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主要水稻土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红飞 严密 +1 位作者 王友保 刘登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3-759,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安徽几类不同地貌下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u、Zn、Pb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与4种土壤酶活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地区水稻土中,残留态和有机态Cu、Zn、Pb含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原和丘陵地区...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安徽几类不同地貌下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u、Zn、Pb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与4种土壤酶活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地区水稻土中,残留态和有机态Cu、Zn、Pb含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原和丘陵地区水稻土中有机结合态Cu、Zn、Pb明显高于山区;而山区水稻土中Fe-Mn氧化物结合态Cu、Zn、Pb相对含量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在水稻土中,碳酸盐结合态Cu、Zn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大,交换态Pb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大。反映水稻土Cu、Zn污染用碳酸盐结合态Cu、Zn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而反映Pb污染用交换态Pb和脲酶活性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 形态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想晴 程旺兴 +3 位作者 赵宝林 李欢欢 王元媛 高韵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2,共2页
报道安徽省分布的植物新记录种2个,分别为葡萄科的小叶葡萄(Vitis sinocinerea W. T. Wang)和豆科的光萼猪屎豆(Crotalaria zanzibarica Benth.)
关键词 安徽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潜山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3
作者 刘想晴 程旺兴 +1 位作者 刘守金 赵宝林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4期80-81,84,共3页
通过对潜山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发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1种,共18科19属,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10种。对潜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态分布、资源及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珍稀濒危 药用植物 潜山县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谱效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亮亮 吴剑 +3 位作者 张叶 康浩 宋洁 蔡百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86-2792,共7页
目的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探讨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的谱效关系。方法该药材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 3%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采用偏最小二... 目的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探讨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的谱效关系。方法该药材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 3%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 973。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为药效学指标时,1、7、11号峰为药效峰;以降低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为药效学指标时,2、7、9、10号峰为药效峰;以降低醋酸诱导小鼠扭体时间为指标时,2、7、9号峰为药效峰;以各给药组给药0. 5 h后热板痛阈延长为指标时,2、7、9号为主要药效峰;以各给药组给药1 h后热板痛阈延长为指标时,2、7号为主要药效峰;以各给药组给药2 h后热板痛阈延长为指标时,7号为主要药效峰。结论苄基葡萄糖苷异构体、β-蜕皮甾酮,三七皂苷R1可能为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作用可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抗炎镇痛 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 HPLC 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多糖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秦亚东 钟正灵 +1 位作者 汪荣斌 周娟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芍多糖(Paeoniae Radix Alba polysaccharide,PRPY)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PRPY预先口服给药21 d,采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 目的:研究白芍多糖(Paeoniae Radix Alba polysaccharide,PRPY)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PRPY预先口服给药21 d,采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中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结合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药效。结果:白芍多糖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P<0.01),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同时降低MDA水平(P<0.01),低剂量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提示,PRPY可以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变化。结论:白芍多糖预先给药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体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多糖 D-半乳糖胺/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小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白及不同采收期次生代谢产物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亚东 汪荣斌 +1 位作者 方凤满 李林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研究白及栽培品不同采收期特征差异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白及指纹图谱并测定gastrodin、militarine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最小偏二乘分析(PLS-DA)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从16个共有... 为研究白及栽培品不同采收期特征差异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白及指纹图谱并测定gastrodin、militarine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最小偏二乘分析(PLS-DA)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从16个共有峰中识别7个特征化学成分为不同采收季节主要特征差异成分。利用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技术(HPLC-HRMS)鉴定为葡萄糖苷类成分(gastrodin)、苄酯类成分(blestroside、militarine、gymnosideⅤ)以及菲类成分(4-甲氧基菲-2,7-二醇、benzylhydrophenanthrene 3、coelonin)。结果显示7个主要差异成分随季节呈现不同动态变化规律,gastrodin和militarine在不同采收期含量差异较大。本研究为指导白及采收时期及内在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指纹图谱 次生代谢产物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琴 任昊阳 +2 位作者 朱寒雨 李正姐 梁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chrysin,CHR)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disorder,PD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功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HR组(20、40、80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 目的探讨白杨素(chrysin,CHR)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disorder,PD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功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HR组(20、40、80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每天随机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持续5周。