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亳州地区蒸菜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1
作者 孙慧娟 赵鑫磊 +3 位作者 王瑞 宋芊芊 周慧银 方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调查亳州地区蒸菜资源现状并加以分析,提出蒸菜产业化发展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基源鉴定等方法。[结果]亳州地区常用蒸菜品种基源共有23科44种,多集中于高等植物,其中野生品种14种,栽培品种19种,包括亳州道地药材... [目的]调查亳州地区蒸菜资源现状并加以分析,提出蒸菜产业化发展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基源鉴定等方法。[结果]亳州地区常用蒸菜品种基源共有23科44种,多集中于高等植物,其中野生品种14种,栽培品种19种,包括亳州道地药材1种。[结论]提出加强蒸菜制作工艺和质量评价标准、蒸菜产品保健功能的研究以及蒸菜产品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地区 蒸菜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凤仙花科植物新记录——卢氏凤仙花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鑫磊 刘耀武 方成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7-68,共2页
报道1种分布于安徽省岳西县的凤仙花科植物——卢氏凤仙花。该种为安徽省分布新记录。凭证标本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MD)。并对其形态特征,生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卢氏凤仙花 新记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根的结构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伟娜 王蓉 +3 位作者 黄力 程磊 刘耀武 方成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揭示紫菀根的结构、主要药用成分积累部位和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根的结构、组织化学法定位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部位、HPLC法测定根中紫菀酮、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紫菀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 为揭示紫菀根的结构、主要药用成分积累部位和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根的结构、组织化学法定位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部位、HPLC法测定根中紫菀酮、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紫菀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外皮层、皮层和维管组织,其中分泌道位于皮层内侧,数量与韧皮部束一致,随着根的增粗,中央分化出髓部。三萜皂苷成分在韧皮部和皮层内侧积累较多;黄酮类成分积累于皮层和髓部。紫菀根下部的紫菀酮含量高于上部,槲皮素和山萘酚仅为上部的1/3。因此,建议加工时保留下部细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紫菀酮 槲皮素 山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权春梅 张兴 +1 位作者 丁瑞苹 黄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7期36-38,共3页
该文介绍了抗氧化机制及研究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的必要性,阐述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旨在为天然药物抗氧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药物 抗氧化活性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蹄草素的电化学行为分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5
作者 栗进才 黄鹏 +1 位作者 程旺兴 王融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31-2134,2138,共5页
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控制电位电解法等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提取物鹿蹄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并考察其相关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鹿蹄草素在玻璃电极上发生了两个电子转移... 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控制电位电解法等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提取物鹿蹄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并考察其相关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鹿蹄草素在玻璃电极上发生了两个电子转移的电极反应,并且主要是受吸附控制的表面过程,其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子转移数为2;随着DNA的加入,鹿蹄草素的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发生正移,说明鹿蹄草素与DNA通过嵌插方式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根据加入DNA后使鹿蹄草素的峰电流变化动力学参数,也可定量分析检测DN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素 DNA 电化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荽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江平 宋珍 +3 位作者 刘艳丽 李笑然 许琼明 杨世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研究芫荽果Coriandrum sativ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芫荽果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高压快速制备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 目的研究芫荽果Coriandrum sativ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芫荽果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高压快速制备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8'-二羟基苯乙酮-8-O-阿魏酸酯(1)、2-O-E-feruloyl-1-(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2)、3-indolcarbaldehyde(3)、腺嘌呤核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10-hydroxyguaia-3,7(11)-dien-12,6-olide(6)、槲皮素(7)、山柰酚(8)、橙皮苷(9)、没食子酸-3-甲基醚(10)。结论化合物1~3、5~6、10为首次从芫荽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果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易掺伪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军 李红建 方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5-8,共4页
[目的]对南鹤虱(Daucus carota L.)、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3种市场常见的易掺伪的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调查及鉴别研究,为市场此类药材的鉴别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种子类药材的正... [目的]对南鹤虱(Daucus carota L.)、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3种市场常见的易掺伪的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调查及鉴别研究,为市场此类药材的鉴别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种子类药材的正品及其伪品,采用性状鉴别和微性状鉴别种的方法对正品及伪品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正品药材与伪品的鉴别要点。[结果]得出药材正品与伪品的区别方法,并拍摄鉴别特征的图片。[结论]除采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外,还采用微性状鉴别方法,可为3种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鉴别及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种子类 鉴别 掺伪 性状 微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鉴别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鞠康 张雪艳 +2 位作者 胡云飞 郭宣宣 周建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8-1616,共9页
