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学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童伟 李方东 +2 位作者 高琪娟 吴琼 夏恩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67-270,274,共5页
茶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时代,提高茶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将理论应用实践以促进茶学学科全方位发展的关键途径。从茶学专业缺乏生物信息学课程这一问题出发,... 茶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时代,提高茶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将理论应用实践以促进茶学学科全方位发展的关键途径。从茶学专业缺乏生物信息学课程这一问题出发,探索如何从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用教学相结合来开设适合茶学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旨在通过提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方法,提高茶学专业培养质量,服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生物信息学 课程设立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超高频RFID的农产品包装智能定位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夫克 时国龙 +2 位作者 董大明 程亮 尹柏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1-231,共11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为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实现智能仓储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库存管理和智能定位等场景,然而现有的绝对/相对定位方法易受仓储环境、...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为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实现智能仓储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库存管理和智能定位等场景,然而现有的绝对/相对定位方法易受仓储环境、包装材料、货架材质等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室内定位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和测量相位融合的无源RFID定位方法(RFID positioning based o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and phase measurement,RP-RaP)。首先,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在已知测量相位统计学分布的前提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标签进行水平定位,同时基于双天线阅读器所测得的RSSI差值对标签进行垂直定位,实现了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的水平和垂直定位仿真。其次,以农产品包装场景为例,在仓库中搭建射频定位测试系统,通过滑轨搭载射频阅读器及天线,对货架物品上的贴附标签进行水平和垂直定位分析,最后将无源标签分别贴附于金属盒、油桶、纸箱、面粉袋和大米袋,并以未贴附标签的测量结果作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室内定位算法LANDMARC相比,RP-RaP定位精度明显提升,平均水平和垂直定位精度分别达到94.6%和94.3%,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和测量相位融合的定位方法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包装定位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农产品仓储智能化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包装 超高频 射频识别 相位 RSSI 智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C-NLI:基于实体识别的农业测控领域自然语言接口
3
作者 袁伟皓 齐海燕 +1 位作者 杨梦道 许高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4-123,共10页
农业测控系统的用户交互性存在改进空间,随着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农业测控领域中复杂的控制和查询操作的用户友好性变得至关重要,这有助于降低用户的操作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农业测控领域的自然语言接口(agricultu... 农业测控系统的用户交互性存在改进空间,随着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农业测控领域中复杂的控制和查询操作的用户友好性变得至关重要,这有助于降低用户的操作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农业测控领域的自然语言接口(agricultur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atural language interface,AMC-NLI),旨在改进农业测控平台的用户体验。通过BERT-BiLSTM-ATT-CRF-OPO(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conditional random field)的语义解析模型,识别并提取农业指令中的实体,并进行操作-地点-对象三元组语句(operate-place-object,OPO)的槽填充。使得用户的自然语言输入能够被转化为结构化的三元组语句,实现用户输入的指令转换为相应的参数,并通过物联网网关发送到相应的设备。试验结果表明在AMC-NLI农业测控指令交互方面,该模型表现出色,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值和平均最大响应时间分别达到了91.63%、92.77%、92.48%、91.74%和2.45 s,为农业信息化管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 解析 处理 自然语言 人机交互 命名实体识别 农业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对比学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国栋 吴贞畅 +2 位作者 王雪妮 胡全兴 秦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图对比学习可以提取无标注数据自身信息作为自监督信号指导模型训练,并帮助缓解图神经网络对标签数据的依赖及结构不公平等问题,已成为图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数据增广方式、样本对构造、对比学习粒度3个方面对现有图对比学习... 