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AA大鼠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先兵 黄焱平 +7 位作者 方安宁 杨珺 周文翰 王家昊 瞿子庭 朱浩辰 李娜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低浓度H2O2处理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影响,及与线粒体氧化应激蛋白去乙酰化酶3(sirtuins 3,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关系。方法20只SD大鼠,...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低浓度H2O2处理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影响,及与线粒体氧化应激蛋白去乙酰化酶3(sirtuins 3,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关系。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d 28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IRT3、MnSOD在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2O2,以及Res处理对FLS的增殖影响;Hoechst 33258和Western blot检测Res对低浓度H2O2处理FLS的凋亡和SIRT3、MnSOD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AA大鼠血清呈氧化应激状态,滑膜组织中SIRT3、MnSOD表达增加;低浓度H2O2可促进FLS增殖,Res能剂量依赖性抑制低浓度H2O2处理的增殖,增加FLS凋亡;且随着Res的剂量增加,FLS中SIRT3、MnSOD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低浓度H2O2可促进AA大鼠FLS生长,Res处理可抑制FLS增殖,促进FLS的凋亡,机制可能与Res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opamine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先兵 刘梅梅 +3 位作者 安梅 方安宁 陈晓宇 张俊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6-1281,1290,共7页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活化,并探讨Cyclopamine对大鼠关节炎症及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yclopamine组、AA+Cyclopamine组、AA模型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使用Cyclopam...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活化,并探讨Cyclopamine对大鼠关节炎症及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yclopamine组、AA+Cyclopamine组、AA模型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使用Cyclopamine腹腔注射,并通过测量足爪肿胀、全身炎症反应及关节炎症评分的方法进行半定量评价。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脏Gli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脏TNF-α、IFN-γ、IL-6表达。结果:使用Cyclopamine后,能够明显降低AA大鼠足爪肿胀度和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指。与对照组相比,AA模型组大鼠Cr、BUN和脏器系数出现明显升高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肾脏电镜病理检测发现AA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AA大鼠使用抑制剂Cyclopamine后能够明显降低肌酐(Cr)、尿素氮(BUN)和脏器系数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Gli1的蛋白表达,发现对照组与Cyclopamine组相比Gli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AA模型组及AA+Cyclopamine组Gli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Cyclopamine组与AA模型组相比,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FN-γ、IL-6表达改变情况并进行半定量评分,与空白组相比,AA模型组及AA+Cyclopamine组肾脏TNF-α、IFN-γ表达明显升高,且使用Cyclopamine后,AA大鼠肾脏TNF-α、IFN-γ表达显著降低,AA模型组肾脏IL-6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Cyclopamine能够明显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症和肾脏损伤程度,在此过程中Hh通路处于活化状态,并诱导炎性因子表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HEDGEHOG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中蝶窦和斜坡关系的CT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琼 江安红 +5 位作者 庞刚 张子轩 邓雪飞 陶冶 杨见明 韩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蝶窦和斜坡之间关系的CT评价,为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入路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例患者行头颅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重建矢状位图像,选取正中矢状面,统计斜坡隐窝的发生率,观测蝶窦面积、斜坡厚度以及蝶窦后方斜坡高... 目的通过对蝶窦和斜坡之间关系的CT评价,为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入路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例患者行头颅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重建矢状位图像,选取正中矢状面,统计斜坡隐窝的发生率,观测蝶窦面积、斜坡厚度以及蝶窦后方斜坡高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73%的患者斜坡厚度小于6.0 mm,高度在9.0 mm以上。斜坡隐窝的出现率为63%,隐窝存在时斜坡厚度为(1.8±1.1)mm,10%的患者斜坡隐窝不存在的同时,斜坡厚度小于6.0 mm。蝶窦面积与斜坡厚度之间成线性负相关,其中17%的患者蝶窦面积在3 cm2以上的同时,斜坡厚度大于6.0 mm。结论术前对斜坡厚度及斜坡隐窝的CT评价有助于经鼻蝶入路行斜坡区手术入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入路 斜坡区 术前评价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