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吕爱军 胡秀彩 +1 位作者 李槿年 余为一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4,共3页
从病鳖和鱼体内分离到7株细菌(BA1、BA3、BA5、BA6、BA7、XA5、XA1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BA1和BA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分别为66.7%、100%。免疫电泳... 从病鳖和鱼体内分离到7株细菌(BA1、BA3、BA5、BA6、BA7、XA5、XA1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BA1和BA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分别为66.7%、100%。免疫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BA3株与非致病性BA6株之间存在共同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株水产动物致病菌的编码鉴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槿年 江定丰 +2 位作者 李琳 方兵 祖国掌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4,共3页
采用国产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对 2 8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除 2株细菌未能得到鉴定外 ,其余 2 6株细菌均鉴定到属或种水平 ,可鉴定率为 92 .86 % ,但各菌株的鉴定概率和模式频率有所不同。 2 6株可鉴定菌分布于气单... 采用国产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对 2 8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除 2株细菌未能得到鉴定外 ,其余 2 6株细菌均鉴定到属或种水平 ,可鉴定率为 92 .86 % ,但各菌株的鉴定概率和模式频率有所不同。 2 6株可鉴定菌分布于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 (Acine tobacter)、摩根氏菌属 (Morganella)、弧菌属 (Vibrio)、变形杆菌属 (Proteus)、黄单胞菌属 (Xanthomonas)、邻单胞菌属 (Plesiomonas)和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9个菌属 ,其中 13株为气单胞菌 (Aeromonas) ;3株为恶臭假单胞菌 (P .putide) ;2株为摩氏摩根氏菌 (M .morganella) ;2株为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2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 (P .shigelloides) ;拟态弧菌 (V .mimicus)、普通变形杆菌 (P .vulgaris)、嗜麦芽黄单胞菌 (X .maltophilia)和大肠埃希氏菌 (E .coli)各 1株。基本上摸清了安徽省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致病菌 编码鉴定 革兰氏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4
3
作者 何长生 魏建忠 +2 位作者 王桂军 朱启运 李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_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_AH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肽对培养液中瘤胃细菌蛋白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程茂基 卢德勋 +4 位作者 王洪荣 王岗 赵秀英 张海鹰 郭文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试验研究了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对培养液中瘤胃细菌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氨基氮含量越高,细菌生长速度越快,菌体蛋白氮产量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培养初期(0~6h),细菌生长快,菌体蛋白氮产量也显著增加(P&... 试验研究了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对培养液中瘤胃细菌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氨基氮含量越高,细菌生长速度越快,菌体蛋白氮产量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培养初期(0~6h),细菌生长快,菌体蛋白氮产量也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培养后期(6~24h),细菌生长缓慢,菌体蛋白氮产量处于平稳期(P>0 05)。对于不同来源肽来说,瘤胃液肽和大豆肽对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好于玉米肽(P<0 05)。结果表明:瘤胃细菌生长需要肽营养,肽可能是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液 瘤胃 细菌蛋白 产量 反刍动物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多辅助性状综合选择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洪松 赵益贤 +7 位作者 汪保根 陈玎玎 耿照玉 李纯 胡颍惠 陆翠珍 张银环 檀华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8,共6页
测定了10周龄淮南麻黄母雏9项血液生化指标,估测其遗传力及其与产蛋量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0周龄血清β球蛋白百分含量、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300日龄产蛋量遗传力分别为0.53... 测定了10周龄淮南麻黄母雏9项血液生化指标,估测其遗传力及其与产蛋量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0周龄血清β球蛋白百分含量、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300日龄产蛋量遗传力分别为0.53、0.52、0.78和0.15。β球蛋白百分含量、AKP和GOT活性与300日龄产蛋量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6393、0.7770和0.9542。利用10周龄血清β球蛋白百分含量、AKP和GOT活性作为辅助性状对300日龄产蛋量进行间接选择,间接选择效率分别为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合并选择的1.2017、1.4467、2.1759、1.3109、1.5782、2.3737和0.9793、1.1790、1.7732倍。用β球蛋白百分含量(P1)、AKP(P2)和GOT(P3)活性制订出早期选种血液生化指标多辅助性状综合选择指数:I=17.2P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种 血液生化指标 选择指数 卵用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法研究豆粕型日粮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菊花 卢德勋 +1 位作者 冯宗慈 凌书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试验培养底物及瘤胃液供体动物日粮为玉米 -豆粕型日粮 ,实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 ,体外实验按不同烟酸添加剂量分为13个试验组 (0、50、15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g/kg) ,每个试... 本试验培养底物及瘤胃液供体动物日粮为玉米 -豆粕型日粮 ,实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 ,体外实验按不同烟酸添加剂量分为13个试验组 (0、50、15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g/kg) ,每个试验组4个重复。在体外培养24小时后 ,测定培养液中NH3-N、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 ,用以确定在该氮源日粮条件下 ,添加烟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并对烟酸适宜添加范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豆粕型日粮来源培养底物中 ,烟酸适宜添加范围为450~6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型 日粮 烟酸 绵羊 瘤胃发酵 体外培养法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金节 章孝荣 +2 位作者 刘亚 郭勇 杨克礼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8,共4页
