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茄烟发酵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锦龙 汤珍瑶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1期119-120,127,共3页
介绍了雪茄烟发酵技术的概念、方法,当前雪茄烟发酵的特点、操作步骤和发酵方式,以及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现代雪茄烟发酵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发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晾制湿度下雪茄烟叶变黄期非结构糖类及质体色素的动态变化
2
作者 汪薇 谭永浩 +5 位作者 卓毅锋 全益华 刘欣瑶 时雅琪 符昌武 王振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为提升烟叶的晾制品质,以云雪2号作为试验材料,探究在环境温度为28℃,环境湿度分别为90%(高湿)、80%(中湿)、70%(低湿)的条件下雪茄烟叶晾制变黄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晾制湿度下,烟叶晾制期间质体色素、淀粉含量... 为提升烟叶的晾制品质,以云雪2号作为试验材料,探究在环境温度为28℃,环境湿度分别为90%(高湿)、80%(中湿)、70%(低湿)的条件下雪茄烟叶晾制变黄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晾制湿度下,烟叶晾制期间质体色素、淀粉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葡萄糖、果糖、蔗糖整体呈上升趋势。(2)高湿处理(变黄湿度为90%)烟叶叶绿素含量降解速率缓慢,但降解周期长,而低湿与中湿处理在变黄96 h之后含量便趋于较低水平,变化不明显。(3)低湿(变黄湿度为70%)处理葡萄糖与果糖含量在变黄前期积累量明显增加,在变黄144 h之后增量较小,而中湿与高湿含量变化趋势与低湿相反,在变黄前期增量不明显,而在变黄144 h之后显著增加;不同处理下淀粉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几近相同。(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晾制过程中质体色素含量与非结构性糖类含量变化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低湿(变黄湿度为70%)烟叶变黄速率较快,非结构性糖类转化迅速,烟叶提前结束变黄;高湿(变黄湿度为90%)烟叶在变黄前期各项指标变化较小,144 h之后非结构性糖类转化速率较快,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变黄期时长。中湿(变黄湿度为80%)烟叶的质体色素与非结构性糖类的降解转化程度处于低湿与高湿之间。以上结果表明,高湿晾制为烟叶变黄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时间条件,促进了烟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在晾制变黄期为烟叶提供高湿的晾制环境更有利于高品质烟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晾制 质体色素 单糖 低聚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PLS-NIR法预测卷烟配方烟丝中梗丝及薄片丝含量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立中 张胜军 +1 位作者 余小平 张灵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立预测的样品集111组。依据梗丝、薄片丝和烟丝不同的光谱特性,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仪收集样品集的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梗丝、薄片丝在烟支中比例的近红外测试模型。结果表明:梗丝、薄片丝与叶丝配方... 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立预测的样品集111组。依据梗丝、薄片丝和烟丝不同的光谱特性,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仪收集样品集的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梗丝、薄片丝在烟支中比例的近红外测试模型。结果表明:梗丝、薄片丝与叶丝配方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梗丝均方差为0.500,平均相对误差在6.44%以下;薄片丝均方差为0.487,其平均相对误差在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梗丝 薄片丝 结构 近红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凝聚法制备肉桂醛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黄晓丹 张晓鸣 +3 位作者 董志俭 贾承胜 刘强 牛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5,69,共4页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固化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肉桂醛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和粒径分布的测定,研究不同因素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7~4.0,明胶∶阿拉伯胶为1∶1,壁材总浓度1%,芯壁比1∶1,搅拌速...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固化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肉桂醛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和粒径分布的测定,研究不同因素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7~4.0,明胶∶阿拉伯胶为1∶1,壁材总浓度1%,芯壁比1∶1,搅拌速度400r/min的条件下,可形成壁膜光滑、大小均一的球形多核微胶囊,pH4.0时微胶囊产率和效率分别为86.52%和92.36%。微胶囊包埋后肉桂醛的释放速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复凝聚 肉桂醛 谷氨酰胺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糖与脯氨酸固相美拉德反应模型中焦糖香成分的形成及机理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志磊 徐志强 +4 位作者 周顺 汪华 徐菲菲 李玥 钟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研究了葡萄糖和果糖与脯氨酸固相美拉德反应中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几种焦糖香物质(2-乙酰呋喃、2,4-二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DF)、菠萝酮(HDMF)和5-羟基麦芽酚)的影响并推测了这几种物质的形成机理。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2-... 研究了葡萄糖和果糖与脯氨酸固相美拉德反应中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几种焦糖香物质(2-乙酰呋喃、2,4-二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DF)、菠萝酮(HDMF)和5-羟基麦芽酚)的影响并推测了这几种物质的形成机理。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2-乙酰呋喃的生成影响不大。DDF受温度的影响与还原糖种类有关,而HDMF和5-羟基麦芽酚受温度的影响规律类似,大生成温度都在300℃左右。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对DDF、HDMF及5-羟基麦芽酚的影响规律相似,当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小于1∶1时3者的生成量较低,当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大于1∶1时3者的生成量较高,且当还原糖脯氨酸摩尔比为2∶1时,3者生成量大。文中进步分析了4种物质的形成机理,并探讨了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它们产生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美拉德反应 焦糖香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姚忠达 黄一兰 +3 位作者 吴克松 周初跃 杜丛中 王传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51-17953,共3页
