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代谢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胡韦康 周文静 +6 位作者 张军 杨振 白红枚 王子涵 齐胤良 张胜权 张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及HepG2细胞脂肪变性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转录激活因子6(ATF6)、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上述对照组与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组织及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果蝇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果蝇的脂肪体明显增大,脂肪储存增加;油红染色证实高脂组的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滴形成以及空泡化。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中均发现ATF6、Bip和CHOP表达水平较各自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高脂饲料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肝脏脂肪变性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高脂 脂肪肝 果蝇 棕榈酸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功能缺失对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白红枚 杨振 +9 位作者 胡韦康 王子涵 周文静 何清雅 钟健 李名聪 刘莉 张朝阳 张素梅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探究羊毛固醇合成酶(LSS)基因功能缺失后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LSS全身杂合敲除C57小鼠(LSS+/-)模型,用60%脂肪比的高脂饲料喂养6个月后,通过HE和油红O染... 目的探究羊毛固醇合成酶(LSS)基因功能缺失后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LSS全身杂合敲除C57小鼠(LSS+/-)模型,用60%脂肪比的高脂饲料喂养6个月后,通过HE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组织内脂肪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肠道组织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苯酚红糊体检测小鼠的胃肠动力功能;Evans blue染色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LSS、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5、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蛋白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肝脏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在高脂饮食组中LSS基因敲低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低于野生型小鼠,LSS基因杂合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P<0.01),但肠组织HE染色未观察到两组小鼠之间存在形态差异,LSS基因杂合敲除小鼠的胃肠动力功能也未出现显著变化,Evans blue检测肠道通透性结果显示LSS基因杂合敲除在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通透性降低(P<0.05),Claudin-5蛋白在LSS基因杂合敲除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5),而LSS蛋白在LSS杂合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中,LSS基因杂合敲除后通过调节肠道组织内胆固醇的代谢和上调Claudin-5的表达,减轻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沉积并改善了肠道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固醇合成酶 胆固醇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肠道通透性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C57BL/6J雌性小鼠的行为及空间记忆变化
4
作者 杨振 白红枚 +8 位作者 胡韦康 李名聪 江小丽 张朝阳 王子涵 周文静 何清雅 钟健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活动水平和焦虑程度。Western blot测定各组雌鼠脑组织海马区CREB、CaMKⅡ(pan)和CaMKⅡ(p)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YG组小鼠,MG组和OG组小鼠体质量均增加(P<0.01,P<0.001)。相较于OG组小鼠,YG组和MG组小鼠第3象限逃避潜伏期、穿越次数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G组、MG组小鼠闭臂进入次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与YG组小鼠相比,O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增加,C57BL/6J雌鼠体质量逐渐增加,活动水平和探索欲望逐渐降低,空间记忆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同时焦虑水平和焦虑样行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雌鼠 空间记忆 焦虑 CaMKII(p)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MP2B高表达促进胰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天宇 金皓东 黄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1-1556,共6页
目的解析带电多泡体蛋白2B(CHMP2B)在胰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探究CHMP2B在胰腺癌中的促癌机制。方法通过GEPIA网站的转录组学分析胰腺癌中CHMP2B的表达情况,探究CHMP2B的表达与胰腺癌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 目的解析带电多泡体蛋白2B(CHMP2B)在胰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探究CHMP2B在胰腺癌中的促癌机制。方法通过GEPIA网站的转录组学分析胰腺癌中CHMP2B的表达情况,探究CHMP2B的表达与胰腺癌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HPNE细胞与BXPC-3、MIA PaCa-2、PANC-1三种胰腺癌细胞中CHMP2B的表达。胰腺癌在MIA PaCa-2细胞中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HMP2B因子的过表达质粒,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在MIA PaCa-2中过表达CHMP2B质粒的过表达效果。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比较过表达CHMP2B因子对MIA PaCa-2细胞成瘤能力。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过表达CHMP2B因子对MIA PaCa-2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HMP2B因子的细胞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CHMP2B高表达对微管关联蛋白1轻链3B(MAP1LC3B)和重组核孔蛋白62(P62)表达的影响。结果CHMP2B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CHMP2B因子的过表达降低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P<0.01)。人胰腺癌细胞系中CHMP2B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CHMP2B的高表达促进胰腺癌MIA PaCa-2细胞成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CHMP2B高表达导致胰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升高。免疫荧光染色可见CHMP2B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并与膜泡分泌相关。CHMP2B的高表达促进了MAP1LC3B的表达,但是抑制了P62的表达。结论临床胰腺癌组织样本中CHMP2B的高表达与体外胰腺癌细胞系中的高表达相一致。CHMP2B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并且参与膜泡运输和溶酶体自噬,在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2中,CHMP2B与自噬标志物MAP1LC3B表达呈正相关,并且抑制P62的表达。可知CHMP2B对胰腺癌恶性程度的促进与细胞自噬相关。CHMP2B通过调节膜泡运输和细胞自噬满足胰腺癌细胞高的营养代谢需求,进而促进胰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MP2B 膜泡运输 胰腺癌 溶酶体自噬 P62 MAP1LC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TSK敲降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6
