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彪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查发现,当前安徽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农业提质增效并不显著。本文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征介绍为出发点,深入走进安徽...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查发现,当前安徽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农业提质增效并不显著。本文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征介绍为出发点,深入走进安徽省调研,分析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新型农业 社会化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放养柴鸡早春管理要点
2
作者 马元山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1期18-18,共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蛋黄人、颜色深,蛋白质、卵磷脂、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多的柴鸡蛋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柴鸡蛋已成为紧俏商品,价格是笼养鸡蛋的2~4倍,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成年柴鸡是商品肉鸡价格的3~6倍,经济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蛋黄人、颜色深,蛋白质、卵磷脂、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多的柴鸡蛋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柴鸡蛋已成为紧俏商品,价格是笼养鸡蛋的2~4倍,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成年柴鸡是商品肉鸡价格的3~6倍,经济效益显著。规模化放养柴鸡已成为养鸡业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柴鸡耐粗饲,抗病力强,往往还按庭院式养鸡模式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规模化放养柴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某些环节的管理比笼养鸡更难以控制,因此对柴鸡的管理应该“粗中有细”,尤其在早春期间放养,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要点 柴鸡蛋 规模化 放养 早春 商品肉鸡 氨基酸含量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3
作者 马尚宇 王艳艳 +5 位作者 刘雅男 姚科郡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元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5-385,共11页
为明确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于 2016-2017 年和 2017-2018 年两个小麦生长 季, 采用 3 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以播期为主区[10 月 12 日播种(适播, ST)和 11 月 12 日播种(晚播, LT)], 播量为 裂区[2.25×106 株&#... 为明确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于 2016-2017 年和 2017-2018 年两个小麦生长 季, 采用 3 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以播期为主区[10 月 12 日播种(适播, ST)和 11 月 12 日播种(晚播, LT)], 播量为 裂区[2.25×106 株·hm 2(M1)、3.00×106 株·hm 2(M2)和 3.75×106 株·hm 2(M3)], 每个播量设置 3 个施氮量[纯 N 150 kg·hm 2(N1)、225 kg·hm 2(N2)和 300 kg·hm 2(N3)], 研究播期、播量和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 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播期、播量和施氮量 3 因素互作显著影响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氮素利 用效率、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花后干物质积累以及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其中, ST 处理显著提高了开花期群体干物质量、成熟期干物质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小麦穗数、 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 LT 处理。在 ST 和 LT 处理条件下, M2 和 M3 处理有效穗数、开花期干物质 量和成熟期干物质量显著高于 M1, M2 处理穗粒数、花后干物质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单茎中籽粒重量及 其在单茎中所占比例较高, 显著高于 M1 和 M3。N3 处理的有效穗数、开花期群体干物质量、成熟期干物质 量和花后干物质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高于 N1 和 N2。在 ST 处理条件下 M1、M2 处理和 LT 处理条件下 所有播量处理均以 N3 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茎籽粒干重及其在单茎中所占比例较高。本试验条件下, 增施氮 肥和适当增大播量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安农大 1216’在 10 月 12 日播种, 播种密度 3.00×106 株·hm 2、 施氮量为 300 kg·hm 2 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播量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水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耐渍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尚宇 王艳艳 +4 位作者 黄正来 韩笑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元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5-843,共9页
渍水是稻麦轮作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灾害,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物质转运,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给稻麦轮作区小麦的耐渍栽培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耐渍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 渍水是稻麦轮作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灾害,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物质转运,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给稻麦轮作区小麦的耐渍栽培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耐渍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选育耐渍品种、合理施肥和喷施外源调节物质、渍水锻炼等是提高小麦耐渍性的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在今后的小麦渍水研究中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并应充分运用分子技术手段辅助传统育种,以加快耐渍小麦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耐渍机制 影响因素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及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尚宇 韩笑 +4 位作者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元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4-62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不同时间渍水处理(0、3、6和9 d,分别用W0、W3、W6和W9表示),研究其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不同时间渍水处理(0、3、6和9 d,分别用W0、W3、W6和W9表示),研究其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性、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W3处理根系形态与W0无显著差异,而W6和W9处理根系总长、平均直径、干重、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显著低于W0;2个品种根系中MDA含量和POD活性随渍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SOD活性随渍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后21 d,W6和W9处理根系中MDA含量和POD活性显著高于W0,而SOD活性显著低于W0。W6和W9处理2个品种成熟期籽粒干重及其占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比例、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皖麦52’的W6和W9处理的穗粒数显著下降。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花后21 d根系干重、总表面积、总体积与产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开花期渍水3 d对2个品种的根系形态、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开花期渍水6和9 d小麦灌浆中后期根系总长、平均直径、干重、总表面积、总体积和SOD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成熟期籽粒干重及其所占比例减少,进而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小麦 根系形态 抗氧化酶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应用视角探索农林类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尚宇 王艳艳 +5 位作者 黄正来 武立权 常成 张文明 张文静 樊永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280-282,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农林类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授课效果较差、学生应用能力较弱和论文质量较低等问题,对该门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农林类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授课效果较差、学生应用能力较弱和论文质量较低等问题,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实践应用视角对农林类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谁来实践,如何更好地实践”这个关键问题,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低剂量辐照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秀清 章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872,共5页
