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訾金爽 李四方 +1 位作者 汪芳芳 郑文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AMMI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和新马桥生态试点能够较好地分辨品种湿面筋含量,区分品种面团稳定时间的最佳地点是太和生态试点,阜阳生态试点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的吸水率,能较好地区分蛋白质含量的生态试点是新马桥。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表现好的品种是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湿面筋含量中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和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是蛋白质含量平均值较高且较稳定的品种。相对而言,天益科麦5号具有广适、稳定且品质性状优良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小麦 AMMI模型 主要品质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赵佳雯 李子洪 +9 位作者 欧星雨 王伊朗 丁小飞 梁乐瑶 丁文金 张海鹏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4-1933,共20页
探究氮肥和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4年小麦生长季,以白湖麦1号和皖西麦063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 hm^(-2))、N10(150 kg hm^(-2))、N12(180kg hm^(-2))、N14(210... 探究氮肥和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4年小麦生长季,以白湖麦1号和皖西麦063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 hm^(-2))、N10(150 kg hm^(-2))、N12(180kg hm^(-2))、N14(210 kg hm^(-2)),3个施氮基追比F1(8︰2)、F2(7︰3)、F3(6︰4);钾肥150 kg hm^(-2),分为一次性基施(K1)和基追比5︰5(K2)2个处理,研究了对弱筋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氮素积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与钾肥运筹显著影响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植株氮素积累均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和追氮比例下,钾肥追施较一次性基施的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更高,且施氮量、追氮比例和钾肥追施处理对弱筋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及其产量的影响也显著,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氮量和追氮比例下,钾肥追施较一次性基施的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及产量更高,而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也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符合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施肥模式中,N12K2F2处理较N12K1F2处理的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平均增加7.3%、12.3%;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后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分别平均增加19.0%、7.7%;氮素积累量平均提高13.5%;且N12K2F2处理较N0K2处理的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产量分别平均增加6.7%、86.8%、25.1%、152.7%,较N12K1F2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穗数、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6%、5.5%、4.6%、12.6%。综上所述,施氮量为180 kg hm^(-2)、基追比7︰3、钾肥拔节期追施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量质协优的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钾肥追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穗期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耐渍指标筛选与评价
3
作者 任赵平 宋佳乐 +5 位作者 陈龙 罗门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尚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6-1796,共11页
为明确孕穗期渍害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不渍水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在小麦孕穗期进行连续7 d的渍水处理,研究孕穗期渍水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光合生理基础,筛选耐渍指标。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旗... 为明确孕穗期渍害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不渍水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在小麦孕穗期进行连续7 d的渍水处理,研究孕穗期渍水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光合生理基础,筛选耐渍指标。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旗叶光合相关参数和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化处理获得小麦耐渍胁迫综合评价值(W值),基于W值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参试材料耐渍特性可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耐渍型)、Ⅱ级(较耐渍型)、Ⅲ级(耐渍中间型)、Ⅳ级(渍害较敏感型)和Ⅴ级(渍害敏感型)。根据品种综合表现,筛选出5个耐渍型小麦品种(鄂麦596、淮麦44、苏隆128、扬麦33和扬麦15)。与对照相比,渍害胁迫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下降5.71%~38.56%、5.66%~21.41%和7.40%~14.98%,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与其他品种相比,耐渍型品种产量降幅最小,受渍害影响较轻。渍水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较对照下降10.67%~42.32%、29.31%~62.99%和10.55%~53.91%。分别计算5种类型小麦品种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比较品种间差异。筛选出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5个指标作为小麦孕穗期耐渍能力的评价指标,筛选出的耐渍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光合能力和渍害后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耐渍品种筛选和稳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耐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6-BA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光合性能、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栾佳萌 欧星雨 +6 位作者 姜悦和 王百稳 熊燕玲 汪吉祥 黄正来 马尚宇 张文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5-860,共16页