作者 何静 禚鑫喆 +2 位作者 邹欣雨 王梦凡 王秀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组织蛋白酶K(CTSK)基因的敲降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CTSK),检测AAV-shCTSK在小鼠体内的敲降效率,及其对脂肪组织脂质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阴性对照组(NC)及CTSK的shRNA引物,退火后插入到骨架载体中,挑选克隆并测序鉴定,重... 目的构建小鼠组织蛋白酶K(CTSK)基因的敲降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CTSK),检测AAV-shCTSK在小鼠体内的敲降效率,及其对脂肪组织脂质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阴性对照组(NC)及CTSK的shRNA引物,退火后插入到骨架载体中,挑选克隆并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纯化后,利用转染试剂PEI将构建好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包装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腺相关病毒包装与扩增,得到AAV-shNC以及AAV-shCTSK。利用脂肪组织原位注射将AAV病毒注射入小鼠附睾脂肪组织,2周后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脂肪组织中CTSK蛋白的表达量及HE染色检测脂肪组织中脂滴大小。结果成功获得AAV-shNC以及AAV-shCTSK腺相关病毒。原位注射AAV-shCTSK的小鼠脂肪组织中CTSK成功敲降,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细胞显著变小。结论小鼠CTSK的敲降腺相关病毒构建成功,脂肪组织CTSK敲降引起脂肪组织中脂质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SK 腺相关病毒 脂肪组织原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乳源免疫调节肽对大鼠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素萍 秦宜德 +3 位作者 董琼珠 方敏 张伟 刘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大鼠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取42只40日龄的SD大鼠(♀♂各半)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14只且♀♂相等,分开饲养)。预饲1周后,实验组Ⅰ和Ⅱ分别被灌喂2.5×10-3g/L和2.5×10-2g/L... 目的探讨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大鼠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取42只40日龄的SD大鼠(♀♂各半)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14只且♀♂相等,分开饲养)。预饲1周后,实验组Ⅰ和Ⅱ分别被灌喂2.5×10-3g/L和2.5×10-2g/L免疫调节肽,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记录大鼠日采食量和体重。饲养1个月后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红细胞免疫、巨噬细胞吞噬、日采食量和体重等差别。结果乳源免疫调节肽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红细胞免疫有显著促进功能(P<0.05);而对淋巴细胞转化作用有增长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Ⅱ的大鼠日采食量显著地增加(P<0.05),♀♂大鼠分别提高了10.95%和8.03%;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大鼠增重率分别提高了5.13%和7.10%,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实验组Ⅰ的大鼠,其日采食量和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变化不大。结论乳源免疫调节肽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增加日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免疫调节肽提高DDP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娟 刘琛 +4 位作者 顾芳 赵梦静 杨雪 王晶 秦宜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实验中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与抗癌药物顺铂(DDP)联合用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MTS检测DDP联合PGPIPN对原代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DDP联合PGPIPN对原代卵巢癌细胞凋亡率和周期的影响,细... 目的观察体外实验中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与抗癌药物顺铂(DDP)联合用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MTS检测DDP联合PGPIPN对原代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DDP联合PGPIPN对原代卵巢癌细胞凋亡率和周期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MTS实验表明PGPIPN联合DDP处理组对卵巢癌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用D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PGPIPN可以协同DDP促进人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并使得肿瘤细胞停滞于G0/G1期。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联合用药明显抑制细胞的运动能力,与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IPN可以提高DDP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代卵巢癌细胞 联合用药 免疫调节肽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k1330/597位丝氨酸磷酸化突变体对胞质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里 陈立建 +1 位作者 安然 都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S330/597D-GFP质粒...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S330/597D-GFP质粒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GFP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突变体融合蛋白Plk1S330/597D-GFP和Plk1S330/597A-GFP的细胞定位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转染突变体后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结果: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突变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均能正确定位于动点和中体,但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融合蛋白对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胞质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产生G2/M期阻滞(P<0.01),并造成染色体分离滞后的现象。结论:Plk1激酶自身的磷酸化状态对其有丝分裂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330和597位丝氨酸去磷酸化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激酶 磷酸化 突变体 有丝分裂 肿瘤发生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免疫调节肽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芳 秦宜德 +2 位作者 桂丽 王巍 唐宜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PGPIPN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GPIPN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IPN诱导Eca-10...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PGPIPN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GPIPN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IPN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PG-PIPN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其增殖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Eca-109细胞经PGPIPN作用后,其survivin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PGPIPN能诱导人食道癌Eca-109细胞凋亡,这可能与survivin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免疫调节肽 ECA-109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14-3-3ζ相互作用的蛋白Polo样激酶1的筛选与鉴定