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单位时间内穿越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所减少、糖水偏嗜度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此外,海马神经元产生明显损伤,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IL-18、IL-6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CHR药物治疗后大鼠单位时间内穿越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所增加、糖水偏嗜度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此外,海马神经元产生损伤减少,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CHR对PDD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白杨素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三萜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存琴 王宏婷 +1 位作者 陈娟 汪荣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03-709,共7页
三萜类化合物是苦丁茶中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苦丁内酯、齐墩果烷、乌苏烷和羽扇豆烷类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对苦丁茶三萜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一些新颖结构化合物、新的生物活性不断被发现,目前已从苦丁茶中分离得到... 三萜类化合物是苦丁茶中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苦丁内酯、齐墩果烷、乌苏烷和羽扇豆烷类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对苦丁茶三萜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一些新颖结构化合物、新的生物活性不断被发现,目前已从苦丁茶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200多种,包括50余种三萜化合物和150余种三萜苷类化合物。药理研究显示苦丁茶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菌、保护心肌、降血糖等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从苦丁茶中新发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旨在为苦丁茶三萜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三萜类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断血流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丽敏 年四辉 吴海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作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体系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等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解工艺。结果:纤维素酶解断血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量5 U/g,提...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作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体系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等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解工艺。结果:纤维素酶解断血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量5 U/g,提取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60℃,时间为40 min时,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为90.92%,与未加酶组相比,提取率提高18.13%。结论:纤维素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断血流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苗期水飞蓟生理与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晓清 刘谕 +4 位作者 杨睿 李林华 王雨 施晟璐 王康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135-139,共5页
以苗期水飞蓟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 Cl对水飞蓟进行不同时间(0、1、2、3、4、5 d,分别记为CK、T1、T2、T3、T4、T5)的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理特征及活性成分含量,以探讨苗期水飞蓟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叶片中叶绿素相对... 以苗期水飞蓟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 Cl对水飞蓟进行不同时间(0、1、2、3、4、5 d,分别记为CK、T1、T2、T3、T4、T5)的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理特征及活性成分含量,以探讨苗期水飞蓟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胁迫处理T4、T5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CK;(2)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 3种酶的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其中T1处理CAT,T4处理SOD、POD的酶活性均为最高值,且显著高于相应的CK;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T2、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高于CK,但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则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所有处理均显著低于CK;(3)总黄酮与水飞蓟宾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胁迫处理T5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水飞蓟宾含量均低于CK,但胁迫处理5 d的水飞蓟宾含量显著高于其余胁迫处理。可见苗期水飞蓟在一定时间的Na Cl胁迫下,通过提高其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以缓解盐胁迫的伤害,但适度的盐胁迫能促进其体内总黄酮含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NACL胁迫 活性成分 生理特征 耐盐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淀粉酶法提取板蓝根有效成分工艺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年四辉 刘丽敏 +1 位作者 张艳华 夏轩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淀粉酶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的提取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最优酶解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5℃、酶解pH6.0、酶解时间30min、酶用量40 U/g,在此条件下精... 目的探讨采用淀粉酶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的提取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最优酶解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5℃、酶解pH6.0、酶解时间30min、酶用量40 U/g,在此条件下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的提取质量分别比未加酶组分别提高17.45%、18.15%、16.40%。结论采用淀粉酶法从板蓝根中提取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工艺简单、可行,可为板蓝根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多指标 酶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高效广谱防晒性能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晨秀 俞成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7-1540,共4页
