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疗卫生人员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馨月 巩少青 +8 位作者 侯晓辉 孙桐 文建强 王志耀 何景阳 孙雪竹 王素芳 田向阳 冯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背景医疗卫生人员在预防和控制COVID-19大流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感染风险和密集的工作不仅导致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大量国外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导致医疗卫生人员出现膳食不... 背景医疗卫生人员在预防和控制COVID-19大流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感染风险和密集的工作不仅导致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大量国外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导致医疗卫生人员出现膳食不合理、运动减少、睡眠障碍等情况,增加了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截至目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中国医疗卫生人员体重及生活方式变化影响的研究较少,影响体重变化的主要生活方式因素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中国医疗卫生人员超重/肥胖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为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8月,随机抽取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家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疗卫生人员,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写的调查问卷[Cronbach'sα=0.820,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AVCR)=63.55%],调查对象通过扫描“问卷星”平台生成的电子问卷二维码,填写并提交问卷。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R 4.3.0软件的“bnlearn”包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使用Netica 6.09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概率预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医疗卫生人员20261名,其中女性占67.57%(13690/20261);平均年龄(40.2±9.2)岁;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的占73.28%(14848/20261)。2019、2022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43.06%(8726/20261)和45.71%(9262/20261)。2019—2022年,12.64%(1458/11535)的调查对象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贝叶斯网络模型共纳入15个节点,其中,吃蔬菜水果、吃早餐频次、饮酒、饭量为调查对象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的父节点,当吃蔬菜水果“有所减少”、吃早餐频次“无变化”、饮酒“无变化”且饭量“增加很多”时,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为75.00%。当吃蔬菜水果为“增加很多”、吃早餐频次为“有所增加”、饮酒为“从不或很少”且饭量为“有所减少”时,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的风险最低,为2.04%。贝叶斯网络概率预测模型发现,当调查对象熬夜及持续性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有所增加”、睡眠时间及吃蔬菜水果“有所减少”、吃早餐频次“减少很多”、饮酒“无变化”且饭量“有所增加”时,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的风险为26.70%,如果该研究对象吃早餐频次“增加很多”时,则BMI由消瘦/正常变为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降低为14.30%。结论吃蔬菜水果、吃早餐频次、饮酒以及饭量是医疗卫生人员超重/肥胖的直接预测因素,新冠疫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在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行合理的轮休制度,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行为干预服务,有利于医疗卫生人员肥胖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医疗卫生人员 生活方式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科大学学生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素芳 高永清 +2 位作者 宋玉梅 赵存喜 江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学生的早餐、零食及校外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某学院的 80 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 780份。有 19 9%的大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 ,4 0 %的大学生几乎...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学生的早餐、零食及校外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某学院的 80 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 780份。有 19 9%的大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 ,4 0 %的大学生几乎不吃早餐 ;吃零食在女大学生中极为普遍 ;该校大学生在校外就餐的频率较高。结论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纠正其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 ;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流行病学 大学生 营养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某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穆敏 王素芳 +4 位作者 万艳梅 马兴好 余婷 王燕 张唯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9-831,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某地区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探索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032人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对儿童的各项饮食行为进行评分。测量中、小学生... 目的了解安徽某地区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探索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032人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对儿童的各项饮食行为进行评分。测量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2002年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评定营养状况。结果调查中、小学生1032人,其中留守儿童占73.7%。检出营养不良者89人,占8.6%;低体重者522人,占50.6%;超重或肥胖者67人,占6.5%。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小学生身高处于中上等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或母亲外出组和父母亲都外出组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及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生低体重率高于留守小学生,而超重或肥胖率低于留守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父亲外出组、母亲外出组及父母亲都外出组的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无外出打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所占当地农村儿童的比例甚高,其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饮食行为较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超重/肥胖的生命早期营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缨 李李 +5 位作者 赵奇红 韩艳萍 杜秋菊 李远碧 曹冶 博庆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描述大学生超重/肥胖情况,探讨超重/肥胖的早期营养因素。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某一高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出生资料及早期营养情况、饮食行为和家庭基本情况等。测量大...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描述大学生超重/肥胖情况,探讨超重/肥胖的早期营养因素。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某一高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出生资料及早期营养情况、饮食行为和家庭基本情况等。测量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值。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组间早期营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大学生性别,出生体重,独生子女,居住地,5~6岁发育状况,11~12岁发育状况,父母亲体型、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11~12岁时的发育状况是超重/肥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11~12岁发育状况是导致大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32
5
作者 杜秋菊 李李 +5 位作者 韩艳萍 张倩 张琳 博庆丽 赵奇红 王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用自编问卷调查929例足月单胎产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随访至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等体检数...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用自编问卷调查929例足月单胎产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随访至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等体检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的关系。结果①孕前低体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理想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②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头围、胸径均明显大于增重不足和增重正常组(P<0.01),而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即孕期增重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身长越长。③孕前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孕妇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明显增大。结论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发育指标有关。孕妇应根据自身条件注意调整孕期的增重范围,以便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前BMI 孕期增重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肝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CD90、ALDH1表达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博庆丽 阮亮 +3 位作者 胡安拉 李李 杨懿 赵奇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8-1701,共4页
从新鲜的人肝癌标本上切除肿瘤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原代移植瘤并连续传代3次,观察移植瘤的成瘤潜伏期、成瘤率、肿瘤体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通过HE染色,与临床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比较,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 从新鲜的人肝癌标本上切除肿瘤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原代移植瘤并连续传代3次,观察移植瘤的成瘤潜伏期、成瘤率、肿瘤体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通过HE染色,与临床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比较,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90和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临床和动物模型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动物模型肿瘤组织和临床肿瘤组织结构类似;CD90、ALDH1表达一致。建立人源性肝癌移植动物模型,其组织结构稳定,某些特定蛋白表达一致,可成为肝癌基础研究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诱导雌性子代生命早期脂质代谢紊乱
7
作者 李程程 林雁 +1 位作者 刘鹃 陈可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2-1626,1633,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小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评估对雌性子代生命早期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0)、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组(PH0)、妊娠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组(GH0)。首先对PH0组给予含0.15%丙基... 目的通过构建小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评估对雌性子代生命早期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0)、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组(PH0)、妊娠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组(GH0)。首先对PH0组给予含0.15%丙基硫氧嘧啶饲料喂养28 d,NC0组和GH0组则给予正常饲料喂养。确认造模成功后进行合笼,妊娠期间,GH0组和PH0组雌鼠给予含0.15%丙基硫氧嘧啶饲料,NC0组则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分娩后,在3周龄时检测各组雌性子代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HE染色法观察甲状腺、肝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与脂质代谢相关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C0组比较,PH0组与GH0组雌性子代的血清FT3、FT4水平降低,血清TSH水平升高,血清TC水平和肝脏TC、TG水平升高,肝脏存在脂质沉积的现象,肝脏中与脂质代谢相关蛋白HMGCR、FAS、CD36的表达水平升高,CPT1A、LDL-R的表达发生了下调。结论小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能够导致雌性子代生命早期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 脂质代谢 雌性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