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钼肥提高濮豆206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1
作者 丁嘉奕 努尔亚提·黑巴提 +2 位作者 王萍 刘荣 韩效钊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钼肥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钼酸铵和钼酸钠2种钼肥,分别在大豆苗期、开花期和结荚期进行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置0.02%、0.05%、0.08%、0.10%、0.15%5个...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钼肥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钼酸铵和钼酸钠2种钼肥,分别在大豆苗期、开花期和结荚期进行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置0.02%、0.05%、0.08%、0.10%、0.15%5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肥能提高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而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大豆生长;钼酸铵和钼酸钠的最佳喷施浓度均为0.10%,且钼酸钠的效果优于钼酸铵;在0.10%浓度下,喷施钼酸铵和钼酸钠的大豆产量分别提高11.9%和14.2%,增加纯收入分别为727.2、996.3元/hm^(2)。此外,喷施钼肥还能提高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提升大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 濮豆206 钼酸钠 钼酸铵 叶面施肥 叶绿素含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10
2
作者 由宗政 孔德洋 +3 位作者 许静 裴佳佳 马山山 单正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30-233,283,共5页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5(30 m×320μ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u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5、0.25、0.5μg/L3个添加水平中,13种PBDEs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7.9%~121.5%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5%~12.3%。其中BDE-209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7.9%~71.9%,相对标准偏差为5.2%~8.0%。BDE-209的方法检出限是1.2 ng/L;其余12种PBDEs的方法检出限是0.11~0.5 ng/L。该方法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测定多组分PBDEs,满足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Na^+和Mg^(2+)对二水硫酸钙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同海 窦焰 +4 位作者 方羊 崔鹏 沈浩 郑之银 刘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96-301,共6页
采用CaHPO_4·2H_2O-H_2SO_4-H_3PO_4-H_2O体系模拟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以磷矿浆成分为依据,在单因素条件下分别研究Al^(3+)、Na^+和Mg^(2+)对结晶和CaSO_4·2H_2O水洗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Al^(3+)有利于CaSO_4·2H_2O... 采用CaHPO_4·2H_2O-H_2SO_4-H_3PO_4-H_2O体系模拟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以磷矿浆成分为依据,在单因素条件下分别研究Al^(3+)、Na^+和Mg^(2+)对结晶和CaSO_4·2H_2O水洗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Al^(3+)有利于CaSO_4·2H_2O晶体粒径增加;添加Na^+使得0.9%Na_2O含量的Na^+引起CaSO_4·2H_2O晶体团聚,有利于水洗;Mg^(2+)增加溶液黏度,严重影响晶体生长和水洗速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aSO_4·2H_2O进行表征,发现其晶体生长符合非完整光滑突变界面模型,杂质离子影响反应速率和晶面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结晶 离子 制备 二水硫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结晶过程中二水硫酸钙晶粒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窦焰 刘同海 +3 位作者 沈浩 郑之银 刘荣 崔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49-2455,共7页
设计了CaHPO_4·2H_2O-H_2SO_4-H_3PO_4-H_2O体系结晶温度、液相SO_4^(2-)含量、液相P_2O_5含量、搅拌速率和结晶时间的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测量晶体平均粒径优化出平均粒径最大的工艺参数:结晶温度80℃、液相SO_4^(2-)含量50... 设计了CaHPO_4·2H_2O-H_2SO_4-H_3PO_4-H_2O体系结晶温度、液相SO_4^(2-)含量、液相P_2O_5含量、搅拌速率和结晶时间的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测量晶体平均粒径优化出平均粒径最大的工艺参数:结晶温度80℃、液相SO_4^(2-)含量50 g·L^(-1)、液相P_2O_5含量260 g·L^(-1)、搅拌速率50 r·min^(-1)和结晶时间2 h。在该工艺参数下进行结晶过程研究,通过分析液相SO_4^(2-)浓度和P_2O_5浓度,XRD、SEM、EDS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晶体,研究发现:0~40 min为反应阶段,平均粒径减小;40 min之后结晶过程遵从Ostwald递变法则,从Ca SO4·0.5H2O过渡到Ca SO4·2H2O,平均粒径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硫酸钙 反应 结晶 制备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型复混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水稻养分吸收 被引量:6
5
作者 侯俊 徐洲 +1 位作者 张丁月 朱建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46-1555,共10页