检测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用中药方剂防治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 :(1 )患子宫内膜炎奶牛 (n =1 0 )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 (在切变率 1 0 ,2 0 ,6 0 ,80 ,1 2 0和 2 0 0s-1下 )、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和红细胞刚性系数极... 检测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用中药方剂防治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 :(1 )患子宫内膜炎奶牛 (n =1 0 )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 (在切变率 1 0 ,2 0 ,6 0 ,80 ,1 2 0和 2 0 0s-1下 )、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和红细胞刚性系数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牛 (P <0 0 1 ) ,经治疗方剂治疗后上述指标极显著地下降 (P <0 0 1 ) ;(2 )临床健康奶牛(n =1 0 )试验组在产后第 5和第 7天使用预防方剂后 ,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 (除切变率 2 0 0s-1)、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积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3)各组奶牛的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血液流变学 防治 中药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温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吕爱军 李槿年 余为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0年第1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鱼类 人畜 嗜温气单胞菌 分类 致病性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肉仔鸡营养免疫效应及肉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曹新旺 张伟力 +1 位作者 王若军 李艳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肉仔鸡 硒源 生产性能 免疫学 肉品质量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月苋草复合提取物替代猪饲粮中抗菌药物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季学枫 周明 +3 位作者 王颖 吴义师 张炜 陈文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紫苏-月苋草复合提取物 替代 饲粮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制剂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金节 章孝荣 +2 位作者 王勇 蔡良清 刘有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236-238,共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药制剂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的效果。 6窝 2 1日龄仔猪 48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4头 ,每窝 4头。I组仔猪 2 1日龄时口服 2 0ml中药制剂 ,II组仔猪口服 2 0ml冷开水 ,每天 1次 ,连服 7d。所有试验仔猪均于...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药制剂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的效果。 6窝 2 1日龄仔猪 48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4头 ,每窝 4头。I组仔猪 2 1日龄时口服 2 0ml中药制剂 ,II组仔猪口服 2 0ml冷开水 ,每天 1次 ,连服 7d。所有试验仔猪均于 2 4日龄时断奶。结果表明 ,该中药制剂能促进断奶仔猪生长 ,降低腹泻率 ,提高PHAT -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吞噬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早期断奶应激 细胞免疫功能 腹泻率 死亡率 复方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雪兰 余为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关键词 甲壳动物 免疫因子 非特异性免疫 血淋巴 凝固反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染色体DNA G+C mol%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琳 李槿年 余为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层析法、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变性温度测定法(Tm法)和荧光法等,其中Tm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最为常用,此法在国外早已发展,在国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法利用DNA的增色效应求Tm值(热变性温度),G+Cmol%含量与Tm值呈正比例关系。简略比较了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Cmol%含量的五种主要方法,具体介绍了Tm法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Cmol%含量的原理、测定程序、操作注意事项、G+Cmol%含量测定的意义和应用局限性及G+Cmol%含量测定方法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染色体DNA G十Cmol%含量 测定方法 分类 分子遗传学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不同来源肽的速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茂基 卢德勋 +4 位作者 王洪荣 王岗 赵秀英 张海鹰 郭文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体外分别研究了 36 ,72 ,14 4 ,2 16 ,32 4 ,4 5 0mg·L-16个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3种来源肽处理的培养液中肽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 (P <0 0 1) ;对... 在体外分别研究了 36 ,72 ,14 4 ,2 16 ,32 4 ,4 5 0mg·L-16个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3种来源肽处理的培养液中肽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 (P <0 0 1) ;对不同的肽源来说 ,瘤胃液肽降解得最快 ,培养后单位时间肽浓度最低 ,大豆肽降解速度次之 ,玉米肽降解得最慢 ,培养后单位时间肽浓度最高 (P <0 0 5或P <0 0 1) ;培养后单位时间内由玉米肽降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氮 (FAAN)数量最少 ,大豆肽次之 ,由瘤胃液肽降解产生的FAAN数量最多。结果表明 :肽的来源不同 ,其降解速度有异 ,瘤胃液肽和大豆肽降解速度较快 ,玉米肽较慢 ;培养液中FAAN含量过高可能限制了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微生物 体外降解 降解速度 内蒙古半细毛羯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琳 李槿年 余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549-551,共3页
