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D分子标记及其在我国蚕业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洪靖君 段家龙 《中国蚕业》 2001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RAPD分子标记 中国 蚕业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脂肪体RNA量的消长与体液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关系
2
作者 刘朝良 吴洁梅 梶浦善太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测定了柞蚕吐丝当日至化蛹第 1日不同日龄雌体脂肪体和吐丝期第 5日雄体RNA的含量。雌体RNA的含量随发育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吐丝第 5日达到高峰 ,脂肪体RNA的含量为 2 4 1μg/mg,化蛹当日脂肪体RNA的含量开始下降。雄体中的RNA含量甚... 测定了柞蚕吐丝当日至化蛹第 1日不同日龄雌体脂肪体和吐丝期第 5日雄体RNA的含量。雌体RNA的含量随发育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吐丝第 5日达到高峰 ,脂肪体RNA的含量为 2 4 1μg/mg,化蛹当日脂肪体RNA的含量开始下降。雄体中的RNA含量甚少。柞蚕体液SDS PAGE分析结果 ,吐丝当日已出现卵黄原蛋白 ,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第 5日达到高峰 ,化蛹当日有所下降 ,这与测定的脂肪体中RNA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Northern印迹分析的结果表明柞蚕雄体中的RNA并非是卵黄原蛋白mRNA ,卵黄原蛋白的表达具有时期特异性和性特异性。证明了柞蚕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家蚕和惜古比天蚕一样 ,从吐丝期到蛹初期的脂肪体卵黄原蛋白mRNA的增加和体液中卵黄原蛋白量的增加的时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脂肪体 RNA 消长 体液 含量 卵黄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著作中的蚕学内容及稷下学宫的蚕业教育
3
作者 赵泽祥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3,共3页
在今存《荀子》三十二篇中 ,记叙蚕学内容较为完整的当推《赋》篇。研究荀子《赋》篇中的“蚕赋”及其写作背景 。
关键词 荀子 蚕丝 历史 蚕学 稷下学宫 丝绸史 蚕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我省蚕业生产的影响
4
作者 刘朝良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论述入世对我省蚕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WTO 蚕业生产 安徽 畜牧业 养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丝昆虫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和卵黄原蛋白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董胜张 刘朝良 +1 位作者 汪泰初 朱保建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9-442,共4页
柳蚕 (ActiasseleneH櫣bner)是一种野生绢丝昆虫。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 ,观察了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和卵孔的显微特征 ,在合肥地区的幼虫 4眠 5龄 ,二化性 ,蛹滞育 ,染色体n =31,全龄期达 4 0d以上。通过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 柳蚕 (ActiasseleneH櫣bner)是一种野生绢丝昆虫。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 ,观察了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和卵孔的显微特征 ,在合肥地区的幼虫 4眠 5龄 ,二化性 ,蛹滞育 ,染色体n =31,全龄期达 4 0d以上。通过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柳蚕的卵黄原蛋白是由大小 2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为 175kD和 4 5kD ,存在组织、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蚕 野生绢丝昆虫 生物学特性 卵黄原蛋白 卵孔 WESTERN blotting鉴定 SDS-PAGE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卵黄原蛋白的鉴定及c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董胜张 刘朝良 +1 位作者 汪泰初 朱保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9-443,共5页