[目的]研究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确定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种类,进而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方法]以未施用有机肥为对照,检测和评价烟草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田间抗病性,以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目的]研究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确定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种类,进而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方法]以未施用有机肥为对照,检测和评价烟草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田间抗病性,以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3项指标。[结果]增施牛粪和饼肥能够显著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的烟叶外观质量明显好于未施用有机肥的情形。[结论]增施牛粪有利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对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有机肥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烟草样品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袁龙 郑丰 +1 位作者 谢映松 胡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842-16843,16849,共3页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烟叶热分解行为的差异,采用TG-DTG-DSC(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热分析联用技术研究了烤烟、雪茄烟和白肋烟在氧气浓度为10%的氮/氧混合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化学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别;采...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烟叶热分解行为的差异,采用TG-DTG-DSC(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热分析联用技术研究了烤烟、雪茄烟和白肋烟在氧气浓度为10%的氮/氧混合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化学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别;采用热分析技术,不但能区分烟草燃烧过程中蒸馏、裂解和燃烧等热分解阶段,而且能鉴别不同类型的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热重分析法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初跃 姚忠达 +2 位作者 王传义 蓝周焕 翟笃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41-20043,20046,共4页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黄吹干"烘烤工艺并不适应于福建基地烟叶的烘烤特性。采用相对高温变黄,凋萎期+低湿慢烤的优化后配套烘烤技术可使烟叶失水和变黄程度一致,很好地解决了烟夹烤房的烘烤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组织结构较疏松,色度较强,并减少僵硬、挂灰和平滑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烟叶评吸质量,使烤后烟叶吃味纯正,杂气较轻,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饱满浓郁,余味较舒适。[结论]烘烤工艺是影响烟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夹密集烤房 烘烤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吸附剂在卷烟降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童保云 李村 +4 位作者 孔俊 吴振玉 高华 勾萍 陶正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研究了合成的新型多孔无机吸附剂应用于卷烟过滤嘴降低卷烟焦油量,金属掺杂可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过滤效率,新型吸附剂可降低卷烟焦油量达到3 mg/支,降焦率可达25%。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卷烟焦油 吸附剂 滤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清除剂阻断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诗平 舒俊生 +3 位作者 章存勇 林辉 陈军 杨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472-20473,共2页
[目的]研究清除剂对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形成的阻断作用。[方法]在pH为5.5的等物质的量比亚硝酸钠-降烟碱溶液中,分别添加6种不同的亚硝酸盐清除剂,考察各添加剂对溶液中亚硝化产物N-亚硝基降烟碱(NNN)形成的抑制效率。[结果]抗坏血... [目的]研究清除剂对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形成的阻断作用。[方法]在pH为5.5的等物质的量比亚硝酸钠-降烟碱溶液中,分别添加6种不同的亚硝酸盐清除剂,考察各添加剂对溶液中亚硝化产物N-亚硝基降烟碱(NNN)形成的抑制效率。[结果]抗坏血酸、咖啡酸和阿魏酸能有效阻断NNN的形成,当添加剂-亚硝酸盐物质的量比为3.0∶1.0时,抑制率超过90%;二氢咖啡酸、儿茶素、绿原酸的抑制率均超过50%。将6种添加剂应用于混合型卷烟烟丝中进行烟草基质试验,结果表明,咖啡酸、阿魏酸、二氢咖啡酸和儿茶素等是TSNAs形成的有效抑制剂,当添加剂-亚硝酸盐物质的量比为3.0∶1.0时,抑制率均超过50%。[结论]咖啡酸、儿茶素和阿魏酸既能抑制pH=5.5溶液中NNN的形成,也可阻断烟草基质系统中TSN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特有亚硝胺 降烟碱 亚硝酸盐 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鼎 汪华 +1 位作者 王程辉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64-5866,5871,共4页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侵染的影响。