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志方 张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评价牙-牙槽骨联合移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牙移植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改良的外科正牙手术方法,在供区移植牙周围牙槽骨内切取牙-牙槽骨的复合体,在受区预备相应的洞型后,植入... 目的:评价牙-牙槽骨联合移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牙移植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改良的外科正牙手术方法,在供区移植牙周围牙槽骨内切取牙-牙槽骨的复合体,在受区预备相应的洞型后,植入牙-牙槽骨复合体;B组21例,采用常规牙移植方法,取出移植牙,制备植牙窝,植入供牙。2组正畸固定4-6周,术后2-12周选择性根管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移植牙在牙冠色泽变化以及牙周膜影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松动度、牙根吸收、根管治疗比率、牙槽骨吸收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牙-牙槽骨移植克服了传统牙移植的部分缺点,可作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植 牙槽骨 外科正牙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单颗后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磊 侯永福 汪向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单颗后牙种植即刻修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31例患者共31颗下颌后牙种植患者,牙拔除后3-6个月,植入XIVE种植体,即刻完成临时固定修复,3-4个月取模制作终修复体,对照组29例患者29颗后牙... 目的探讨下颌单颗后牙种植即刻修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31例患者共31颗下颌后牙种植患者,牙拔除后3-6个月,植入XIVE种植体,即刻完成临时固定修复,3-4个月取模制作终修复体,对照组29例患者29颗后牙,行非埋植式种植手术,术后3-4个月取模制作终修复体。随访12-24个月,观察种植体的存留率,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两组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即刻修复组患者牙龈充盈指数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即刻修复组中,31枚XIVE种植体周围牙龈乳头充盈指数平均得分数值为(2.35±0.70),而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牙龈乳头充盈指数平均得分数值为(1.84±0.74)。两组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平均值分别为(91.5±7.5)分、(85.8±8.1)分;两组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均为100%,种植体无松动,种植体周围未见病理性骨吸收。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正确的手术技巧和恰当的调磨咬合,下颌单颗后牙即刻修复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即刻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弯丝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
3
作者 王少果 戴沄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720,共4页
弯制牙科钢丝作为口腔临床的一项基本技术,在口腔修复、正畸、外科等领域均有长期广泛地应用,基于数智制造概念出现的牙科弯丝机器人因其自动化、标准化、精准化等优点受到同行关注,已经能够部分替代传统人工弯制卡环技术。本文详细讲... 弯制牙科钢丝作为口腔临床的一项基本技术,在口腔修复、正畸、外科等领域均有长期广泛地应用,基于数智制造概念出现的牙科弯丝机器人因其自动化、标准化、精准化等优点受到同行关注,已经能够部分替代传统人工弯制卡环技术。本文详细讲述了牙科弯丝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举例介绍了其在正畸弓丝、活动义齿卡环及外伤牙牙固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牙科钢丝 正畸弓丝 卡环 松牙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琼 蒋晓敏 +2 位作者 沈正焱 李朋 蔡寅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针对孕早期罹患急性牙髓炎的患者,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孕早期诊断为急性牙髓炎的患者29例(29颗患牙),术前孕期口腔卫生宣教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用无痛局麻仪,待局部麻醉显效后行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后置入ApexCal糊... 目的:针对孕早期罹患急性牙髓炎的患者,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孕早期诊断为急性牙髓炎的患者29例(29颗患牙),术前孕期口腔卫生宣教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用无痛局麻仪,待局部麻醉显效后行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后置入ApexCal糊剂,暂封,分娩后2~3月完成根管充填;记录术前、术后48 h的VAS疼痛评分,封药期间患牙情况,以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表);根管治疗术后12月复查。结果:术前、术后48 h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例根管预备后有效止痛,且安全度过孕期,有效率96.6%;术后12月复查,27例最终治疗成功,成功率93.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Apgar评分表评价均为正常新生儿。结论:孕早期急性牙髓炎患者在消除焦虑情绪的前提下,注重术中无痛无菌及微创操作,延期完成根管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急性牙髓炎 根管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化学去龋技术临床及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富华 管理霞 余晓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化学去龋与传统涡轮机机械去龋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去龋后细菌控制的差异。方法:纳入60名患者的60例诊断为深龋的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显微镜下Carisolv凝胶化学去龋和涡轮机机械切割去龋,并在去龋效果... 目的:比较显微化学去龋与传统涡轮机机械去龋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去龋后细菌控制的差异。方法:纳入60名患者的60例诊断为深龋的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显微镜下Carisolv凝胶化学去龋和涡轮机机械切割去龋,并在去龋效果、疼痛程度、1年后的患牙预后等方面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去龋效果相同,化学去龋在去龋过程中的疼痛感觉明显小于传统的机械去龋法(P<0.05),去龋后2组活细菌数均减少(P<0.01),组间比较P>0.05。充填后1年患牙预后成功率化学去龋法明显大于传统的机械去龋法(P<0.05)。结论:Carisolv凝胶结合手术显微镜的微创化学去腐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微创去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化学机械去腐 CARISOLV 手术显微镜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诊疗诊前过氧化氢溶液漱口的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
6
作者 杨静 王芳云 +3 位作者 王舒思 陈晓波 王渝 温艳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 了解口腔诊疗诊前漱口执行情况,探讨气溶胶污染防控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2020年7—12月为基线调查期,2021年1—6月为项目干预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监测各科室诊前漱口执行率及过氧化氢漱口液人均用量,比较各... 目的 了解口腔诊疗诊前漱口执行情况,探讨气溶胶污染防控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2020年7—12月为基线调查期,2021年1—6月为项目干预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监测各科室诊前漱口执行率及过氧化氢漱口液人均用量,比较各科室干预前后效果及各科室间差异。结果 实施诊前漱口目标性监测及综合干预措施后,各科室诊前漱口执行率均有提升,总体执行率从干预前的39.28%提高至干预后55.30%(均P<0.05)。除修复科外,干预后其他科室过氧化氢溶液人均用量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牙周科、牙体牙髓科、种植科过氧化氢溶液用量全年处于较高水平,干预后分别为(52.605±12.293)、(22.495±1.943)、(23.879±1.673) mL/人次。结论 将诊前漱口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口腔专科目标性监测指标,可明确口腔感染防控的重点环节及重点科室,为制定针对性的口腔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诊疗 气溶胶 过氧化氢 诊前漱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cision加速正畸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所致间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笪海芹 韩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前后临床牙周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局部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结果:A组在加力后第14、28、56、84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均大于B组(P <0. 05); A组加力后第84天各项牙周临床指标与加力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B组的PD和BI在加力后第84天增高(P <0. 