11
作者 都建 程里 +2 位作者 陈立建 陈滢 安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14-3-3ζ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鉴定其与Polo样激酶1(Plk1)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GBKT7-14-3-3ζ诱饵表达载体,筛选HeLa细胞cDNA文库中与14-3-3ζ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通过共转酵母、免疫荧光以及外源性和...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14-3-3ζ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鉴定其与Polo样激酶1(Plk1)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GBKT7-14-3-3ζ诱饵表达载体,筛选HeLa细胞cDNA文库中与14-3-3ζ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通过共转酵母、免疫荧光以及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的阳性相互作用蛋白中包括Plk1,进一步通过共转酵母,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两者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证实两者共定位于有丝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期的中体。结论:Plk1是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中体的成熟,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分离,胞质分裂以及DNA的损伤应答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其与14-3-3ζ的相互作用为14-3-3蛋白家族参与有丝分裂(M期)的调控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POLO样激酶1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敲低SIGIRR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构建及其初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克国 王德光 +7 位作者 周海胜 查晓军 张桂霞 金福泉 季爽 潘海峰 叶冬青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建立稳定敲低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受体(SIGIRR)基因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并初步研究其功能。方法针对SIGIRR基因的有效靶点设计shRNA序列,与GV248-GFP-Puro慢病毒载体连接产生重组体(GV248-GFP-Puro-sh SIGIRR)。将测序... 目的建立稳定敲低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受体(SIGIRR)基因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并初步研究其功能。方法针对SIGIRR基因的有效靶点设计shRNA序列,与GV248-GFP-Puro慢病毒载体连接产生重组体(GV248-GFP-Puro-sh SIGIRR)。将测序验证正确的重组体与包装质粒(p MDL、pRev、p VSVG)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收集病毒并感染HKC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HKC细胞中SIGIRR干涉效率。应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成功敲低SIGIRR的HKC细胞及对照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下游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qRT-PCR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mRNA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GV248-GFP-Puro-sh SIGIR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均证实在HKC细胞中成功敲低SIGIRR的表达。此外,IL-1β刺激后,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SIGIRR的HKC细胞(HKC/sh SIGIRR)的p65磷酸化水平上调,MCP-1和RANTES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HKC的炎症反应中,SIGIRR蛋白对Toll样受体/白介素1受体(TLR/IL-1R)通路起"刹车"作用。该研究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SIGIRR 慢病毒载体 NF-ΚB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声梁 胡子健 +8 位作者 孟承颖 黄海良 蒋智永 蒋薇 王欢 余又新 孙业祥 方林森 胡德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EC)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EC根据是否应用烧伤血清干预分为正常组和血清干预组,血清干预组应用烧伤12h大鼠血清干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24h,应用细胞通透性实验检测单... 目的探讨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EC)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EC根据是否应用烧伤血清干预分为正常组和血清干预组,血清干预组应用烧伤12h大鼠血清干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24h,应用细胞通透性实验检测单层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通透性相关基因内皮素-1(ET-1)、内皮因子受体A(ETA)、ETB和带状闭合蛋白1(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烧伤大鼠血清干预组EC通透性系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干预组ET-1、ETA和ET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血管EC通透性的增加,通透性增加可能与ET-1、ET-A、ET-B表达升高和ZO-1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ET-1 Z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对大鼠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智永 胡子健 +8 位作者 孟承颖 黄海良 段声梁 蒋薇 王欢 余又新 孙业祥 方林森 胡德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 (HIF-1α)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IF-1α干扰及过表达载体,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浓度为200μg/ml遗传霉素(G418)筛选稳转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 (HIF-1α)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IF-1α干扰及过表达载体,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浓度为200μg/ml遗传霉素(G418)筛选稳转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内皮素受体B(ETB)和闭锁小带(ZO-1)的表达;应用ET-1信号通路抑制剂BQ123及BQ788预处理HIF-1α过表达细胞株1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ET-1、ETA、ETB和ZO-1的表达,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膜通透系数变化。