图对比学习可以提取无标注数据自身信息作为自监督信号指导模型训练,并帮助缓解图神经网络对标签数据的依赖及结构不公平等问题,已成为图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数据增广方式、样本对构造、对比学习粒度3个方面对现有图对比学习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已有不同图对比学习研究方法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图对比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适应性图对比学习、上下文图对比学习、动态图对比学习、超图对比学习、因果推断图对比学习、无负样本图对比学习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图对比学习等未来图对比学习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对比学习 研究进展 数据增广 样本对 对比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踪生长ROI的茶垄道路导航线提取
5
作者 吴正敏 赖筱杰 +3 位作者 汪义勇 高童 刘宇 丁海峰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4,共8页
针对现有跨垄式采茶机导航中心线提取效率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跟踪生长ROI茶垄间导航线提取算法。首先采用固定ROI(region of interest)方法,选取图像左下方区域为第一块ROI,在ROI内进行超绿指数灰度化,最大类方差法分... 针对现有跨垄式采茶机导航中心线提取效率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跟踪生长ROI茶垄间导航线提取算法。首先采用固定ROI(region of interest)方法,选取图像左下方区域为第一块ROI,在ROI内进行超绿指数灰度化,最大类方差法分割茶垄道路与背景,通过形态学操作对图像进行增强与降噪,使用最大连通域检测操作提取ROI内的坐标信息与特征点,根据ROI提取的坐标信息动态生成ROI,直到整个图像中所有茶垄道路信息提取完成,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取跨垄式采茶机底盘在垄间行驶的导航线。该方法经过连续帧测试,处理一帧1920×1080像素图像的平均时间为18 ms,该研究算法与人工提取导航线的航向角平均误差为0.405°,标准差为0.463°,可在一定杂草、落叶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导航角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导航 采茶机 跟踪生长R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无人机图像玉米幼苗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健威 马慧敏 +4 位作者 宁孝梅 代腾辉 戴明宇 王小申 吴旖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9-1187,共9页
无人机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优势,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监测、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然而,在无人机采集的玉米幼苗图像中,田间杂草等干扰物与玉米幼苗颜色相近,易导致YOLOv8模型误检和漏检;同时玉米幼苗... 无人机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优势,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监测、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然而,在无人机采集的玉米幼苗图像中,田间杂草等干扰物与玉米幼苗颜色相近,易导致YOLOv8模型误检和漏检;同时玉米幼苗间相互遮挡,也会影响模型检测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YOLOv8+MultiSEAM+MetaNeXtStag+WIoU模型(简称YOLOv8-MMW模型)。该模型基于YOLOv8模型架构,首先在颈部网络引入MultiSEAM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升了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引入了InceptionNeXt中的MetaNeXtStage模块;在此基础上,采用Wise-IoU损失函数以提升模型精度。在测试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YOLOv8-MMW模型精度和交并比阈值为0.50时的平均精度均值(mAP_(50))分别达到98.9%和89.6%,较原始YOLOv8n模型分别提升了6.1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本研究提出的YOLOv8_MMW模型在复杂农田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提升对无人机拍摄的玉米幼苗图像的检测准确率,为农业管理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无人机 YOLOv8 MultiSEAM MetaNeXtStage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哲 饶元 +9 位作者 束雅莉 陈浩然 朱尚尚 王晓波 金秀 王丰仪 李佳佳 徐文强 吴康磊 王安然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12-127,共16页
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是提升大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传统大豆考种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数据误差大等问题,距大豆表型数据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构建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对于开展大豆植株表型信息的高通量准确获取... 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是提升大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传统大豆考种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数据误差大等问题,距大豆表型数据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构建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对于开展大豆植株表型信息的高通量准确获取方法研究,实现大豆的自动智能考种尤为重要。本数据集包含原始图像数据、标注文件数据、测试图像数据三部分,涵盖了典型大豆品种的离体豆荚和植株,其中离体豆荚包括无重叠离体豆荚和重叠离体豆荚,大豆植株包括单分枝型、双分枝型和复杂分枝型;标注文件数据包含了大豆植株主茎的实例分割标注、主茎节的检测框标注、在体豆荚的检测框标注、离体豆荚的实例分割和检测框标注,其中在体豆荚和离体豆荚的检测框标注采用了正框和旋转框两种标注方式,共计4.2GB。