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夏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农业干旱时空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超 李学文 +3 位作者 孙艳伟 周婷 罗纲 陈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09,共13页
基于淮河流域11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日尺度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 (P-M)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分析夏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 CWDI)为农业干旱评价指标,揭示夏玉米生育... 基于淮河流域11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日尺度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 (P-M)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分析夏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 CWDI)为农业干旱评价指标,揭示夏玉米生育期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四大类33种分布函数拟合水分亏缺指数序列,建立最优概率分布模型,估算淮河流域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发生概率。结果表明:1)近55年来,夏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均大致呈现流域中北部较高而西南部和东南部较低的特征;2)夏玉米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指数无明显趋势变化,除拔节—抽雄期外,其余生育阶段流域整体上均呈现水分亏缺状态,且流域北部相对于南部水分亏缺严重;3)夏玉米生育期中,播种—出苗期和抽雄—乳熟期干旱发生概率最大,除播种—出苗期特旱发生概率在30%~50%之间,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概率均大致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夏玉米 干旱概率 最优概率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组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辉 卞锦宇 +2 位作者 周婷 金菊良 张礼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预测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预测的BP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组合预测模型(CFCN)。通过对区域... 为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预测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预测的BP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组合预测模型(CFCN)。通过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水量要素能力表征指标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CFCN的预测平均误差最小(0.27%)、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好,CFCN综合了BP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这3种预测方法的优势,克服了在区域可利用水量预测中BP神经网络外延性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低、支持向量机拟合效果差的缺点,预测精度较单一的预测模型有显著提高。上述组合预测方法可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诊断指标预测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诊断指标 组合预测模型 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及其启示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婷 郑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3-901,共9页
为把握和吸取科罗拉多河近百年来水权分配的规律及经验,对科罗拉多河在美国境内及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水权分配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重点阐述了各条约及措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及相互联系。从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可以看出,流域... 为把握和吸取科罗拉多河近百年来水权分配的规律及经验,对科罗拉多河在美国境内及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水权分配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重点阐述了各条约及措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及相互联系。从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可以看出,流域水权的保障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同发展的结果,同时应考虑自然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综合因素;在水权条约的框架下,灵活的市场机制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应对水资源供需变化的有效方式。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对于中国国际河流水权维护及国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分配 水权条约 国际河流 科罗拉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婷 戚王月 金菊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1,27,共9页
在我国水库群规模日益庞大、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结构分析方法在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梳理不同结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性,以及为复杂结构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高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基于水库... 在我国水库群规模日益庞大、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结构分析方法在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梳理不同结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性,以及为复杂结构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高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基于水库群优化调度6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顺序模拟法、蓄供水判别式法、效用均衡理论法、聚合-分解法和水力关联矩阵法5种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顺序模拟法逻辑直观、普适性强,蓄供水判别式法能够对发电调度中水库群的蓄供水次序快速排序,以上2种方法均适宜于串联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效用均衡理论基于微观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对水库群调度方式进行优化,理论基础坚实,适用于水力关系较为独立的并联水库群;聚合-分解法包含水库群联合调度图和大系统分解协调2种形式,可与其他串并联结构分析方法联合使用,适用于大规模混联结构水库群;水力关联矩阵法则采用矩阵形式描述水库群内部两两之间关系,不受水库群结构组合的限制,因此适用于任何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方法对于优化高效求解水库群优化调度问题至关重要,但也需要与其他环节配合才能实现,建议未来在径流预报信息利用、优化调度统计模型与物理背景耦合及混联水库群精细化调度等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优化调度 结构分析 均衡理论 等效水库 水力联系 混联水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_1卫星影像的巢湖蓝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婷 刘小妮 +2 位作者 戚王月 夏萍 曹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近年来,巢湖蓝藻水华频繁暴发,且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周期和时空不均匀性,给区域水生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风险。为定量研究巢湖蓝藻的时空演变规律,选取2018年4月和9月环巢湖14个观测点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一号(GF_1)卫星影像提取... 近年来,巢湖蓝藻水华频繁暴发,且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周期和时空不均匀性,给区域水生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风险。为定量研究巢湖蓝藻的时空演变规律,选取2018年4月和9月环巢湖14个观测点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一号(GF_1)卫星影像提取观测点水体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作为蓝藻的识别因子;结合环巢湖14个河口观测点的同步水质指标,得出巢湖水质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较低的4月份的巢湖水质整体显著优于9月份的,巢湖西半湖的水质均显著劣于东半湖的,其中,西北区域水质最差;蓝藻暴发呈现“环湖区域先发展先消退、湖中心后发展后消退”的演进趋势。将NDVI值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巢湖蓝藻相关度最高的指标为总氮,其次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各因子相关性在不同季节也有一定差异性。该研究结果为识别巢湖水体季节性蓝藻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蓝藻水华 GF_1卫星 水质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汪洁 金菊良 +3 位作者 周戎星 崔毅 周婷 周亮广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9-234,共6页