用不同剂量(10、20、30、40和50Gy)60Coγ射线辐照生菜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可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和主根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不同剂量(10、20、30、40和50Gy)60Coγ射线辐照生菜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可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和主根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各苗期性状指标初步确定生菜低剂量辐照的适宜剂量为30Gy。在所试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的POD活性均低于对照;在20~40Gy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的CAT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60Coγ射线 低剂量辐照 酶活性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元山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年第7期22-22,共1页
本文介绍了奶牛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 奶牛 养殖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营养液成分对花叶蔓长春株高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马元山 梁淑云 王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185-185,共1页
以花叶蔓长春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液配比浓度对植株的影响以及水培培养基中各营养元素对花叶蔓长春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H4)2SO4的水培营养液对花叶蔓长春株高有很大影响,且最适浓度为18.75 mg/mL。
关键词 水培 营养液 花叶蔓长春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内生细菌DZBG07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成静 孙璇 +1 位作者 丁婷 马元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5-108,112,共5页
以获得的一株对小麦全蚀病菌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杜仲内生细菌DZBG07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分析拮抗细菌DZBG07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植株根部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以获得的一株对小麦全蚀病菌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杜仲内生细菌DZBG07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分析拮抗细菌DZBG07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植株根部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内生细菌DZBG07能增强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其苗期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仅为26.57%,明显低于未经DZBG07处理的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86.35%);且经杜仲内生细菌DZBG07处理的小麦植株,在不同生育期其根部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所提高。杜仲内生细菌DZBG07对小麦全蚀病的抗性研究为揭示其生防机理与应用该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小麦全蚀病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6 位作者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1-117,共7页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秋霞 樊永惠 +5 位作者 罗音 王华斌 武倩倩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4-631,共8页
全球变暖表现出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的非对称性增温特性,为明确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扬麦18为试验材料,采用被动式增温装置分别对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NW_(T-J))、拔节期至孕穗期(NW_(J-B))、孕穗期至开花... 全球变暖表现出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的非对称性增温特性,为明确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扬麦18为试验材料,采用被动式增温装置分别对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NW_(T-J))、拔节期至孕穗期(NW_(J-B))、孕穗期至开花期(NW_(B-A))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夜间增温处理,以不增温为对照(NN),研究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均能提高小麦花后0~15 d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灌浆前期小麦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花后0~15 d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成熟期小麦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小麦产量,其中,NWJ-B处理下小麦产量增加幅度最大,较NN(对照)提高了8.75%。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至孕穗期夜间增温提高了花后0~15 d小麦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灌浆前期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程度,最终增加了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增温 生物量 抗氧化酶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稼元216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综合分析
13
作者 王公明 吴德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5期51-53,共3页
根据2006、2007年安徽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对稼元216棉花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稳定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好、稳定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一般,其高产途径是合理密植、主攻结铃数... 根据2006、2007年安徽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对稼元216棉花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稳定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好、稳定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一般,其高产途径是合理密植、主攻结铃数、兼顾提高单铃重,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元216 早熟性 丰产性 纤维品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建造奶牛运动场地面的实用方法
14
作者 马元山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12期14-14,共1页