[方法]以烟草普通栽培种为研究对象,用BABA进行处理,处理后所有的烟苗均放入保湿袋中保湿24 h。然后用组织化学法鉴定BABA诱导烟草产生的过敏反应,并进行产生H2O...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侵染的影响。[方法]以烟草普通栽培种为研究对象,用BABA进行处理,处理后所有的烟苗均放入保湿袋中保湿24 h。然后用组织化学法鉴定BABA诱导烟草产生的过敏反应,并进行产生H2O2原位检测以及活性氧和丙二醛测定。[结果]BABA处理后叶片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TMV接种后叶片中该酶活性也进一步升高。10 mmol/L BABA喷洒处理能显著诱导氧迸发,引起过敏性反应,叶面局部细胞坏死。处理叶片中的过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含量增加。10 mmol/L BABA有效激发植株的系统抗性,限制TMV的侵染,增强了烟草对TMV的抗性。[结论]BABA可增强普通烟草栽培品种抗TMV系统侵染的能力,但其诱抗能力要受其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诱导抗性 烟草 烟草花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含氮化合物对卷烟主流烟气氰化氢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立中 童红武 +3 位作者 王程辉 徐迎波 徐娟 刘少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97-8599,8681,共4页
[目的]研究卷烟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与卷烟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在卷烟烟支中添加特定含氮化合物,捕集并测定卷烟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分别研究了6类不同含氮化合物在卷烟燃吸时对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的影响,并尝试对氰... [目的]研究卷烟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与卷烟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在卷烟烟支中添加特定含氮化合物,捕集并测定卷烟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分别研究了6类不同含氮化合物在卷烟燃吸时对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的影响,并尝试对氰化氢热解产生的机理和变化规律做了探讨性的解释。[结果]对于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而言,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导致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释放量相应增加,且二者间表现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各含氮化合物对氰化氢释放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结论]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5类含氮化合物均是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重要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氰化氢 卷烟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端部落丝量与烟丝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旭东 黄瑞 +2 位作者 刘洁 沈亚 袁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9年第5期95-98,共4页
通过制备不同结构的烟丝并进行旋转箱、旋转笼两种端部落丝量测定方法的试验,分析叶、梗丝掺配比例及不同烟丝结构对两种测定方法检测值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卷烟端部落丝量指标对卷烟工艺的指导作用。试验结果... 通过制备不同结构的烟丝并进行旋转箱、旋转笼两种端部落丝量测定方法的试验,分析叶、梗丝掺配比例及不同烟丝结构对两种测定方法检测值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卷烟端部落丝量指标对卷烟工艺的指导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梗丝掺配比例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值无显著相关性;6目至8目叶丝比例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值有显著相关性;18目下梗丝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值无显著相关性;旋转笼法和旋转箱法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端部落丝量 烟丝结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烟气气相化学成分的实时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永华 徐迎波 +3 位作者 陈开波 谢映松 胡立中 潘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
综述了适合于卷烟烟气气相化学成分的实时分析技术,比较了这些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烟气分析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卷烟烟气 气相成分 实时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叶淀粉晶体结构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晓兰 徐迎波 +1 位作者 周顺 高芸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CP/MAS 13C NMR)、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C)研究了烤烟烟叶淀粉晶体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烤烟烟叶淀粉晶体CP/MAS 13C NMR波谱显示在C1区域,在化学位移99.3和100.2处有2个明显的结晶峰,同...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CP/MAS 13C NMR)、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C)研究了烤烟烟叶淀粉晶体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烤烟烟叶淀粉晶体CP/MAS 13C NMR波谱显示在C1区域,在化学位移99.3和100.2处有2个明显的结晶峰,同时,XRD波谱2θ在17o处有较强的衍射峰,在5.6o、15o、20o、22o和24o附近有较弱的衍射峰,均表现出典型的B–型晶体特征。根据CP/MAS 13C NMR波谱计算出的烟叶淀粉晶体的相对结晶度和双螺旋含量分别为36.1%和21.3%,其结晶度比采用XRD波谱计算值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淀粉晶体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三醇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舒俊生 徐志强 +1 位作者 胡永华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丙三醇各种反应途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确定丙三醇裂解的主要裂解路径。