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被引量:20
1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2 位作者 高柱 彭传燚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07.5%和89.3%~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和1.13%。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捷、准确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茶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萹蓄抑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曼曼 刘增辉 +3 位作者 王海燕 黄红梅 王莉莉 徐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6-530,共5页
本文研究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萹蓄乙酸乙酯部... 本文研究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萹蓄乙酸乙酯部位对五种试验菌均显示一定的抑菌活性,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甲酯(1)、β-胡萝卜甙(2)、山柰酚(3)、槲皮素(4)、没食子酸(5)、萹蓄苷(6)、槲皮苷(7)、myricetin 3-O-(3''-O-galloyl)-rhamnopyranoside(8)、杨梅树皮苷(9)、胡桃宁(10)。其中化合物1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蓼科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萹蓄 蓼属 没食子酸甲酯 myficetin 3-O-(3″-O-galloyl)-rhamnopyran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含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1 位作者 郜红建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mmol/L,流速为1.0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mg/L...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方法研究茶叶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建立了KOH梯度淋洗程序为5-40mmol/L,流速为1.0mL/min。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30mg/L,茶叶中氟的检出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0.7%-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02%;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氟离子 氧弹燃烧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茶叶碎末对草鱼生长及脂类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桑八一 张尧北平 +3 位作者 宛晓春 周裔彬 杨严鸥 张建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21,共6页
选取黄山毛峰、霍山黄芽、龙井、屏山炒青、普洱、祁门红茶6种茶末,分析其对草鱼生长、饲料系数、鱼肉中脂类和脂肪酸的影响。在草鱼日粮中添加0、7、14、28 g/kg的茶粉制成颗粒饲料;选择5.5 g左右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每组3个平行,饲养... 选取黄山毛峰、霍山黄芽、龙井、屏山炒青、普洱、祁门红茶6种茶末,分析其对草鱼生长、饲料系数、鱼肉中脂类和脂肪酸的影响。在草鱼日粮中添加0、7、14、28 g/kg的茶粉制成颗粒饲料;选择5.5 g左右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每组3个平行,饲养8周。试验结果显示:14 g/kg的普洱组,草鱼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 g/kg霍山黄芽降低草鱼肉中脂肪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7 g/kg黄山毛峰和14 g/kg普洱、祁红、霍山黄芽、屏山炒青降胆固醇的效果较好,较对照组的降低率分别约为12.69%、11.19%、14.18%、8.21%、11.94%;随着茶末添加量的增加,鱼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逐渐降低,多不包脂肪酸(PUFA)的含量逐渐增加。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茶末对草鱼的生长有影响,且能降低肌肉中脂肪、胆固醇含量,改善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末 草鱼 总脂肪 总胆固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绿茎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丽 鲍官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9-1521,1586,共4页
本文研究冻绿茎部的化学成分。主要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冻绿茎中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冻绿茎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山萘酚(1),7.羟基-5一甲氧基苯酞(2),山奈素... 本文研究冻绿茎部的化学成分。主要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冻绿茎中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冻绿茎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山萘酚(1),7.羟基-5一甲氧基苯酞(2),山奈素(3),墨沙酮(4),山萘酚.3.0-a-L.鼠李糖苷(5),4’,5,7-三羟基。黄烷4.醇(6),槲皮素(7),木犀草素(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绿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道地药材宣木瓜中槲皮素和芦丁的HPLC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齐传汾 宋社吾 +2 位作者 刘海兵 杜先锋 方从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293-29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安徽省道地药材宣木瓜中的槲皮素和芦丁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同时测定槲皮素和芦丁两种物质的含量,重现性好,为道地药材宣木瓜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方法学的依据,并为该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安徽省道地药材宣木瓜中的槲皮素和芦丁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同时测定槲皮素和芦丁两种物质的含量,重现性好,为道地药材宣木瓜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方法学的依据,并为该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提供色谱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HPLC 槲皮素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膜滤分离纯化放大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敬娟 杜先锋 《茶叶通讯》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茶皂素是从茶饼粕提取的一种五环三萜类混合物,其成分复杂,纯化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成本较高,收率较低,纯度不高的现象。