通过本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验证的模型在无重叠离体豆荚、重叠豆荚以及大豆植株形态等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和分割效果。本数据集可为大豆植株的离体豆荚检测、在体豆荚检测与植株形态分析的目标检测和实例分割模型方法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图像数据资源,并且对于促进大豆关键考种信息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等智能化考种方法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智能考种 目标检测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参数和深度学习模型的毛竹液流密度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思乐 贾文丽 +3 位作者 邓鹏飞 江朝晖 方明刚 高健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8,共8页
为了揭示环境因素对毛竹液流的影响以及毛竹液流密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利用竹林环境参数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毛竹液流进行建模和预测。针对同步采集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和毛竹液流... 为了揭示环境因素对毛竹液流的影响以及毛竹液流密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利用竹林环境参数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毛竹液流进行建模和预测。针对同步采集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和毛竹液流密度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度量多维环境时序信号与液流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组合深度学习模型FCN-GRU-TPA进行建模和预测,并考察模型的泛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对液流密度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用全部6种环境因子可以较好地预测液流密度,用3种相关性强的环境因子预测性能略有下降;按8:2和5:5两种比例分配建模和预测数据,后者在6种参数建模时性能尚可,但是在3种参数建模时性能有所下降;4种试验模式下平均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4.00%,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且不同毛竹植株、不同时段数据的规律相同。研究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FCN-GRU-TPA模型,能够有效建立基于多种环境因子的毛竹液流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一定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液流 环境因子 建模与预测 灰色关联度 FCN-GRU-TP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大豆植株主茎骨架重构的生理株高测量方法
9
作者 汤奥冉 金秀 +3 位作者 王坦 饶元 李佳佳 张武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准确测量大豆的生理株高是大豆考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株高测量通常采用植株端点的直线长度或对植株进行像素分割等方法,存在茎秆自然弯曲的生理株高测量误差大、数据标注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YO... 准确测量大豆的生理株高是大豆考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株高测量通常采用植株端点的直线长度或对植株进行像素分割等方法,存在茎秆自然弯曲的生理株高测量误差大、数据标注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YOLOv8n模型重构弯曲大豆主茎骨架实现生理株高的准确测量的方法。在原有YOLOv8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CA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融合小目标检测层实现对主茎节点的检测获取其位置信息,再使用YOLOv8n-seg模型实现根部分割获取根茎交界点的位置信息从而排除根部长度影响,最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方向结合主茎节点和根茎交界点的位置信息构建大豆植株主茎骨架,利用其能够准确反映生理株高的形态信息提高测量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为91.52%,较原始网络提升了2.09百分点,YOLOv8n-seg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为95.54%,可实现大豆植株主茎骨架的高精度重构,重构大豆主茎骨架实现生理株高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67 cm,均方根误差为1.91 c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25%,与测量检测框长度推算弯曲大豆生理株高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下降了8.46百分点,更适合于大豆生理株高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准确的大豆生理株高测量结果,可为大豆智能考种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大豆 主茎骨架 目标检测 株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和绵羊脸部检测数据集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小平 豆子豪 +5 位作者 黄飞 郑寰宇 侯现坤 王晨洋 冯涛 饶元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实现羊的脸部检测、头部行为识别和分类,构建了山羊和绵羊脸部数据集。本研究拍摄了自然状态下的纯色山羊和自然环境中的绵羊的羊脸图像。本数据集包括了不同角度、不同数量、不同场景(舍内、舍外)以及不同遮挡等的山羊与绵羊脸部分... 为实现羊的脸部检测、头部行为识别和分类,构建了山羊和绵羊脸部数据集。本研究拍摄了自然状态下的纯色山羊和自然环境中的绵羊的羊脸图像。本数据集包括了不同角度、不同数量、不同场景(舍内、舍外)以及不同遮挡等的山羊与绵羊脸部分的图像。为了保证数据集的质量,通过人工的处理和筛选,得到了2412幅高质量、高分辨率的羊脸图像数据集,并对这2412幅图像进行了手工标注。为了测试本数据集的质量与真实性,将数据集按照训练集和测试集为8︰2的比例划分,用于评估山羊和绵羊脸部检测模型的性能,测试了Faster R-CNN,SSD,Yolov3和Yolov5四个模型。经过实验验证,本数据集在羊脸检测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为羊脸检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此外,将持续完善和更新本数据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研究需求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脸检测 畜牧养殖 山羊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U-Net和PANNS-CNN6对生猪咳嗽音频的识别