【目的】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 【目的】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复混肥OCF1、OCF2、OCF3。以Q681(全两优681)和EK1(鄂科1号)两种常规中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淹水(WL)、增氧灌溉(MBWI)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FCP)为对照,一次性基施OCF1、OCF2、OCF33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机氮含量和pH,测定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增氧措施OCF2和OCF3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移栽期、分蘖期、齐穗期和乳熟期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WL、MBWI和FCP处理相比,OCF1、OCF2和OCF3处理的土壤在分蘖期和齐穗期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以OCF2和OCF3的作用最明显;整个生育期,对照和各处理的土壤pH没有显著差异,与WL处理相比增氧型复混肥还可提高齐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所有增氧处理均能够保持或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其中OCF2和OCF3表现最明显。与WL处理相比,各增氧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OCF3处理增幅最大,提高了11%以上,高于或显著高于增氧灌溉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处理(MBWI和FCP)。OCF3处理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比淹水灌溉WL处理分别提高25%、38%和107%,比MBWI和FCP处理提高29%~58%。【结论】增氧型复混肥能较长时间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与分次追施过氧化钙和增氧灌溉相比,肥料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氧化钙制备增氧型复混肥提高水稻土通气性的效果更好,操作更加方便,是提高水稻专用肥效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氧型复混肥 增氧灌溉 过氧化钙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无机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比对K_2MoO_4-NiO/ZSM-5催化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琪 鲁骥 +2 位作者 陈亚中 郭红彦 崔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考察了不同硅铝比ZSM-5分子筛负载的K_2MoO_4-NiO/ZSM-5催化剂对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H_2-TPR,NH_2-TPD,LR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减小,载体的酸性增强,促进了M... 考察了不同硅铝比ZSM-5分子筛负载的K_2MoO_4-NiO/ZSM-5催化剂对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H_2-TPR,NH_2-TPD,LR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减小,载体的酸性增强,促进了Mo物种在载体上的分散,使其更易被还原硫化成MoS_2物种,而此物种对提高CO转化率有促进作用。但随ZSM-5分子筛酸性的增强,副产物甲烷的选择性迅速增大。当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为25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0.2 MPa、气态空速3 000 h^(-1)时,CO转化率达34.51%;CH_3SH,CO_2,COS的选择性分别为49.17%,24.52%,23.21%;副产物甲烷的选择性为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硅铝比 钼基催化剂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养分累积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磊 安浩军 +3 位作者 岳茂武 李登云 蒋迁 张凤路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肥(WC)和普通复合肥(NC)对小麦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了肥效试验。以冬小麦品种保麦10为材料,2种肥料均含N20%、P2O520%、K2O 8%,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均为600 kg/hm2,3...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肥(WC)和普通复合肥(NC)对小麦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了肥效试验。以冬小麦品种保麦10为材料,2种肥料均含N20%、P2O520%、K2O 8%,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均为600 kg/hm2,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的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及其产量性状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WC处理效果显著优于NC。与NC相比,WC可分别提高小麦千粒重、干物质和产量2.5%、11.0%和6.3%;不同发育时期植株氮磷钾素的吸收量均表现为WC>NC>CK。肥料的农学效率提高23.5%。同时,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也增加。控失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将对提高小麦产量、提高施肥效益和保护资源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控失肥 复合肥 养分累积 产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水稻氮素累积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文博 刘少君 +4 位作者 叶新新 郜红建 刘荣 李登云 姚国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1-667,共7页
研究了安徽省铜陵市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累积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稻虾共作体系氮素运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R)为对照,探究稻虾共作投食(RCF)和不投食(RC)体系中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规律,比较不同种植体系中... 研究了安徽省铜陵市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累积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稻虾共作体系氮素运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R)为对照,探究稻虾共作投食(RCF)和不投食(RC)体系中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规律,比较不同种植体系中水稻产量和品质,计算氮素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在成熟期,处理RC水稻各部位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处理RCF和RC水稻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分别提高20.9%和26.9%,但处理RCF和RC间水稻氮素含量和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与处理R相比,处理RC水稻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0%和8.4%,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分别降低25.1%、7.5%和6.6%。