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出版社做优主题出版四大策略 |
杨迎会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
|
创意与整合:大众出版的专业化与数字化 |
李旭
宣晓凤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3
|
关于出版事业性质的思考 |
郭明刚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4 |
1
|
|
4
|
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特征和创新路径——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为中心的历时性研究 |
何军民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5
|
精品出版与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五个基本路径——基于若干重点出版项目的学理观察 |
何军民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6
|
关于主题出版做强主线做优产品的若干思考 |
何军民
朱寒冬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坚持修史的正确导向与学术价值——评《安徽通史》与《安徽百年风云》 |
李旭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从通俗读物看出版工作的主要矛盾 |
李道平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3 |
0 |
|
9
|
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主题出版的使命、挑战和作为 |
何军民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试论道德的关爱取向与公正取向 |
倪伟
方红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1
|
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
倪伟
方红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2
|
真理的追寻和意义的考古——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历史观比较 |
吴学琴
杜宇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历史意识与史学功能──评瞿林东著《历史·现实·人生》 |
丁怀超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14
|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
崔树义
杜宇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从新文化运动看当代人文精神重建 |
丁怀超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6
|
意义与诠释 |
丁怀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17
|
诗无达诂——中国诗学诠释学传统的回顾 |
丁怀超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倡导创造性诠释 |
丁怀超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魏晋庄学发展略论 |
杜宇民
|
《安徽史学》
|
2000 |
0 |
|
20
|
全面透视女性悲剧命运的新成果─—《中国历代女性悲剧大观》评介 |
秦闯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