【目的】探究外源6-BA对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方法】选用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和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进行盆栽试验。每盆装入0—20 cm大田耕层土壤,然后将盆栽埋置于试验田内。于孕穗期,将盆栽小麦移... 【目的】探究外源6-BA对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方法】选用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和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进行盆栽试验。每盆装入0—20 cm大田耕层土壤,然后将盆栽埋置于试验田内。于孕穗期,将盆栽小麦移入人工生长室内进行低温胁迫处理,设置两个处理温度:-2℃、0℃,低温处理时间为18:00—6:00,其余时段(6:00—18:00)温度均为5℃,处理周期为24 h,处理结束后移回大田。设置4个6-BA溶液喷施浓度处理:0(CK)、10、20、30 mg/L,低温处理后1天进行喷施。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取小麦旗叶样品,测定SPAD值、光合性能指标、光合相关酶活性。开花后10天起,取籽粒样品,测定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CK相比,喷施6-BA均提高了两个低温胁迫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喷施6-BA处理的小麦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在花后10天提高12.72%~53.64%,PEP羧化酶活性提高6.40%~44.17%。低温胁迫处理后,外源6-BA溶液提高了籽粒千粒重和灌浆速率。与对照相比,烟农19喷施6-BA处理的灌浆平均速率和千粒重分别提高1.12%~25.00%和1.32%~20.84%,皖麦52分别提高了2.75%~28.42%和6.26%~27.67%。外源6-BA对低温敏感的小麦皖麦52产量的修复效果优于对低温迟钝型小麦品种烟农19。【结论】外源6-BA能够显著改善孕穗期低温后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提高小麦籽粒灌浆能力,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减产。在本试验条件下,20 mg/L的外源6-BA缓解低温胁迫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低温 光合特性 灌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车钊 罗华影 +5 位作者 丁凤磊 张浩苏 姜方莹 张宗祥 董召荣 宋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9-1508,共10页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依托有机、无机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设单施化肥(T1)、15%羊粪配施化肥(T2)、30%羊粪配施化肥(T3)和45%羊粪配施化肥(T4)4个施肥处理,以及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2...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依托有机、无机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设单施化肥(T1)、15%羊粪配施化肥(T2)、30%羊粪配施化肥(T3)和45%羊粪配施化肥(T4)4个施肥处理,以及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2个追肥时间,利用real-time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nirS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反硝化能力(DC)、土壤呼吸(SR)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拔节前期,拔节后期小麦根际土壤中DC和SR显著降低,DOC、NO_(3)^(-)-N含量显著下降,pH和nirS丰度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DC与DOC和NO_(3)^(-)-N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与pH和nirS丰度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P<0.05)显著负相关,与nirK丰度无显著相关性。在拔节后期,较单施化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DC和SR均显著降低;DC和SR及nirK丰度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呈下降趋势,nirS丰度呈上升趋势;nirK型菌群α多样性指数提高,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irS型菌群丰度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呈不断下降趋势。RDA分析表明,pH和NO_(3)^(-)-N是影响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NO_(3)^(-)-N和NH_(4)^(+)-N含量是影响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DC与nirK丰度和nirS型菌群落Chao1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irS丰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拔节后期,小麦可通过减少根际DOC含量、提高pH而削弱根际反硝化能力,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有机肥施入比例可改变小麦根际NO_(3)^(-)-N含量,降低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丰度,改变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降低根际反硝化能力,缓解拔节后期低氮胁迫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拔节期 根际土 反硝化能力 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穗期渍水对小麦花后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君佑 单雅敬 +7 位作者 孙彩勇 王孟昌 耿兵婕 盖盼盼 马尚宇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
为明确孕穗期土壤渍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供试品种,采用管栽方式,在小麦孕穗期进行渍水5 d、10 d和15 d处理,以无渍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孕穗期不同渍水持续时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根系... 为明确孕穗期土壤渍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供试品种,采用管栽方式,在小麦孕穗期进行渍水5 d、10 d和15 d处理,以无渍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孕穗期不同渍水持续时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能显著影响小麦花后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随孕穗期渍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花后6 d和18 d,不同土层小麦根系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及根平均直径均呈减少趋势;各渍水持续时间处理下,根系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根平均直径与CK的相对值变化不大。随孕穗期渍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花后18 d不同土层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呈减少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小麦成熟期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呈增加趋势,而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呈减少趋势。孕穗期渍水通过影响穗粒数及千粒质量使籽粒产量降低。花后18 d 20.1~60.0 cm土层的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及根系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渍水 根系形态 抗氧化酶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曲专用小麦面粉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彩霞 王云 +3 位作者 李四方 崔文礼 王永玖 郑文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为了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优异制曲专用小麦品种和种质,选用目前被白酒企业广泛使用的制曲专用小麦荃麦725、皖恳麦9号、烟农999、龙科1109、华成1688、泛麦5号共6个品种,以及谷神19、涡麦19、涡麦303、皖宿21共4个非制曲小麦品种,通过测定... 