处理RCF和RC体系中稻谷和稻草输出的氮素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处理R、RCF和RC氮素利用率分别为0.85、0.98和1.11。总体而言,稻虾共作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氮素利用率,但存在消耗土壤氮素养分的风险;处理RC在水稻氮素利用和水稻产量方面与处理RCF没有显著差异,但提升了稻米品质。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稻虾共作适当投食是该区域可持续的高效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投喂饲料 氮素利用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水热法制备α-CaSO_4·0.5H_2O晶须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方羊 窦焰 +4 位作者 孙祥斌 沈浩 郑之银 刘荣 崔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3-419,共7页
以CaSO_4·2H_2O为原料,Al_2(SO_4)_3·18H_2O作为添加剂,在水热温度130℃,搅拌速率60 r·min^(-1),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制备α-CaSO_4·0.5H_2O晶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Al^(3+)浓度增大,晶须直径和长径比分布... 以CaSO_4·2H_2O为原料,Al_2(SO_4)_3·18H_2O作为添加剂,在水热温度130℃,搅拌速率60 r·min^(-1),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制备α-CaSO_4·0.5H_2O晶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Al^(3+)浓度增大,晶须直径和长径比分布均有下降,且相关晶面间距逐渐减小。XRD和XPS表征结果显示Al^(3+)可能会掺入晶格间隙,而非取代晶格中Ca^(2+)。SEM和EDS证实Al^(3+)主要以聚集态形式吸附于晶须表面,优先吸附于(001)和(002)晶面,减小晶须长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离子 晶型抑制剂 硫酸钙晶须 长径比 分布 水热法 化学反应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磷素平衡特征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少君 李文博 +5 位作者 熊启中 李虹颖 李军利 刘荣 郜红建 叶新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79-2188,共10页
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投入产出法,设置3个处理: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feed 1)、稻虾共作不投食(RCfeed 0),分析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磷素平衡状况、利用效率、环境风险以... 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投入产出法,设置3个处理: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feed 1)、稻虾共作不投食(RCfeed 0),分析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磷素平衡状况、利用效率、环境风险以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农田磷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feed 0处理农田磷盈余低于RM和RCfeed 1处理;与RM和RCfeed 1处理相比较,RCfeed 0处理水稻茎叶磷素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磷素利用率较高。在种植前期(6—8月),RCfeed 0处理较RCfeed 1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在水稻收获时,3个处理间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无显著差异。与RM处理相比较,RCfeed 0和RCfeed 1处理净收入分别增加了54.22%和51.11%。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效应、磷素平衡、磷素环境风险和经济效益的条件下,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环境风险较小、经济效益好的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磷平衡 磷循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磷钼基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布康 王琪 +4 位作者 陈亚中 崔鹏 沈泽斌 张庆红 王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了一批不同钾含量的KxMo P/Al2O3(x表示K与Mo摩尔比,0≤x≤3)催化剂,考察其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和激光拉曼光谱(LR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 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了一批不同钾含量的KxMo P/Al2O3(x表示K与Mo摩尔比,0≤x≤3)催化剂,考察其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和激光拉曼光谱(LR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铝负载的磷钼氧化物前驱体在850℃经H2气还原制备出了Mo P/Al2O3催化剂,少量添加钾催化剂有较高的甲烷选择性,大量添加钾助剂促进了催化剂表面活泼钼硫物种的生成,使得磷化钼基催化剂有较好的甲硫醇选择性,而过量添加钾又会阻碍了甲硫醇的生成。当n(K)/n(Mo)比在2-2.5之间时,磷化钼基催化剂对该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助剂 磷化钼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盐溶液-丁二酸转晶体系中pH对α-CaSO4·0.5H2O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峰 窦焰 +2 位作者 郑之银 刘荣 崔鹏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6,98,共6页
