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大坤 吕肖锋 +3 位作者 高宇 周淑晶 杜健 武晋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的初诊T2DM患者中行动态血糖监测,据监测结果选取30例3倍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的...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的初诊T2DM患者中行动态血糖监测,据监测结果选取30例3倍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小组(A组),30例3倍SD≥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大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FMD检查及CRP测定,比较两组间FMD、CRP的差异,探讨血糖波动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的CRP及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明显升高,F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以FMD、CRP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收缩压(SBP)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LAG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PPGE是影响CRP的独立因素。(3)简单相关显示,FMD与CRP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能参与了初诊T2DM患者内皮功能及炎性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增强体内炎性状态增加对内皮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糖波动 动态血糖监测 内皮功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和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石明伟 张侠 +1 位作者 许春伟 张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表达,确定Runx3基因在"腺瘤→腺癌"癌变通路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Runx3基因在不同年龄层段的甲基化程度。方法应用TaqMan探针qPCR(MethyLight)法分别检测40例管...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表达,确定Runx3基因在"腺瘤→腺癌"癌变通路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Runx3基因在不同年龄层段的甲基化程度。方法应用TaqMan探针qPCR(MethyLight)法分别检测40例管状腺瘤组织、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并通过测序法验证扩增序列,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上述标本中Runx3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管状腺瘤组、正常组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4%、4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管状腺瘤组、正常组中Runx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管状腺瘤组及结直肠癌组中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67、-0.616、-0.790,P均<0.05);管状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76、0.304,P均<0.05)。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可能诱导其蛋白表达下调,在结直肠"腺瘤→腺癌"的癌变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同时Runx3基因甲基化可能与患者年龄相关,随年龄增长,甲基化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RUNX3基因 qPCR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融合手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包先国 孙天胜 +5 位作者 侯景明 赵建文 郑科 焦皎 江武 钟剑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 :研究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2006~2008年间行Dynesys腰椎手术(Dynesys组)和传统融合术(融合组)的患者各28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疼、腿疼视觉评估模拟量表(VAS)评分及... 目的 :研究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2006~2008年间行Dynesys腰椎手术(Dynesys组)和传统融合术(融合组)的患者各28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疼、腿疼视觉评估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极不满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VAS评分、ODI评分的改善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54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72个月,平均48个月。Dynesys组与融合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融合组改善更明显,VAS腰部疼痛评分尤为显著(P=0.013)。更多的融合组患者比非融合组患者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82.1%vs 67.9%,P〈0.05)。Dynesys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之间呈正相关。而在融合组却没有发现这一相关。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临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较满意的原因可能是对生活水平的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病 腰椎融合 回顾性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丙肽及其受体亚型在人乳腺癌标本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帅 邓佳卉 +1 位作者 徐志卿 戚晓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索甘丙肽(galanin,GAL)及其受体亚型(galanin receptor1、2、3,GALR1、2、3)在乳腺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 qRT-PCR法检测乳腺癌及癌周组织的GAL及其3种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 目的探索甘丙肽(galanin,GAL)及其受体亚型(galanin receptor1、2、3,GALR1、2、3)在乳腺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 qRT-PCR法检测乳腺癌及癌周组织的GAL及其3种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GAL在乳腺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检验分析不同术前处理组之间癌组织的GAL及其受体亚型表达的变化,而配对t检验用于分析同一术前处理组内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之间GAL及其受体亚型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术前无治疗组中,癌组织GAL mRNA及GAL蛋白比癌旁组织高(P<0.05,P<0.01),而GALR1、GALR2、GALR3 mRNA比癌旁组织低(P<0.05,P<0.05,P<0.01)。经过新辅助化学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与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GAL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术前无治疗组癌组织相比,GAL mRNA及GAL蛋白明显降低(P<0.05)。此外,经过NAC治疗后癌组织中GALR3 mRNA要明显高于术前无治疗组的癌组织(P<0.01)。结论 GAL及其受体亚型在乳腺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并与临床治疗方法有关,可能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甘丙肽 甘丙肽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