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亲密伴侣暴力演变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瑞 李书琴 +5 位作者 金正格 钱燕 蒋志成 李若瑜 张诗晨 万宇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0-936,共7页
目的:分析亲密伴侣暴力(IPV)转变模式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11月-12月,选取安徽省两所医学专科学校的4211名大一年级学生开展基线调查(T1),1年后进行随访(T2)。采用IPV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大学生的IPV和抑郁症... 目的:分析亲密伴侣暴力(IPV)转变模式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11月-12月,选取安徽省两所医学专科学校的4211名大一年级学生开展基线调查(T1),1年后进行随访(T2)。采用IPV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大学生的IPV和抑郁症状,通过潜在转变分析(LTA)探讨IPV的变化模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V不同转变模式和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潜在转变分析显示,70.6%的大学生T2与T1保持一致,其中64.0%的大学生持续低IPV,命名为低水平稳定组;6.6%的大学生持续高IPV,命名为持续高危组。22.4%的大学生高IPV转变为低IPV,命名为缓和组,7.1%的大学生从低IPV转变为高IPV,命名为恶化组。各转变模式中,相对低水平稳定组,缓和组(OR=1.37,95%CI:0.98~1.91)、恶化组(OR=3.68,95%CI:2.33~5.81)与持续高危组(OR=3.80,95%CI:2.37~6.09)与大学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结论:IPV随时间的转变与大学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相关,减少IPV有益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伴侣暴力 抑郁症状 潜在转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与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关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卓妍 张一 +3 位作者 甘虹 陶舒曼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描述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情况,分析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与风险感知水平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4月在全国16个省份或地区21所高校开展关于15936名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和心理状况调查。采用χ^(2)... 目的描述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情况,分析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与风险感知水平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4月在全国16个省份或地区21所高校开展关于15936名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和心理状况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高、中、低3组风险感知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风险感知水平与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结果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0.7%和2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新冠肺炎总风险感知水平低的大学生相比,风险感知水平中、高的大学生其抑郁症状OR值分别为2.28(95%CI:2.10~2.53)和3.34(95%CI:3.01~3.72),焦虑症状OR值为2.68(95%CI:2.40~2.99)和3.91(95%CI:3.51~4.46)。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的危害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高均与抑郁、焦虑症状呈正性关联,应对脆弱性和个体价值观低均与焦虑、抑郁症状检呈正性关联。结论大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水平与抑郁、焦虑情绪密切相关,提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善大学生风险感知缓解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抑郁 焦虑 风险感知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对心理问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婕 黄雪雪 +1 位作者 万宇辉 张诗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便为促进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精神卫生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和性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47
4
作者 余月 刘德云 +2 位作者 杨琍琦 孙莹 叶曙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79-3083,共5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共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第二性征,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3(25⁃(OH)D3)、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LH峰值、FSH峰值等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LH峰值/FSH峰值,比较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在糖脂代谢、维生素D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上述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中,BMI与LH、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r=0.476、0.470,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0.290,P<0.05)。IGF⁃1与LH、血脂、LH峰值、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0.553、0.355、0.351、0.459、0.531、0.330,P<0.05)。LH与胰岛素抵抗指数、BMI、IGF⁃1均呈正相关(r=0.320,0.476,0.553,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值为-0.26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LH、血脂、LH峰值/FSH峰值、IGF⁃1呈正相关(r=0.320、0.298、0.430、0.531,P<0.05)。5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中有39例女童维生素D水平不足,6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有46例女童维生素D不足。结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水平可能受性激素水平影响,而缺乏维生素D,BMI增加是女童性发育提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维生素D 糖脂代谢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