以磷石膏为原料,丁二酸为转晶剂,采用常压盐溶液法制备α-CaSO4·0.5H2O的体系中,在温度为103℃、反应时间为3 h、丁二酸掺量为0.05%(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5%的条件下研究pH对制备α-CaSO4·0.5H2O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以磷石膏为原料,丁二酸为转晶剂,采用常压盐溶液法制备α-CaSO4·0.5H2O的体系中,在温度为103℃、反应时间为3 h、丁二酸掺量为0.05%(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5%的条件下研究pH对制备α-CaSO4·0.5H2O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0~9.0时,可以得到长径比为1∶1~3∶1的短柱状α-CaSO4·0.5H2O晶体。FT-IR和XPS表征结果显示,合适的pH条件下,丁二酸电离出适量的羧酸根离子吸附于α-CaSO4·0.5H2O晶体晶面上与钙离子络合,减缓了α-CaSO4·0.5H2O晶体在晶面上的生长速度,减小了晶体长径比。XRD和TEM表征结果证实,羧酸根离子吸附于α-CaSO4·0.5H2O晶体的(204)晶面上与钙离子络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α-CaSO4·0.5H2O 丁二酸 常压盐溶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铵对水热合成α-CaSO_4·0.5H_2O结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祥斌 张楠 +4 位作者 窦焰 方羊 郑之银 刘荣 崔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以CaSO_4·2H_2O为原料,柠檬酸铵(C_6H_(17)N_3O_7)为添加剂,在水热温度130℃,搅拌速率60r·min^(-1),反应2h的条件下制备α-CaSO_4·0.5H_2O。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以CaSO_4·2H_2O为原料,柠檬酸铵(C_6H_(17)N_3O_7)为添加剂,在水热温度130℃,搅拌速率60r·min^(-1),反应2h的条件下制备α-CaSO_4·0.5H_2O。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差热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元素结合能(XPS)表征α-CaSO_4·0.5H_2O晶体的形貌和结构,探讨不同浓度C_6H_(17)N_3O_7对α-CaSO_4·0.5H_2O的晶体和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_6H_(17)N_3O_7会抑制α-CaSO_4·0.5H_2O沿c轴的生长,随着添加C_6H_(17)N_3O_7浓度的增大,α-CaSO_4·0.5H_2O的形貌由针状向柱状转变,晶体的直径由1.5~2μm增至10~12μm,长径比由80:1~100:1降至2:1~3:1。并且在CaSO_4·2H_2O向α-CaSO_4·0.5H_2O转化过程中,C_6H_(17)N_3O_7的添加导致其诱导时间和转化周期延长,生长速率减慢,晶体的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铵 晶型控制剂 半水硫酸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氨压力对Cu/SiO2催化剂的影响及其草酸二甲酯加氢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丁 王琪 +4 位作者 金方 陈亚中 崔鹏 刘荣 沈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72,共7页
以Si O2为载体,铜氨溶液为前驱体,采用蒸氨法在不同蒸氨压力下制备了系列铜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0%的Cu/Si 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H2-TPR)、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诱导俄歇电子能谱(XAES)等技术手... 以Si O2为载体,铜氨溶液为前驱体,采用蒸氨法在不同蒸氨压力下制备了系列铜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0%的Cu/Si 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H2-TPR)、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诱导俄歇电子能谱(XAE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蒸氨速率对催化剂物化结构及其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的催化性能影响。在反应温度200℃、压力3.0 MPa、液时空速LHSV=0.4 h-1、氢气草酸二甲酯摩尔比80∶1的反应条件下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蒸氨压力为31.3 k Pa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活性和选择性,草酸二甲酯转化率达到了99.9%,乙二醇选择性达94.4%。H2-TPR、XRD、TEM、FTIR及XAES表征结果表明,较低蒸氨压力有利于铜氨离子快速分解负载在载体上,避免铜粒子聚集长大,还原后形成Cu2O和Cu0物种颗粒尺寸较小,分散比较均匀,催化活性,尤其是乙二醇的选择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氨压力 CU/SIO2催化剂 草酸二甲酯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磷酸浸提料浆中着色物质的鉴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现顺 窦焰 +5 位作者 王琪 崔鹏 马俊 沈浩 郑之银 刘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收集磷酸生产过程中的磷酸浸提料浆,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溶解得到溶液,水洗脱除可溶性磷酸及盐类后得到固体。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判断小分子有机物组成及着色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表征手段... 收集磷酸生产过程中的磷酸浸提料浆,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溶解得到溶液,水洗脱除可溶性磷酸及盐类后得到固体。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判断小分子有机物组成及着色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表征手段,对水洗后固体样品进行鉴定,确定磷酸浸提料浆中着色物质的组成;利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对有机质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存在状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磷酸浸提料浆中主要着色物质为二硫化铁与有机质组成的复合体,其赋存状态为有机质不完全包裹二硫化铁的形式,其中二硫化铁质量分数为10.70%(以铁元素计),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39%(以湿基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浸提料浆 着色物质 不完全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根区施控释尿素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紫娟 李锦涛 +5 位作者 胡仁 徐洲 张丁月 曹玉贤 田应兵 侯俊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通过研究控释尿素不同的根区施肥方式对根区土壤无机氮含量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为实现再生稻轻简化施肥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农民常规分次施氮(FFP)、一次性根区5 cm浅施控释尿素(RF1)... 