结果与转染短发夹RNA-阴性对照组(shRNA-NC组)相比,转染shRNA-Ⅱ组HIF-1α、ET-1、ETA、ET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ZO-1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与转染GV230组比较,稳转GV230/HIF-1α组HIF-1α、ET-1、ETA、ET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ZO-1的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同时细胞膜通透性系数亦明显升高(P<0.01);应用BQ123和BQ788处理能够抑制HIF-1α诱导的ETA和ETB表达、增强ZO-1的表达,同时细胞膜通透性系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HIF-1α可通过上调ET-1的表达进而增加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通透性,HIF-1α/ET-1信号轴在调控烧伤大鼠血管通透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抗菌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雪 石皖荣 +5 位作者 杨伟杰 何韬 胡阳生 王珊珊 韦文美 秦宜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1-785,790,共6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抗菌肽(Lfcin B)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Lfcin B对胃癌细胞株MGC803 24、48和72h细胞增殖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变化。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抗菌肽(Lfcin B)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Lfcin B对胃癌细胞株MGC803 24、48和72h细胞增殖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变化。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变化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中的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Lfcin B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促进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凋亡,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P<0.01);Lfcin B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 bcl-2 mRNA表达,同时促进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并且随着Lfcin B浓度的增高相关基因下降或上升越明显(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Lfcin B能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其变化规律与mRNA相同(P<0.05,P<0.01)。结论 Lfcin B通过调控相关基因,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cinB MGC803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五肽PGPIP缓解酒精性脂肪肝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九九 耿奇龙 +2 位作者 李安琪 秦宜德 戚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3-1818,共6页
目的研究乳源五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PGPIP)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PGPIP组。采用10 d 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喂养加1次... 目的研究乳源五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PGPIP)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PGPIP组。采用10 d 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喂养加1次急性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根据已有的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RNA测序数据,采用聚类热图对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肝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处理组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学影响,油红O染色分析各处理组对小鼠肝脏脂滴积累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酒精代谢引起的脂滴积累对肝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并验证PGPIP的作用效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结果PGPIP组病理学检查类似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损伤明显减轻。模型组小鼠肝脏中有明显的脂滴积累,表现为大小不同程度的混合型脂滴,PGPIP处理后明显减少酒精诱导的肝脏脂滴积累。PGPIP对PERK-eIF2α-ATF4通路有较大影响,且对转录激活因子6(ATF6)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的效果。结论五肽PGPIP能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和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细胞中的脂滴积累,并且减少内质网应激和肝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IP 酒精性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ATF4 ATF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六肽增加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恰 阮昕 +3 位作者 汪慎燚 席浩 韦文美 秦宜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乳源六肽(PGPIPN)促进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DDP)的敏感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COC1和耐DDP的耐药细胞株COC1/DDP,用CCK8法检测其在DDP作用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DDP在作用24、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_(5... 目的研究乳源六肽(PGPIPN)促进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DDP)的敏感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COC1和耐DDP的耐药细胞株COC1/DDP,用CCK8法检测其在DDP作用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DDP在作用24、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不同浓度的PGPIPN联合DDP(IC_(50))分别作用COC1和COC1/DDP 24、48、72 h,CCK8法检测其对生长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卵巢癌细胞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 PGPIPN联合DDP组同单独使用DDP组相比,人卵巢癌细胞敏感株COC1和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抑制率与凋亡率均增加,增加的幅度与PGPIP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PGPIPN对耐药株COC1/DDP效果高于敏感株COC1。PGPIPN增加人卵巢癌细胞对DDP敏感性在作用48 h时效果最好,对COC1/DDP和COC1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6.8%和62.3%,凋亡率最高分别为67.4%和45.4%,显著高于单独DDP作用(P<0.01)。