11
作者 袁国庆 周小波 +3 位作者 闫顺丕 曹爽 许正荣 焦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8,共13页
为解决生猪群养环境下,难以有效提取和识别生猪咳嗽声的问题,提出一种群养生猪混合音频环境下的生猪咳嗽音频识别方法,应用改进自适应矩估计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构建改进U-Net噪声频谱提取模型、应用残差连接构建改进预训练音频神经网络... 为解决生猪群养环境下,难以有效提取和识别生猪咳嗽声的问题,提出一种群养生猪混合音频环境下的生猪咳嗽音频识别方法,应用改进自适应矩估计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构建改进U-Net噪声频谱提取模型、应用残差连接构建改进预训练音频神经网络生猪咳嗽音频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U-Net较U-Net性能更好,且改进后的PANNS-CNN6较PANNS-CNN6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得分,分别提高5.5%、5.5%、5.5%、5.2%;利用改进后的PANNS-CNN6对分离的咳嗽声进行识别,单一咳嗽声识别率均在90.0%以上,最高可达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音频 U-Net PANNS-CNN6 频谱提取 音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体况评分目标检测数据集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小平 豆子豪 +5 位作者 黄飞 郑寰宇 侯现坤 王晨洋 冯涛 饶元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奶牛体况评分是评价奶牛产能与体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现代化牧场的发展,智能检测技术已被应用于奶牛精准养殖中。本研究旨在创建一个奶牛体况评分目标检测数据集,以支持农业领域中奶牛健康监测的自动化。本数据集由体况评分3.25... 奶牛体况评分是评价奶牛产能与体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现代化牧场的发展,智能检测技术已被应用于奶牛精准养殖中。本研究旨在创建一个奶牛体况评分目标检测数据集,以支持农业领域中奶牛健康监测的自动化。本数据集由体况评分3.25、3.5、3.75、4.0和4.25的5类图像组成,且每张图像都标注了奶牛的体况评分区域。体况评分是衡量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精确而高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数据集的构建来自规模化养殖农场的奶牛图像,每张图像都经过专业兽医团队的体况评分,评分结果被用于生成标注信息。标注信息包括奶牛体况评分的边界框坐标和相应的评分标签。为了提高数据集的多样性和鲁棒性,在数据集中引入了一系列挑战性因素,例如不同光照条件、奶牛姿态的变化以及背景杂乱的情况。这有助于确保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在真实场景中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通过开发这一奶牛体况评分目标检测数据集,为农业领域的奶牛健康监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有望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奶牛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此外,本数据集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资源,用于深入研究奶牛体况与健康之间的关联,为未来的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体况评分 目标检测 农业领域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seg的轻量化茶树嫩芽的茶梗识别模型
13
作者 施武 袁伟皓 +1 位作者 杨梦道 许高建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6,共12页
茶树嫩芽茶梗识别对实现茶叶采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茶树嫩芽茶梗存在精度较低、计算量大、模型体积庞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终端设备上的部署。因此,本研究基于YOLOv8n-seg模型,提出一种轻量化... 茶树嫩芽茶梗识别对实现茶叶采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茶树嫩芽茶梗存在精度较低、计算量大、模型体积庞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终端设备上的部署。因此,本研究基于YOLOv8n-seg模型,提出一种轻量化的茶树嫩芽茶梗识别模型YOLOv8n-seg-VLS,并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引入VanillaNet轻量化模块替代原有卷积层,以降低模型的复杂程度;在颈部引入大型可分离核注意力模块(LSKA),以降低存储量和计算资源消耗;将YOLOv8的损失函数从中心点与边界框的重叠联合(CIoU)替换为边界框自身形状与自身尺度之间的损失(Shape-IoU),从而提高边界框的定位精度。在采集的茶叶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获得的YOLOv8n-seg-VLS模型的平均精度值(mAP)方面表现较好,交并比阈值为0.50的平均精度值(mAP_(0.50))为94.02%,交并比阈值为0.50至0.95的平均精度值(mAP_(0.50∶0.95))为62.34%;模型的准确度(P)为90.08%,召回率(R)为89.96%;改进模型的每秒传输帧数(FPS)为245.20帧,模型的大小为3.92 MB,仅为YOLOv8n-seg大小的57.39%。研究结果为后续茶叶智能化采摘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茶叶采摘 轻量化模型 YOLOv8n-seg Vanill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文本”间关联增强的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融合方法
14
