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名特优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泽胜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本文采用我省9个名特优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系统地进行了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蛋氨酸和酪氨酸外,其余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尤以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蛋白 氨基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品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研究
2
作者 苏泽胜 王元垒 +5 位作者 张效忠 郑象芬 钱双八 徐瑞琳 胡金胜 林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335-340,共6页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按全国统一鉴定技术方案,已完成我省参加全国统一编目的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803份,抗白叶枯病鉴定805份,抗褐飞虱鉴定816份,抗白背飞虱鉴定779份,分别比"七·五&...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按全国统一鉴定技术方案,已完成我省参加全国统一编目的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803份,抗白叶枯病鉴定805份,抗褐飞虱鉴定816份,抗白背飞虱鉴定779份,分别比"七·五"合同书原计划738份,超额完成65份、67份、78份和41份.通过鉴定筛选,发掘了一批单抗、双抗、多抗和抗源品种.为国家种质库提供了精确的抗病鉴定的性状数据,为育种部门提供了一批抗源,为生产部门提供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的广谱抗性品种. 研究结果还表明,抗性品种对稻飞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成虫寿命感虫品种是抗虫品种的1.2倍;存活率是其1-3.7倍;繁殖率是其24.5倍;排泄蜜露量是其3.9-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资源 抗病虫性 安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钱银飞 张洪程 +8 位作者 李杰 陈烨 郭振华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李德剑 周有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72,共7页
以江苏近年育成的10个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系)为直播材料,依品种在直播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穗重进行划分为大中小3种穗型,研究其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穗型水稻以中穗型水稻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在较高有... 以江苏近年育成的10个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系)为直播材料,依品种在直播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穗重进行划分为大中小3种穗型,研究其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穗型水稻以中穗型水稻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在较高有效穗的基础上增加了穗粒数,即颖花量显著增加。同时其产量的提高也依赖于关键生育期较高的LAI和高的干物质积累量,高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表观转换率和转化率,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成穗率等源库协调的群体质量特征。依据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及群体质量特征,对直播稻品种的合理选用及高产途径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穗型 产量 群体质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2 位作者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相关性 稻米品质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少免耕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文革 张玉海 +3 位作者 汪新国 杨惠成 郑乐娅 闫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718,共7页
本文综述了水稻免耕栽培的研究进展,综合介绍少免耕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以及稻田杂草环境变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少免耕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需重... 本文综述了水稻免耕栽培的研究进展,综合介绍少免耕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以及稻田杂草环境变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少免耕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需重点加强研究解决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直播 免耕抛秧 土壤质量 生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其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文革 徐秀娟 +2 位作者 陈周前 郑乐娅 王书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对覆膜旱作水稻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旱作水稻分蘖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分蘖苗多但成穗率低,平均50%左右;旱作水分胁迫光合生长,全生育期延长半个月以上;与同等肥力水平水作相比,旱作水稻平均每穗粒数减少10... 对覆膜旱作水稻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旱作水稻分蘖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分蘖苗多但成穗率低,平均50%左右;旱作水分胁迫光合生长,全生育期延长半个月以上;与同等肥力水平水作相比,旱作水稻平均每穗粒数减少10粒以上,每穗实粒数减少15.9~19.6粒,千粒重下降1.2~1.5g,最终减产20%左右,且减产幅度随稀植程度增大而加剧。旱作每公顷产谷7500kg(以上)的栽培条件是:施纯氮180.0kg,N∶P∶K约3∶1∶2,栽插密度10.5万穴/hm2,双本栽,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施氮肥和提高栽插基本苗数可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作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温敏型叶绿素突变体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跃进 王学栋 +5 位作者 吴敬德 许霞 刘贵富 余增亮 何建军 邓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用离子束辐照处理早籼品种陆伍红,从M_1代中获得一个温敏型叶绿素突变体.该突变体和陆伍红相比,表现矮秆,分蘖力强,穗粒数少,生育期长,叶色随气温升高由黄变绿.测定叶绿素含量,发现无论是突变体不同生长时期,还是不同播种期的幼苗,其叶... 用离子束辐照处理早籼品种陆伍红,从M_1代中获得一个温敏型叶绿素突变体.该突变体和陆伍红相比,表现矮秆,分蘖力强,穗粒数少,生育期长,叶色随气温升高由黄变绿.