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视触觉设计下洪滨丝画的双重审美意蕴
1
作者 孙美洁 王黎明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洪滨丝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具备装饰设计下的情趣与欣赏功能,笔者通过对其作品的工艺品角度与视触觉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双重审美下洪滨丝画独特的风格和传承特点。展现马鞍山市非遗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其曝光度和传播力... 洪滨丝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具备装饰设计下的情趣与欣赏功能,笔者通过对其作品的工艺品角度与视触觉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双重审美下洪滨丝画独特的风格和传承特点。展现马鞍山市非遗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其曝光度和传播力,激发活力,以期弥补当前马鞍山市洪滨丝画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不足与局限,协同推进马鞍山市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滨丝画 浅浮雕 视触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慧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迭代,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所采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足以匹配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导致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无法在毕业后与企业无缝接轨。从环境设计专业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碎... 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迭代,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所采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足以匹配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导致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无法在毕业后与企业无缝接轨。从环境设计专业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碎片化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构建思路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工程教育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提出相关改善性策略,最终将工程教育视野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满足当前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环境设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介入乡村生态问题的艺术创作实践研究
3
作者 鲁炳辉 张超 何德旭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49,55,共7页
基于中国乡村正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历史契机,乡村现场正由以往单一的经济振兴转向文化、人才等多元振兴。但目前乡村体现出本体文化价值的缺失以及人口流向城市的社会现象。而公共艺术介入社会现场,以艺术的手段来参与社会性问题... 基于中国乡村正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历史契机,乡村现场正由以往单一的经济振兴转向文化、人才等多元振兴。但目前乡村体现出本体文化价值的缺失以及人口流向城市的社会现象。而公共艺术介入社会现场,以艺术的手段来参与社会性问题的思考,这种方式成为艺术在当下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中心记忆生态”作品创作实践为案例,提出以混合现实技术介入乡村生态问题作为艺术解决手段的可能与尝试,从多维感知的层面去挖掘空间与人的交互方式而带来故园情感链接与乡土价值认同。将村民对故土的记忆从不可见转为可参与、可交互的新方式,以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带来多元感官的体验从而产生对现状生态问题的思考,从而为今后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提供案例参考以及创作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生物多样性 混合现实 乡村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傩戏APP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4
作者 汪先敏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17,共7页
具有“百戏之祖”称谓的安徽傩文化作为一种原始文化,是安徽省境内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傩戏表演艺术是安徽傩文化的核心,涉及祭祀、舞蹈、歌唱以及面具服饰等多个方面,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安徽傩... 具有“百戏之祖”称谓的安徽傩文化作为一种原始文化,是安徽省境内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傩戏表演艺术是安徽傩文化的核心,涉及祭祀、舞蹈、歌唱以及面具服饰等多个方面,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安徽傩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但是,面对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怎样才能使傩戏文化更好地满足媒介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与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设计心理学和交互设计理论知识,试图开发一款以傩戏为主题的移动端APP,以文化的传承为出发点,以受众的需要为落脚点,尝试对安徽傩戏进行数字化保存,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安徽非遗傩文化进行保护、传播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APP 安徽傩戏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燕红 钱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3-76,共4页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是产品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承接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重要纽带.本文立足于高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现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与职业综合素养为核心,引入项目化教...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是产品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承接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重要纽带.本文立足于高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现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与职业综合素养为核心,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更好地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程序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芜湖市口袋公园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文全海 徐伟琴 《城市开发》 202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为了构筑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必须处理好城市的边缘空间,创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现阶段城市中心城区改造更新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芜湖市口袋公园的空...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为了构筑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必须处理好城市的边缘空间,创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现阶段城市中心城区改造更新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芜湖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布局、物理环境、硬质铺装、绿地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理念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以营造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 口袋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消极空间”教学楼屋顶公共空间设计探究
7
作者 张慧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5-80,共6页
