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制秋种冷藏方法及浸渍时间与蚕种孵化的关系
1
作者 胡祥珑 吴寿川 +4 位作者 徐农 李东升 沈素芬 张虹 李庆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73-74,77,共3页
对于二化性蚕品种苏·华、苏·肥:1.给予不同冷藏日数后出库浸酸。2.即时浸酸后再用不同日数冷藏。3.对于冷藏日数不同的种,按标准盐酸浓度和液温给予不同浸渍时间刺激。三组结果:第1组,冷藏5d出库浸酸的蚕种,正... 对于二化性蚕品种苏·华、苏·肥:1.给予不同冷藏日数后出库浸酸。2.即时浸酸后再用不同日数冷藏。3.对于冷藏日数不同的种,按标准盐酸浓度和液温给予不同浸渍时间刺激。三组结果:第1组,冷藏5d出库浸酸的蚕种,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64.88%。随着冷藏日数的增加,孵化率呈上升趋势。冷藏达到40d的蚕种,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98.79%。第2组,蚕种即浸后冷藏20d,正反交种平均实用孵化率达86.82%。以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孵化率逐渐降低,冷藏到50d的蚕种,正反交的实用孵化率只有70.84%。第3组,冷藏25d出库的蚕种,浸渍时间不论延长几分钟,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都最低,只有82.78%。随着冷藏日数的增加,实用孵化率也相应提高。冷藏达到40d的蚕种,即使不延长浸酸时间,实用孵化率正反交平均都达到了9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冷藏 浸酸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膜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丝素膜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晨 徐新颜 +2 位作者 徐静斐 王顺光 袁中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3-15,共3页
本文以丝素蛋白膜和SepharoseCL4B(交联琼脂糖)为载体固定青霉素酰化酶(PA),详细研究了固定化前后酶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由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及pH值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固定化酶的表现米氏常数比... 本文以丝素蛋白膜和SepharoseCL4B(交联琼脂糖)为载体固定青霉素酰化酶(PA),详细研究了固定化前后酶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由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及pH值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固定化酶的表现米氏常数比自由酶仅有很小的增加;此外研究发现用丝素蛋白膜为载体比用Sepharose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酶 青霉素酰化酶 性质 丝素膜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晓风 张伯林 吴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通过实验室分析,小区试验及生产试验、考察了复方制剂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00倍防微灵体外处理,使微孢子发芽100%受抑;用药物处理后不能发芽的微孢子接种蚁蚕不能引起蚕儿发病... 本文通过实验室分析,小区试验及生产试验、考察了复方制剂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00倍防微灵体外处理,使微孢子发芽100%受抑;用药物处理后不能发芽的微孢子接种蚁蚕不能引起蚕儿发病;接种病蚕和带毒蚕饲喂药叶,发病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微灵 微粒子病 家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葡萄糖氧化酶膜的储存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新颜 徐家萍 +2 位作者 徐静斐 吉鑫松 袁中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46-48,57,共4页
以共价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在丝素蛋白膜上,探讨丝素酶膜在不同体系下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糖醇类小分子物质(乳糖、肌醇、甘露醇)和聚乙二醇、牛血清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对酶膜存在着明显的稳定作用,... 以共价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在丝素蛋白膜上,探讨丝素酶膜在不同体系下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糖醇类小分子物质(乳糖、肌醇、甘露醇)和聚乙二醇、牛血清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对酶膜存在着明显的稳定作用,聚乙二醇、牛血清白蛋白、乳糖等单一体系也能降低酶膜在储存过程中的失活作用。