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农业环境现状与农田养分流失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桂苓 马友华 +3 位作者 石润圭 黄文星 孙兴旺 吴春蕾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96-98,共3页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目前的种植业概况和农业环境现状,种植业农田氮、磷肥料养分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安徽省的农业环境,也是安徽省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并就有关安徽省种植业农田养分流失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目前的种植业概况和农业环境现状,种植业农田氮、磷肥料养分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安徽省的农业环境,也是安徽省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并就有关安徽省种植业农田养分流失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农业环境 养分流失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梁家妮 马友华 周静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9年第4期45-49,共5页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其他再生资源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全球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不同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前景作了概述...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其他再生资源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全球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不同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前景作了概述,并重点对目前常用改良剂的修复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良剂原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机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及对未来趋势提出一些看法,为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和安全高效的利用提供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修复 土壤污染 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GIS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凡 马友华 +2 位作者 丁文金 方兴龙 王强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6-89,95,共5页
为研究移动GIS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归纳了移动GIS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农田信息采集与查询、农业气象监测、田间精准施肥查询和病虫害监控与预报方面上的应用,指出了移动GIS在GPS定位系统、采集方式、无线网络以及定位传感器方面的不... 为研究移动GIS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归纳了移动GIS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农田信息采集与查询、农业气象监测、田间精准施肥查询和病虫害监控与预报方面上的应用,指出了移动GIS在GPS定位系统、采集方式、无线网络以及定位传感器方面的不足,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现代农业 精准施肥 病虫害防治 农业气象 农田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及其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培 马友华 +4 位作者 赵艳萍 石润圭 黄文星 刘洁 王桂苓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8年第5期105-109,128,共6页
由于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数学模型成为分析与评估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是面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WAT模型是基于GIS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近些年来在面源污染方面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由于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数学模型成为分析与评估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是面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WAT模型是基于GIS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近些年来在面源污染方面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本文介绍了SWAT模型的发展概况其在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应用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模型 发展历程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轻 马友华 +4 位作者 王桂苓 孙丽 汪丽婷 朱小红 胡善宝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11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通过淮南市的豆麦轮作试验来观察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点。安徽省沿淮地区降水地表径流系数为25%,麦季的氮肥流失率为1.21%,磷肥流失率为0.047%;豆季的氮肥流失率为3.39%,磷肥流失率为0.415%。氮的流失... 通过淮南市的豆麦轮作试验来观察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点。安徽省沿淮地区降水地表径流系数为25%,麦季的氮肥流失率为1.21%,磷肥流失率为0.047%;豆季的氮肥流失率为3.39%,磷肥流失率为0.415%。氮的流失以硝态氮为主,磷的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麦季的氮、磷肥流失量都低于豆季,氮素70%和磷素90%流失在豆季。2008—2010年豆麦轮作的氮肥平均流失率为2.05%,磷肥平均流失率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豆麦轮作 地表径流 流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典型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尹国庆 江宏 +3 位作者 王强 聂静茹 马友华 胡宏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为探讨安徽省南部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成因,以安徽省南部某一典型区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314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中Cd、Hg、As、Pb和Cr 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 为探讨安徽省南部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成因,以安徽省南部某一典型区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314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中Cd、Hg、As、Pb和Cr 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污染成因、空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Cd、Hg、As、Pb、Cr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2、0.1、14.38、49.44、87.42 mg·kg^(-1),超标率分别为26.93%、3.81%、23.47%、3.35%、2.23%;Cd、As在洪积物和冲积物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Hg、Cr在洪积物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研究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为:工矿污染源贡献率39.6%,交通污染源和大气沉降综合污染源贡献率42.3%,成土母质源贡献率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壤 重金属 多元统计 地统计 PM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流域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研究 被引量:68
7