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经过一番大规模的扩招,高校建设用地也日趋紧张。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建设教学场所,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被急剧压缩,"消极空间"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渴求更多的&qu... 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经过一番大规模的扩招,高校建设用地也日趋紧张。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建设教学场所,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被急剧压缩,"消极空间"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渴求更多的"积极空间"并不断探索实践。高校教学楼作为师生课内外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应将屋顶空间这样的"消极空间"最大化地转化为"积极空间"。从校园教学楼屋顶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屋顶消极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其积极空间营造的策略方法,进而丰富校园活动场所,推动校园人文内涵养成,以期为屋顶空间营造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消极空间 教学楼 屋顶 公共空间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隐喻”在电子互动绘本中的设计应用及价值呈现
8
作者 许倩芸 朱宇婷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0-54,共5页
科技赋能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新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电子互动绘本的出现带来传统绘本设计的颠覆性创新。电子互动绘本的创生离不开“视觉隐喻”的应用,以此概念为研究核心,在对论题... 科技赋能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新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电子互动绘本的出现带来传统绘本设计的颠覆性创新。电子互动绘本的创生离不开“视觉隐喻”的应用,以此概念为研究核心,在对论题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具体案例融入进行分析,探讨电子互动绘本中“隐喻”手法的不同应用,总结视觉隐喻对电子互动绘本设计的价值。通过研究得出电子互动绘本艺术的本质及特征以及设计中的交互语言特点,并找到视觉隐喻的多元应用,总结出当前电子互动绘本设计中视觉隐喻的实用、认知、传达和修辞等功能及价值,为电子互动绘本的设计与质量提升带来更多思路的引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隐喻 电子互动绘本 设计应用 价值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创意与数字化艺术的融合发展
9
作者 江鹏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1-63,共3页
本文对陕西皮影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其基本艺术构成,通过精度较高的软件对皮影进行数字化艺术设计,最后将定格动画与陕西皮影相结合。在感情的探索与投入的设计中,艺术构成元素被设计成实体书籍和旅游纪念品,这种... 本文对陕西皮影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其基本艺术构成,通过精度较高的软件对皮影进行数字化艺术设计,最后将定格动画与陕西皮影相结合。在感情的探索与投入的设计中,艺术构成元素被设计成实体书籍和旅游纪念品,这种新型的文化创意与数字化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为其他传统的民间艺术提供了参考价值和效仿的可能性,达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陕西皮影传播和发展的目的,并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全球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数字化艺术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引领,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小庆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向高校学科知识交叉化、教学模式实践化、站位视野全球化等一系列教育变革,是高等教育面临新时代挑战所做出的科学应对。依据国家提出的“价值引领,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新时期我国美育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向高校学科知识交叉化、教学模式实践化、站位视野全球化等一系列教育变革,是高等教育面临新时代挑战所做出的科学应对。依据国家提出的“价值引领,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新时期我国美育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的新美育格局,立足中国国情,通过塑炼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创新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方法、完善高校美育评价体系与加强高校美育师资建设的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形成多专业、多学科覆盖,构建文理贯通、科艺融合与交叉融合的新美育格局,以课程为载体不断促进高校美育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引领 守正创新 新文科 美育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AIGC动画分析
11
作者 王功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0期24-26,共3页
以推动国内动画产业发展为目标,探讨深度学习基础上的多模态AIGC动画创作的方法。总结多模态AIGC动画的实现条件,从建模、生成动画与图像、生成文本到图像、生成文本到动画四个环节着手,阐述深度学习算法在多模态AIGC动画中的应用,提出... 以推动国内动画产业发展为目标,探讨深度学习基础上的多模态AIGC动画创作的方法。总结多模态AIGC动画的实现条件,从建模、生成动画与图像、生成文本到图像、生成文本到动画四个环节着手,阐述深度学习算法在多模态AIGC动画中的应用,提出三点建议,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算法和AIGC技术优势,旨在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算法 多模态 AIGC技术 动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困境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琼 张慧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9-82,共4页
新时代需要发展高质量文化类特色小镇,促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当前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特色文化脱离民俗活动,难以传承。文化类特色小镇缺乏文化产业,产业再造的资源要素缺失。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面... 新时代需要发展高质量文化类特色小镇,促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当前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特色文化脱离民俗活动,难以传承。文化类特色小镇缺乏文化产业,产业再造的资源要素缺失。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面临失传风险。此外,为刻意仿古,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浪费,规划不够协调。对此,文化类特色小镇要以活着且融入民俗活动的文化为基础,发展文化博物馆、文化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再造文化产业资源要素。为促进特色传承,特色小镇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石刻等在内的文化保护,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人制度。特色小镇的规划要突破仿古思维的局限,避免大拆大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展现特色小镇的美感和历史厚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类 特色小镇 困境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谦 孙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7-70,共4页
中国动画电影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热映后,发展态势较好,逐年推出的动画电影均获得观众喜爱,选取题材、形式和内容上注重全龄化观照。本文立足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画电影进行审美分析,尝试从相异化的审美叙事、全龄化的审美观照... 中国动画电影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热映后,发展态势较好,逐年推出的动画电影均获得观众喜爱,选取题材、形式和内容上注重全龄化观照。本文立足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画电影进行审美分析,尝试从相异化的审美叙事、全龄化的审美观照展开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多从民族化视域出发,改编的同时能够满足观众相对新异性的审美,同时内涵上具备人文关怀,基于此展开梳理,希望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及后续动画研究有所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 审美叙事 审美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VAPIC-CDIO理念的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倪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2期1-2,92,共3页
为更好地培养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融入VAPIC-CDIO理念的培养模式,满足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特点的培养需求,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有用之才。
关键词 VAPIC-CDIO 培养模式 动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空间景观文化性的塑造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胜祖 张慧 《艺术科技》 2018年第5期75-75,共1页
目前高校空间环境是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构成,高校校园的景观文化作为校园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体现出了高校不断沉淀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 高校 景观文化 人文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