其中牛血清白蛋白+肌醇+赖氨酸这一体系稳定作用最为显著,78d储存后酶膜仍能保持原来活力的92.1%(4℃)、82.1%(室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膜 葡萄糖氧化酶 酶稳定性 储存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化合物与“防微灵”混合喷施桑树的饲蚕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晓风 徐静斐 +1 位作者 张伯林 吴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从桑叶产量和饲蚕效果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蚕桑增产素——钛化合物与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防微灵”这两种新产品混合施用的效果。结果发现混合施用后,二者之间不表现任何的拮抗作用和不良反应,彼此互不影响对方效用的正常发挥。说明... 从桑叶产量和饲蚕效果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蚕桑增产素——钛化合物与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防微灵”这两种新产品混合施用的效果。结果发现混合施用后,二者之间不表现任何的拮抗作用和不良反应,彼此互不影响对方效用的正常发挥。说明两者的混合施用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化合物 '防微灵' 桑叶产量 养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间游离氨基酸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家龙 陶万珍 胡颖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家蚕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很大,最大开差可达2倍。蚕体合成丝素原料的丝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4种氨基酸以及组氨酸、赖氨酸、胱氨酸在血液中含量较高。肠液中氨基酸总含量显著低于血液中,两者最大差值达2... 家蚕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很大,最大开差可达2倍。蚕体合成丝素原料的丝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4种氨基酸以及组氨酸、赖氨酸、胱氨酸在血液中含量较高。肠液中氨基酸总含量显著低于血液中,两者最大差值达20倍,无相关性。品种间酯酶同工酶酶带的相似系数为0.67~1.00,说明在某些品种问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在另一些品种间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游离氨基酸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面消毒液对天蚕孵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朝良 陆贞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59-61,共3页
采用漂白粉、盐酸、甲醛等药物进行天蚕卵面消毒,调查孵化率及1—5龄蚕的发病率。发现药物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药物中,不同浓度和不同的浸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用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5min,不仅孵化率高,而且发病率... 采用漂白粉、盐酸、甲醛等药物进行天蚕卵面消毒,调查孵化率及1—5龄蚕的发病率。发现药物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药物中,不同浓度和不同的浸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用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5min,不仅孵化率高,而且发病率低。有效氯漂白粉液1.5%的浓度浸5min或0.4%的浓度浸10min以上,对孵化率有严重的影响,且不同地区的天蚕卵差异很大。如漂白粉液的有效氯浓度低于0.2%或浸药时间少于3min,消毒不彻底。脱药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因蚕卵产地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 卵面消毒液 孵化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著作中的蚕丝论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泽祥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今存《墨子》五十三篇中 ,研究发现《所染》、《辞过》、《非乐上》、《非命下》、《贵义》和《公输》等十多篇中 ,均直接或间接地含有茧丝、印染、纺绩、治衣的内容 ,虽不是长篇累牍 ,然阐理颇为深邃 ,为研究先秦时期的蚕业 ,及蚕业... 在今存《墨子》五十三篇中 ,研究发现《所染》、《辞过》、《非乐上》、《非命下》、《贵义》和《公输》等十多篇中 ,均直接或间接地含有茧丝、印染、纺绩、治衣的内容 ,虽不是长篇累牍 ,然阐理颇为深邃 ,为研究先秦时期的蚕业 ,及蚕业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学之间的关系 ,提供了宝贵的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蚕丝 丝绸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酶丝素蛋白膜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晨 徐新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75-276,共2页