通过研究控释尿素不同的根区施肥方式对根区土壤无机氮含量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为实现再生稻轻简化施肥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农民常规分次施氮(FFP)、一次性根区5 cm浅施控释尿素(RF1)、一次性根区10 cm深施控释尿素(RF2)、一次性根区分层5和10 cm施控释尿素(RF3),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FP处理相比,RF1、RF2和RF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根区土壤的NH_(4)^(+)-N含量,且可保持到再生稻腋芽生长期(120 d)仍具有和FFP相似的NH_(4)^(+)-N含量,其中RF3处理在根区土壤出现NH_(4)^(+)-N分层,最利于再生稻生长。与FFP处理相比,RF2和RF3处理在两季成熟期株高上差异不显著;头季成熟期RF1、RF2、RF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比FFP处理高3%~8%,且RF3与FFP处理差异显著,但再生季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FFP处理相比,RF3处理显著提高了头季和再生季齐穗期茎、叶和穗的氮积累量。在再生稻头季,RF1、RF2和RF3处理较FFP处理增产了1%~10%,且RF3处理显著高于FFP处理,但再生季的产量与FFP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控释尿素的一次性根区施用通过根区集中施氮并维持氮素的持久释放能够满足再生稻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轻简化施肥模式,其中根区分层施控释尿素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控释尿素 根区施肥 分层 氮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失肥对谷子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素省 赵国顺 +5 位作者 蒋迁 赵玉友 李磊 张凤路 安浩军 吴瑞娟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控失肥在谷子上的施用效果,2015年在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以谷子品种保谷20为试验材料,在施用等量养分(N 144 kg/hm2,P2O572 kg/hm2,K2O 72 kg/hm2)条件下,分析了施用控失肥与施用普通化肥对谷子干物质累... 为了研究控失肥在谷子上的施用效果,2015年在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以谷子品种保谷20为试验材料,在施用等量养分(N 144 kg/hm2,P2O572 kg/hm2,K2O 72 kg/hm2)条件下,分析了施用控失肥与施用普通化肥对谷子干物质累积、氮磷钾养分累积、养分吸收效率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化肥处理相比,控失肥处理的谷子千粒重、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4.0%、8.0%和10.4%;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高;营养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3.4%和10.4%;谷子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增大,叶片光合强度提高14.5%。与施入等量养分的普通化肥相比,施用控失肥后谷子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和营养元素累积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控失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控失肥 养分累积 产量 养分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K_2MoO_4-P_(0.2)/Si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静 王琪 +3 位作者 陈亚中 郭红彦 鲁骥 崔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2-966,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造成局部过热,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部分烧结长大,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在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柠檬酸缓慢分解且形成了还原性气氛,将易还原的Mo-O物种还原,形成了更多的活性Mo物种,且活性组分分散更均匀,从而表现出了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对于甲硫醇合成反应,后者的CO转化率提高约10%,甲硫醇选择性提高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钼酸钾-磷 二氧化硅催化剂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钠对半水硫酸钙晶体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正 胡蒙 +4 位作者 窦焰 崔鹏 沈浩 郑之银 刘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5,90,共5页
以半水硫酸钙为原料、草酸钠为稳定剂,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0 min条件下,考察添加草酸钠对于半水硫酸钙保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RD、TG和离子束切割晶体结合SEM-Mappin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草酸钠添加量... 以半水硫酸钙为原料、草酸钠为稳定剂,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0 min条件下,考察添加草酸钠对于半水硫酸钙保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RD、TG和离子束切割晶体结合SEM-Mappin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草酸钠添加量的增加,半水硫酸钙稳定时间不断延长,在草酸钠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5%时,半水硫酸钙稳定时间最长,达到120 min。表征结果证明了CaC_(2)O_(4)·H_(2)O完全包覆半水硫酸钙,其作用机制是由于草酸钠在水中电离出C_(2)O_(4)^(2-)与Ca^(2+)发生沉淀反应,在半水硫酸钙表面生成CaC_(2)O_(4)·H_(2)O沉淀,从而提高了半水硫酸钙在水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硫酸钙 草酸钠 化学沉淀 形貌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降低水体氨氮方法及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丁月 侯俊 叶新新 《河北渔业》 2020年第7期57-60,共4页
氨氮过高是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所面临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总结,把现阶段降低水体氨氮的方法归纳为物理措施、化学措施以及生物措施三种。并结合生产实际对投入品使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降低氨氮 水产养殖 物理措施 化学措施 生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