作者 蒋婷婷 徐澳 +3 位作者 吴飞飞 杨帅 何进 辜丽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传统的猪病防治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很可能因为人工疏忽存在疾病漏诊。为此,构建一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猪只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有效识别潜在的疾病传播路径和异常情况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首先,从不同来源获取... 传统的猪病防治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很可能因为人工疏忽存在疾病漏诊。为此,构建一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猪只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有效识别潜在的疾病传播路径和异常情况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首先,从不同来源获取猪病数据,经过知识抽取以及图像匹配后初步构建两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其次,提出基于“图像-文本”间关联增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学习图像与文本之间的语义关联,通过减少猪病视觉模态模糊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增强猪病实体的向量表征;最后,基于对实体向量表征相似度的计算,融合两个多模态数据集中的猪病实体,以形成一个知识完备性更高的猪病知识图谱。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在猪病实体对齐任务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相较于现有方法,对齐准确性(Hits@1)提升0.033,在通用数据集DBP_(ZH-EN)、DBP_(FR-EN)、DBP_(JA-EN)上进行实验验证,对齐准确性分别提升0.152、0.236、0.180,证明了该方法在多模态知识图谱融合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多模态知识图谱 多模态融合 实体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无芯片RFID检测传感器研究
15
作者 时国龙 胡国平 +2 位作者 蔡家柱 卫晓磊 董大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生鲜农产品易发生品质劣变,其中氨气是反映其品质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针对传统有芯片氨气传感器电路设计复杂、寿命有限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氨气传感器,用于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检测... 生鲜农产品易发生品质劣变,其中氨气是反映其品质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针对传统有芯片氨气传感器电路设计复杂、寿命有限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氨气传感器,用于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检测。首先,基于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设计了微带贴片天线结构,研究了传感器天线的电磁场分布、回波损耗S11和极化特性,通过在微带天线上加载金属短路和寄生单元优化了传感器结构;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制备传感器标签,并选择了在室温下对氨气具有良好选择性的Zn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将其喷涂在微带天线表面辐射单元上;其次,结合氨气射频检测原理,搭建了基于无芯片RFID的生鲜农产品挥发性氨气测试系统,分析了传感器的交叉敏感性和低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最后,对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无芯片RFID传感器中心谐振频率为2.25 GHz,加载金属短路后增益提升0.13 dB,在实验室氨气质量浓度0~100 mg/L环境下灵敏度达到0.11 dB·L/mg,实际测试过程中,鸡肉氨气传感响应值较高,为9.0 dB;虾肉氨传感响应值较低,为4.5 dB。此外,传感器检测响应能有效区分干扰气体(H_(2)S、CO_(2)、CH_(4)、C2H5OH),相关系数绝对均值均小于0.5;在低温高湿环境下,传感器能够有效完成氨气检测,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农业传感器 氨气检测 品质裂变 无芯片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RB:基于双向分子环约束的新型生成模型
16
作者 王庆勇 唐良贵 +1 位作者 王振宇 辜丽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9,共15页
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深度生成模型正逐渐成为分子设计的关键工具。简化分子线输入系统(simplified moleac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作为标准的化学表示法,被广泛用于模型训练与生成。然而,由于分子环系统线性表示的非唯一... 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深度生成模型正逐渐成为分子设计的关键工具。简化分子线输入系统(simplified moleac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作为标准的化学表示法,被广泛用于模型训练与生成。然而,由于分子环系统线性表示的非唯一性和非方向性,现有的单向编码器在捕捉样本全局语义结构和生成有效分子环时存在局限性。因此,提出一种名为Chemical RWKV BERT(ChemRB)的方法,旨在从海量的未标记数据中深度挖掘双向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性地设计了2个预训练任务:环级特征预测与全局跨度闭合预测。这些预训练任务不仅为模型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上下文信息,更进一步提升了其对复杂分子结构特性的深入理解。实验结果显示:ChemRB模型不仅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而且在新分子/样本的评估指标上也达到了最优的基准性能。结果充分验证了ChemRB在精准捕获分子固有结构信息方面的有效性,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最后,通过在EGFR抑制剂上的测试和应用,进一步验证了ChemRB模型的实用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建模 分子生成 分子环系统 SMILES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多模态葡萄检测与计数方法
17
作者 徐雯雯 余克健 +1 位作者 戴泽旭 吴云志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4期174-186,共13页
