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表达OPG与bFGF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世海 曹寅 +2 位作者 陈乔尔 苏荣玉 李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以骨保护素(OP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外源基因,构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结合胶原膜促进牙槽骨骨缺损修复,为牙周病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在6只犬下颌两侧的第3、4前磨牙根分叉造牙槽骨缺损,每只犬的一侧... 目的探讨以骨保护素(OP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外源基因,构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结合胶原膜促进牙槽骨骨缺损修复,为牙周病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在6只犬下颌两侧的第3、4前磨牙根分叉造牙槽骨缺损,每只犬的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材料对照组或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翻瓣造牙槽骨缺损,置胶原膜并滴加重组腺病毒,缝合龈瓣,局部注射腺病毒;材料对照组:翻瓣造牙槽骨缺损,置胶原膜,缝合龈瓣;空白对照组:翻瓣造牙槽骨缺损,直接缝合。手术后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骨缺损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新生骨充满缺损区;材料对照组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新生骨钙化程度较低;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基本没有新生骨形成,骨小梁稀疏,主要为疏松结缔组织。术后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量明显增加,新生牙槽骨已充满根分叉区,骨小梁致密;材料对照组骨缺损区新生骨量明显增加,但未达到根分叉顶,骨缺损区有大量新生牙槽骨但未充满根分叉区;空白对照组结果与术后6周类似。结论以OPG和bFGF为外源基因的双表达重组腺病毒可促进犬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骨再生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