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视屏时间、心理亚健康与自伤行为 被引量:36
1
作者 付继玲 万宇辉 +5 位作者 孙莹 陶舒曼 祖萍 安静 王熙 陶芳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8-472,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中学生视屏时间及自伤行为现状,探讨在不同心理亚健康状态下视屏时间与自伤行为的关联。方法:选取沈阳、新乡、广州和重庆4个城市的中学生13817名,使用自伤行为及久坐行为调查问卷调查自伤行为和视屏时间,用青少年亚健康... 目的:调查我国中学生视屏时间及自伤行为现状,探讨在不同心理亚健康状态下视屏时间与自伤行为的关联。方法:选取沈阳、新乡、广州和重庆4个城市的中学生13817名,使用自伤行为及久坐行为调查问卷调查自伤行为和视屏时间,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价心理亚健康状态。结果:学习日和周末视屏时间>2 h/d者分别为2085人(15.1%)、8077人(58.5%),心理亚健康状态者2997人(21.7%),有自伤行为者3899人(28.2%)。调整地区、性别、年级、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日视屏时间>2 h/d在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中与自伤行为无统计学关联,而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中,学习日视屏时间>2 h/d是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OR=1.27);无论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周末视屏时间>2 h/d均是自伤行的危险因素(OR=1.37、1.39)。结论:较长视屏时间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且视屏时间较长、心理亚健康状态可能和自伤行为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屏时间 自伤 少年 心理亚健康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秀红 黄朝辉 +3 位作者 孙莹 陶芳标 万宇辉 许韶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9-993,共5页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多维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阐明心理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多维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阐明心理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全国8个城市17622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般生活满意度和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均呈负相关(r=-0.471,-0.423,-0.550,-0.369,Ps<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正相关(r=0.369,P<0.01)。积极/消极应对多维生活满意度与抑郁关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分别为35.4%~54.6%、9.6%~19.3%;积极/消极应对多维生活满意度和焦虑关联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分别为16.4%~33.1%、29.0%~42.3%。结论:应对方式在多维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之间有显著中介效应,提示在研究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策略时应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多维生活满意度 抑郁 焦虑 中介效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