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陶瓷膜超滤结合有机膜纳滤浓缩技术对茶皂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在工业上进行小试试验,结果表明... 茶皂素是从茶饼粕提取的一种五环三萜类混合物,其成分复杂,纯化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成本较高,收率较低,纯度不高的现象。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陶瓷膜超滤结合有机膜纳滤浓缩技术对茶皂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在工业上进行小试试验,结果表明,经过0.02μm的超滤陶瓷膜和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Da的有机纳滤膜浓缩后,经喷雾干燥,产品的纯度从51%提高到88.2%,得率为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陶瓷膜 超滤 有机膜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苗儿茶素类、嘌呤碱及游离氨基酸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林 宛晓春 +1 位作者 张正竹 陈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应用HPLC-PDAD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4~5叶初展的福云6号沙培茶籽苗各部位儿茶素类、嘌呤碱、氨基酸(茶氨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主要分布于茶籽苗叶片及嫩茎,子叶下部含量明显降低;EGCG、茶氨酸... 应用HPLC-PDAD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4~5叶初展的福云6号沙培茶籽苗各部位儿茶素类、嘌呤碱、氨基酸(茶氨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主要分布于茶籽苗叶片及嫩茎,子叶下部含量明显降低;EGCG、茶氨酸在茶籽苗嫩叶中含量较高,并随叶片成熟不断减少,但茶氨酸以侧根和主根最为富集,其代谢前体氨基酸(Glu、Ala)在根部亦具较高含量。随着茶籽萌发,茶氨酸在胚根大量合成,初露紫红色嫩茎的茶籽苗根系茶氨酸含量达13.429mg/g鲜重。据此认为培育茶籽及其无性系幼苗,并以幼嫩根系为材料,有望成为茶籽综合利用及天然茶氨酸获取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苗 儿茶素 茶氨酸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氟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彭传燚 陈静 +2 位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宛晓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500,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茶树的生长;1 mg/L氟处理下,茎和叶中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茎2=0.916 4,R叶2=0.970 6),根中氟含量变化不显著;10 mg/L氟处理下,根、茎和叶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并于32 d达到最大值。低氟下(0.1~10 mg/L),茶树根系吸收溶液氟符合Michalis-Menten动力学模型,说明茶树根系吸收氟可能存在一个主动的过程;高氟下(50~100 mg/L),表现出被动吸收的过程,根系和茎氟含量迅速上升,叶在50 mg/L氟处理下达到饱和状态。茶树根系氟吸收短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是快速的吸收随后是缓慢的饱和吸收,这可能与根细胞壁吸附氟离子和氟离子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茶树氟的吸收速率与转运速率均与氟处理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氟离子 富集规律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苹果树枝 叶中根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荣涛 刘杰超 +2 位作者 焦中高 王思新 杜先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5-388,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苹果树枝、叶中根皮苷含量的RP-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mm×4·6mm,Φ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pH为2·6的磷酸水溶液(50∶50),等度洗脱,柱温为30℃,287nm紫外检测,流速为0·...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苹果树枝、叶中根皮苷含量的RP-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mm×4·6mm,Φ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pH为2·6的磷酸水溶液(50∶50),等度洗脱,柱温为30℃,287nm紫外检测,流速为0·6mL·min-1,在10min内可实现苹果树枝、叶中根皮苷的快速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根皮苷在0·30~4·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3,加标回收率98·95%,RSD为1·22%,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 苹果树 根皮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齐传汾 宋社吾 +3 位作者 刘道芳 杜先锋 宛晓春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通过对3月龄Wister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7天,每天灌胃TIP40mg/kg和10mg/kg,并设去卵巢组(OVX)、假手术组(Sham)和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OVX-E2),在给药3个月时,测定大鼠股骨骨矿密度(BMD)、骨钙及血清钙水平等,研究葛根异黄酮(TIP)对... 通过对3月龄Wister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7天,每天灌胃TIP40mg/kg和10mg/kg,并设去卵巢组(OVX)、假手术组(Sham)和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OVX-E2),在给药3个月时,测定大鼠股骨骨矿密度(BMD)、骨钙及血清钙水平等,研究葛根异黄酮(TIP)对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结果TIP40mg/kg的BMD比去卵巢组显著提高了18.1%;使胫骨和血清钙含量显著增加;使去卵巢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和胸腺重量系数明显恢复;并可明显控制大鼠的体重。葛根异黄酮可能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并有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骨质疏松症 股骨矿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油茶皂苷粗提液 被引量:7
