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改良剂对Cu、Cd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形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杜志敏 郝建设 +5 位作者 周静 高倩圆 祝红红 徐琳 崔红标 李辉信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7-1512,共6页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石灰、磷灰石、蒙脱石、凹凸棒石4种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形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污染土壤pH,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EX)Cu、Cd含量;改良...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石灰、磷灰石、蒙脱石、凹凸棒石4种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形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污染土壤pH,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EX)Cu、Cd含量;改良剂提高了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每种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增加幅度随其添加剂量增加而增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EX态Cu、Cd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剂量石灰(石灰占污染土壤耕作层质量的0.4%)和高剂量磷灰石(磷灰石占污染土壤耕作层质量的2.32%)处理钝化污染土壤中Cu、Cd及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化学形态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改良剂对土壤-黑麦草系统中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杜志敏 周静 +3 位作者 郝建设 崔红标 祝红红 李辉信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8-2732,共5页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d从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向迟效态转化,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d从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向迟效态转化,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进黑麦草的生长。以黑麦草生物量和Cd富集量的增加作为评价指标,4种改良剂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依次为: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石灰处理中黑麦草Cd富集量为13.11 mg,与其他处理均呈现显著差异。污染土壤重金属Cd的化学形态与黑麦草对Cd的吸收密切相关。黑麦草地上部分Cd质量分数,与土壤B-2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0。黑麦草地下部分Cd质量分数,与B-2、B-3态C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6、0.786;黑麦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质量分数均与B-4态C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污染 化学形态 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唐牧草红壤氮肥的氨挥发、径流和淋溶损失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静 崔键 +2 位作者 胡锋 王国强 马友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6-1082,共7页
探讨了我国南方红壤上种植牧草马唐施不同量氮肥,施氮量与土壤氨挥发、径流和1 m深土壤淋溶损失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用N 90、160、230 kg hm-2尿素处理下,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分别为N0.67、1.24和5.16 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74%0... 探讨了我国南方红壤上种植牧草马唐施不同量氮肥,施氮量与土壤氨挥发、径流和1 m深土壤淋溶损失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用N 90、160、230 kg hm-2尿素处理下,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分别为N0.67、1.24和5.16 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74%0、.77%和2.24%,土壤氨挥发损失量(y)与施氮量(x)呈指数递增关系:y=0.156 3e0.014 6x;径流氮素损失量分别为N 1.05、0.88和1.01 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1.17%、0.55%和0.44%,径流损失的氮量与施氮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淋溶损失总氮量为2.05、2.86和4.09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1%、1.02%和1.24%,土壤淋溶损失总氮量(y)与施氮量(x)呈线性递增关系:y=0.012 2x+1.087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马唐 施氮量 氮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土壤-黑麦草系统中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志敏 周静 +1 位作者 崔红标 李辉信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3-678,共6页
以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等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u从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转化,以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 以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等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u从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转化,以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进黑麦草的生长.以黑麦草生物量和Cu富集量作为评价指标,添加改良剂的4种处理修复Cu污染土壤效果依次为: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污染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与黑麦草对Cu的吸收密切相关.黑麦草地上部分Cu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态(EX)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4,与碳酸盐结合态(CA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MO)铜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和0.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污染 化学形态 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