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酚酸B对间歇性高糖诱导的JNK活化和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书国 朱元美 +5 位作者 陶善珺 郑浩文 任尤楠 赵梦秋 杨解人 吴元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间歇性高糖诱导的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INS-1细胞与丹酚酸B预孵24 h后暴露于间歇性高糖(11.1 mmol·L^(-1)12 h,33.3 mmol·...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间歇性高糖诱导的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INS-1细胞与丹酚酸B预孵24 h后暴露于间歇性高糖(11.1 mmol·L^(-1)12 h,33.3 mmol·L^(-1)12 h)72 h。MTT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和JNK活化水平。结果丹酚酸B可明显减轻间歇性高糖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和凋亡(P<0.05,P<0.01),提高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P<0.05,P<0.01);与丹酚酸B预孵可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JNK活化,并提高PDX-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丹酚酸B可有效减轻间歇性高糖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和凋亡,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JNK活化和上调PDX-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INS-1细胞 2型糖尿病 间歇性高糖 JNK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和FOXD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勇 张红 +3 位作者 吴梦婕 姚元春 杨春香 秦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2.5%(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FOXD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90%(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CD44v6与FOXD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s=-0.276,P<0.01)。CD44v6和FOXD3在11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与以上传统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相似。结论 FOXD3作为干细胞因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与CD44v6的相关性提示FOXD3可能作为胃癌干细胞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FOXD3 胃癌 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截肢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胡慧萍 陈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截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08例糖尿病足病患者的资料,其中回访成功143例,按照足溃疡是否愈合分为愈合组(93例)和未愈合组(50例),按照足溃疡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50例)和未截肢组(258例),分别以愈合和截...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截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08例糖尿病足病患者的资料,其中回访成功143例,按照足溃疡是否愈合分为愈合组(93例)和未愈合组(50例),按照足溃疡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50例)和未截肢组(258例),分别以愈合和截肢为因变量,回顾性分析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影响足病患者愈合和截肢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血红蛋白(Hb)、瓦格纳分级、受教育程度、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白蛋白(PA)、肾小球滤过率(e GFR)、高血压(HBP)、最大溃疡面积、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在愈合组与非愈合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血小板、尿酸(UA)、降钙素原、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 A)、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溃疡的性质、足溃疡的特征、瓦格纳分级及负压吸引治疗在截肢组与非截肢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足溃疡愈合的保护因素有Hb、PA、e GFR、受教育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有HBP、年龄、瓦格纳分级、VLDL、最大溃疡面积、糖尿病肾病;其中PA、足背动脉搏动是足溃疡愈合独立的保护因素,而VLDL、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独立的危险因素。截肢的保护因素有溃疡的性质、负压吸引治疗、足背动脉搏动、HDL、apo A;截肢的危险因素有溃疡的特征、瓦格纳分级、血小板、降钙素原、UA;其中溃疡特征、瓦格纳分级、降钙素原是截肢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负压吸引治疗是截肢独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愈合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抑制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婵娟 赵佳仪 +5 位作者 黄翠芹 李勤 王珍 甘丹卉 朱丽红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3-1050,共8页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处理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系)的保护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特异性蛋白Brn-3和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的表达来鉴定RGC-5细胞;将RGC-5细胞...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处理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系)的保护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特异性蛋白Brn-3和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的表达来鉴定RGC-5细胞;将RG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BHP处理组、t-BHP和lutein共同处理组、lutein处理组,培养24 h,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aspase-3蛋白的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JNK和c-Jun蛋白的变化。结果: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lutein能提高t-BHP处理的RGC-5细胞的活力,并降低t-BHP诱导的RGC-5细胞凋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utein能抑制t-BHP诱导的caspase-3的活化;与对照组比较,t-BHP处理后RGC-5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P<0.05),Bax/Bcl-2比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0.05),JNK和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t-BHP的上述作用可被lutein部分逆转。结论:Lutein能够降低t-BHP诱导的RGC-5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化并降低JNK和c-Jun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过氧化氢 叶黄素 RGC-5细胞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中β5t、p63和CD20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松梅 谈伟 +1 位作者 黄述斌 胡向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 探讨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34例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β5t在A型胸腺瘤中上皮细胞呈胞质并核旁... 目的 探讨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34例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β5t在A型胸腺瘤中上皮细胞呈胞质并核旁点状加强阳性(4/4);在B型胸腺瘤中呈核质阳性(20/20),其中在B1型强阳性(10/10),B2型中等阳性(4/6)、弱阳性(2/6),B3中等阳性(1/2)、弱阳性(1/2),在B1型与B2、B3型中阳性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在AB型胸腺瘤中呈上述两种形态(9/9)。(2)p63在胸腺瘤上皮细胞中阳性率为60%~100%,在A型胸腺瘤中呈大片状分布(4/4),在B1、B2、B3型胸腺瘤中分别呈散在分布(10/10)、簇状或小片状分布(6/6)、大片状分布(2/2)。(3)CD20在A和AB型胸腺瘤上皮中呈局灶阳性(4/4、8/9),在B型胸腺瘤中呈阴性。