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儿茶素氧化机理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大祥 宛晓春 +1 位作者 杨昌军 王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在制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可发生苯骈环化反应而形成茶黄素,茶黄素还可转化成茶萘酚醒、脱氢茶黄素和高聚合物;同时,儿茶素可发生二聚合反应产生原花青素类以及双黄烷醇类等物质;儿茶素还可能与茶没食子素、杨梅甙、阿福豆素、维生素C、... 在制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可发生苯骈环化反应而形成茶黄素,茶黄素还可转化成茶萘酚醒、脱氢茶黄素和高聚合物;同时,儿茶素可发生二聚合反应产生原花青素类以及双黄烷醇类等物质;儿茶素还可能与茶没食子素、杨梅甙、阿福豆素、维生素C、茶氨酸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加合物。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儿茶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特性。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时,自身氧化产生双黄烷醇,也可发生A环的断裂而产生羧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氧化 茶黄素 茶红素 原花青素 双黄烷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钟秋生 陈常颂 +3 位作者 游小妹 陶湘辉 张应根 陈荣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68-474,共7页
为了探讨丹桂品种制乌龙茶做青调控工艺,以丹桂小至中开面鲜叶为原料,分别在空调和自然环境下,采用轻发酵做青方式制作乌龙茶,并对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桂乌龙茶香气的主要成分有橙花叔醇、α-法尼烯、苯甲醛、苯乙醛、β-... 为了探讨丹桂品种制乌龙茶做青调控工艺,以丹桂小至中开面鲜叶为原料,分别在空调和自然环境下,采用轻发酵做青方式制作乌龙茶,并对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桂乌龙茶香气的主要成分有橙花叔醇、α-法尼烯、苯甲醛、苯乙醛、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己酸-3-己烯酯、β-异戊酸苯乙酯、3,4-二甲基环己醇、苯乙腈、吲哚等;空调环境下做青的乌龙茶香气种类比自然环境下做青的丰富;自然环境下做青丹桂乌龙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醛类、烯类为主,而空调环境做青丹桂乌龙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含量均大于10%)。感官审评表明,空调环境下做青所制毛茶样香气得分高于自然环境做青的,内质也较优。做青过程中采用空调设备控制适当的温、湿度有利于乌龙茶香气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环境 丹桂 乌龙茶 香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志文 李大祥 +1 位作者 宛晓春 凌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6,共6页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物质,占茶叶干重12%~24%,是茶叶中最具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的物质。文中对目前国内外纯化制备儿茶素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综述。常见的儿茶素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物质,占茶叶干重12%~24%,是茶叶中最具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的物质。文中对目前国内外纯化制备儿茶素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综述。常见的儿茶素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吸附树脂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儿茶素单体纯度不高,仍需结合结晶、制备型液相色谱技术或膜分离技术进行进一步纯化,从而才能获得高纯度的儿茶素单体。在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中,每种方法都有相应的优缺点。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的量较大,但是分离时间较长,而且Sephadex LH—20柱填料昂贵;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效果较好,得到的儿茶素单体的纯度较高,分离时间相对要短,但是目前市场上只有分析型,分离的量相对少;硅胶材料廉价,但是分离的效果不佳,且分离过程相对繁琐,单体制备量较小;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已实现EGCG单体的工业化生产,但在其他儿茶素单体的分离制备上尚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分离制备 茶叶 纤维素柱层析分离 硅胶柱层析分离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中多酚组分和多酚总量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绍德 陈畅畅 +3 位作者 李大祥 魏志文 华再欣 江正君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产地、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16种黑茶茶样的多酚总量和多酚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种黑茶中多酚总量在4%-9%之间,且储存年代较久的茶样,其多酚总量相对较低。茶多酚的主要组分... 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产地、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16种黑茶茶样的多酚总量和多酚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种黑茶中多酚总量在4%-9%之间,且储存年代较久的茶样,其多酚总量相对较低。茶多酚的主要组分儿茶素的含量较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0.9%,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1%-0.3%,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等儿茶素在16种茶样中基本未检出;没食子酸为0.2%-0.6%。多酚中的茶黄素仅在湖南安化茯砖、湖南黑毛茶二级、三级、四级和湖北赵李桥老青砖等5种茶中检出,含量0.08%-0.15%,其他11种黑茶中未检出。16种黑茶中咖啡碱含量在2%-4%之间。从分析结果来看,黑茶存放的年代越久,其主要内含物质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多酚 咖啡碱 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