利用SDS_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鉴定了野桑蚕BombyxmandarinaMoore卵黄原蛋白 ,发现该蛋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为 175kD和 4 2kD。利用昆虫卵黄原蛋白进化上的保守性 ,根据家蚕的卵黄原蛋白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野... 利用SDS_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鉴定了野桑蚕BombyxmandarinaMoore卵黄原蛋白 ,发现该蛋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为 175kD和 4 2kD。利用昆虫卵黄原蛋白进化上的保守性 ,根据家蚕的卵黄原蛋白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野桑蚕的总RNA进行RT_PCR扩增 ,对于 3′和 5′端进行RACE扩增 ,解析获得了野桑蚕卵黄原蛋白cDNA全序列 (GenBank登录号AY30 996 7)。该序列含有 5 75 4个碱基 ,由一个开放阅读框组成 ,编码 1780个氨基酸 ,卵黄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的同源性达到 97 6 %。在特定的酶切位点 (RSRR)处 ,即第 36 4~ 36 7个氨基酸位置 ,卵黄原蛋白前体被酶切为大小两个亚基 ,根据氨基酸推算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6 1 5 71kD和 4 0 794kD ,如果考虑到翻译后的修饰 ,这与SDS_PAGE的结果是吻合的。同源性分析表明 ,昆虫卵黄原蛋白一级结构分化基本上局限在同一目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卵黄原蛋白 CDNA序列 聚类分析 同源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体内维生素B_6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剑韵 黄龙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采用不含桑叶粉末、以去维生素牛乳酪蛋白为蛋白源的准合成饲料饲育家蚕Bombyxmori幼虫 ,探讨了家蚕体内维生素B6 (VB6 )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途经。随饲料中盐酸吡哆醇 (PN HCl)添加量的增加 ,幼虫体内吡哆醇 (PN)含量相应变化 ... 采用不含桑叶粉末、以去维生素牛乳酪蛋白为蛋白源的准合成饲料饲育家蚕Bombyxmori幼虫 ,探讨了家蚕体内维生素B6 (VB6 )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途经。随饲料中盐酸吡哆醇 (PN HCl)添加量的增加 ,幼虫体内吡哆醇 (PN)含量相应变化 ,其次是吡哆醛 (PL) ;而辅酶型磷酸吡哆醛 (PLP)和磷酸吡哆胺 (PMP)含量存在稳定性。饲料中的吡哆醇以单纯扩散的形式进入体液 ;体液中的吡哆醇被各种组织吸收后 ,在各自的吡哆醛激酶和PNP 磷酸吡哆胺氧化酶的作用下 ,转变成辅酶型磷酸吡哆醛。家蚕不同于哺乳动物 ,没有特定的辅酶型磷酸吡哆醛形成组织和辅酶型磷酸吡哆醛的转送机制。同时家蚕体内缺乏具储存VB6 功能的辅酶型磷酸吡哆醛结合蛋白 ,推测这是用缺乏VB6 的饲料饲育各龄起蚕 ,幼虫当龄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准合成饲料 维生素B6 存在形态 转换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蛾粘液腺及其分泌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保建 刘朝良 +2 位作者 董胜张 胡祥龙 王建林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6-438,共3页
试验测定了家蚕散卵限性品种 (H 9)卵表面胶着物质的含量 ,比较了家蚕散卵限性品种 (H 9,5B)和普通卵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粘液腺的形状与大小。结果表明 :家蚕散卵限性品种H 9的卵表面胶着物质的含量约为0 0 2 2mg/粒 ,少于菁松... 试验测定了家蚕散卵限性品种 (H 9)卵表面胶着物质的含量 ,比较了家蚕散卵限性品种 (H 9,5B)和普通卵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粘液腺的形状与大小。结果表明 :家蚕散卵限性品种H 9的卵表面胶着物质的含量约为0 0 2 2mg/粒 ,少于菁松×皓月。此外还发现家蚕散卵限性品种H 9、5B的粘液腺有所退化 ,粘液腺的质量比较轻 ,且形状也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散卵限性品种 胶着物质 粘液腺 H-9 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体内因缺乏维生素B_6而引起的若干代谢变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剑韵 黄龙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采用不含桑叶粉末、以去维生素牛乳酪蛋白为蛋白源的准合成饲料饲育家蚕Bombyxmori 5龄幼虫 ,探讨了缺乏维生素B6 (VB6 )对蚕体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以及转氨酶活力的影响。缺乏VB6 引起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受阻 ,幼虫体液中大量积累... 采用不含桑叶粉末、以去维生素牛乳酪蛋白为蛋白源的准合成饲料饲育家蚕Bombyxmori 5龄幼虫 ,探讨了缺乏维生素B6 (VB6 )对蚕体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以及转氨酶活力的影响。缺乏VB6 引起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受阻 ,幼虫体液中大量积累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同时因绢丝腺发育停滞 ,丝氨酸也在体液中积累。另一方面 ,缺乏VB6 幼虫体液中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减少 ,其中赖氨酸尤为突出。推测缺乏VB6 引起赖氨酸分解代谢亢进。结果还表明 ,缺乏VB6 幼虫体内脂肪酸代谢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准合成饲料 缺乏维生素B6 氨基酸代谢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消化与体重增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朝良 陆贞铭 +1 位作者 吴洁梅 董胜张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报告了以新鲜麻栎叶为饲料 ,对天蚕各龄期食下量、食下率、消化量和消化率等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并且对各龄蚕体重的平均增长量进行了测试 ,计算了各龄期蚕体的增重倍数 ,揭示了天蚕随着龄期的增长消化和体重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体重增量 测定 天蚕 消化 食下量 消化量 食天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靖君 段家龙 +1 位作者 赵淑玲 彭辉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用虫体克隆技术 ,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DpCPV HN)进行了分离纯化 ,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 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 代及自交的F2 代 4或 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 代幼虫的毒力测... 