测定叶绿素含量,发现无论是突变体不同生长时期,还是不同播种期的幼苗,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均和温度关系密切,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该突变体的黄化性状可以作为标记性状,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去杂保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型 叶绿素突变体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粳爪交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培江 孙明 +2 位作者 许传万 杨联松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以3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1个保持系为母本,以3个粳型、4个偏粳型、1个籼型恢复系或广亲和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配组32个F1杂种,以汕优63为对照,采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12个亲本分类。研究了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 以3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1个保持系为母本,以3个粳型、4个偏粳型、1个籼型恢复系或广亲和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配组32个F1杂种,以汕优63为对照,采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12个亲本分类。研究了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F1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中亲优势1.09%~107.86%,平均33.46%,竞争优势-17.09%~82.70%;单株产量竞争优势-36.82%~33.58%,平均-2.38%;而结实率的竞争优势仅3个组合为正向,变幅为-23.47%~3.41%,平均为-7.44%;杂种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4个性状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都表现为粳×粳<粳×偏粳<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为上述趋势,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粳×籼<粳×偏粳;这5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都很明显。父本变量对杂种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大于母本和互作变量。母本变量对千粒重的影响大于父本和互作变量的总和。光敏核不育系4008S和恢复系培矮64、广亲和系YH101具有较好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是80-4B/YH101,其次是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爪交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研1号、2号与我国水稻的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明 张培江 +1 位作者 白一松 李成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日本粳稻品种热研1号、2号与我国籼型、粳型及广亲和水稻品种杂交,F_1的结实率均较高,除热研1号与某些籼稻杂交,F_1结实率为75.70%外,其余均在80%以上。而且同类型组合间的变异系数较小,最大为14.21%。可以认为,热研1号、2号都具有广谱... 日本粳稻品种热研1号、2号与我国籼型、粳型及广亲和水稻品种杂交,F_1的结实率均较高,除热研1号与某些籼稻杂交,F_1结实率为75.70%外,其余均在80%以上。而且同类型组合间的变异系数较小,最大为14.21%。可以认为,热研1号、2号都具有广谱亲和性和较强的亲和力。它们的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对野败、矮败和BT型不育系都是保持的,在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性 灿稻 粳稻 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7001S的育性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成荃 许克农 +2 位作者 王守海 罗彦长 王德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合肥自然条件下,连续6年(1987~1992)观察了7001S育性和主要特征特性,研究了繁殖制种等配套技术。结果表明:(1)7001S属早熟晚粳型,播始历期122(单季制种)~80(双季繁殖)天。(2)不育期不育性... 在合肥自然条件下,连续6年(1987~1992)观察了7001S育性和主要特征特性,研究了繁殖制种等配套技术。结果表明:(1)7001S属早熟晚粳型,播始历期122(单季制种)~80(双季繁殖)天。(2)不育期不育性稳定〔花粉败率率(SP)99.05%~99.94%,自交结实率(SS)0.00%~0.13%〕,不育期30天以上,主要集中在8月;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在9月5±2日;可育期可育度高(SP75.618%~22.122%,SS6.25%~44.00%)。(3)配组优势显著,已选育出两个通过省级区域试验待审定的粳杂组合;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套技术易于操作。讨论了7001S的实用性和适宜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系 育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对水稻生育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周前 吴文革 +1 位作者 刘襄 刘克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应用烯效唑能培育出水稻壮秧。用25PPm烯效唑液浸种60小时或于秧苗一叶一心期亩喷施75PPm烯效唑液50kg,有明显的控长促蘖,增加秧苗假茎宽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秧苗整体素质,促进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增... 应用烯效唑能培育出水稻壮秧。用25PPm烯效唑液浸种60小时或于秧苗一叶一心期亩喷施75PPm烯效唑液50kg,有明显的控长促蘖,增加秧苗假茎宽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秧苗整体素质,促进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增产10%左右。抽穗前40天左右,亩喷施100ppm烯效唑液50kg能降低伸长节间长度17%左右,有较好的防倒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水稻 壮秧 防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周前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35-38,94,共5页
水稻稀长大栽培是通过稀播、化学调节、培育长秧龄多蘖壮秧,发挥低位蘖大穗优势和促颖花分化量而获得大穗型群体的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新体系。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按排幼穗在移栽后10~20d开始分化,靠生育转换自身抑制无效分蘖... 水稻稀长大栽培是通过稀播、化学调节、培育长秧龄多蘖壮秧,发挥低位蘖大穗优势和促颖花分化量而获得大穗型群体的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新体系。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按排幼穗在移栽后10~20d开始分化,靠生育转换自身抑制无效分蘖,群体发展稳健平缓,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不仅高产稳产,且能节省水、种、工、药、肥等生产成本,同时具有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农民易掌握应用等优点。笔者分析了稀长大栽培的增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播 化学调节 长秧龄 壮秧 大穗型群体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性的鉴定与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克农 李泽炳 李成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2-588,共7页