为了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优异制曲专用小麦品种和种质,选用目前被白酒企业广泛使用的制曲专用小麦荃麦725、皖恳麦9号、烟农999、龙科1109、华成1688、泛麦5号共6个品种,以及谷神19、涡麦19、涡麦303、皖宿21共4个非制曲小麦品种,通过测定蛋白质和淀粉的理化特性、面筋特性和粉质参数等指标,分析了制曲专用小麦在面粉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共同特征。结果表明,制曲小麦总淀粉含量高于59%,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高于65%,直链淀粉含量低于30%;在淀粉糊化特性中,制曲小麦的高峰粘度高于2500 mPa·s,低谷粘度高于2000 mPa·s,稀懈值高于400 mPa·s,最终粘度高于1600 mPa·s,反弹值高于1300 mPa·s;制曲小麦谷蛋白含量低于4.00%,湿面筋含量低于30%,面筋指数低于80%,吸水率低于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曲专用小麦 面粉品质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及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尚宇 韩笑 +4 位作者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元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4-62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不同时间渍水处理(0、3、6和9 d,分别用W0、W3、W6和W9表示),研究其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不同时间渍水处理(0、3、6和9 d,分别用W0、W3、W6和W9表示),研究其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性、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W3处理根系形态与W0无显著差异,而W6和W9处理根系总长、平均直径、干重、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显著低于W0;2个品种根系中MDA含量和POD活性随渍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SOD活性随渍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后21 d,W6和W9处理根系中MDA含量和POD活性显著高于W0,而SOD活性显著低于W0。W6和W9处理2个品种成熟期籽粒干重及其占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比例、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皖麦52’的W6和W9处理的穗粒数显著下降。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花后21 d根系干重、总表面积、总体积与产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开花期渍水3 d对2个品种的根系形态、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开花期渍水6和9 d小麦灌浆中后期根系总长、平均直径、干重、总表面积、总体积和SOD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成熟期籽粒干重及其所占比例减少,进而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小麦 根系形态 抗氧化酶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海藻糖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宇星 马亮亮 +5 位作者 张月 秦博雅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樊永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10-2224,共15页
为探究外源海藻糖(TRE)对高温胁迫下灌浆期不同耐性小麦品种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作用,于2020—202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高新技术农业园进行试验,选用前期筛选得的耐热性差异显著的敏感型小麦品种泛麦5号(Fanmai 5,FM5)和耐热型小麦品... 为探究外源海藻糖(TRE)对高温胁迫下灌浆期不同耐性小麦品种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作用,于2020—202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高新技术农业园进行试验,选用前期筛选得的耐热性差异显著的敏感型小麦品种泛麦5号(Fanmai 5,FM5)和耐热型小麦品种淮麦33(Huaimai 33,HM33)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叶面喷施清水+不高温(CK1)、清水+灌浆期高温胁迫(CK2)、10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_(10)H)、15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15H)和20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20H)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下降,与非高温逆境相比,高温胁迫下小麦产量显著下降,穗数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千粒重是减产的主导因素。与喷清水相比,喷施海藻糖后产量较高温胁迫处理有所提升,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变化幅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耐热品种的SPAD值降幅与丙二醛的增幅较小,但CAT活性的增幅较大,因而减产幅度较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SPAD、SOD及POD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DA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通过降低Pn、Gs和Tr抑制小麦的光合作用,减少光合产物的生成,造成最终的减产。喷施TRE,Pn、Gs、Tr、SPAD和CAT是降低高温胁迫伤害的主要指标,敏感品种缓解效果明显。此外,开花期喷施浓度15 mmol L^(–1)海藻糖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海藻糖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响应差异机制和小麦抗氧化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胁迫 海藻糖 旗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水和增温对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和地上部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盖盼盼 马尚宇 +6 位作者 耿兵婕 陈研 任赵平 叶苗苗 张文静 樊永惠 黄正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7-64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和增温对小麦根系形态和干物质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花后0~7 d全天淹水深为2 cm)、增温(HL,花后0~7 d每日10:00—16:00处理)、...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和增温对小麦根系形态和干物质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花后0~7 d全天淹水深为2 cm)、增温(HL,花后0~7 d每日10:00—16:00处理)、渍水+增温复合因素(WL+HL)与对照(CK,不进行渍水和增温)4个处理,于开花期及开花后每7 d取样,测定其根系长度、平均直径、体积、干重、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O_(2)^(·-)产生速率以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产量。[结果]在花后7 d时,WL的‘扬麦18’的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体积以及干重均增加,‘烟农19’的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以及干重均降低。花后14~28 d WL和HL处理中,2个小麦品种的根系总长度、体积以及干重均降低。WL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大于HL,WL+HL对其根系形态指标影响程度大于WL和HL单一因素处理。WL和HL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SOD活性,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POD活性、MDA含量以及O_(2)^(·-)产生速率。WL+HL对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O_(2)^(·-)产生速率影响最大。