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及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
作者 宋珊珊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8-1653,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与人RA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有着相似特点,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实验性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进一步了解RA病理、生理、免疫等特点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将对几种常用的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造模特点、发病机制、与RA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性关节炎 胶原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造模特点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和Th9细胞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丹丹 张玲玲 魏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0,共4页
CD46+T细胞具有抗原识别特异性,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CD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活化,活化后的效应T细胞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种类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1型(Thelpcell1,Thl)、2型(Thelpce... CD46+T细胞具有抗原识别特异性,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CD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活化,活化后的效应T细胞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种类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1型(Thelpcell1,Thl)、2型(Thelpcell2,Th2)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Thl细胞主要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机制 INTERFERON-Γ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辅助性T细胞1型 调节性T细胞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诱导的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晓蓉 戴杏 +1 位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IL-1α)诱导的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正常人FL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FLS的增殖能力,放射免疫法(RIA)检测FLS产生的TNF-α含...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IL-1α)诱导的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正常人FL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FLS的增殖能力,放射免疫法(RIA)检测FLS产生的TNF-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FLS产生的PGE2和cAMP水平。结果在rhIL-1α(0.01、0.1、1、10、100μg.L-1)的刺激下FLS增殖能力增强,产生的TNF-α和PGE2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AMP水平下降。Pae(10-8、10-7、10-6、10-5、10-4mol.L-1)体外作用可不同程度抑制由rhIL-1α诱导的FLS增殖,降低FLS产生的TNF-α和PGE2水平,升高cAMP水平。结论rhIL-1α体外刺激可以促进正常人FLS的增殖和分泌功能;Pae可以逆转rhIL-1α对人FLS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芍药苷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PK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冉 徐维平 +1 位作者 王伟迪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的抗抑郁效果。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大剂量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 目的通过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的抗抑郁效果。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大剂量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用药组(C组)、大剂量氟西汀组(D组)、小剂量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用药组(E组)、小剂量氟西汀组(F组)、阿司匹林组(G组)。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d,复制大鼠CUMS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PKA的表达。结果 C组较之D组,体重增长值及海马PKA表达均增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减少氟西汀剂量,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其抗抑郁效果与大剂量氟西汀相当,体重增长值及糖水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与氟西汀联合应用,减少了氟西汀的毒副反应,抑制了抑郁症中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药物疗法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氟西汀/治疗应用 环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