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C1和COC1/DDP的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DDP联合不同浓度PGPIPN作用下ERCC1基因的表达均低于单独使用DDP组,COC1/DDP中ERCC1基因表达量随着PGPIPN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尤其是对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ERCC1基因表达最为显著,显著高于单独DDP作用(P<0.05,P<0.01)。敏感细胞株COC1细胞中ERCC1基因的表达受PGPIPN的影响不如COC1/DDP明显,只是在高剂量(1×10^(-2)g/L)时,ERCC1基因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PGPIPN能增加人卵巢癌细胞对DDP敏感性,其可能是通过调低ERCC1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IPN 人卵巢癌细胞 ERCC1基因 细胞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免疫调节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昕 汪慎燚 +3 位作者 徐恰 席浩 薛绍礼 秦宜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9-993,共5页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GPIPN与抗癌药顺铂(DDP)联合用药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_3)、耐药细胞株(SKOV_3-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细胞增殖抑制率,PCR法...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GPIPN与抗癌药顺铂(DDP)联合用药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_3)、耐药细胞株(SKOV_3-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细胞增殖抑制率,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用药情况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PGPIPN和DDP联合用药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DDP组或PGPI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GPIPN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PGPIPN促进SIAH和PSMA1表达,降低β-catenin基因的表达(P<0.0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GPIP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卵巢癌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乳源免疫调节肽 顺铂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活性六肽(LfcinB 4-9)增加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芸 徐恰 +2 位作者 刘力伟 戚楠 秦宜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8-1274,共7页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活性六肽(LfcinB 4-9)增加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检测顺铂(DDP)联合不同浓度的LfcinB 4-9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株、敲除p62基因的Hela细胞株(Hela/KO p62)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活性六肽(LfcinB 4-9)增加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检测顺铂(DDP)联合不同浓度的LfcinB 4-9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株、敲除p62基因的Hela细胞株(Hela/KO p62)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DDP联合LfcinB 4-9对人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联合用药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联合用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Hela/KO p62中SIAH、PSMA、β-catenin等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联合用药对人宫颈癌细胞中SIAH、PSMA、β-catenin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LfcinB 4-9和DDP联合用药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高于DDP单独作用组或单独LfcinB 4-9组(P<0.05或P<0.01),与DDP单独组相比,DDP联合LfcinB4-9作用后人卵巢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凋亡增加(P<0.05或P<0.01)。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DDP联合LfcinB 4-9作用时联合用药SIAH、PSMA1的表达量增加,而β-catenin的表达量降低。结论LfcinB4-9与DDP联合作用后增强了宫颈癌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是通过蛋白酶体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细胞 乳源六肽 顺铂 耐药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六肽通过FoxO3a-MnSOD通路减少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缓解肝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安琪 祝晓梅 +2 位作者 黄九九 秦宜德 戚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64-1869,共6页
目的研究乳源六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PGPIPN)和其截短五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PGPIP)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谷胱甘... 目的研究乳源六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PGPIPN)和其截短五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PGPIP)缓解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PGPIPN组、截短五肽PGPIP组。采用梯度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共12周。肝脏HE染色分析各处理组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学影响。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水溶性四氮唑-1(WST-1)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确定各种细胞合适的PGPIPN诱导浓度。持续诱导L-02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人叉头框蛋白O3(FoxO3a)和磷酸化FoxO3a蛋白质的表达,确定合适的诱导时间。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oxO3a在L-02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原代肝细胞和L-02细胞FoxO3a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PGPIPN组和PGPIP组病理学检查类似GSH组,小鼠肝脏损伤明显减轻。分别选择中浓度和高浓度PGPIPN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和L-02细胞。在16 h,L-02细胞FoxO3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且FoxO3a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内。此外,在相应剂量PGPIPN诱导后,两种类型细胞中mRNA水平的显著增加。结论PGPIPN和截短五肽PGPIP能减少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oxO3a-MnSOD信号通路,减少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从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IPN 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FOXO3A MN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