文章对211种中草药在防晒光区(290~400nm)紫外吸收的研究发现,苦丁茶在防晒光区的主要波段紫外吸收能力最强,吸收波段宽泛。当ρ苦丁茶=0.20g/L时,苦丁茶累积日照48h下稳定,50℃下热稳定,pH=3~7稳定,室内存放1a稳定;当苦丁茶质量浓度... 文章对211种中草药在防晒光区(290~400nm)紫外吸收的研究发现,苦丁茶在防晒光区的主要波段紫外吸收能力最强,吸收波段宽泛。当ρ苦丁茶=0.20g/L时,苦丁茶累积日照48h下稳定,50℃下热稳定,pH=3~7稳定,室内存放1a稳定;当苦丁茶质量浓度为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二苯酮-3、水杨酸乙基己酯3种防晒剂质量浓度的5倍时,苦丁茶的紫外吸收高于3种防晒剂,具有广谱、高效的防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紫外吸收 防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检测盐酸布比卡因原料药中盐酸布比卡因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端 潘国石 +1 位作者 张叶 吴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4-795,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布比卡因的电化学行为,建立盐酸布比卡因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循环伏安(CV)进行盐酸布比卡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差分脉冲(DPV)法进行盐酸布比卡因的含量检测。结果在0.01mol/L高氯酸四丁基铵缓冲溶液(TBAP)中,盐酸布比... 目的研究盐酸布比卡因的电化学行为,建立盐酸布比卡因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循环伏安(CV)进行盐酸布比卡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差分脉冲(DPV)法进行盐酸布比卡因的含量检测。结果在0.01mol/L高氯酸四丁基铵缓冲溶液(TBAP)中,盐酸布比卡因的微量水溶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5~2×10-4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9958,检出限为1.0×10-5mol/L。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应用于盐酸布比卡因原料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环糊精的包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端 吴秋燕 +2 位作者 陈新建 于嘉鑫 任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825-6826,6834,共3页
[目的]研究β环糊精氯化血红素的包合作用。[方法]UV法测定包合常数Ka,中性条件研磨制备包合物;HPIE测定包合物中氯化血红素含量及水中溶解度,以考察包舍过程及包合产物的氯化血红素稳定性。[结果]Kn显示β环糊精能够包合氯化血红素... [目的]研究β环糊精氯化血红素的包合作用。[方法]UV法测定包合常数Ka,中性条件研磨制备包合物;HPIE测定包合物中氯化血红素含量及水中溶解度,以考察包舍过程及包合产物的氯化血红素稳定性。[结果]Kn显示β环糊精能够包合氯化血红素,随β环糊精包合比的增加,增溶效果明显,达73.4~119.6倍,稳定性也明显提高,但包合物中氯化血红素含量明显低于计算量。[结论]过量环糊精能够明显提高氯化血红素的溶解度,增强稳定性,但是包合会导致氯化血红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环糊精 氯化血红素 包合物 包合常数 溶解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娟娟 祁俊 秦亚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建立医疗机构制剂玉夏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玉夏胶囊中防己、莱菔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玉夏胶囊中的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薄层色谱中阴性样品均无... 目的:建立医疗机构制剂玉夏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玉夏胶囊中防己、莱菔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玉夏胶囊中的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薄层色谱中阴性样品均无干扰,专属性强;防己诺林碱在24~84μg/m 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2.57%;粉防己碱在34.5~207.0μg/m 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2.5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玉夏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夏胶囊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防己诺林碱 粉防己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界因素对茶黄素(TF)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俞晨秀 孙莉 +2 位作者 孙益民 秦亚东 高焕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研究某些外界因素对茶黄素(TF)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了解茶黄素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选用茶黄素(TF)标准品(含量99.636%),采用HPLC法测定茶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收峰面积(响应值mAU),通过各条件下吸收峰面积变化值来判断茶黄素的稳... 研究某些外界因素对茶黄素(TF)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了解茶黄素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选用茶黄素(TF)标准品(含量99.636%),采用HPLC法测定茶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收峰面积(响应值mAU),通过各条件下吸收峰面积变化值来判断茶黄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茶黄素水溶液在50℃以上30 min分解明显;在酸中比较稳定,当pH值>8以上时吸收峰面积下降明显;在有Fe^(3+)存在下不稳定,加入Fe^(3+)时吸收峰面积下降明显;在温度(10~20℃)放置有缓慢分解,低功率日光灯(20 W)照射基本不影响,加入稳定液能提高茶黄素水溶液的稳定性。茶黄素水溶液不稳定,温度、碱性、Fe^(3+)会明显影响茶黄素的稳定性,10~20℃下有缓慢分解、低功率日光灯照射不影响,稳定液中放置1周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稳定性 外界因素 吸收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T3介导的MTX治疗佐剂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淑 吴义金 +3 位作者 张洒洒 王启海 罗婷婷 殷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目的:探究炎症条件下对甲氨蝶呤(MTX)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建立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IA)模型,通过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PCR法检测肾脏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OAT3)的表达,并通过LC-MS/MS法检测MTX的血药浓度... 目的:探究炎症条件下对甲氨蝶呤(MTX)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建立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IA)模型,通过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PCR法检测肾脏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OAT3)的表达,并通过LC-MS/MS法检测MTX的血药浓度,采用离体大鼠肾灌注、肾切片以及体外细胞摄取和转运实验对比给药不同时间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结果:在AIA大鼠肾脏中OAT3表达显著增加,同时通过优化的LC-MS/MS方法检测MTX的浓度,结果发现AIA大鼠肾切片对MTX的摄取显著增加,丙磺舒可以通过抑制OAT3,减少MTX的排泄;此外,体外证实了炎症病理可以通过增加OAT3的表达和功能活性促进MTX经肾脏排泄。结论:炎症病理条件下通过增加肾脏中OAT3的表达,增强其功能活性,加速了肾脏对MTX的摄取,从而促进了MTX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 药代动力学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产地牡丹皮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慧冬 秦亚东 周娟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5期21-23,共3页
利用HPLC法测定芜湖产地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nm,柱温30℃,流速1.0mL/min。丹皮酚在0.0325~0.52μg范围内线性... 利用HPLC法测定芜湖产地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nm,柱温30℃,流速1.0mL/min。丹皮酚在0.0325~0.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51%,RSD为1.26%。结果表明,芜湖产地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含量高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平均含量为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产地金银花的质量分析
19
作者 张晓冲 戴胜 曹井相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3期8-10,共3页
利用HPLC方法测定芜湖产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llent HC-C18(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洗脱;波长327nm,柱温30℃。线性良好(R=0.9997),精密度良好(0.11%),回收率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1... 利用HPLC方法测定芜湖产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llent HC-C18(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洗脱;波长327nm,柱温30℃。线性良好(R=0.9997),精密度良好(0.11%),回收率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15%,RSD为1.97%)。结果表明,芜湖丫山产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高于药典规定,平均含量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