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4
1
作者 章仁杰 申才良 +1 位作者 张秀军 董福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颈椎病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我科住院治疗的CSM患者,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后,共616例,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病历进行摘抄。结果 CSM患者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人数在增...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颈椎病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我科住院治疗的CSM患者,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后,共616例,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病历进行摘抄。结果 CSM患者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人数在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以上下肢麻木和行走障碍(包括行走不稳和不能行走)为常见主诉;影像学检查提示受累间隙中以C5/6最多,其次为C4/5;手术治疗后患者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患者的年龄和病程与脊髓功能恢复有关(P<0.05),性别、受累间隙数目、出现的症状数目、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手术方式与脊髓功能恢复无相关性。结论 CSM患者人数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有关部门应开展颈部保健的相关教育,重视并加强颈椎病的早期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结华 胡以松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79例男性和 6 12例女性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男性患者面部红斑、光敏发生率低 ,胸膜炎和心包炎多于女性。肾脏损害、尿蛋白定量、Ⅳ、Ⅴ型狼疮性肾炎比率、抗Sm阳性、... 目的 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79例男性和 6 12例女性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男性患者面部红斑、光敏发生率低 ,胸膜炎和心包炎多于女性。肾脏损害、尿蛋白定量、Ⅳ、Ⅴ型狼疮性肾炎比率、抗Sm阳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好转率低于女性。结论 男性SLE临床表现不典型 ,肾脏损害较重 ,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组织样本宿主核酸去除与病原体富集方法评估研究
3
作者 黄学治 张祖铭 +9 位作者 周豪 赵婷 熊子锐 裴广倩 王云飞 崔梦楠 郭彦 潘海峰 崔玉军 范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2-69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宿主核酸去除和非特异性扩增技术在动物组织样本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组织样本中病原体鉴定的准确性。方法使用小鼠肺组织匀浆液和肺炎克雷伯菌液混合制备模拟样本,并采用6种宿主核酸去除试剂盒和3种非特异性扩增技术进行处... 目的探究不同宿主核酸去除和非特异性扩增技术在动物组织样本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组织样本中病原体鉴定的准确性。方法使用小鼠肺组织匀浆液和肺炎克雷伯菌液混合制备模拟样本,并采用6种宿主核酸去除试剂盒和3种非特异性扩增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评估各方法对宿主DNA的去除效果和对病原微生物核酸的富集效果。结果对于宿主核酸去除技术,选择性裂解和定量降解宿主DNA的方法(Complete5试剂盒)能有效降低组织样本中宿主核酸含量,提高病原体的相对丰度。而磁珠法去除宿主DNA(Next microbiome DNA enrichment Kit试剂盒)效果较差。在较低病原体浓度(77 CFU/mL)时,Vazyme试剂盒的去宿主效果优于其他试剂盒。非特异性扩增技术(MALBAC全基因组扩增、MDA等温扩增、随机引物扩增)并不适用于组织样本,无法有效提高病原体的相对丰度。结论选择性裂解和定量降解宿主DNA的方法,更适合处理高宿主背景、低病原微生物组织样本;而非特异性扩增方法不适用组织样本的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组织样本 病原体鉴定 宿主核酸去除 非特异性扩增 宏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