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hHBrk1基因对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虞红珍 祝敏 +4 位作者 周平坤 隋建丽 王豫 徐勤枝 汪思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Brick1的人类同源基因hHBrk1(human homology of Brick1)对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质粒介导的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技术建立hHBrk1基因表达沉默的肺癌细胞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实验及... 目的:研究玉米Brick1的人类同源基因hHBrk1(human homology of Brick1)对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质粒介导的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技术建立hHBrk1基因表达沉默的肺癌细胞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比较不同处理的95D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系统研究hHBrk1表达沉默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筛选出hHBrk1基因表达抑制的细胞模型;hHBrk1表达沉默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但hHBrk1表达沉默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hHBrk1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细胞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HBrkl RNA干扰 肺肿瘤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与肌球蛋白Ⅵ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祝敏 虞红珍 +3 位作者 王豫 汪思应 徐勤枝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为鉴定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在肝脏组织的功能,采用GSTpull-down结合质谱技术,检测该蛋白在肝脏中的结合蛋白,结果提示,肌球蛋白Ⅵ与HSPC300/hHBRK1共沉降,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了质谱的结果.构建HSPC300/hHBRK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 为鉴定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在肝脏组织的功能,采用GSTpull-down结合质谱技术,检测该蛋白在肝脏中的结合蛋白,结果提示,肌球蛋白Ⅵ与HSPC300/hHBRK1共沉降,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了质谱的结果.构建HSPC300/hHBRK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获得了His-hHBRK1融合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证实hHBRK1与肌球蛋白Ⅵ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hHBRK1与肌球蛋白Ⅵ在肺癌95D细胞的胞浆共定位,提示其相互作用可能是直接结合.肌球蛋白Ⅵ参与细胞迁移、高尔基分泌泡的运输和维持高尔基体稳定性等作用.hHBRK1与肌球蛋白Ⅵ相互作用,为微丝相关蛋白HSPC300/hHBRK1参与细胞迁移和胞内物质运输提供了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K1/HSPC300 微丝 肌球蛋白Ⅵ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sin VI在人体不同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虞红珍 祝敏 +2 位作者 王豫 徐勤枝 周平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73,共5页
目的:检测肌球蛋白VI(myosin VI)在人体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探讨myosinVI在肿瘤转移中的机制。方法:以19种人体不同癌组织及10种人肿瘤细胞株制成的cDNA多肿瘤谱阵列芯片(cancer profiling arrayⅡ)为研究材料,采用Nort... 目的:检测肌球蛋白VI(myosin VI)在人体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探讨myosinVI在肿瘤转移中的机制。方法:以19种人体不同癌组织及10种人肿瘤细胞株制成的cDNA多肿瘤谱阵列芯片(cancer profiling arrayⅡ)为研究材料,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myosin VI的表达;根据阳性结果收集临床不同病理分级卵巢上皮肿瘤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myosin VI的表达,以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9种人体不同癌组织及10种人肿瘤细胞株均表达myosin VI,其中卵巢癌和结肠癌组织高表达myosin VI,与正常配对卵巢和结肠组织表达丰度差异显著(P<0.01);免疫组化方法证实myosin VI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率为100%(52/52),交界性上皮肿瘤表达率为81.3%(13/16),癌旁及囊腺瘤的表达率为10.4%(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癌旁及囊腺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中myosin VI的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Myosin VI在人体不同癌组织特别是卵巢癌与配对的正常组织相比其mRNA和蛋白水平均异常高表达,提示myosin VI与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肿瘤谱阵列芯片 肌球蛋白VI 卵巢肿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调节中脑星形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细胞质/核易位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邵玉宝 鲍兰馨 +7 位作者 汪陶荣 李文昊 周文瀚 戴锦辰 陈萌檬 叶静 赵大海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8-964,共7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的炎症反应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及丹皮酚处理后,利用CCK-8法检测丹皮酚对RA-FLSs炎性增殖的抑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N... 目的探讨丹皮酚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的炎症反应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及丹皮酚处理后,利用CCK-8法检测丹皮酚对RA-FLSs炎性增殖的抑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NF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6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丹皮酚对MANF细胞质/核易位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CR(RT-qPCR)法检测丹皮酚对转录因子p65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丹皮酚抑制RA-FLSs的异常增殖及迁移;丹皮酚促进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6及MANF的表达增加;丹皮酚促进MANF蛋白向细胞核转移;丹皮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65转录活性。结论丹皮酚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促进MANF的表达及核转移,通过抑制p65转录活性,抑制RA-FLS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ANF 丹皮酚 内质网应激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5p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正常胃上皮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乐 任海风 +4 位作者 刘亚坤 姜玉 赵荣荣 魏道严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0-525,共6页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55-5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胃上皮细胞株。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第一部分:PCR扩增获得miR-155-5p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已线性化的病毒载体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55-5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胃上皮细胞株。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第一部分:PCR扩增获得miR-155-5p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已线性化的病毒载体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DH5α细胞,进行克隆分离、质粒DNA提取和DNA测序。第二部分:序列证实了的GV-369-has-miR-155-5p载体和p Helper 1.0以及p Helper2.0载体共同转染到293-T细胞,用于慢病毒的包装,然后进行慢病毒收获、浓缩与纯化。将纯化的miR-155-5p慢病毒用来感染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细胞株。qRT-PCR检测细胞株中miR-15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LF4蛋白表达及MTT法检测稳定表达miR-155-5p细胞的增殖。结果过表达miR-155-5p的重组慢病毒构建成功;miR-155在恶性程度较高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P<0.05);建立了miR-155-5p稳定过2018-01-09接收表达的GES-1细胞株;过表达miR-155-5p抑制GES-1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P<0.05),且促进细胞增殖。结论miR-155可能通过负向调控KLF4表达,参与调控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微小RNA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伊玉娇 程中乐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n protrin 73,GP73)的表达,及其联合常见肿瘤指标CEA、CA125、CA19-9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石蜡标本。相关性分析GP73和CEA、CA125、CA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n protrin 73,GP73)的表达,及其联合常见肿瘤指标CEA、CA125、CA19-9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石蜡标本。相关性分析GP73和CEA、CA125、CA19-9在结直肠癌和正常对照之间的关系,及血清GP73与结直肠癌其它肿瘤指标、病理特征和组织中GP73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CEA和GP73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血清指标CEA、GP73在结直肠癌和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P73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和组织中GP73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GP73分别联合CEA、CA125、CA19-9诊断分析显示:CEA+GP73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AUC=0.815,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高表达率24%(P<0.05);GP7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7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高表达率为30%(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EA和GP73表达呈正相关(r_(s)=0.214,P<0.001)。结论血清中GP73联合肿瘤指标CEA能提高在结直肠癌诊断的效能,与病理分期及组织中GP73表达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GP73和CEA的表达上调,并且呈正相关,表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在临床和病理中可作为可靠性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高尔基体蛋白73 肿瘤指标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