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用“SWOT”法探讨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其对策 被引量:32
1
作者 姜含春 汪小谷 +1 位作者 赵红鹰 姜苏含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5,共7页
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本课题在运用经济比较学原理同时,采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 — — “SWOT”法,分析评价在 WTO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 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本课题在运用经济比较学原理同时,采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 — — “SWOT”法,分析评价在 WTO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提出我国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茶及特种茶、实施绿色营销、内外销茶标准并轨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出口茶叶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国际市场 竞争力 出口 战略 营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中游离态和键合态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20
2
作者 宛晓春 汤坚 +1 位作者 丁霄霖 何其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26,共7页
应用AmberliteXAD-2柱吸附,选用不同溶剂洗脱从山楂中提取分离出游离和键合态风味组分。键合态组分经β-葡萄糖苷酶或酸水解释放出挥发性糖苷配基。用GC-MS在游离态和键合态组分中分别检测出9种和13种化合物,... 应用AmberliteXAD-2柱吸附,选用不同溶剂洗脱从山楂中提取分离出游离和键合态风味组分。键合态组分经β-葡萄糖苷酶或酸水解释放出挥发性糖苷配基。用GC-MS在游离态和键合态组分中分别检测出9种和13种化合物,认为顺-3己烯醇、甲酸己酯、顺-3-己烯醇乙酸酯等是山楂游离态风味的主要成分。发现山楂中含有较多的键合态风味组分,数量上和含量上都远比游离态组分多,特别是丁香酚、甲酸已酯、苯甲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醛等组分。酶法水解对山楂有明显的增香作用。并对山楂风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葡萄糖苷酶 风味 游离态 键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中游离态和键合态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29
3
作者 宛晓春 汤坚 +1 位作者 汤逢 丁霄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3-98,共6页
应用AmberliteXAD-2吸附法和溶剂洗脱法研究了哈密瓜中游离态和糖苷键合态的风味化合物,其中有7种瓜类风味化合物为首次发现。认为3,6-壬二烯醇、6-壬烯醇、苯甲醇、2-戊基呋喃等呋喃类物质是哈密瓜风味的主体... 应用AmberliteXAD-2吸附法和溶剂洗脱法研究了哈密瓜中游离态和糖苷键合态的风味化合物,其中有7种瓜类风味化合物为首次发现。认为3,6-壬二烯醇、6-壬烯醇、苯甲醇、2-戊基呋喃等呋喃类物质是哈密瓜风味的主体成分。在键合态组分中检出九碳化合物(醛、醇)、苯甲醇、苯乙醇、苯甲醛以及3种C13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说明哈密瓜中存在着丰富的键合态风味物质,并可通过酶解释放出来,对哈密瓜的风味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Β-葡萄糖苷酶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装配技术在轴承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林 孔凡让 +2 位作者 尹成龙 孔晓玲 郭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在分析阐述虚拟装配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的基础上,基于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以轴承座为设计对象,进行虚拟装配设计,首先通过虚拟装配关系识别捕捉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然后利用装配约束运动确定零件的装配路径,并完成其装配,最后对轴承座... 在分析阐述虚拟装配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的基础上,基于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以轴承座为设计对象,进行虚拟装配设计,首先通过虚拟装配关系识别捕捉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然后利用装配约束运动确定零件的装配路径,并完成其装配,最后对轴承座进行相应的干涉检验,且利用爆炸技术将其分解,显示其装配关系。实践表明,利用虚拟装配技术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轴承座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消费需求与无公害茶营销 被引量:21
5
作者 姜含春 赵红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绿色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各茶叶进口国对进口茶叶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出口面临一道道“绿色壁垒” ;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 ,传统的茶企业将与国际现代茶企业在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激烈竞争。各级政府倡引并扶持无公害营销 ,... 绿色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各茶叶进口国对进口茶叶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出口面临一道道“绿色壁垒” ;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 ,传统的茶企业将与国际现代茶企业在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激烈竞争。各级政府倡引并扶持无公害营销 ,茶企业树立无公害营销观念 ,实施无公害营销活动以顺应新世纪饮料需求趋势及国际竞争需要 ,在营销水平和方式上和国际接轨 ,可持续发展我国茶业 ,提高我国茶叶竞争力 ,使我国茶叶出口顺利越过“绿色壁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需求 绿色壁垒 竞争 WTO 无公害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色素分离测定方法及其对品质影响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中国茶叶加工》 1999年第2期42-45,共4页
阐述了红茶色素多种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和红茶色素分离鉴定的研究现状。目前仅靠测定色素含量高低来作为评判红茶品质的标准尚为时过早。
关键词 红茶 色素 测定 分离 茶黄素类 茶红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蛹冷藏对交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厚镕 《蚕桑茶叶通讯》 1998年第3期26-27,34,共3页
由于中系蚕品种雄蛾不耐冷藏,冷藏雄蛹更引起交尾性能下降,多丝量蚕品种,蛹期越早冷藏,温度越低,引起交尾率下降越明显,冷藏后的雄蛹,只要出蛾正常交尾,对雌蛾产孵受精率影响不大,但仍是中系品种差于日系品种。
关键词 蚕品种 雄蛹 交尾率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魔芋球茎中甘露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先锋 李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79-682,共4页
从萌发的四川白魔芋球茎中分离纯化β -甘露聚糖酶 ,该酶的最适 p H为 5.1,最适温度为 50℃ ,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 p H适宜范围 ( 5.0~ 9.0 ) ,其米氏常数 Km =5.4 9× 10 - 2 %。该酶可将球茎中所含的甘露聚糖降解成二糖、... 从萌发的四川白魔芋球茎中分离纯化β -甘露聚糖酶 ,该酶的最适 p H为 5.1,最适温度为 50℃ ,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 p H适宜范围 ( 5.0~ 9.0 ) ,其米氏常数 Km =5.4 9× 10 - 2 %。该酶可将球茎中所含的甘露聚糖降解成二糖、三糖、四糖和五糖等水溶性的甘露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魔芋球茎 甘露聚糖酶 酶学性质 甘露低聚糖 食品添加剂
全文增补中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
9
作者 徐厚镕 《蚕桑茶叶通讯》 1996年第3期9-10,共2页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据生产需要,可用卵色深浅不同、冷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滞育蚕卵 人工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春用品种莲·花、天·都的育成及其一代杂交种的选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厚 黄晨 +6 位作者 陆贞铭 赵正龙 李圣 郑林贤 章道昌 李庆宝 沈素芬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7年育成了多丝量、丝质优良的中系莲(中3)、花(中8)及日系天(日3)、都(日8),组配成四元杂交种莲·花×天·都(中3·8×日3·8)。经多次鉴定、中... 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7年育成了多丝量、丝质优良的中系莲(中3)、花(中8)及日系天(日3)、都(日8),组配成四元杂交种莲·花×天·都(中3·8×日3·8)。经多次鉴定、中试表明:该杂交组合强健好养,茧层率25%,茧丝长1366m,解舒丝长1120m,鲜毛茧出丝率20.81%,净度96分,茧丝纤度偏差0.563dtex,繁育系数较高。适合我国华东蚕区词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育种 杂交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