逆境处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提高;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WL+HL的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显示根系形态指标与产量存在正相关性,其中根系长度与‘扬麦18’产量关系呈正相关,根系体积和干重与‘烟农19’产量关系呈正相关,MDA含量和POD活性及O_(2)^(·-)产生速率对产量的影响显著,SOD活性对其产量影响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渍水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增温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渍水和增温对MDA含量、POD活性、O_(2)^(·-)产生速率的影响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逆境处理限制了根系的生长,对不同品种的根系形态指标影响存在差异;WL对根系的影响大于HL,但地上部干物质转运与之相反,HL对其影响大于WL;与对照相比,WL+HL对植株地上、地下部的伤害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增温 根系表型 抗氧化酶活性 干物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后渍水遮阴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贝贝 徐旭 +7 位作者 赵艳 侯君佑 杨丽 胡正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水杨酸(SA)对小麦花后渍水遮阴胁迫后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渍水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渍水迟钝型品种扬麦18为材料,人工模拟花后7 d、11 d和15 d 3个渍水遮阴时长,于处理结束... 为探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水杨酸(SA)对小麦花后渍水遮阴胁迫后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渍水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渍水迟钝型品种扬麦18为材料,人工模拟花后7 d、11 d和15 d 3个渍水遮阴时长,于处理结束当天喷施6-BA和SA,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淀粉积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遮阴后喷施6-BA和SA能不同程度上缓解渍水遮阴对小麦籽粒淀粉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造成的影响,对籽粒SSS活性修复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AGPase和SBE,GBSS活性受外源6-BA的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喷施6-BA和SA提高了淀粉积累速率,增加了淀粉的最终积累量,延长了花后渍水遮阴后小麦灌浆持续时间,提高了平均灌浆速率,增加了千粒质量和花后渍水遮阴7 d、11 d处理的穗粒数,减轻了花后渍水遮阴对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另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间比较,6-BA的修复效果要优于SA。喷施6-BA和SA均能缓解花后渍水遮阴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造成的伤害,有利于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遮阴 6-苄氨基腺嘌呤(6-BA) 水杨酸(SA) 淀粉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渍水和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盖盼盼 侯君佑 +3 位作者 耿兵婕 张文静 樊永惠 黄正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7-1256,共10页
为了解花后渍水和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高温(HL)和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L)处理,以正常生长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 为了解花后渍水和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高温(HL)和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L)处理,以正常生长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光合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CK比较,花后渍水、高温、渍水+高温胁迫均显著降低了2小麦品种旗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增加了胞间CO_(2)浓度(C_(i))。花后渍水、高温、渍水+高温胁迫处理较CK降低了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提高了营养器官所占比例;显著降低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渍水+高温复合胁迫对光合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渍水和高温单一因素,高温对其影响大于渍水。在花后21 d时,被测光合参数(除C_(i))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C_(i)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扬麦18的Ф_(PSⅡ)、P_(n)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烟农19的SPAD值、P_(n)对其产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高温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处理对花后高温胁迫弱筋小麦生选6号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犇 李宇星 +5 位作者 李哲 姜沣溢 黄正来 樊永惠 张文静 马尚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为明确海藻糖处理对花后高温胁迫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20—2021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以优质弱筋小麦生选6号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T1)、开花期(T2)、花后10 d(T3)进行海藻糖处理,处理浓度为5 mmol... 为明确海藻糖处理对花后高温胁迫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20—2021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以优质弱筋小麦生选6号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T1)、开花期(T2)、花后10 d(T3)进行海藻糖处理,处理浓度为5 mmol·L^(-1)(C1)、10 mmol·L^(-1)(C2)、15 mmol·L^(-1)(C3),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花后15~19 d进行高温处理。结果表明,海藻糖处理可以提高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以及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海藻糖处理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花前营养器官储藏的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及转运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海藻糖处理浓度的增加籽粒淀粉含量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时期C2、C3两个处理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但C3要略高于C2。海藻糖处理降低了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但谷蛋白含量高于CK,并且海藻糖处理下籽粒谷/醇值显著高于CK。海藻糖处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沉降值,且与CK有显著差异。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T1时期喷施C3浓度海藻糖处理的籽粒产量及品质较CK提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弱筋小麦 海藻糖 产量形成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