[目的/意义]葡萄作为全球综合产值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估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葡萄产量预测困难且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多模态检测框架,旨在实现不同品种葡萄的检测和计... [目的/意义]葡萄作为全球综合产值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估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葡萄产量预测困难且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多模态检测框架,旨在实现不同品种葡萄的检测和计数,从而为葡萄产量预测及果园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支持。[方法]该框架利用公开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特征增强模块提高葡萄图像和文本之间的跨模态融合效果。在跨模态查询选择阶段,该框架通过语言引导的查询选择策略,从葡萄图像中筛选查询,进而采用跨模态解码器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结果和讨论]与9个基线模型相比,该方法在检测和计数方面均展现出最优效果。具体而言,在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为0.5的条件下,该模型在检测任务上达到了80.3%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在计数任务上实现了1.65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2.48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法在识别不同目标大小的效果均表现较好,并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更快的收敛速度。[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葡萄检测与计数方法能够为精准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计数 多模态 检测 葡萄 GD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资源分配算法
18
作者 周小波 阮丹阳 +2 位作者 周修颖 夏桂阳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导目标估计的平均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最小化平均CRLB为目标函数,以隐蔽需求、通信速率需求、IRS相移等为约束的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交替优化(AO)的惩罚连续凸近似(PSCA)的算法联合设计了感知信号协方差矩阵、通信信号波束成形以及IRS相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IRS辅助的ISACC系统方案可以较好地均衡目标感知性能和隐蔽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与通信一体化 智能反射面 隐蔽通信 克拉美罗下界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基因组框内突变功能注释及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19
作者 刘清瑞 刘婕 +1 位作者 岳振宇 夏俊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框内突变是编码区插入缺失突变的一种常见类型,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计算方法在癌症驱动框内突变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尚缺乏明确共识。首先,系统地比较和评估了8种计算方法,证实了它们在识别癌症驱动框内突变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框内突变是编码区插入缺失突变的一种常见类型,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计算方法在癌症驱动框内突变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尚缺乏明确共识。首先,系统地比较和评估了8种计算方法,证实了它们在识别癌症驱动框内突变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然后,选用其中4种表现优异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挖掘了癌症基因组中潜在的驱动框内突变,并探究了这些突变作为癌症驱动突变的合理性。最终,构建了一个用户访问友好、集成多种预测方法及注释信息的线上数据库dbCCID,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这些工作为癌症框内突变预测方法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内突变 癌症 性能评估 数据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氨气传感器频率漂移温湿度补偿方法
20
作者 时国龙 胡国平 +1 位作者 何怡刚 孟凡利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畜禽养殖、农产品品质检测以及工业环境等重点行业对有害气体的高精度检测提出了迫切需求。然而,室内环境中温湿度的波动会导致气体传感器出现频率漂移现象,进而影响气体检测精度。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微带谐振器电磁损耗特性... 畜禽养殖、农产品品质检测以及工业环境等重点行业对有害气体的高精度检测提出了迫切需求。然而,室内环境中温湿度的波动会导致气体传感器出现频率漂移现象,进而影响气体检测精度。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微带谐振器电磁损耗特性,确定气敏材料最佳涂覆位置,进而提升微波传感器对氨气响应灵敏度,进一步分析微波传感器辐射增益与氨气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合无线功率传输模型,构建了无线氨气检测系统。基于射频识别检测原理,搭建氨气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传感器测试实验,分析了传感器输出性能。引入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温湿度补偿算法,并结合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传感器的频率漂移进行分析与补偿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温湿度波动对微波氨气传感器频率漂移具有显著影响,补偿后频率漂移幅度减少了14 MHz,误差浓度低至6×10^(-8),相对误差仅为2%,气体检测精度提升了31.11%。相较于基于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温湿度补偿模型,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综上所述,该研究有效提升了微波氨气传感器在复杂温湿度环境中的检测精度,为高精度有害气体检测提供了更有效的测量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氨气传感器 频率漂移 温湿度频率补偿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