小鼠子宫内膜弱表达。结论 activin-A可能参与胚泡植入和子宫对其容受的过程。activin-A也可能参与胚泡植入后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蜕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子宫内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22^(pho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挪挪 韩卫星 +2 位作者 刘超 王成 吴继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22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氨氯...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22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氨氯地平(1×10-5、1×10-6、1×10-7、1×10-8、1×10-9mol/L)和不同浓度缬沙坦(1×10-4、1×10-5、1×10-6、1×10-7、1×10-8mol/L)体外培养24 h。提取各组细胞的膜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法测两组细胞中p22phox和gp91phox的表达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HCAEC内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表达均有促进作用(P<0.05),高浓度氨氯地平对gp91phox有抑制作用(P<0.05),低浓度则会促进gp91phox的表达(P<0.05)。不同浓度缬沙坦对p22phox与gp91phox的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有随着药物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的趋势(P<0.05)。结论缬沙坦有抑制氧化应激的效力,并随浓度增高而增强,呈现浓度依赖的趋势;氨氯地平仅在高浓度时抑制部分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的表达,低浓度时反而可能增加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缬沙坦 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p22^phox gp91^ph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皮肤与成人皮肤的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永胜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皮肤与成人皮肤的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差异,为后续皮肤功能的研究及皮肤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胎儿背部与成人腿部皮肤,标本取材后立即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所有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表... 目的探讨胎儿皮肤与成人皮肤的形态结构及表皮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差异,为后续皮肤功能的研究及皮肤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胎儿背部与成人腿部皮肤,标本取材后立即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所有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表皮、真皮和皮肤附属器的形态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中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结果胎儿皮肤与成人皮肤表皮、真皮和皮肤附属器结构不同,胎儿表皮由2~3层上皮细胞组成,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核圆,染色深,未发现颗粒层细胞,真皮乳头状突起不明显;成人全层皮肤明显厚于胎儿皮肤,尤其是成人皮肤的真皮层明显较胎儿真皮发达,成人皮肤真皮乳头状突起明显,成人表皮由6~7层上皮细胞组成,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或柱形,细胞核染色较深,呈卵圆形,居中,有明显的颗粒层,但细胞轮廓不清晰,胞质内可见蓝色颗粒。经测定胎儿皮肤表达的p63、β1整合素及K19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成人(P〈0.01)。结论胎儿皮肤和成人皮肤表皮、真皮和皮肤附属器形态结构存在差异,表皮干细胞分子标志物表达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皮肤 成人皮肤 表皮干细胞 形态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减轻高脂饮食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伶 凌梦玉 +1 位作者 陈超 吕正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HL)导致脂质代谢紊乱所引发慢性肾损伤的机制,并探讨白藜芦醇(RSV)在肾脏损伤中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造模,分设正常对照组(CTRL组)、高脂组(HL组)、白藜芦醇干预组(RSV组),18周后检测各组血脂... 目的研究高脂(HL)导致脂质代谢紊乱所引发慢性肾损伤的机制,并探讨白藜芦醇(RSV)在肾脏损伤中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造模,分设正常对照组(CTRL组)、高脂组(HL组)、白藜芦醇干预组(RSV组),18周后检测各组血脂、体质量和肾功能,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RSV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血脂和尿酸水平;改善肾小球系膜增生和肾小管纤维化,减少肾小球糖原沉积以及下调纤维黏连蛋白(FN)的表达;RSV明显上调抗氧化相关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下调内质网应激分子标志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RSV通过抑制肾组织纤维化、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慢性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肾脏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夏肖雪 吕正梅 张守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71-1975,共5页
毛囊干细胞参与胚胎时期毛囊的形态发生、维持成体中毛囊的再生,受多种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一种保守的信号通路,研究其在毛囊形成、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毛囊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有助... 毛囊干细胞参与胚胎时期毛囊的形态发生、维持成体中毛囊的再生,受多种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一种保守的信号通路,研究其在毛囊形成、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毛囊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毛囊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治疗秃顶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本文概括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并对后期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后继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干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增殖 分化 毛囊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毛囊干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肖雪 吕正梅 张守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31-1635,共5页
建立大鼠毛囊干细胞的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使用化学成分确定的Knock Out血清替代物(KSR)代替现有毛囊干细胞生长培养基中的胎牛血清,比较两种培养基培养的毛囊干细胞的形态特点和生长情况;通过毛囊重建实验证明该无血清培养基能够在体... 建立大鼠毛囊干细胞的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使用化学成分确定的Knock Out血清替代物(KSR)代替现有毛囊干细胞生长培养基中的胎牛血清,比较两种培养基培养的毛囊干细胞的形态特点和生长情况;通过毛囊重建实验证明该无血清培养基能够在体外维持毛囊干细胞的"干性";检测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毛囊干细胞中α6-整合素、角蛋白K14和P63的表达情况。毛囊干细胞在该无血清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并表达上述蛋白,将其移植到裸鼠背部,能够重建含毛囊皮肤。建立了大鼠毛囊干细胞的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并重建有毛皮肤,为毛囊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血清替代物 毛囊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卫旭东 王牧笛 +2 位作者 段俊 郑丽明 吕正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6,共14页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污染问题。大气细颗粒物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具有生殖毒性。本文总结了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的流行病调查及其动物实验结果,并主要从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反应和血睾屏障的完整性破坏等方面,归纳了...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污染问题。大气细颗粒物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具有生殖毒性。本文总结了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的流行病调查及其动物实验结果,并主要从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反应和血睾屏障的完整性破坏等方面,归纳了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有助于深入推进大气细颗粒物的生殖毒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PM_(2.5) 生殖毒性 人类健康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