12
作者 涂云飞 杜先锋 +3 位作者 张雪波 朱培蕾 姚立霞 汪雪丽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陶瓷膜微滤去除油茶籽饼粗提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油茶籽饼中主要活性成分油茶皂苷的得率与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以55%乙醇超声提取油茶皂苷,抽滤后,以30g/mL的油茶皂苷进行0.5μm微滤,压力控制在0.1~0.15MPa,温度控制在40... 通过陶瓷膜微滤去除油茶籽饼粗提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油茶籽饼中主要活性成分油茶皂苷的得率与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以55%乙醇超声提取油茶皂苷,抽滤后,以30g/mL的油茶皂苷进行0.5μm微滤,压力控制在0.1~0.15MPa,温度控制在40℃左右,油茶总皂苷的转移率约达89.25%,除杂率约14.5%,纯度相对较好;过滤后的透过液清澈,黄亮.作为前处理微滤,应用于工业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陶瓷膜 微滤 油茶皂苷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及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磊 周裔彬 +3 位作者 宛晓春 胡经纬 陈玮 尚岩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8-464,共7页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的腿肌、胸肌、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经定期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8g/kg绿茶粉和1.5、2.0g/kg茶多酚能降低蛋鸡机体组织和鸡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最大的降低趋势出现在添加后8~10周,茶多酚的效果略优于绿茶粉。本研究为开发绿茶粉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粉 茶多酚 脂质代谢 罗曼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离心分配色谱(HPCPC)分离纯化苹果树枝中的根皮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荣涛 焦中高 +4 位作者 刘杰超 王思新 张春岭 刘慧 杜先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5-649,共5页
根皮苷是苹果中主要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根皮苷,运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对苹果树枝乙醇提取物中的根皮苷进行分离纯化。对两相溶剂体系、转子转速和流动相流速等参数进行系统的优化实验... 根皮苷是苹果中主要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根皮苷,运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对苹果树枝乙醇提取物中的根皮苷进行分离纯化。对两相溶剂体系、转子转速和流动相流速等参数进行系统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1∶5,v/v),上相有机相为固定相,下相水相为流动相,转子转速为1500r·min-1,流速为3.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87nm。在此条件下,在30min内,从纯度为17.91%苹果树枝乙醇提取物中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根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为91.20%,根皮苷的回收率为9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高效离心分配色谱(HPCPC) 根皮苷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自交花粉管在活体花柱中的不亲和性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郁 江昌俊 张和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9-435,共7页
采用以苯胺蓝染色的荧光显微技术对茶树无性系品种龙井43活体花柱上(中)的自交和异交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自交花粉可以在柱头上正常萌发生长;授粉后24h内自交与异交花粉管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24h之后自交花粉管生长速... 采用以苯胺蓝染色的荧光显微技术对茶树无性系品种龙井43活体花柱上(中)的自交和异交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自交花粉可以在柱头上正常萌发生长;授粉后24h内自交与异交花粉管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24h之后自交花粉管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异交,最后在花柱基部停止伸长,且伴随产生花粉管顶端形态异常,荧光异常明亮等不亲和(受抑制)现象。由此进一步证实茶树自交花粉管生长受抑制的形态学表现与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类型特征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自交不亲和性 花粉管 荧光 自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胁迫对茶树氟吸收累积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荟梅 董阳阳 +2 位作者 陈贵杰 彭传燚 付正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2-747,共6页
