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视域下植物病理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磊 鞠玉亮 +3 位作者 羊国根 汪章勋 傅敏 江彤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课程,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前者是专业基础课,后者是专业核心课。新农科建设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该课程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面临课前引导欠缺、思政融入不够,教学... 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课程,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前者是专业基础课,后者是专业核心课。新农科建设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该课程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面临课前引导欠缺、思政融入不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情境构建不足,教学环节不合理、师生互动不够等突出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逐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新农科 课堂教学 对策与建议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李淼 陈先玉 +1 位作者 潘月敏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247-247,250,共2页
针对安徽农业大学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材编写、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实习加强,以及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 针对安徽农业大学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材编写、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实习加强,以及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采后病害防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普通昆虫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内涵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党向利 李茂业 +3 位作者 董永成 李晓萌 王成阳 唐庆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8期157-161,共5页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是普通高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需求。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学团队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为导向,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以...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是普通高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需求。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学团队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为导向,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三识、四能和五技”人才的课程目标为着力点,对普通昆虫学混合式课程进行建设。本课程将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线上系统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多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以及成绩评定方式多样。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普通昆虫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在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普通昆虫学 混合式 一流课程 三个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宛琼 陈莉 齐永霞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为应对社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及高校面临立德树人重要任务,总结当前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索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 为应对社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及高校面临立德树人重要任务,总结当前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索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为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席银宝 凌传秀 +1 位作者 杨梅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820-3821,共2页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体制改革的实际,从更新应用型人才观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制订并实施突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构建满足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体制改革的实际,从更新应用型人才观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制订并实施突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构建满足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体系,设计适应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阐述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以促进植物保护专业更好更快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晓明 李世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5-5456,共2页
在分析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实验 植物保护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月敏 郭敏 +3 位作者 李茂业 操海群 檀根甲 高智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218-220,共3页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突出专业特色为目的,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为着力点,以科研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规格为标准,以"校院站企"四级平台为依托,积极打造模块化...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突出专业特色为目的,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为着力点,以科研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规格为标准,以"校院站企"四级平台为依托,积极打造模块化实践课程,逐步推动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搭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实践课程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汪章勋 李淼 檀根甲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8期312-313,共2页
分析了植保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 植物保护 教学改革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庆峰 江俊起 +3 位作者 李世广 李桂亭 缪勇 林华峰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分析了植保专业园艺植物昆虫学这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保 园艺植物昆虫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萍 宛琼 +2 位作者 哈满林 余碧霞 许慧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分析安徽省植物保护行业对植保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当前植保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案例,包括根据专业特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全过程强化操作训练、课程综合实训项目化提高学生... 分析安徽省植物保护行业对植保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当前植保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案例,包括根据专业特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全过程强化操作训练、课程综合实训项目化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开放实验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岗位实习监控难点等举措,证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综合实训 岗位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监测—助力植物病害管理
11
作者 王奥霖 范洁茹 +7 位作者 徐飞 陈莉 曹世勤 王万军 孙振宇 刘伟 胡小平 周益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作为监测空气中病菌孢子量的有效手段,可为种植者或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病害风险的早期预警信息,辅助病害管理决策。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其在植物病害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从植物病害流行病学、病原体生物学、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对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获得的数据改善病害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应用病菌孢子捕捉和监测技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新技术和改善数据获取、分析、解释、共享效率,实现病菌孢子捕捉的监测预警技术网格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 空气生物学 病菌孢子捕捉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 病害管理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检测及抗性群体的生物学特性
12
作者 杨家伟 刘楚楚 +2 位作者 陈星 孙扬 陈雨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32,共8页