用虫体克隆技术 ,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DpCPV HN)进行了分离纯化 ,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 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 代及自交的F2 代 4或 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 代幼虫的毒力测定为对照。结果表明 :家蚕品种春蕾×镇珠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敏感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能引起其感染发病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品种春蕾×镇珠F1 代幼虫和F2 代幼虫 2 8天后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885个和 18个CPB (质多角体 ) ,前者为后者的 4 9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后的家蚕 ,其结茧率、化蛹率、羽化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单蛾产卵数均有所下降 ,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与病毒感染剂量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敏感性 虫体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的综合利用及新用途的开发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晓丽 黄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综合了近年来对蚕丝新用途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蚕丝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各方面的用途 ,对开发蚕丝更多的用途 ,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蚕丝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束注入家蚕卵的生化效应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艳 徐厚镕 +2 位作者 赵正龙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采用PAGE和RAPD技术分析不同剂量N+ 注入家蚕卵的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幼虫血液蛋白的活性和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 ,酯酶同工酶A区谱带有主带加宽、副带增多等活性上升的倾向。丰富的DNA多态性揭示了N+ 注入产生的诱发变异以中、低剂量N+ ... 采用PAGE和RAPD技术分析不同剂量N+ 注入家蚕卵的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幼虫血液蛋白的活性和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 ,酯酶同工酶A区谱带有主带加宽、副带增多等活性上升的倾向。丰富的DNA多态性揭示了N+ 注入产生的诱发变异以中、低剂量N+ 引起的变异更明显。从表型效应和不同性别DNA多态性比例可以看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化效应 RAPD分析 氮离子束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束注入家蚕卵对血液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艳 徐厚镕 +1 位作者 赵正龙 姚建铭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氮离子束 血液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体内叶酸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剑韵 黄龙全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 ,探讨了家蚕体内叶酸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途径。用添加蝶酰谷氨酸 (pteroylglutamicacid ,PteGlu)的人工合成饲料饲育 5龄幼虫 ,其体内叶酸的主要存在型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 ,探讨了家蚕体内叶酸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转换代谢途径。用添加蝶酰谷氨酸 (pteroylglutamicacid ,PteGlu)的人工合成饲料饲育 5龄幼虫 ,其体内叶酸的主要存在型 ,血淋巴为PteGlu ;血淋巴以外的组织为四氢叶酸 (H4PteGlu)。脂肪体是H4PteGlu的主要储存场所。叶酸转换代谢酶的检索分析结果也证实家蚕缺乏哺乳动物体内的 5 ,10 亚甲四氢叶酸 ( 5 ,10 CH2 H4PteGlu)→ 5 甲基四氢叶酸 ( 5 CH3 H4PteGlu)→H4PteGlu转换途径。家蚕体内叶酸代谢方式简单 ,推测主要和核酸合成系、丝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合成饲料 高效液相色谱 叶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整体染色透明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64-65,共2页