废丝和茧壳经脱胶、溶解、透析、离心、加酶、成膜等过程,研制成丝素酶膜。用戊二醛共价交联法得到的丝素酶膜中丝素蛋白二级结构向β型转变,这种结构所具备的特定空间构象,有效地提高了丝素膜与酶的亲和力,并使丝素酶膜水溶性降低... 废丝和茧壳经脱胶、溶解、透析、离心、加酶、成膜等过程,研制成丝素酶膜。用戊二醛共价交联法得到的丝素酶膜中丝素蛋白二级结构向β型转变,这种结构所具备的特定空间构象,有效地提高了丝素膜与酶的亲和力,并使丝素酶膜水溶性降低、热稳定性增强,在各项应用中表现出独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应用 固定化酶膜 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四倍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复生 詹永乐 《中国蚕业》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家蚕 四倍体 发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西县桑树萎缩病的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先巡 张和禹 +1 位作者 杨学俊 刘从军 《中国蚕业》 2008年第1期43-44,50,共3页
通过对桑树萎缩病在安徽省肥西县的发生情况调查得知:肥西县发生的桑树萎缩病主要是桑黄化型萎缩病,该病在老桑园发病率高于新桑园,立地条件差的桑园发病率高于立地条件好的,间作豆类、芝麻的桑园发病率高于不间作作物的。通过连续3年... 通过对桑树萎缩病在安徽省肥西县的发生情况调查得知:肥西县发生的桑树萎缩病主要是桑黄化型萎缩病,该病在老桑园发病率高于新桑园,立地条件差的桑园发病率高于立地条件好的,间作豆类、芝麻的桑园发病率高于不间作作物的。通过连续3年的病株挖除、菱纹叶蝉的防治、品种的更新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桑树萎缩病的株发病率从2003年的20%左右降低到2006年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萎缩病 发病率 调查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粉精消毒液的线性补偿配液法
12
作者 赖建辉 李文忠 +3 位作者 张袖丽 赵正龙 胡祥珑 李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1期83-84,共2页
本文介绍漂粉精消毒液的一种线性补偿配液法。针对高浓度漂粉精性质不稳定,有效氯容易挥发的特点,先将高浓度漂粉精配制成含有效氯4%~6%的性质较稳定的贮备液,绘制出供配制用的工作曲线。使用时对有效氯先行补偿,再按工作曲线... 本文介绍漂粉精消毒液的一种线性补偿配液法。针对高浓度漂粉精性质不稳定,有效氯容易挥发的特点,先将高浓度漂粉精配制成含有效氯4%~6%的性质较稳定的贮备液,绘制出供配制用的工作曲线。使用时对有效氯先行补偿,再按工作曲线上的示值量取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指定体积,即得所需浓度的消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粉精 漂粉清消毒液 线性补偿配液法 桑蚕饲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用作残留活性氯消除剂的原理及试验
13
作者 赖建辉 张袖丽 +3 位作者 李文忠 胡祥珑 赵正龙 李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372-374,共3页
乙醇用作残留活性氯消除剂是基于乙醇能与次氯酸根和游离氯气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并生成具有还原能力的三氯乙醛消毒剂,经桑叶叶面试验表明,乙醇用于消除残留活性氯的效果优于活性氯中和剂硫代硫酸钠。
关键词 乙醇 活性氯 活性氯消除剂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纺Tencel针织纱的工艺研究
14
作者 杜兆芳 朱泽贺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7,共2页
分析了Tencel纤维的有关性能。通过对工艺探讨、改进和正交优化设计 ,解决了在棉纺设备上进行 18texTencel针织纱试纺的难点 ,得出合理的工艺路线和成熟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TENCEL纤维 针织纱 生产工艺 优化 棉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二元种和四元种五龄中、后期青蚕绝食上簇对茧质的影响
15
作者 徐厚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73-75,共3页
本研究表明,无论二元种还是四元种,五龄食桑96小时的青蚕,就可结小型茧。随食桑时间延长,其全茧量和茧层量迅速增加,茧层率呈直线上升。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大于二元种。食桑6足天(144小时)到7足天(168小时),二元... 本研究表明,无论二元种还是四元种,五龄食桑96小时的青蚕,就可结小型茧。随食桑时间延长,其全茧量和茧层量迅速增加,茧层率呈直线上升。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大于二元种。食桑6足天(144小时)到7足天(168小时),二元种的茧层率增长减缓,而四元种仍不减慢。到食桑7足天后的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缩小到同二元种几乎相仿。因此,五龄后期良桑饱食是提高四元种茧质整齐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青蚕 绝食上簇 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