作者 王桂苓 马友华 +4 位作者 孙兴旺 宋法龙 张丽娟 徐宏军 肖圣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0,29,共6页
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巢湖流域麦稻轮作种植条件下,研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27~101.38kg/hm2,总磷流失量为0.302~0.612kg/hm2。总氮的66%以上是在麦季流失的,总磷的89%以上是在... 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巢湖流域麦稻轮作种植条件下,研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27~101.38kg/hm2,总磷流失量为0.302~0.612kg/hm2。总氮的66%以上是在麦季流失的,总磷的89%以上是在稻季流失的。常规施肥条件下麦稻轮作农田氮肥流失率在6%左右,磷肥流失率在0.45%左右。水稻和小麦氮肥减施30%和磷肥减施50%能够减少氮磷的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总氮径流流失量2.83kg/hm2,减少4.1%左右,减少总磷径流流失量0.055kg/hm2,减少10.7%以上。氮肥减施30%对第一年的作物产量没有造成较大减产,可以实现减量不减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稻轮作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马友华 王桂苓 +4 位作者 石润圭 黄文星 赵艳萍 孙兴旺 吴春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8,共3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理应积极响应控制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文章论述了农业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包括农业与温室...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理应积极响应控制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文章论述了农业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包括农业与温室气体增加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并减缓全球变暖,是实行"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某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江宏 马友华 +4 位作者 尹国庆 王强 聂静茹 马铁铮 胡宏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52-359,共8页
以安徽省沿江某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品199个,分析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并与GIS相结合评价了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d、Pb、Cr、As... 以安徽省沿江某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品199个,分析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并与GIS相结合评价了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d、Pb、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0.302、61.17、87.13、12.89 mg·kg^(-1)以及0.139 mg·kg^(-1),相较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只有Cd的平均值略超标;相较于当地土壤元素背景值则全部元素都超出范围;研究区土壤各种重金属元素出现污染的点位占比分别为:Cd 85.43%、Hg 76.38%、Pb 59.30%、As 26.63%以及Cr 19.60%。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Hg>Pb>As>Cr;研究区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Hg>Cd>As>Pb>Cr,其中Hg和Cd占主导地位;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83.83~6 987.87之间,平均值为250.76,有13.57%的点位处于强或以上风险,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污染评价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及区域施肥研究——以肥东县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小刚 马友华 +1 位作者 王强 郭粹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6-983,共8页
为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利用Arc GIS9.3对肥东县的土壤养分和p H作空间变异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研究区域内除p H呈弱变异性外,其他养分都是中等变异,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为弱相关性,其他为中等相关性,并对数... 为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利用Arc GIS9.3对肥东县的土壤养分和p H作空间变异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研究区域内除p H呈弱变异性外,其他养分都是中等变异,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为弱相关性,其他为中等相关性,并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绘制养分分布图;将2012年土壤养分数据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时间上分析其变异性,在时间对比分析可知土壤中主要养分速效钾变化不大,有效磷和有机质都明显增加。最后利用"3414"试验参数并结合当地耕作经验值,算出施肥配方,并绘制不同配方分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时间变异 地统计学 区域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文 马友华 +1 位作者 胡宏祥 项磊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公众参与的实践基础,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A-GIS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祖娟 马友华 +2 位作者 刘根和 吴万春 支孝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75,126,共4页
充分利用农业部广泛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基础数据,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分别构建区域施肥模型和精准施肥模型,基于esupermap for.NE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运用嵌入式GIS、移动式GPS定位技术,PDA用户可随地获取... 充分利用农业部广泛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基础数据,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分别构建区域施肥模型和精准施肥模型,基于esupermap for.NE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运用嵌入式GIS、移动式GPS定位技术,PDA用户可随地获取土壤养分、施肥技术、缺素图谱等。系统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针对茶园与农作物耕地,分别具备精准施肥和区域施肥两种方案,解决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问题,使施肥技术成果被更精准快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GIS GPS定位 精准施肥 P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中农田氮污染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丽娟 马友华 +3 位作者 王桂苓 孙丽 朱小红 汪丽婷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4期48-52,共5页
我国农田氮污染现状之严峻,已经引起多方的关注。本文从农田氮素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出发,对农田氮素的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综合施肥、灌溉、耕作和种植制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利用合理施肥、水氮耦合、保护性耕作及施用氮抑制剂等措施... 我国农田氮污染现状之严峻,已经引起多方的关注。本文从农田氮素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出发,对农田氮素的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综合施肥、灌溉、耕作和种植制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利用合理施肥、水氮耦合、保护性耕作及施用氮抑制剂等措施解决农田氮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面源污染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丽 马友华 +1 位作者 王桂苓 张丽娟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11年第1期77-79,88,共4页
