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杨素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琴 任昊阳 +2 位作者 朱寒雨 李正姐 梁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chrysin,CHR)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disorder,PD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功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HR组(20、40、80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 目的探讨白杨素(chrysin,CHR)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disorder,PD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功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HR组(20、40、80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每天随机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持续5周。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单位时间内穿越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所减少、糖水偏嗜度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此外,海马神经元产生明显损伤,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IL-18、IL-6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CHR药物治疗后大鼠单位时间内穿越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所增加、糖水偏嗜度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此外,海马神经元产生损伤减少,海马中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CHR对PDD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白杨素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研究异夏佛塔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枫 李多 +2 位作者 汪荣斌 舒畅 丁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0,共6页
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夏佛塔苷的浓度,研究异夏佛塔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灌胃给药1. 5、3. 0、6. 0 mg/kg和静脉注射异夏佛塔苷0. 5 mg/kg后,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夏佛塔苷... 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夏佛塔苷的浓度,研究异夏佛塔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灌胃给药1. 5、3. 0、6. 0 mg/kg和静脉注射异夏佛塔苷0. 5 mg/kg后,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夏佛塔苷的含量,运用DAS 3. 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异夏佛塔苷在1. 0~500. 0 ng/m L内线性良好(r=0. 997 6),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以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灌胃给药低、中、高3个剂量组,c_(max)分别为(109. 34±22. 87)、(259. 84±95. 35)、(499. 26±288. 09) ng/m L,AUC0-t分别为(310. 57±46. 18)、(552. 67±207. 14)、(1 075. 03±371. 19) h·ng/m L,t1/2分别为(2. 36±0. 22)、(2. 91±0. 19)、(3. 04±0. 86) h,t_(max)分别为(1. 03±0. 25)、(1. 18±0. 17)、(1. 5±0. 43) h,MRT_(0-t)分别为(11. 33±1. 53)、(11. 27±1. 09)、(8. 29±0. 76) h;静脉注射后,AUC_(0-t)为(1 536±421. 3) h·ng/m L,t1/2为(2. 57±0. 46) h,MRT_(0-t)为(9. 55±2. 37) h,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 73%,5. 99%,5. 80%。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异夏佛塔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夏佛塔苷 LC-MS/MS 药代动力学 绝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