奶牛经营户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用地,往往压缩运动场的使用面积,结果诱发严重的肢蹄疾病和乳房疾病。为了改变奶牛运动场的状况,经营户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将原运动场的污泥除去,全部改为水泥地面,结果奶牛乳房疾病减少了,... 奶牛经营户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用地,往往压缩运动场的使用面积,结果诱发严重的肢蹄疾病和乳房疾病。为了改变奶牛运动场的状况,经营户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将原运动场的污泥除去,全部改为水泥地面,结果奶牛乳房疾病减少了,但肢蹄病却大大增加了,同时奶牛不愿运动,产奶量反而降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地面 运动场 奶牛 乳房疾病 土地资源 节约用地 使用面积 肢蹄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内生细菌DZSY21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的系统抗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黄兵 钟年孝 +2 位作者 孔令茹 丁婷 马元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共5页
前期试验表明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可在玉米中定殖并显著增强玉米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对玉米的防御相关酶活性,抗病信号传导通路的标志基因表达的诱导情况。结果显示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引入玉米植株,在... 前期试验表明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可在玉米中定殖并显著增强玉米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对玉米的防御相关酶活性,抗病信号传导通路的标志基因表达的诱导情况。结果显示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引入玉米植株,在3~10 d内玉米叶片中PPO、POD和PAL等防御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此外,玉米水杨酸(SA)信号通路激发的防卫基因PR-1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激发的防卫基因LOX,分别在24~60 h以及12~60 h得到了显著持续高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处理玉米后,能够通过增强植物防御酶活性,诱导植株形成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传导通路,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玉米 防御酶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生防菌DZSG23的抗病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莉 陈小洁 +3 位作者 曹静婷 刘楚楚 丁婷 江腾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1-2008,共8页
课题组前期从健康杜仲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DZSG23,此菌可以较好地防控小麦赤霉病。为明确芽孢杆菌DZSG23在小麦中的定殖与强化抗病机制研究,利用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DZSG23菌体在小麦组织中的定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 课题组前期从健康杜仲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DZSG23,此菌可以较好地防控小麦赤霉病。为明确芽孢杆菌DZSG23在小麦中的定殖与强化抗病机制研究,利用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DZSG23菌体在小麦组织中的定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生育期小麦穗部PR-1、AOS、ACOI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DZSG23可在苗期小麦植株和小麦穗表面稳定定殖;DZSG23浇灌接种苗期小麦后的第34天,DZSG23在苗期小麦植株的根、茎和叶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1.437×10^6 CFU·g^-1、3.285×10^3 CFU·g^-1和2.377×10^3 CFU·g^-1;DZSG23喷施小麦穗表面15 d后,穗表面菌群密度仍可达7.146×10^3 CFU·g^-1。此外,诱导系统抗性(ISR)信号通路研究表明,拮抗菌DZSG23可以诱导PR-1和AOS基因的上调表达,表明拮抗菌DZSG23引入小麦后可诱导小麦的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增强其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DZSG23 小麦 定殖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作用对羟丙基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俐人 陆小雨 +1 位作者 王珊珊 章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175,共5页
γ-射线辐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加工处理方法,目前将辐照技术用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是一新热点。为此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辐照剂量、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NaOH用量、Na2SO4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羟丙基化的影响,并通过... γ-射线辐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加工处理方法,目前将辐照技术用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是一新热点。为此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辐照剂量、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NaOH用量、Na2SO4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羟丙基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辐照法制备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辐照剂量为7 kGy、环氧丙烷用量12%、淀粉浓度为45%、NaOH用量为1.0%,在该条件下于45℃反应8 h制备的羟丙基玉米淀粉的摩尔取代度(MS)为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玉米淀粉 羟丙基淀粉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庐江县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腾 徐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24-25,共2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庐江县气候特点及土壤情况的鲜食玉米品种,特在2018年选择了10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徽甜糯810、宏中玉2个品种适合在庐江县作为主要的鲜食玉米品种种植;粤甜28产量虽然高但是不稳定,建议继续试种... 为了筛选出适合庐江县气候特点及土壤情况的鲜食玉米品种,特在2018年选择了10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徽甜糯810、宏中玉2个品种适合在庐江县作为主要的鲜食玉米品种种植;粤甜28产量虽然高但是不稳定,建议继续试种;暄糯255、昊生糯1号、桂甜糯218这3个品种建议在庐江县可以适当搭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比较 安徽庐江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防治
19
作者 宋术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9期23-23,共1页
奶牛的蹄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等功能。健康的蹄是实现奶牛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全国推广小区奶牛舍饲,运动场的面积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提高奶牛产奶量,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奶牛产奶量越... 奶牛的蹄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等功能。健康的蹄是实现奶牛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全国推广小区奶牛舍饲,运动场的面积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提高奶牛产奶量,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奶牛产奶量越高,蹄病的发生一般越严重。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奶产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饲料报酬低、淘汰早以、治疗费用大等,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蹄病 发生与防治 运动器官 经济损失 奶牛养殖业 繁殖效率 饲料报酬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庐江县鲜食玉米徽甜糯810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腾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9-29,37,共2页
在2018年庐江县郭河产学研基地的室外玉米种植展示示范中,鲜食玉米徽甜糯810表现出高产、优质等优点,结合其种植实际,对其2018年在庐江县的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种植地概况、育苗基质准备、播种育苗、移植、科学追肥、病虫草害防... 在2018年庐江县郭河产学研基地的室外玉米种植展示示范中,鲜食玉米徽甜糯810表现出高产、优质等优点,结合其种植实际,对其2018年在庐江县的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种植地概况、育苗基质准备、播种育苗、移植、科学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徽甜糯810 栽培技术 安徽庐江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