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农民的耕作行为以及农村周边的其他生产活动都是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入手,阐述了造成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指出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畜禽粪便、农业面源污染是... 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农民的耕作行为以及农村周边的其他生产活动都是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入手,阐述了造成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指出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畜禽粪便、农业面源污染是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保护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农村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牧草生态系统氮素平衡与循环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静 崔键 +1 位作者 王国强 马友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91,共6页
通过在我国南方典型红壤旱地种植牧草马唐,对大气N沉降、氨挥发、径流、淋溶等N素循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唐的生长期内,不同N肥量处理,红壤旱地牧草生态系统通过肥料和大气沉降输入的N素量为26.28~256.28 kg/hm^2,通过氨挥发、... 通过在我国南方典型红壤旱地种植牧草马唐,对大气N沉降、氨挥发、径流、淋溶等N素循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唐的生长期内,不同N肥量处理,红壤旱地牧草生态系统通过肥料和大气沉降输入的N素量为26.28~256.28 kg/hm^2,通过氨挥发、径流、淋溶和牧草吸收输出的N素量为21.95~131.52 kg/hm^2,N素盈余4.33~124.76 kg/hm^2。其中,大气沉降N为26.28 kg/hm^2,占牧草生态系统总输入N的10.85%~22.60%;氨挥发损失N为0.67~5.16 kg/hm^2,占施入N的0.74%~2.24%;径流损失N为0.25~0.42 kg/hm^2,占施入N的0.44%~1.17%:淋溶损失N为0.28~2.86 kg/hm^2,占施入N的0.91%~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沉降 牧草生态系统 氮素平衡与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对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键 马友华 +3 位作者 董建军 周静 关静 朱凤连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7年第2期27-30,共4页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资源数量的减少,也使土壤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对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总结,显现了水土流失对我国有限土壤资源的严重危害性,并为我国水土保持和土壤等相关...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资源数量的减少,也使土壤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对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总结,显现了水土流失对我国有限土壤资源的严重危害性,并为我国水土保持和土壤等相关研究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资源数量 土地资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文星 石润圭 +1 位作者 李文 马友华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期3-7,共5页
乡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2006年,安徽省选择了巢湖市周黄村、来安县李庄村、桐城市大石板村等10个示范村参加了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 乡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2006年,安徽省选择了巢湖市周黄村、来安县李庄村、桐城市大石板村等10个示范村参加了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安徽自身条件的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清洁工程 新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谢家集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同义 黄艳艳 +4 位作者 马友华 黄勤 马中文 王玉佳 史泽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9期90-92,110,共4页
以谢家集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为背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划分耕地地力等级,得出谢家集区各地力等级比例分别为:一等地25.0%,二等地49.4%,三等地21.5%,四等地3.9%,五等地0.2... 以谢家集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为背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划分耕地地力等级,得出谢家集区各地力等级比例分别为:一等地25.0%,二等地49.4%,三等地21.5%,四等地3.9%,五等地0.2%。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耕地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耕地利用方式和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谢家集 耕地 地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和缓释肥对水稻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丽娟 马中文 +4 位作者 马友华 汪丽婷 朱小红 胡善宝 胡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100,共6页
通过小区试验探索优化氮肥分次施用及缓释肥对稻田氮磷形态和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TN浓度在施肥后的第1天达到最大,NH4+-N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第2天,随氮素的转化,NO3--N浓度在第4天达到高峰。总体上NH4+-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 通过小区试验探索优化氮肥分次施用及缓释肥对稻田氮磷形态和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TN浓度在施肥后的第1天达到最大,NH4+-N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第2天,随氮素的转化,NO3--N浓度在第4天达到高峰。总体上NH4+-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主要表现形态,而农田灌溉和降雨可显著提高NO3--N的比例。总磷浓度在基肥施用后的第2天达到高峰,在基肥施用后的第7天和灌溉或降雨农田被扰动后的第2~3天稻田田面水总磷浓度出现回升现象。农田灌水及天然降雨也可使田面水中可溶性磷呈现降低趋势,颗粒态磷的比例升高。水稻生育初期的径流水中总氮、总磷相对较高,远远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的标准限值(TN 2.0mg/L,湖、库TP 0.2mg/L)。平均4次产流中,相对于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氮肥分次施用及缓释肥处理产生的径流中总氮浓度可降低约22.98%~4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分次施用 降雨 灌溉 氮磷流失 浓度 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与施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丽娟 马友华 +4 位作者 石英尧 朱小红 汪丽婷 马中文 方瑞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分次施用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约为4.41~17.85kg/hm2和0.28~0.44kg/hm2,其氮、磷流失率分别为3.2%和0.17%。相对于传统灌溉,间歇...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分次施用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约为4.41~17.85kg/hm2和0.28~0.44kg/hm2,其氮、磷流失率分别为3.2%和0.17%。相对于传统灌溉,间歇灌溉模式下的氮、磷流失量分别降低了约22.99%和10.01%,其氮肥流失率降低了1%,磷肥流失率与其大致相当。通过研究得出,间歇灌溉各施肥处理下小区产量较传统灌溉的平均增产约7.35%。在间歇灌溉条件下氮肥分四次施用处理下的径流氮、磷流失量相对较低,且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肥 稻田 径流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