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放线菌FX05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觅真 蒋颂 +5 位作者 罗薇薇 尹帅 曹伟 陈首慧 薛绍礼 王怡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以高氏1号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土壤放线菌FX05最佳培养基和最优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FX05产抑绿脓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NaNO30.3%、K2HPO40.075%、MgSO40.075%,发酵条件为初始pH... 以高氏1号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土壤放线菌FX05最佳培养基和最优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FX05产抑绿脓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NaNO30.3%、K2HPO40.075%、MgSO40.075%,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28℃,培养96 h产抑菌物质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活性物质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IMP-3、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超 宋超 +3 位作者 胡海亮 于在诚 金永堂 薛绍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血浆中两种基因的检测及联合检测在NSCLC筛查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110例NSCL...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血浆中两种基因的检测及联合检测在NSCLC筛查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110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血浆TIMP-3、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对11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同样检测,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癌组织中TIMP-3、p16、联合检测的基因甲基化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P<0.01);外周血血浆中TIMP-3、p16、联合检测基因甲基化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P<0.01);血浆中TIMP-3、p16和联合检测的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临床分期、临床分类以及病理类型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外周血浆TIMP-3、p16基因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为肺癌的筛查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P-3 P16 非小细胞肺癌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胞外基质涂层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利梅 唐旭炎 +2 位作者 李全利 薛绍礼 陈首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成骨细胞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作为修饰的钛表面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为进一步指导钛种植体表面的仿生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纯钛表面(CpTi)培养成骨细胞,经过反复冻融脱去细胞留下基质,在基质化钛表面(Ti/ECM)和... 目的在体外研究成骨细胞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作为修饰的钛表面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为进一步指导钛种植体表面的仿生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纯钛表面(CpTi)培养成骨细胞,经过反复冻融脱去细胞留下基质,在基质化钛表面(Ti/ECM)和CpTi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噻唑蓝(MTT)比色试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比评价两组钛片上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情况。结果去细胞后,钛表面存有胞外基质的生物活性成分;接种1、3、5、7 d后,Ti/ECM组的细胞增殖与CpTi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5 d后,Ti/ECM表面的细胞分化与CpTi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表面的基质涂层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超 丁丁 +4 位作者 刘安东 黄擎 陈首慧 陈志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入rhIFNα-2b后,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及被明显抑制,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结论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在防治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的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瘢痕 成纤维细胞/药物作用 干扰素α-2b/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苷对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薛青 薛绍礼 +3 位作者 汪亚松 张菁 王怡 夏觅真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并研究三七总苷对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新生牛血清和大鼠血清混合,筛选刺激HSC-T6细胞胶原合成的最佳条件,继而用3H-Proline掺入法研究三七总苷对其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10%新生牛...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并研究三七总苷对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新生牛血清和大鼠血清混合,筛选刺激HSC-T6细胞胶原合成的最佳条件,继而用3H-Proline掺入法研究三七总苷对其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10%新生牛血清加3%大鼠血清为刺激HSC-T6细胞胶原合成最佳培养条件。培养48和72h后,0.01,0.05,0.25,1.00和1.25mg·mL-1浓度的三七总苷对HSC-T6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方差分析,F分别为4.517和5.832(均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三七总苷对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苷 肝星状细胞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RAR-β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胡海亮 王雷 +7 位作者 陈首慧 金永堂 于在诚 宋超 李超 夏觅真 王怡 薛绍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0-893,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NSCLC)患者组织和血浆中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RAR-β基因甲基化在NSCLC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NSCLC患者,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NSCLC)患者组织和血浆中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RAR-β基因甲基化在NSCLC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NSCLC患者,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nMSP)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血浆RAR-β基因的甲基化,并对1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RAR-β基因甲基化检测,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织RAR-β基因甲基化率59.2%,高于癌旁组织的17.5%(P<0.001);NSCLC患者血浆样品中RAR-β基因甲基化检测率为27.5%,对照组血浆未检测到RAR-β基因甲基化(P<0.001);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与癌组织RAR-β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有显著相关性(P<0.001);血浆中RAR-β基因的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临床分类、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用nMSP法对血浆样本RAR-β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可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β 甲基化非小细胞肺癌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