结论 β5t、p63和CD20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对胸腺瘤进行分型,且β5t与p63相对应可有助于对B型胸腺瘤进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β5t P63 CD2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于胸腺囊肿的腺癌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松梅 谈伟 李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恶变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对2例胸腺囊肿恶变为腺癌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岁和50岁,肿块均位于前纵膈。镜检:例1,纤维囊壁组成的囊...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恶变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对2例胸腺囊肿恶变为腺癌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岁和50岁,肿块均位于前纵膈。镜检:例1,纤维囊壁组成的囊腔内异型细胞呈腺状、管状结构排列,与囊壁内单层柱状上皮有移行。周围可见残余胸腺组织;例2,单层柱状上皮形成的囊肿,良性上皮移行为异型上皮排列成复层、腺样结构。周围梭形细胞被粗大的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分隔成实性团块状或拼图玩具样,实性细胞周边可见片状淋巴细胞浸润,实性细胞团内可见腺样结构。免疫表型:例1,CK7在囊壁内单层柱状上皮中(+),与之移行的异型上皮中(-),CK20、Villin的表达则与之相反。例2,异型腺样细胞CD5、EMA和TTF1均(+),Ki-67增殖指数约10%,梭形细胞p63和TTF1均(+),CD20和CD117均(灶+),Ki-67增殖指数约1%。结论胸腺腺癌非常罕见,可起源于胸腺囊肿,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腺癌 囊肿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旁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松梅 谈伟 王朝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例球旁细胞瘤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中4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26~60岁,平均39岁。4例伴有高血压,1例术后肾素和醛固酮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1例术后10个月伴骨和... 目的:探讨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例球旁细胞瘤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中4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26~60岁,平均39岁。4例伴有高血压,1例术后肾素和醛固酮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1例术后10个月伴骨和肝多发转移,14个月后死亡。眼观:肿块边界清楚,多有完整的纤维包膜。镜检:细胞实性,成片分布,中间可见残存肾小管。部分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间质中血管丰富,血管壁厚、玻璃样变性。同时可见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细胞之间界限较清,胞质嗜酸性或透明,部分细胞核周有空晕,细胞核圆形,部分可见核仁,核分裂少见。1例恶性,可见凝固性坏死,明显的细胞异型以及活跃的核分裂。免疫表型:CD34、vimentin和renin均阳性,SMA部分阳性。结论球旁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电镜结果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旁细胞瘤 高血压 肾素 恶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nNOS和NT-3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惠贞 贾雪梅 +4 位作者 桂丽 黄大可 汪渊 王璐 周岳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6-80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 OS)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下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链...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 OS)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下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治疗,于造模后3个月和6个月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测定空腹血糖,并取下颌下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糖较同期对照组升高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显著,治疗组血糖较同期糖尿病组下降。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下颌下腺腺泡萎缩加重,颗粒曲管数目减少,管腔变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nNOS在糖尿病组表达较同期对照组增强,在造模3个月表达最强,治疗组表达较同期糖尿病组降低;NT-3在糖尿病组表达较同期对照组降低且随病程的延长减少,治疗组较同期糖尿病组增强。结论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nNOS表达升高和NT-3表达下降,可能是引起糖尿病下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胰岛素治疗可能与nNOS和NT-3的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颌下腺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营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雁 田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为了探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选取1978~2012年出口额、进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经济... 为了探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选取1978~2012年出口额、进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Np63α基因过表达对人宫颈癌细胞SiHa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晓慧 赵卫东 方慧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分析ΔNp63α基因过表达时人宫颈癌细胞SiHa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受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ΔNp63α的转染组细胞株SiHa-ΔNp63α和对照组细胞株SiHa-NC。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两组细胞... 目的分析ΔNp63α基因过表达时人宫颈癌细胞SiHa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受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ΔNp63α的转染组细胞株SiHa-ΔNp63α和对照组细胞株SiHa-NC。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两组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变化,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数据共筛选出差异倍数1.5倍以上的基因共1 405个,其中843个基因在SiHa-ΔNp63α细胞中表达上调,562个表达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生长与周期、信号转导、细胞通讯、细胞黏附、细胞转移和侵袭等功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抗原加工提呈、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补体系统等。结论研究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或信号通路,对探索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因表达谱 ΔNp63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中MK、p63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慧英 黄永平 李爱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MK、p63α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98例子宫颈SCC组织中MK、p63α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 目的探讨MK、p63α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和98例子宫颈SCC组织中MK、p63α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MK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子宫颈SC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28.6%和38.8%;p63α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73.3%和16.7%,在子宫颈SCC组织中高表达率与低表达率分别为34.7%和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63α和MK在子宫颈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372,P<0.01);p63α和MK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MK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63α阴性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结论 MK、p63α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子宫颈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MK p63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