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技术的普洱生茶指纹图谱 被引量:3
1
作者 宁井铭 颜玲 +1 位作者 宛晓春 张正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6,共7页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由于加工中原料拼配不同,普洱生茶又可以分为许多花色品种,目前不同花色品种的鉴别主要依据感官审评。为了实现对不同品种生茶进行量化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图谱的整体性出发,采...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由于加工中原料拼配不同,普洱生茶又可以分为许多花色品种,目前不同花色品种的鉴别主要依据感官审评。为了实现对不同品种生茶进行量化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图谱的整体性出发,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色谱图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普洱生茶(7542)数字化指纹图谱和特征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图谱间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重叠率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7542与8542、8582和甲沱等生茶鉴别,这为普洱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普洱茶 指纹图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绿茶口含片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进 胡玉龙 侯如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243-1249,共7页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苦瓜浸提物在料液比1:20,温度90℃的醇溶液中浸提4 h为其最佳浸提条件;以苦瓜浸提物0.3 g,速溶绿茶粉0.1 g,填充剂(玉米淀粉:β-环状糊精=1.5:0.8)1.5 g,木糖醇3.0 g为原料,并经55℃干燥可获得新型苦瓜绿茶口含片。结论本研究将苦瓜浸提物与速溶绿茶粉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具有表面光滑美观且食用方便的新型苦瓜绿茶复合营养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绿茶 含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居舟 尚光志 +3 位作者 蔡荟梅 陈贵杰 彭传燚 陶固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9-274,共6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外标法定量。9种光引发剂在0.02-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种光引发剂在0.05,0.5和1 mg/L添加浓度下,回收率范围为82.9%-11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0.5%,方法的定量限为0.07-0.33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光引发剂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剂 分散固相萃取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塑料和纸质包装材料中6种荧光增白剂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居舟 纪水琳 +3 位作者 蔡荟梅 李静 汪永信 王璟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8-1203,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塑料和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6种脂溶性荧光增白剂(FWA 135、FWA 184、FWA 185、FWA199、FWA 378和FWA 393)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三氯甲烷-乙腈(3∶7,v/v)混合溶液提取,经HLB小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定性... 建立了同时测定塑料和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6种脂溶性荧光增白剂(FWA 135、FWA 184、FWA 185、FWA199、FWA 378和FWA 393)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三氯甲烷-乙腈(3∶7,v/v)混合溶液提取,经HLB小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显示:FWA 393在15~150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其余5种荧光增白剂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0.4%~125.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3%。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市场销售的12个样品以验证方法的实用性。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6种荧光增白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荧光增白剂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5种光引发剂及其迁移规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居舟 陶固帅 +2 位作者 尚光志 蔡荟梅 纪水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6-1251,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5种光引发剂(PIs)及其迁移规律。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1g·L^(-1)乙酸铵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5种光引发剂(PIs)及其迁移规律。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1g·L^(-1)乙酸铵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1.38~5.56μg·dm^(-2)。回收率为77.5%~95.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1%~8.9%。5种PIs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能力不同,其中向30g·L^(-1)乙酸溶液中的迁移能力最强;5种PIs在不同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迁移能力与材料的阻隔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光引发剂 食品模拟液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