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4,共14页
-
-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研究队伍
中国茶叶博物馆
研究机构
中华茶艺
定位
安徽农业大学
学术研究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近20年中国茶文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8
- 2
-
-
作者
蒋敏
舒琴
汪亚钦
-
机构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
文摘
进入新世纪的20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学术领域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视野和方法不断扩展和创新,在茶文化基本理论的完善、茶文化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21世纪以来的中国茶文化研究概况,以期为将来茶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茶文化
学科建设
研究成果
-
Keywords
tea cultur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search results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近20年中国茶文化研究概述(续)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蒋敏
舒琴
汪亚钦
-
机构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1年第3期66-72,共7页
-
文摘
进入新世纪的20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学术领域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视野和方法不断扩展和创新,在茶文化基本理论的完善、茶文化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21世纪以来的中国茶文化研究概况,以期为将来茶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茶文化
学科建设
研究成果
-
Keywords
tea cultur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search results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20世纪中国茶文化研究概况
- 4
-
-
作者
蒋敏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
-
基金
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0364024)。
-
文摘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中期,民国时期出现了最早带有学术性的茶文化研究成果,但仅停留在对茶史的钩沉和茶文史料的辑录汇编,现代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章以茶史为主线,将20世纪的茶文化研究分为近现代时期(1912~1979年)、起步期(1980~1989年)和奠基期(1990~1999年)三个阶段,从茶史、茶文献、茶文化、陆羽及《茶经》等方面出发,初步梳理了各时期茶文化研究脉络。
-
关键词
茶文化
茶史
《茶经》
茶艺
陆羽
-
Keywords
Tea Culture
Tea History
"The Classic of Tea"
Tea Art
LU Yu
-
分类号
TS97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
被引量:34
- 5
-
-
作者
伍萍
宋丽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
-
关键词
文化教育
中国茶
人才培养
和谐统一
职业培训
茶文化
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信阳茶文化节的效益分析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5
- 6
-
-
作者
赵荣
姜含春
桂燕玲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9,72,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途径的研究"(No.2004sk062)
-
-
关键词
茶文化节
效益分析
茶文化活动
信阳
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
分类号
F7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中国茶文化的人际和谐意蕴
被引量:4
- 7
-
-
作者
蒋敏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
基金
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国茶文化的人际和谐功能与践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XJ2015184)
-
文摘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和谐文化载体,具有广泛的人际和谐功能与践行意义。茶文学与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彰显和谐文化意蕴,引导人们树立人际和谐意识;以茶为媒介,通过各类茶事活动改善人际关系;以茶文化为导向,调节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状况,构建和谐人际氛围。
-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人际和谐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被引量:4
- 8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
-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历史
茶文化交流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大学教材《中华茶道》出版
- 9
-
-
作者
宋丽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9-349,共1页
-
-
关键词
大学教材
吴觉农
安徽农业大学
天福
学会副秘书长
常务副所长
浙江树人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
茶学
阮逸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品牌文化和茶业品牌战略
被引量:13
- 10
-
-
作者
姜含春
赵荣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41,共6页
-
-
关键词
茶业经济
品牌战略
品牌文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品牌竞争
市场竞争
茶叶企业
21世纪
市场经济
产品竞争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茶禅文化概念的思考
被引量:10
- 11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1,共2页
-
文摘
一、禅与茶的渊源
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本作“禅那”,简称“禅”,意为静虑、瞑想、思维修,是一种特殊的“定”。定是梵文Sammdhi的意译,指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凋练心意的功夫。小乘佛教奉习“戒、定、慧”三学,大乘佛教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禅定是大小乘佛教所共同修习的法门。
-
关键词
茶禅文化
佛教
波罗蜜
禅定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被引量:11
- 12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2期139-144,159,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华茶艺的理论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
-
关键词
中华茶艺
概念
茶文化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华茶道概念诠释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4年第4期97-102,共6页
-
-
关键词
茶道
茶文化
茶人
中国茶
发源地
近现代
年代
概念诠释
中华
科学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晚清、民国安徽茶叶商税之沿革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张玲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
文摘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晚清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清政府危机四伏,内要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外要面对资本主义列强,清政府为残延统治,加大对广大农商的剥削,而民国建立后,中国国内政治也极为不稳定,统治阶级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不断提高税收。茶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然也不例外。
-
关键词
晚清
茶叶
民国
中国近代史
安徽
财政收入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建国初期(1949-1966)安徽茶叶贸易特点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蒋文倩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3-197,共5页
-
文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茶叶贸易是指以茶叶为商品进行交换或买卖的经济活动,建国初期(1949-1966)安徽茶叶贸易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贸易所有制结构和茶业政策、贸易量和贸易原则、贸易体制以及外销贸易伙伴等方面。
-
关键词
茶叶贸易
安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所有制结构
经济活动
贸易伙伴
贸易量
-
分类号
F12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安徽茶业产业集群探析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朱大伟
姜含春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工具,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安徽茶产业的现状,对茶业产业集群的定义作出相应的界定,分析了发展茶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意义、安徽发展茶业产业集群的可行性以及制约因素,最终对茶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安徽茶业
产业集群
可行性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茶禅文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蒋敏
章传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第5期24-27,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347)
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Z17016SK)
-
文摘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道与禅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外在的体悟与内在精神的相互浸润相互融通从而达到了“茶禅一味”的至高境界,滋生出的茶禅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诠释了茶道和禅道的具体含义,分析了茶与禅结合的原因,阐述了茶禅一味的文化意蕴及其内涵,并分析了茶禅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茶道
禅道
茶禅一味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建国后中国茶叶的向外传播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章传政
丁以寿
夏涛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4,共5页
-
-
关键词
中国茶叶
传播方式
建国后
商业贸易
文化交流
生产技术
多样化
茶文化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F7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明代五种茶书成书年代补正
被引量:5
- 19
-
-
作者
丁以寿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6-239,共4页
-
-
关键词
成书年代
茶书
明代
《农业考古》
新材料
主编
汇编
柏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
-
-
题名茶人云集上晓起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宋丽
伍萍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7-280,共4页
-
-
关键词
茶人
中国茶文化
安徽农业大学
学术研讨会
江西省
研究队伍
婺源县
会议
-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