通过透明剂的筛选与整体染色透明程序的试验,首次对昆虫材料蚕卵的整体染色透明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活化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效果超过传统的蚕卵胚子解剖法,可在家蚕良种繁育的教... 通过透明剂的筛选与整体染色透明程序的试验,首次对昆虫材料蚕卵的整体染色透明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活化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效果超过传统的蚕卵胚子解剖法,可在家蚕良种繁育的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整体染色透明 胚子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食酪氨酸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和禹 胡双林 吴家喜 《中国蚕业》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家蚕 经济性状 添食剂 酪氨酸 全茧量 茧层量 产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血液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及其活性与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升 凌尔军 汪爱民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37-39,共3页
家蚕血液中的多酚氧化酶是蚕体内一种重要成分,与蚕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日本学者研究认为其活性与蚕色素形成有关.桥口勉研究发现5龄蚕血液多酚氧化酶活力在不同系统中大体上日系最高、欧系次之、中系接近欧系稍偏低、印度种最弱;蚕吐... 家蚕血液中的多酚氧化酶是蚕体内一种重要成分,与蚕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日本学者研究认为其活性与蚕色素形成有关.桥口勉研究发现5龄蚕血液多酚氧化酶活力在不同系统中大体上日系最高、欧系次之、中系接近欧系稍偏低、印度种最弱;蚕吐丝结束时表皮的酚酶活力和黑色素形成密切相关.川濑茂实调查多酚氧化酶在蛹期比幼虫及蛾多1~1.5倍.丝蛋白由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4种氨基酸组成,这4种氨基酸在5龄后期除了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外,大多被输送到丝腺中合成丝蛋白;但是酪氨酸还有额外的消耗途径,被氧化生成酚和醌,是形成表皮鞣化蛋白和黑色素的主要物质,这种'分流'作用对茧层量等性状会有影响.本实验对家蚕血液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及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蚕体肤色和茧层量等性状相关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液 多酚氧化酶 同工酶 酶活性 经济性状 相关分析 蚕体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5龄幼虫体内共轭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基本性质
19
作者 张剑韵 黄龙全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共轭酶 (EC 3 4 2 2 12 )和二氢叶酸还原酶 (EC 1 5 1 3)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叶酸代谢酶。以家蚕幼虫为材料分析了这两种酶的基本性质。 5龄幼虫体液共轭酶反应的最适pH为 7 8,最适温度为 5 0℃ ;反应体系中添加巯基乙醇、K+ 或Mg2 + ... 共轭酶 (EC 3 4 2 2 12 )和二氢叶酸还原酶 (EC 1 5 1 3)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叶酸代谢酶。以家蚕幼虫为材料分析了这两种酶的基本性质。 5龄幼虫体液共轭酶反应的最适pH为 7 8,最适温度为 5 0℃ ;反应体系中添加巯基乙醇、K+ 或Mg2 + 可显著提高酶活性 ,而对羟高汞苯磺酸、Co2 + 、Zn2 + 、Fe2 + 等对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叶酸五谷氨酸为基质的水解产物为叶酸 ;另以叶酸三谷氨酸为底物 ,采用 33mmol/LHepse Ches缓冲液 (pH 7 8)在 37℃的反应条件下 ,求得Km 为 9 6 μmol/L。幼虫脂肪体等组织中二氢叶酸还原酶以NADPH为供氢体 ;在pH 4 5~7 5的范围内具有较强活性 ,最适反应温度 35℃ ;巯基乙醇、胍 ,以及高浓度的 1价金属离子 (K+ 、Na+ 等 )对酶具有活性化作用 ,对氯高汞苯甲酸、甲酰胺、Co2 + 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采用 35mmol/L柠檬酸 磷酸钠缓冲液 (pH 5 .0 ,10g/L抗坏血酸 )在 30℃的反应条件下 ,求得Km 值为 2 7μmol/L。家蚕体液可作为共轭酶的新酶源而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幼虫 共轭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酶学性质 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蚕经过22日饲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祥珑 《中国蚕业》 2000年第S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丝茧育 正反交 种茧育 品种性状 蚕场 蚕品种 克蚁收茧量 丝质 全茧量 解舒丝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