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在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中的权义责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志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为了依法促进高校参与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按照自愿与义务相结合、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市场引导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相结合等原则,介绍了高校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促进和保障农业产业产... 为了依法促进高校参与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按照自愿与义务相结合、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市场引导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相结合等原则,介绍了高校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促进和保障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健康运行。其中,权利应包括合作自由权、经费获得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义务应围绕接受国家科技项目委托、合理使用经费等加以约定;责任则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农业产业 产学研 权利义务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不端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胡志斌 刘紫良 孙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9-47,265-267,共12页
获得一定数量和档次的科研项目,并创造相应的学术成果,既是科研人员晋级、晋职和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也是其提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的重要台阶。近年来,由于一些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缺失,加之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监督... 获得一定数量和档次的科研项目,并创造相应的学术成果,既是科研人员晋级、晋职和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也是其提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的重要台阶。近年来,由于一些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缺失,加之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监督效果有限,学术不端行为初露端倪,并呈现不断滋生蔓延的趋势。一些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科研秩序,败坏了科研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而且还阻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原动力。为此,有必要在刑法中增设学术欺诈罪,实现学术不端行为的立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科研 欺诈 刑法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精神缘何被异化——基于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不当行使的法理解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146,285,共10页
学术精神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导向,是学者独立、自由、求真、创新等学术品格的表达。学术精神的彰显既需要学者正当地行使学术权利,包括秉持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规避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等。同时,也有赖于国家... 学术精神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导向,是学者独立、自由、求真、创新等学术品格的表达。学术精神的彰显既需要学者正当地行使学术权利,包括秉持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规避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等。同时,也有赖于国家或管理者在学术资源、学术政策与法律等外部条件上予以合理设计和有力支撑。外部条件中的权力因素与学术资源有限性的叠加,使得学术权利的行使不仅具有依附性,而且还充满竞争性。由于学术自律和他律的不足和失控,当下的学术研究有了浮躁、功利、失范、不端等学术精神异化的心理和行为表征,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法理的角度解析,管理者学术权力行政化、利益化是学术精神异化的外在趋导因素;学者学术权利功利化、亲权力化是学术精神异化的内在驱动因素。因此,基于学术法治的内在要求,应当对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的行使加以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精神 异化 学术权力 学术权利 非正当行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9,307-308,共12页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是保障人权、控辩平衡等诉讼理念的应然要求。基于不同的诉讼价值观和诉讼结构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界别为诉讼模式和准诉讼模式,准诉讼模式又可分为侦控机关系统内准诉讼和侦控机关系统外...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是保障人权、控辩平衡等诉讼理念的应然要求。基于不同的诉讼价值观和诉讼结构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界别为诉讼模式和准诉讼模式,准诉讼模式又可分为侦控机关系统内准诉讼和侦控机关系统外准诉讼两种形式。考察域外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的构造,其诉讼模式较为明显。在我国,随着刑事诉讼法的嬗变,审前程序的准诉讼构造渐次明显,而诉讼模式的构造一直未能进入立法。基于中短期内我国宏观政治司法变化的有限性,审前程序诉讼化改造只能沿循准诉讼方向发展,诉讼模式暂不宜成为我国审前程序诉讼化的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审前程序 诉讼化 人权保障 控辩平衡 诉讼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4,共7页
法官惩戒制度是防治司法不公、遏制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司法腐败屡禁不绝、司法不公时有发生的现状不禁会让人们质疑法官惩戒制度的现实功能。针对我国现行法官惩戒制度中存在的独立惩戒机构缺失、惩... 法官惩戒制度是防治司法不公、遏制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司法腐败屡禁不绝、司法不公时有发生的现状不禁会让人们质疑法官惩戒制度的现实功能。针对我国现行法官惩戒制度中存在的独立惩戒机构缺失、惩戒事由不完善、惩戒程序不规范以及惩戒措施过于"行政化"等弊端,应当在尊重法官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完善,实现法官惩戒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惩戒制度 问题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院审判管理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志斌 《法治研究》 2008年第9期37-42,共6页
自最高人民法院两次制定《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来,加强法院的审判管理便成为深化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我国法院的审判管理具有较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强调管理者对案件实体裁决权的控制,而对于案件的流程、审判的质量和... 自最高人民法院两次制定《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来,加强法院的审判管理便成为深化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我国法院的审判管理具有较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强调管理者对案件实体裁决权的控制,而对于案件的流程、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法官的监督惩戒等,管理者则关注不够,审判的质量和效率难以达到最大化。为此,应当在尊重司法原理或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审判管理机制的科学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管理 弊端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缺失与制度缺憾:司法问责的反思——兼论司法问责的法制化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100,307,共10页
在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评介和诉求日趋强烈的法治环境下,司法特别是刑事司法偶发的冤假错案必然会给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造成重创。为及时、有效地化解因个案误判所带来的司法公信危机,司法问责问题便跃然纸上。反思我国司法问责的... 在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评介和诉求日趋强烈的法治环境下,司法特别是刑事司法偶发的冤假错案必然会给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造成重创。为及时、有效地化解因个案误判所带来的司法公信危机,司法问责问题便跃然纸上。反思我国司法问责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理论缺失与制度缺憾的现状均较为明显,为此,有必要在建立司法问责理论体系的同时,通过司法问责的专门立法、司法问责体制机制的改革、司法问责公关机制的建立等路径,完善我国司法问责制度,促进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问责 理论缺失 制度缺憾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状态下的公民权利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仁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紧急状态下,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恢复公共秩序,政府权力的集中和扩大必然会导致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受到更多限制和克减。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被政府随意剥夺,本文就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范围、保... 紧急状态下,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恢复公共秩序,政府权力的集中和扩大必然会导致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受到更多限制和克减。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被政府随意剥夺,本文就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范围、保护的原则以及权利受到侵犯时的救济途径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 权利保护 权利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