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良恶性病变中小淋巴结的MSCT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红 郑穗生 +2 位作者 王龙胜 宫希军 江安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良恶性病变的中小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胸部中小淋巴结转移的认识。方法胸部良性病变和胸部恶性病变各30例行胸部MSCT检查,对两组胸部10mm以下的淋巴结进行观察,记录其形态、密度、数量、有无融合及位置,... 目的探讨胸部良恶性病变的中小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胸部中小淋巴结转移的认识。方法胸部良性病变和胸部恶性病变各30例行胸部MSCT检查,对两组胸部10mm以下的淋巴结进行观察,记录其形态、密度、数量、有无融合及位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观察到胸部良恶性病变中小淋巴结236枚,其中良性病变组142枚,恶性病变组94枚。良性病变组142枚淋巴结CT值为(17.1±22.6)Hu,有72(50%)枚淋巴结中间有低密度,5枚发生钙化,3枚发生融合,淋巴结形态非膨胀型形态(三角形、扁平形、不规则形、条形)共120(85%)枚,解剖分布多见于4R/L、5、6区淋巴结和双腋下淋巴结;恶性病变94枚淋巴结CT值(35.2±22.2)Hu;有18(19%)枚淋巴结中间有低密度,有11枚发生钙化,有3枚发生坏死,20枚发生融合,淋巴结膨胀型形态(圆形、椭圆形、边缘隆起三角形)共71(76%)枚,恶性病变组的中小淋巴结还可见分布于1、2R/L、7、8、10R/L区。结论对于胸部中小淋巴结,有恶性病变的病史,当中小淋巴结的密度较实、边界呈膨胀生长趋势、数个淋巴结有融合趋向、边缘模糊、或解剖分布于肺尖、上气管旁或食管旁时,要考虑到转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放射摄影术 胸部疾病/放射摄影术 淋巴结/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患者脑白质损伤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单艳棋 相丽 +2 位作者 邹立巍 徐佳佳 郑穗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脑白质(WM)损伤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被确诊为ESRD并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21例(ESRD组),同期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和DTI扫描,获得DTI参数,包括各项异性系数(... 目的探讨中青年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脑白质(WM)损伤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被确诊为ESRD并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21例(ESRD组),同期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和DTI扫描,获得DTI参数,包括各项异性系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平行扩散系数(AD)、径向扩散系数(RD)。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获得DTI参数有差异的脑区。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差异脑区的FA、MD、AD及RD值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常规MR平扫WM均无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MMSE评分较低(P<0.05),多个脑区的FA值降低,MD、RD及AD值升高(P均<0.05,体素均>100个)。差异脑区的FA、MD、AD及RD值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常规MR平扫WM无明显异常的中青年ESRD腹膜透析患者WM纤维束完整性降低、脱髓鞘改变,并伴轻度认知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认知功能 扩散磁共振成像 基于纤维束追踪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测量身体组分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田田 陈其春 +2 位作者 吴旱秋 詹昊 宫希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3-918,共6页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身体组分定量指标与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肝硬化患者,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收集临床资料并用QCT Pro软件测量每例受试者L2/3层...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身体组分定量指标与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肝硬化患者,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收集临床资料并用QCT Pro软件测量每例受试者L2/3层面皮下及内脏脂肪面积(SAT、VAT)、腰椎骨密度(BMD)、肝脏脂肪分数(Fat%-QCT)、L3椎体水平全腹肌和椎旁肌面积(SMA、PMA)及肌内脂肪面积并计算肌内脂肪含量(IMAC-S、IMAC-P)。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进行组间资料对比,并根据有无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身体组分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t检验或单因素ANOVA检验、χ^(2)检验用于各组间基本资料与身体组分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相关的QCT指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模型的识别效能。结果:Fat%-QCT、SAT、椎旁肌内脂肪面积、IMAC-P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OR为0.987);SAT、SAT联合全腹肌指标、SAT联合椎旁肌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0.772、0.769(P<0.05),SAT联合全腹肌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34、0.800,优于SAT、SAT联合椎旁肌指标,识别效能最高。结论:SAT减少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SAT联合全腹肌指标能较好地识别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身体组分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成人永存镰状窦6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宫希军 郑穗生 +3 位作者 王龙胜 江安红 赵红 相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永存镰状窦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对大脑深静脉发育异常的进一步认识。方法选取6例经CTA诊断为永存镰状窦的成人患者,采用MSCT重组技术对其静脉成像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因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病变而接受CTA检查。静脉期... 目的分析成人永存镰状窦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对大脑深静脉发育异常的进一步认识。方法选取6例经CTA诊断为永存镰状窦的成人患者,采用MSCT重组技术对其静脉成像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因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病变而接受CTA检查。静脉期见大脑大静脉或直窦前部与上矢状窦后2/3相连的条带状血管样结构,未合并其他动静脉异常。结论成人永存镰状窦可不合并其他先天性静脉窦发育异常及阻塞,多排螺旋CTA是其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动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弥散一致性值观察终末期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脑白质改变及认知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旱秋 单艳棋 +5 位作者 邹立巍 张莹 刘桂凌 张晶晶 吴文杰 王龙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采用局部弥散一致性(LDH)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脑白质改变。方法选取5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SHPT分为SHPT组(25例)与非SHPT组(25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 目的采用局部弥散一致性(LDH)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脑白质改变。方法选取5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SHPT分为SHPT组(25例)与非SHPT组(25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MR平扫及DTI数据采集,对全脑白质纤维LDH值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结果相比非SHPT组,SHPT组出现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对称分布的LDH减低区及右侧小脑半球局灶性LDH减低区(P均<0.01),LDH值升高区域集中在脑干及小脑(P均<0.01)。SHPT组MoCA总评分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呈负相关(r=-0.525),与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r=0.413)、与左侧皮质脊髓束的LDH值呈正相关(r=0.500,P均<0.05);iPTH水平与差异脑区的LDH值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LDH值可提供ESRD伴SHPT患者脑白质LDH信息:脑白质LDH改变与认知及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