05);第84天2组各项牙周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与单纯正畸治疗方法相比,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能有效加速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速度,且更好的维护了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Piezocision 微创 正畸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涌 徐燕 +2 位作者 陈莹 赵兵 巩丹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71-1173,117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的26颗Ⅱ°根分叉病变磨牙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14颗患牙施行常规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Bio-oss骨粉+生物膜);实验组12颗患牙是在对照组手术... 目的:评价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的26颗Ⅱ°根分叉病变磨牙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14颗患牙施行常规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Bio-oss骨粉+生物膜);实验组12颗患牙是在对照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先用盐酸米诺环素处理根面1min,生理盐水冲洗后,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骨粉混合植入根分叉区,覆盖生物膜。比较两组患牙根分叉病变位点处的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D)、水平探诊深度(HPD)和骨密度(BMD)3项指标。观察时间为术前(基线)、术后3个月和6个月。结果:术后两组患牙根分叉病变位点处的PD、HPD和BMD 3项指标均较基线时有明显改善(P<0.01),且实验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能够促进常规牙周再生性手术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根分叉病变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富血小板血浆 盐酸米诺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孕妇血清IL-1与牙周病的关系
9
作者 陈莹 汪涌 许晓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mL,...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1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对照组之间,PLI、PD、CAL、BI和血清IL-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与牙周临床指数PLI、PD、CAL、BI间相关系数为0.692、0.556、0.342、0.683。结论:血清IL-1与PLI、PD、CAL、B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妊娠中期血清IL-1水平与牙周炎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妊娠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s的糖尿病在牙周病发展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孟丹 孙珍 +2 位作者 陶庭亮 鲍利红 邹多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考察糖尿病(T2DM)与牙周病(C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构建T2DM、CP、T2DM合并CP大鼠模型和一组正常对照,4周、8周后,测量大鼠实验区牙周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并用ELIS... 目的:考察糖尿病(T2DM)与牙周病(C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构建T2DM、CP、T2DM合并CP大鼠模型和一组正常对照,4周、8周后,测量大鼠实验区牙周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并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及AGEs表达水平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构建4周、8周后T2DM和T2DM&CP组血糖升高(P<0.05)。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AGEs水平升高(P<0.05),T2DM&CP大鼠牙周组织中AGE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2DM和CP组(P<0.05)。结论:糖尿病可促进与牙周病的发展,可能与AGEs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韧瓷在青少年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平 谢玲 +1 位作者 张松营 胡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复合树脂充填与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青少年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2名患儿84颗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嵌体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 目的:分析比较复合树脂充填与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青少年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2名患儿84颗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嵌体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下修复,B组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定期复查,分别在6个月和12个月后参照改良FDI标准,对两组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后两组各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0.05);12个月后AB两组表面染色、边缘染色、边缘适应性和术后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表面光泽度、折裂与保留以及龋齿再发、腐蚀、脱落方面,A组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在抗折,表面光泽度和再发龋方面的远期效果优于树脂,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材料,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a^TM Ultimate优韧瓷 嵌体 CAD/CAM 第一恒磨牙 青少年修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冠式和带环式丝圈保持器应用于单颗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月 谢玲 +1 位作者 任乐文 汪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冠丝圈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单颗乳磨牙早失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儿童口腔科的单颗乳磨牙早失行带环丝圈式保持器和全冠丝圈式保持器的189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 目的:探讨分析全冠丝圈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单颗乳磨牙早失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儿童口腔科的单颗乳磨牙早失行带环丝圈式保持器和全冠丝圈式保持器的189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回顾性分析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将两组基牙新发龋的发病率、基牙牙龈红肿的发病率、间隙保持器生存率(脱落、松动、脱焊)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基牙新发龋的发病率和保持器生存率上均优于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以第二乳磨牙作为基牙时,对照组的基牙状态和保持器生存率均优于实验组;第一恒磨牙作为基牙时,对照组的基牙状态优于实验组(P<0.05),两组在基牙牙龈红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时,两组的保持器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颗乳磨牙早失的间隙保持器中全冠丝圈式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乳磨牙早失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激光结合数字化导板在上颌埋伏中切牙牵引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丁月 谢玲 +1 位作者 任乐文 田文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究双波长激光结合数字化导板应用于上颌埋伏中切牙牵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儿童口腔科的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儿共20例,年龄7~10岁。随机分为激光导板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记... 目的:探究双波长激光结合数字化导板应用于上颌埋伏中切牙牵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儿童口腔科的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儿共20例,年龄7~10岁。随机分为激光导板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以及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记录两组VAS值和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3个月记录托槽的脱落率。结果:激光导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激光导板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2.4±5.9)min,传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44.0±16.8)min;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激光导板组在较低VAS评分等级中的人数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和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等级及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托槽脱落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结合数字化导板在上颌埋伏恒切牙的牵引中是一种更加舒适和省时省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激光 埋伏牙 上颌中切牙 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