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氟(F)胁迫对茶树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以及茶树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胁迫促使茶树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 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氟(F)胁迫对茶树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以及茶树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胁迫促使茶树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氟胁迫下茶树的H202、丙二醛(MDA)以及脯氨酸(Pro)含量升高。茶树根部和地上部分氟含量均随着氟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器官的氟含量(Y)与氟添加浓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说明茶树对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低浓度氟胁迫可以有效刺激茶树体内抗氧化酶活力,而高浓度氟胁迫下茶树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不能清除过多的活性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胁迫 茶树 抗氧化酶 生化指标 吸收累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木瓜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雪丽 姚立霞 杜先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8-190,共3页
以宣木瓜干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木瓜醋,并采用孔径为0.1μm的无机陶瓷膜对产品进行过滤杀菌。结果表明: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5%、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为8d,获得酸度为6.15%的宣木瓜果... 以宣木瓜干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木瓜醋,并采用孔径为0.1μm的无机陶瓷膜对产品进行过滤杀菌。结果表明: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5%、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为8d,获得酸度为6.15%的宣木瓜果醋。果醋经陶瓷膜过滤后,澄清度达到94.5%,且稳定性好,并具有冷杀菌的优势。选用logistic方程作为醋酸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y=-5.027093[1+(x/x0)]9.95237+6.2963,决定系数R2=0.99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陶瓷膜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及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从兵 宛晓春 +2 位作者 苏二正 江昌俊 李贺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海藻酸钠固定化处理的野葛细胞为试材,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培养周期中细胞生长、糖源消耗和异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野葛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迟滞期(0~8 d)、指数生长期(8~14d)和稳定增长期(14~18 d)... 以海藻酸钠固定化处理的野葛细胞为试材,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培养周期中细胞生长、糖源消耗和异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野葛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迟滞期(0~8 d)、指数生长期(8~14d)和稳定增长期(14~18 d).在培养的第18天达到最大生物量(48.56 g(FW)/L),约为初始接种量的3.04倍.同时,糖源随细胞生长量的增加而不断消耗.在野葛细胞培养周期中,固定化细胞胞内黄酮和培养液黄酮逐渐累积,培养体系中的总黄酮含量与细胞生长量呈同步增长的关系,第16天,总黄酮含量约为初始培养时的17.28倍.试验结果为采用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的方法进行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 野葛 细胞固定化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药用成分异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从兵 宛晓春 +1 位作者 江昌俊 胡颍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属植物野葛和粉葛块根的主要药用成分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0批次野葛药材HPLC图谱的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属植物野葛和粉葛块根的主要药用成分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0批次野葛药材HPLC图谱的检测,共确定了15个色谱峰作为野葛的共有指纹峰,根据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野葛的HPLC指纹图谱;与不同产地野葛的HPLC图谱的比较,供试样品的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而与粉葛样品的HPLC图谱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得到的色谱图可以作为野葛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异黄酮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柱层析纯化油茶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云飞 张雪波 杜先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303-305,共3页
本文通过选用特定的吸附柱层析活性炭纯化油茶皂苷。以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活性炭吸附柱层析富集油茶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及再生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洗之后再以90%乙醇洗脱较好;香草醛.浓硫酸为检测方法检测下... 本文通过选用特定的吸附柱层析活性炭纯化油茶皂苷。以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活性炭吸附柱层析富集油茶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及再生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洗之后再以90%乙醇洗脱较好;香草醛.浓硫酸为检测方法检测下,总皂苷解吸得率为62.9%,总洗脱率为92.4%,纯度为50.1%以上;该类柱层析活性炭在分离纯化及脱色方面作用较显著,工艺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颗粒活性炭 油茶皂苷 黄酮苷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