对细菌常规鉴定法、细菌的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化学分类法和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作了具体的介绍和全面的总结 ,从而为临床和科研中细菌鉴定方法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细菌 分类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株气单胞菌外毒素溶血性和致病性的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槿年 余为一 魏梅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应用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检测 36株气单胞菌外毒素的溶血性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其中 30株细菌 (1 3株嗜水气单胞菌 ,1 7株温和气单胞菌 )产生的外毒素有溶血性。溶血价在菌株间差异较大 (1 2~ 1 1 2 8)。毒素的溶血价与对实验动物的... 应用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检测 36株气单胞菌外毒素的溶血性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其中 30株细菌 (1 3株嗜水气单胞菌 ,1 7株温和气单胞菌 )产生的外毒素有溶血性。溶血价在菌株间差异较大 (1 2~ 1 1 2 8)。毒素的溶血价与对实验动物的致死率有明显相关性 ,溶血价在 1 1 6以上的外毒素对小鼠的致死率均为 1 0 0 % ,溶血价在 1 8以下的外毒素对小鼠的致死率在 0 %~ 1 0 0 %。此外 ,两株温和气单胞菌 (BA8和XA1 1 )培养物无菌上清液无溶血性 ,但对小鼠的致死率达 6 6 .6 % ,可能与细菌产生了胞外蛋白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外毒素 溶血性 致病性 水生动物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与湖泊放流河蟹的性腺肝脏指数比较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韦众 鲍传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6-17,共2页
通过对河蟹解剖称重, 计算生殖指数和肝脏指数, 研究了河蟹卵巢和肝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河蟹卵巢发育的能量主要由肝脏消耗提供; 池塘养殖的河蟹性腺发育先于湖泊放流的河蟹, 成熟度较高; 100g 左右的雌蟹性腺发育最早... 通过对河蟹解剖称重, 计算生殖指数和肝脏指数, 研究了河蟹卵巢和肝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河蟹卵巢发育的能量主要由肝脏消耗提供; 池塘养殖的河蟹性腺发育先于湖泊放流的河蟹, 成熟度较高; 100g 左右的雌蟹性腺发育最早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生殖指数 肝脏指数 池塘养殖 湖泊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方富贵 章孝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P物质是一种多肽 ,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组织器官内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P物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 ,并能调节辅佐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和其它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参与免疫调节 ;P物质还调节生殖激素主... P物质是一种多肽 ,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组织器官内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P物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 ,并能调节辅佐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和其它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参与免疫调节 ;P物质还调节生殖激素主要是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着生殖内分泌功能。另外 ,P物质在痛觉传递、胃肠运动、血管扩张、呼吸运动、伤口愈合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在机体的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效应。表明P物质不仅是一种神经肽 ,也是一种传递信息、调节机体反应的重要信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免疫调节 生殖内分泌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源拟态弧菌胞外产物的细胞毒性和致病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玉英 李槿年 +1 位作者 余为一 梁子安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80,共3页
本试验对蟹源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HX-4菌株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productions,ECP)的细胞毒性和致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微量板法检测胞外产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该菌胞外产物对HEp-2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病变细胞变圆,脱落... 本试验对蟹源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HX-4菌株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productions,ECP)的细胞毒性和致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微量板法检测胞外产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该菌胞外产物对HEp-2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病变细胞变圆,脱落;除100℃处理外,经56℃和胰酶处理后,胞外产物仍具有细胞毒性。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了胞外产物的致病性,结果显示胞外产物对小鼠与中华绒螯蟹均有致死性,致死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源 拟态弧菌 胞外产物 细胞毒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祖国掌 余为一 +2 位作者 李槿年 周广钧 李家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 诊断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