为明确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现状,以5μg/mL的氟唑菌酰羟胺为抗性检测的区分剂量,对2024年采自安徽省10个地市的6900株小麦赤霉病菌进行抗性检测,... 为明确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现状,以5μg/mL的氟唑菌酰羟胺为抗性检测的区分剂量,对2024年采自安徽省10个地市的6900株小麦赤霉病菌进行抗性检测,并检测抗性菌株的突变基因型和产毒化学型,比较抗、感菌株群体的生存适合度及其对其他常用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900株小麦赤霉病菌中共检测出30株氟唑菌酰羟胺抗性菌株,总抗性频率为0.43%,所有抗性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C_(1)亚基(SdhC_(1))发生了A83V的氨基酸突变;田间抗性菌株的产毒化学型均为雪腐镰孢菌烯醇(NIV)型;田间敏感群体较田间抗性群体致病性强,但两者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无显著差异;氟唑菌酰羟胺与同作用机制杀菌剂氟吡菌酰胺间存在交互抗性,与多菌灵、戊唑醇和氰烯菌酯等其他类型杀菌剂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安徽省部分小麦产区已出现赤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群体,预测长期单一使用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该药剂的抗性风险治理及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氟唑菌酰羟胺 抗药性 产毒化学型 生物适合度 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
13
作者 李秀霞 高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农业高校的生产实习难以顺利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革新农业院校的生产实习教学环节,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需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压力,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体系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农业高校的生产实习难以顺利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革新农业院校的生产实习教学环节,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需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压力,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冠疫情下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地方高校生产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生产实习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病毒沉默研究进展:以AGO蛋白为中心视角
14
作者 王招云 熊金利 王秀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利环境躲避有害生物的攻击,植物进化出多层防御系统来感知和应对病毒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同样,为了在寄主植物中建立侵染,病毒进化出相应的反防御策略。RNA沉默在植物抗病毒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Argonaute(AGO...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利环境躲避有害生物的攻击,植物进化出多层防御系统来感知和应对病毒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同样,为了在寄主植物中建立侵染,病毒进化出相应的反防御策略。RNA沉默在植物抗病毒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作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核心组分,在植物抗病毒免疫中至关重要。该文阐明AGO蛋白通过小分子RNA或DNA甲基化介导的基因沉默,参与植物和病毒的“军备竞赛”。AGO蛋白通过与病毒衍生的小RNA结合,靶向病毒的DNA或RNA,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降解病毒;或与植物内源性小分子RNA结合,调控宿主基因的表达。病毒为成功致病,进化出沉默抑制子(VSR);VSR通过结合病毒小干扰RNA、双链RNA或直接与AGO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寄主的RNA沉默防御系统,以实现自身侵染。在自然界中,植物与病毒的协同进化引起RNA沉默组分AGO蛋白的自然变异,使其进化出多种功能响应不同病毒的攻击。AGO蛋白可在寄主抗病毒防御中作为正调控因子,是植物广谱抗病毒所必需的;同时,自然选择压力赋予AGO蛋白的多态性,使其具有多样化的抗病毒活性。AGO蛋白还可作为寄主抗病毒防御的负调控因子,促进斐济病毒属双链RNA病毒的侵染。AGO蛋白既有抗病毒活性,对多种病毒具有广谱抗性;又可被病毒劫持利用,是抑制水稻产生抗性的特异性的攻击策略。发掘抗病毒RNA沉默所必须的宿主沉默因子,必将为RNA沉默通路及抗病毒功能提供新思路。综上所述,该文系统阐述AGO蛋白在抗病毒防御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讨论AGO蛋白应对不同病毒攻击时的多样性策略,为作物的广谱抗病毒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RNA沉默 AGO蛋白 小分子RNA 沉默抑制子 抗病毒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淼 檀根甲 +2 位作者 丁克坚 高智谋 陈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280-8281,共2页
介绍了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与实践,重点包括:优化面向21世纪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实施创新创业"双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多媒体网络化... 介绍了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与实践,重点包括:优化面向21世纪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实施创新创业"双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建设,加快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婷 江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97-4298,共2页
介绍了《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概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对策与建议,并分析了已经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植物根际螺旋线虫种类记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唐玉 吴慧平 +3 位作者 胡培 王辉 叶春莉 马慧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3,共7页
利用Cobb过筛法分离合肥市大蜀山植物根际螺旋线虫属线虫,在光学显微镜下用de Man法观察并测计形态特征,比对相关文献资料,将大蜀山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spp.鉴定为阿布拿马螺旋线虫H.abunaamai、非洲螺旋线虫H.africanus、H.mucron... 利用Cobb过筛法分离合肥市大蜀山植物根际螺旋线虫属线虫,在光学显微镜下用de Man法观察并测计形态特征,比对相关文献资料,将大蜀山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spp.鉴定为阿布拿马螺旋线虫H.abunaamai、非洲螺旋线虫H.africanus、H.mucronatus和假强壮螺旋线虫H.pseudorobustus,除假强壮螺旋线虫外,均为安徽省首次记录,H.africanus和H.mucronatus为国内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虫 形态学 种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振辉 黄超 +7 位作者 赵宁 毕亚玲 潘月敏 廖敏 张勇 吴向辉 周凤艳 姚卫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共9页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种恶性杂草为主的差异性分布群落,且伴随耕作及生产活动不断发生演替,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安徽省稻田杂草防除仍以化学防控为主,单一化学除草剂常年高频超量使用现象突出,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使水稻稳产增收、杂草可持续防控等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前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为害及防控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安徽省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部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稻田杂草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水稻 安徽省 发生现状 化学防控 突出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及对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莹莹 邵云飞 +4 位作者 杨浩岚 曹付 刘苏 李茂业 李世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6,202,共6页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肉桂醛的熏蒸效果与其浓度和赤拟谷盗发育阶段有关,肉桂醛2.5μL/L熏蒸72 h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好,幼虫次之。在24 h致死中浓度处理下,赤拟谷盗成虫体内SOD、POD、CAT活性分别在48、12 h和36 h达到最高,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70、1.03倍和1.96倍。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成虫POD活性在处理36 h后低于对照,SOD、CAT活性分别在处理36~60 h和24~48 h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经肉桂醛熏蒸处理后,赤拟谷盗成虫体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进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生物防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赤拟谷盗 熏蒸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有效药剂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智杰 张雷 +2 位作者 宋江华 傅敏 张立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6,共9页
为明确安徽舒城和巢湖地区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种类,2021—2022年对该地区的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利用柯赫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以及ITS、LSU和TUB2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引... 为明确安徽舒城和巢湖地区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种类,2021—2022年对该地区的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利用柯赫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以及ITS、LSU和TUB2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甜瓜及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为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代表性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啶酰菌胺、咪鲜胺对其抑制效果较好,其EC_(50)值在0.010 6~0.043 8μg·mL^(-1),可优先选择这两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防治该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栝楼 蔓枯病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