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几种主要土壤无机磷的积累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世勇 卜训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2-155,共4页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的分级测定方法,对安徽省几种主要土壤中的无机磷的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的土壤,无机磷的积累特点不同;(2)不同的农业利用方式下,无机磷的积累特点会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土壤 无机磷 积累规律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世代生育期与产量的遗传关系
2
作者 王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4,共4页
用二个杂交组合的F2-F4代材料,研究了小麦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与产量的关系。各生育期的变异如下:开花-成熟期>拔节-抽穗期>播种-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各生育期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F2、F3)具较高遗传力。单株产量与开... 用二个杂交组合的F2-F4代材料,研究了小麦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与产量的关系。各生育期的变异如下:开花-成熟期>拔节-抽穗期>播种-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各生育期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F2、F3)具较高遗传力。单株产量与开花-成熟期正相关,与拔节-开花期负相关,与全生育期相关不显著。对开花-成熟期上向选作,拔节-开花期负向选择,产量可获较大遗传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产量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
3
作者 牟筱玲 贺警钟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3期2-3,共2页
略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牟筱玲,贺警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凤阳233100)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由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食品消费需... 略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牟筱玲,贺警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凤阳233100)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由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开始追求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两高一优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 “两高一优”农业 系统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 种植业 人力资本投入 高效农业 生产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光斌 刘正 +1 位作者 王波 黄保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219-220,229,共3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播种密度(X1)、施氮肥量(X2)和施磷钾肥量(X3)的关系,并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的产量随X1、X2、X3的增大而增加,同时获得产量在5250kg/hm2以...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播种密度(X1)、施氮肥量(X2)和施磷钾肥量(X3)的关系,并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的产量随X1、X2、X3的增大而增加,同时获得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综合优化模式:X1=61845~69795株/hm2;X2=501.15~527.70kg/hm2;X3=(125.70+125.70)~(177.00+177.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回归模型 密度 氮肥 钾肥 磷肥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姜-菠菜-大葱四熟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牛峰 《安徽农业》 1997年第9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菠菜 大葱 四熟制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测定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 被引量:22
6
作者 于群英 段立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61-862,864,共3页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 ,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这种方法的精密度 ,拟定了Mehlich 3通用浸提剂法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分级标准。结果表明 :M 3法与常规法土壤有效磷、钾测定结果...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 ,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这种方法的精密度 ,拟定了Mehlich 3通用浸提剂法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分级标准。结果表明 :M 3法与常规法土壤有效磷、钾测定结果呈极显著相关 ,Mehlich 3通用浸提剂法精密度高 ,可以联合提取土壤养分进行测定。M 3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2 -P、Ca8-P和A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lich3通用浸提剂 土壤 有效磷 有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及对紫甘蓝早熟栽培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隋益虎 赵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研究早春四种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温、湿度表明 ,四种覆盖方式的优劣顺序为 :地膜 +稻草 >地膜 >露地 >稻草。与之相呼应的紫甘蓝营养生长、产量、外观品质也证明这点。最佳方式的地膜 +稻草 6 6 6 .7m2 紫甘蓝早期净菜产量达 34 ... 研究早春四种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温、湿度表明 ,四种覆盖方式的优劣顺序为 :地膜 +稻草 >地膜 >露地 >稻草。与之相呼应的紫甘蓝营养生长、产量、外观品质也证明这点。最佳方式的地膜 +稻草 6 6 6 .7m2 紫甘蓝早期净菜产量达 34 99.2kg ,叶球紧实度为 0 .0 5 9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栽培 覆盖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紫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Ⅰ.遗传模型及基因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6,共4页
利用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及其亲本,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呈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 利用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及其亲本,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呈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显性方向指向减效.所有性状均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可在杂种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特性 遗传研究 遗传模型 基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Ta1)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GFD)和灌浆速率(GFR)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 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Ta1)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GFD)和灌浆速率(GFR)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此间呈负响应,两者的相关系数r=-0.9120。在灌浆期亚群中,退化小穗数和穗粒数间接增益较大。在灌浆速率亚群中,千粒重间接增益较大。两个亚群从Co至C3单株粒重明显提高,每轮平均增益分别为411%和329%。各轮选群体的遗传变异均得到较好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 性状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缺铁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世勇 陈景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324-325,共2页
对1997年发生在凤阳、蒙城两地较大范围内的大豆缺铁失绿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大豆缺铁失绿症的对策。
关键词 大豆 缺铁失绿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稻秧苗素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安中 时侠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烯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能有效地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和分蘖数,增加茎基宽、单苗根数和干物质,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150ppm浸种增产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烯效唑 秧苗素质 籽粒产量 杂交水稻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的Cu(DDTC)_2一次萃取分光光度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世勇 印天寿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报道了我们对铜的Cu(DDTC)_2一次萃取分光光度法的研究。确定了适当的测定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性,介绍了水、土、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该法较一般铜的Cu(DDTC)_2二次萃取光度法显著简便、快速、灵敏、精确、试剂节... 本文报道了我们对铜的Cu(DDTC)_2一次萃取分光光度法的研究。确定了适当的测定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性,介绍了水、土、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该法较一般铜的Cu(DDTC)_2二次萃取光度法显著简便、快速、灵敏、精确、试剂节约、环境污染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DTC)2 萃取 分光光镀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蕾期喷施烯效唑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安中 戴光友 《中国棉花》 1997年第5期8-10,共3页
棉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结果表明:初蕾期喷施15~75mg·kg-1烯效唑,能降低棉株高度、主茎节间长度,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提高棉花产量。其中以喷施60mg·kg-1烯效唑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喷... 棉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结果表明:初蕾期喷施15~75mg·kg-1烯效唑,能降低棉株高度、主茎节间长度,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提高棉花产量。其中以喷施60mg·kg-1烯效唑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喷施清水增产皮棉161.5kg·hm-2,提高12.6%;较喷施200mg·kg-1缩节安增产皮棉40kg·hm-2,提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棉花 产量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喷施“ZnMnBMo”配方微肥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安中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4期34-36,共3页
于小麦拔节期喷施1.8—7.2g/L“ZnMnBMo”配方微肥,能有效地增加剑叶面积、干重、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籽粒灌浆;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喷施5.4g/L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关键词 配方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发锌的锌试剂直接快速光度测定法的研究
15
作者 陈世勇 印天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375-376,379,共3页
本文研究了毛发锌直接快速测定的锌试剂光度法。该法取消化后的样品溶液直接进行锌的测定,不需反复萃取及分离杂质。锌在0~20μg/10ml范围内有直线关系。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103%。
关键词 锌试剂 毛发 光度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麦饭石对辣椒种子萌发及某些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隋益虎 陶自奇 赵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7,共2页
青霉素、麦饭石及两者不混合处理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青霉素在200~300mg/L的浓度范围内,麦饭石在100~150g/L内促进效果较好。两者混合处理时发芽势在本试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芽率在100×50~200×100(mg×g)/L... 青霉素、麦饭石及两者不混合处理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青霉素在200~300mg/L的浓度范围内,麦饭石在100~150g/L内促进效果较好。两者混合处理时发芽势在本试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芽率在100×50~200×100(mg×g)/L内促进效果较大。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生理生化方面影响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麦饭石 发芽势 发芽率 辣椒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