为更详细、准确地挖掘旱灾风险评估中评级标准与评价等级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信息,在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基础上提出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构建了区域旱灾风险评估的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模型,并应用在1999—2005年济南市脆弱... 为更详细、准确地挖掘旱灾风险评估中评级标准与评价等级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信息,在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基础上提出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构建了区域旱灾风险评估的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模型,并应用在1999—2005年济南市脆弱性因子的诊断和旱灾风险等级评价中。结果表明:济南市旱灾风险等级评价基本处于2~3级之间,处于轻中险的状态,其中1999年旱灾风险等级最高,达到3级;通过子系统联系数的计算,识别出适应性子系统得到很大的提高,敏感性子系统稳定、变化较小,危险性子系统态势较好、处于均势与同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评估 集对分析 联系数 连续半偏集对势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以蒙城县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笑 王发信 +1 位作者 戚王月 周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浅层地下水埋深模型,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模拟和预测。使用RMSE、MAPE和NSE三种评价指标,将所得结果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模型...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浅层地下水埋深模型,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模拟和预测。使用RMSE、MAPE和NSE三种评价指标,将所得结果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以蒙城县1974—1999年前期降雨量、前期地下水埋深和利辛县前期地下水埋深作为输入层,以当月地下水埋深作为输出层,将蒙城县2000—2010年地下水埋深作为检验样本,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RMSE分别为0.22和0.34、MAPE分别为7.6%和9.21%、NSE分别为0.89和0.85,泛化性能良好,有效规避了过拟合现象,且拟合和预测的精度较高。该模型可为地下水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浅层地下水埋深的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地下水埋深 预测 蒙城县 人工智能算法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下水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的地下水埋深预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笑 胡宏祥 +2 位作者 戚王月 周婷 夏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7-64,共8页
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PA方法筛选地下水埋深时空自变量、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地下水埋深预测的SPA-GA-BPNN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安徽省蒙城县地下水埋深的预测中,并与全变量... 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PA方法筛选地下水埋深时空自变量、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地下水埋深预测的SPA-GA-BPNN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安徽省蒙城县地下水埋深的预测中,并与全变量-LR、全变量-BPNN、全变量-GA-BPNN、SPA-LR和SPA-BPNN共5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PA-GA-BPNN模型预测误差的MPAE值为0.088,MSE值为0.068,NSE值为0.848,误差指标均优于5种对比模型,在泛化性和稳定性方面也有显著优势。基于SPA方法筛选自变量,避免了自变量选取的主观性,且在理论上优于相关系数法,同时,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起到了显著的改进作用,可为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及预测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地下水埋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评价水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康 周戎星 +2 位作者 崔毅 周婷 周亮广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100,共8页
为更好体现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及其所处等级,应用偏联系数和减法集对势原理,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角度出发,对五元联系数中的差异项进行两次半偏处理。构建了两次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该方法减小了五元减法集对势中差异项的剩余量并避免了... 为更好体现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及其所处等级,应用偏联系数和减法集对势原理,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角度出发,对五元联系数中的差异项进行两次半偏处理。构建了两次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该方法减小了五元减法集对势中差异项的剩余量并避免了在计算中存在人为设定系数0.5的情况。该方法在淮北平原的应用表明:2015—2019年,淮北平原6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大多为3~4级,仅2018年宿州、蚌埠和淮南市水资源承载力为2~3级,且2015—2019年淮北平原6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未出现偏同势、同势,这说明淮北平原整体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两次半偏减法集对势法拓宽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偏联系数 半偏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健身运动能量转换的水能供电装置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小妮 董跟纬 +3 位作者 王茜 张杨杨 吴啸骎 周婷 《绿色科技》 2021年第4期180-181,184,共3页
为缓解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提高全民健康绿色生活意识,促进废弃能量回收利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健身运动能量转换的水能供电装置,通过收集健身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负压原理与水力发电原理,将健身运动产生的不连续的机械能转化... 为缓解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提高全民健康绿色生活意识,促进废弃能量回收利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健身运动能量转换的水能供电装置,通过收集健身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负压原理与水力发电原理,将健身运动产生的不连续的机械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可实现集水蓄能、稳定均衡供电,达到健身供电的一体化。此设计有利于拓展健身器材的功能,捕集并利用健身运动产生的零散能量,对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生活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发电 能量转换 水力发电 水位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