结果发现:丙三醇主要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反应活化能在53~65kcal/mol。将丙三醇的裂解机理应用于1,2-丙二醇和1,3-丙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丙三醇各种反应途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确定丙三醇裂解的主要裂解路径。结果发现:丙三醇主要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反应活化能在53~65kcal/mol。将丙三醇的裂解机理应用于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推导1,2-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丙醛、丙酮和乙醛,而1,3-丙二醇的主要裂解产物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无氧裂解实验与理论推导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三醇 密度泛函理论 热裂解 羰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烤烟与津巴布韦和巴西烤烟挥发性香味物质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晓兰 杨俊 +1 位作者 徐迎波 高芸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33-36,77,共5页
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夹角余弦等方法,分析了国产烤烟烟叶与津巴布韦、巴西烤烟挥发性香味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结果表明:香气物质的总量以巴西最高,其次是津巴布韦,国产烤烟要略低一些,云南烤烟在酮类物质的总量上与津巴布韦烤烟差... 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夹角余弦等方法,分析了国产烤烟烟叶与津巴布韦、巴西烤烟挥发性香味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结果表明:香气物质的总量以巴西最高,其次是津巴布韦,国产烤烟要略低一些,云南烤烟在酮类物质的总量上与津巴布韦烤烟差异较大。就整体相似性而言,国内烤烟中湖南烤烟和云南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较相似,而湖北烤烟与巴西烤烟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挥发性香味物质 相似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薄片中蛋白质的酶解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鲁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079-13079,13086,共2页
研究了温度、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等酶解条件对烟草薄片原料中蛋白质酶法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5.2的烟草水溶液中,蛋白质的最佳酶解温度为50~60℃;随着酶添加量与酶解时间的增加,烟草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同时酶解液中可溶... 研究了温度、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等酶解条件对烟草薄片原料中蛋白质酶法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5.2的烟草水溶液中,蛋白质的最佳酶解温度为50~60℃;随着酶添加量与酶解时间的增加,烟草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同时酶解液中可溶性氮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蛋白质 酶解 烟草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和剪叶互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刚 李鲁 +1 位作者 徐迎波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089-13090,共2页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与剪叶互作对烟草防卫性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5为供试烟草,通过测定PAL和PPO活性并利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Duncan′s分析,研究了机械损伤与同源...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与剪叶互作对烟草防卫性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5为供试烟草,通过测定PAL和PPO活性并利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Duncan′s分析,研究了机械损伤与同源信号激发子MeJA间的互作。[结果]浓度5 mmol/LMeJA单独激发的PAL活性最高,其次是浓度5 mmol/LMeJA+剪叶双激发的PAL活性,再次是浓度1 mmol/LMeJA单独激发和浓度1 mmol/LMeJA+剪叶双激发的PAL活性,对照的PAL活性最低,MeJA单激发的PAL活性高于其对应双激发的PAL活性,但差异不显著。浓度5 mmol/LMeJA单独激发的PPO活性最高,其次是浓度5 mmol/LMeJA+剪叶双激发的PPO活性,再次是浓度1 mmol/LMeJA单独激发和浓度1 mmol/LMeJA+剪叶双激发的PPO活性,对照的PPO活性最低。MeJA单激发的PPO活性高于其对应双激发的PPO活性,且差异显著。[结论]该试验初步研究了MeJA与剪叶的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剪叶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烟草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俊生 徐志强 +1 位作者 瞿先中 夏文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250-18253,共4页
[目的]研究温度、氮气流量和氧气浓度3个因素对不同类型烟草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羰基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温度是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裂解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明显影响因素;3个因素对... [目的]研究温度、氮气流量和氧气浓度3个因素对不同类型烟草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羰基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温度是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裂解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明显影响因素;3个因素对烤烟和香料烟裂解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影响规律类似,而对白肋烟的影响规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了解不同类型烟草羰基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卷烟辅助材料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 羰基化合物 正交试验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