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猪干扰素α1融合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1
作者 胡涛 何志远 +2 位作者 张文昌 赵俊 王明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9-583,共5页
为可溶性表达重组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与猪干扰素α1(PoIFNα1)融合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分别提取鸡、猪肝脏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ChGM-CSF和PoIFNα1基因,经linker连接上述两种基因后将其克隆于p... 为可溶性表达重组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与猪干扰素α1(PoIFNα1)融合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分别提取鸡、猪肝脏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ChGM-CSF和PoIFNα1基因,经linker连接上述两种基因后将其克隆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在ST细胞/VSV病毒测定系统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该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同时用MTT法检测其对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PCR扩增并融合后的ChGM-CSF和PoIFNα1融合基因约为1000bp,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诱导表达的rChGM-CSF-PoIFNα1融合蛋白分子量约55ku,主要存在于破碎菌体的上清中,表达量较高。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分别能够与ChGM-CSF多抗和PoIFN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其抗病毒比活性约为1.1×10^6IU/mg,并且具有促进鸡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本研究为rChGM-CSF-PoIFNα1重组融合蛋白的研制及其相关活性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 猪干扰素α1(PoIFNα1) 融合基因 可溶性表达 促淋巴细胞增殖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赵俊 俞海洋 +8 位作者 王兴满 李京培 胡涛 胡勇 苏世云 李超 鲁兴生 徐敬东 王明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6-759,共4页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中rPoIFN-α1的效价。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血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2.872±0.314 h和4.000±0.53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236±0.551 h和6.644±0.751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980±2.875×104IU/L和1.080±0.986×104IU/L。静脉注射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6±0.02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195±0.351 h,Cmax值为6.380±0.546×104IU/L。rPoIFN-α1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组清除率分别为0.930±0.132 L/h、0.677±0.228 L/h和0.879±0.210 L/h。与静脉注射组相比,肌肉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47.82%,皮下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35.09%。本实验结果提示这3种rPoIFN-α1的注射方法在猪体内吸收、消除较快,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rPoIFN-α1肌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皮下注射组,消除半衰期比静脉注射组延长,可以作为替代静脉注射的一种方便和安全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猪干扰素α1 药代动力学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中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雨 周炜 +4 位作者 符修乐 查映丽 赵俊 俞海洋 王明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2-355,共4页
为检测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AIV)在鸡胚中的增殖效力,本研究将rChIFN-α按其抗病毒效价高低分为4个组(10-7 U/mL、10-6 U/mL、10-5 U/mL和10^4 U/mL),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各实验组再依次按... 为检测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AIV)在鸡胚中的增殖效力,本研究将rChIFN-α按其抗病毒效价高低分为4个组(10-7 U/mL、10-6 U/mL、10-5 U/mL和10^4 U/mL),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各实验组再依次按照给药时间不同又分为“先给药再接种病毒组”、“同时给药和接种病毒组”及“先接种病毒再给药组”3个小组进行试验,通过检测H9N2 AIV血凝效价的变化、H9N2 AIV HA基因拷贝数以及各组EID50评价rChIFN-α对H9N2 AIV增殖抑制效力。结果显示,除低剂量组以外,各剂量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可以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 AIV的血凝效价(p〈0.01),同时能够显著减少H9N2 AIV基因的拷贝数(p〈0.01)及显著降低EID50(p〈0.01)。表明中等剂量(10-5 U/mL)及更高剂量的rChIFN-α在鸡胚中能够显著抑制H9N2 AIV的增殖。本研究为rChIFN-α今后在临床中抗AIV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 鸡胚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重组猪α干扰素的大肠埃希工程菌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亚召 王明丽 +2 位作者 俞海洋 高耀辉 赵俊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9期9-15,共7页
为探究表达重组猪α干扰素的大肠埃希工程菌的分批发酵动力学基本规律,以表达猪α干扰素的基因工程重组大肠埃希菌BL21(DE3)为实验对象,观察并研究重组大肠埃希工程菌在30 L发酵罐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重组猪α干扰素生成和基质消... 为探究表达重组猪α干扰素的大肠埃希工程菌的分批发酵动力学基本规律,以表达猪α干扰素的基因工程重组大肠埃希菌BL21(DE3)为实验对象,观察并研究重组大肠埃希工程菌在30 L发酵罐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重组猪α干扰素生成和基质消耗的变化规律,根据经典的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类似Luedeking-Piret方程对其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呈典型的S型曲线,蛋白生成和菌体生长无明显的相关性,属于非生长偶联型;重组猪ɑ干扰素的产生和大肠埃希工程菌的生长速率及菌体积累量相关,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和产物形成模型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9030、0.91095和0.96683,能较好地描述发酵中的动力学特征;重组猪ɑ干扰素蛋白得率提高了40%,由此建立的模型将为后续的连续补料、高密度发酵和工业化放大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工程菌 重组猪ɑ干扰素 分批发酵 发酵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中药在体外对PEDV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单雪芹 凡玉芳 +2 位作者 沈咏舟 王亚男 韩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的]筛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有效中药单体及其作用节点。[方法]选择3种中药单体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对病毒3个节点(抑制吸附穿入、直接杀灭、抑制复制)进行药物作用,评价CCK-8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的对抗病... [目的]筛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有效中药单体及其作用节点。[方法]选择3种中药单体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对病毒3个节点(抑制吸附穿入、直接杀灭、抑制复制)进行药物作用,评价CCK-8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的对抗病毒效果。[结果]黄芩苷和水飞蓟在病毒吸附和穿入阶段抗病毒效果好,而诃子抗病毒效果较差;CCK-8测试显示,黄芩苷和水飞蓟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2.34%和78.00%,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黄芩苷和水飞蓟能降低绿色荧光强度及抑制病毒N蛋白的表达,且2种药物抗病毒作用均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抗PEDV药物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中药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