选用9个待测广亲和系,并以4个标准测验品种和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为亲和性测验种,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99个组合.根据亲本的籼粳分类地位和F_1杂种结实率对待测广亲和系的广亲和性进行了鉴定与研究.标准测验品种检验表明,培矮64、CPSLO-17... 选用9个待测广亲和系,并以4个标准测验品种和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为亲和性测验种,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99个组合.根据亲本的籼粳分类地位和F_1杂种结实率对待测广亲和系的广亲和性进行了鉴定与研究.标准测验品种检验表明,培矮64、CPSLO-17、02428具有广亲和性,轮回422、培C311、CY8543具有一定的广亲和性,皖恢9号、早轮回422、CY8541没有广亲和性.光(温)敏核不育系检验表明,仅培矮64的广亲和性、CY8543一定的广亲和性表现同上一致.而CPSLO-17、02428的广亲和性、轮回422、培C311一定的广亲和性被不同程度否定,皖恢9号、早轮回422、CY8541的广亲和性却得到一定的肯定.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对广亲和品种的广亲和性表现影响很大.文中对广亲和性鉴定标准和复杂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性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育成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泽胜 张效忠 +1 位作者 李泽福 王元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7-10,共4页
40多年来,我省育成水稻品种的系谱组成中几个骨干亲本的血缘主要来自早籼广、陆矮4号、矮脚南特,中籼IR26、IR29、密阳23,晚粳农垦58等,占全部育成品种(不包括地方品种)的70%。未来的育种策略,除以现有育成品... 40多年来,我省育成水稻品种的系谱组成中几个骨干亲本的血缘主要来自早籼广、陆矮4号、矮脚南特,中籼IR26、IR29、密阳23,晚粳农垦58等,占全部育成品种(不包括地方品种)的70%。未来的育种策略,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进一步开发和引进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拓宽遗传背景,不断丰富我省水稻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系谱分析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原生质体高效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家道 杨剑波 +1 位作者 向太和 吴李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用16个基因型水稻成熟胚在MS和N6培养基上筛选建成悬浮细胞系9个,原生质体再生植株3个。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较常规的分步法缩短建成悬浮细胞系时间20~30天。使用“三合一”培养基(即N6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和B5有... 用16个基因型水稻成熟胚在MS和N6培养基上筛选建成悬浮细胞系9个,原生质体再生植株3个。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较常规的分步法缩短建成悬浮细胞系时间20~30天。使用“三合一”培养基(即N6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和B5有机物等)和固液双相培养法较琼脂糖包埋法及液体浅层培养法显著提高原生质体培养的植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高效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5 位作者 吴李君 吴家道 钟华鑫 梁海曼 颜秋生 张雪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学 胚性悬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吴文革 张健美 《中国稻米》 2009年第5期32-37,共6页
通过连续多年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的育秧、落谷密度、大田机插群体结构、氮肥运筹和控制缺丛率等的试验研究与技术示范,揭示了机插杂交中籼稻秧田与本田生育不平衡,秧苗生长严重受抑;前、中、后期生育不平衡,前期生长量过小,中期生长过... 通过连续多年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的育秧、落谷密度、大田机插群体结构、氮肥运筹和控制缺丛率等的试验研究与技术示范,揭示了机插杂交中籼稻秧田与本田生育不平衡,秧苗生长严重受抑;前、中、后期生育不平衡,前期生长量过小,中期生长过猛且量大,后期生长不足;个、群体生育不平衡,群体发展规模偏大,而单株器官生育不充分的生育特点,阐明了机插杂交中籼的高产形成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机插秧 平衡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三系亚(品)种间杂交水稻亲本的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克农 李成荃 罗彦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以粳S、籼S、粳A、籼A四类共8个不育系作母本,以包括广亲和系和恢复系的9个材料为父本,采用8×9NCⅡ设计交配,获得72个组合杂交种,依据F_1杂种结实率,对亲本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中_(7001)S、_(8801)S、协青早A、_(80-... 以粳S、籼S、粳A、籼A四类共8个不育系作母本,以包括广亲和系和恢复系的9个材料为父本,采用8×9NCⅡ设计交配,获得72个组合杂交种,依据F_1杂种结实率,对亲本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中_(7001)S、_(8801)S、协青早A、_(80-4)A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或可恢复性.根据父本与四类不育系的亲和性,将其分成四类:广亲和恢复系,广亲和选择性恢复系,广亲和系,恢复系.报道了培矮64、CPSDO_(17)具有恢复BT型粳A育性的能力;讨论了它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杂交粳稻强优组合选育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不育系 亲和性 配合力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水稻幼穗大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效忠 苏泽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研究表明,夜间黑暗低温(20~21℃)比高温(25℃)条件下,能使第一枝梗数增加1.5个,幼穗颖花数增加77.9粒。去分蘖比不去分蘖的第一枝梗数增加3.6个,幼穗颖花数增加177.9粒。
关键词 温度 水稻 幼穗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光效高产量潜力新种质主要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效忠 苏泽胜 +2 位作者 王元垒 陈阿东 王仲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将水稻高光效材料叶青伦与安徽省推广的4个籼稻品种进行配组,研究12种数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结实率仅达到5%水准外,其余都达到极显著性差异;叶青伦剑叶,倒1叶具有...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将水稻高光效材料叶青伦与安徽省推广的4个籼稻品种进行配组,研究12种数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结实率仅达到5%水准外,其余都达到极显著性差异;叶青伦剑叶,倒1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且一般配合力皆表现正向优势,说明利用高光效材料叶青伦作亲本,其后易得到叶绿素含量高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配合力 叶绿素 光高效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