为对目前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材土鳖虫进行微性状特征研究,探究土鳖虫与其混淆品的区别。实验通过查阅资料,对市场土鳖虫品种进行调查,运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土鳖虫的不同部位采用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扫描仪等仪器进行图像采集,并... 为对目前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材土鳖虫进行微性状特征研究,探究土鳖虫与其混淆品的区别。实验通过查阅资料,对市场土鳖虫品种进行调查,运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土鳖虫的不同部位采用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扫描仪等仪器进行图像采集,并利用Photoshop CS5软件景深合成高清晰度微性状特征图片来对其进行鉴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土鳖虫口器、腹背板边缘、肛上板、生殖板、触角、单眼间距与复眼间距比例、单眼、复眼、前足胫节、跗节、爪、尾须、背甲及腹甲刚毛等方面与混淆品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性状鉴别 微性状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左海燕 吴生兵 +6 位作者 吴欣 王堃 瞿巧钰 朱超 王言玲 童艳 周美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4,共4页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发明,目前已成为从分子、基因水平探索经脉脏腑相关联系途径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该技术能高效、快速、准确地构建符合研究目的的基因敲除动物,不仅能弥补以往研究中使...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发明,目前已成为从分子、基因水平探索经脉脏腑相关联系途径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该技术能高效、快速、准确地构建符合研究目的的基因敲除动物,不仅能弥补以往研究中使用药物或损毁组织带来的不足,还可为全面开展经脉脏腑相关的现代研究启发思路。然而,CRISPR/Cas9的靶点专一性及相对较高的成本使其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基因编辑应将目标聚焦于靶向明确且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体表内脏相关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模式动物 经脉脏腑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性状鉴别法在中药检验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鞠康 胡云飞 +3 位作者 王德胜 李运华 杨青山 周建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1-415,共5页
微性状鉴别法是中药鉴别、检验方法之一,由于其简便、快捷、廉价的优点,近年来成为中药材检验研究热点。本研究就其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品种鉴别、真伪鉴别(掺伪)、掺杂、增重、霉变、非法染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中药检验... 微性状鉴别法是中药鉴别、检验方法之一,由于其简便、快捷、廉价的优点,近年来成为中药材检验研究热点。本研究就其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品种鉴别、真伪鉴别(掺伪)、掺杂、增重、霉变、非法染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中药检验中相关鉴别点(区别点)进行探讨,为深入研究微性状鉴别法及其标准制定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性状鉴别法 中药检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保护区4种安徽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汉 张雨凤 +4 位作者 程翔 孙煜铮 王星星 刘耀武 方成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88,121,共3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安徽省石台县中药资源普查队通过对牯牛降地区的野外调查,发现4种安徽省级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异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lora f.jiangxiensis)、长叶山兰(Ore...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安徽省石台县中药资源普查队通过对牯牛降地区的野外调查,发现4种安徽省级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异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lora f.jiangxiensis)、长叶山兰(Oreorchis fargesii)和见血青(Liparis nervosa),其中山兰属为安徽省新记录属。这些新分布类群的发现为安徽省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安徽省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凭证标本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标本馆(A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牯牛降 兰科 新记录 资源普查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天乐 王庆 +1 位作者 孙守国 刘耀武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5,共4页
为分析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药理学机制。选择60只纯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对照组、肝癌用药组、艾氏腹水癌对照组、艾氏腹水癌用药组,分别给予各组小鼠吐温-80、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处理。经抗肿瘤实验、免... 为分析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药理学机制。选择60只纯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对照组、肝癌用药组、艾氏腹水癌对照组、艾氏腹水癌用药组,分别给予各组小鼠吐温-80、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处理。经抗肿瘤实验、免疫试验等评估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的作用。肝癌用药组生命延长率高于肝癌对照组(P<0.05)。艾氏腹水癌用药组生命延长率高于艾氏腹水癌对照组(P<0.05)。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联合用药组用药24 h、48 h后右侧脚垫增加厚度明显低于试剂吐温-80对照组(P<0.05)。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联合用药组用药后艾氏腹水癌细胞分裂指数、用药8 h癌细胞分裂指数与吐温-80对照组差异不显著。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可对肝癌细胞产生明显杀伤作用。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联合用药组RNA含量、DNA含量均低于试剂吐温-80对照组(P<0.05)。研究可知,β-榄香烯与姬松茸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与影响免疫机制、抑制癌细胞RNA、DNA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姬松茸萃取物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紫菀种苗标准化体系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洁 程磊 +3 位作者 朱月健 马磊 曹珍珍 支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67-68,71,共3页
探讨了建立紫菀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方法,并对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估。紫菀作为亳州大宗药材之一,种苗质量标准的缺失,导致种苗市场混乱,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紫菀规范化生产。本文综述近年多种中药材种子种... 探讨了建立紫菀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方法,并对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估。紫菀作为亳州大宗药材之一,种苗质量标准的缺失,导致种苗市场混乱,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紫菀规范化生产。本文综述近年多种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分级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紫菀种苗分级标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紫菀 种子种苗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甫成 纪东汉 +2 位作者 方成武 龚道锋 夏成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分析5个采收期(8、9、10、11、12月)女贞子Ligustri lucidi Fructus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女贞子乙醇提取液的HPLC分析采用Agli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 目的分析5个采收期(8、9、10、11、12月)女贞子Ligustri lucidi Fructus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女贞子乙醇提取液的HPLC分析采用Agli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4 nm。结果红景天苷、酪醇、木犀草苷、女贞苷和特女贞苷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加样回收率99.56%~100.30%,RSD 0.89%~1.23%。各成分(除酪醇外)含有量均在9月采收的样品中最高,10月次之。结论女贞子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和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红景天苷 酪醇 木犀草苷 女贞苷 特女贞苷 采收期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紫菀药材的气味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蓉 郭伟娜 +1 位作者 刘倩倩 夏成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3-1697,共5页
目的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紫菀药材的气味特征。方法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出样品的响应值和味觉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Loading等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鼻能把不同药用部位区分开。电子舌结果显示,安国... 目的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紫菀药材的气味特征。方法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出样品的响应值和味觉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Loading等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鼻能把不同药用部位区分开。电子舌结果显示,安国紫菀鲜味大于亳州,而苦味、甜味、涩味、丰富度更小;无硫紫菀鲜味大于有硫紫菀,而苦味、涩味、甜味更小,丰富度相似;亳州紫菀根甜味大于根茎,而苦味更小;根占比例越大甜味、苦味、涩味越大;根茎占比例越大,丰富度越大,根和根茎都含有鲜味。结论电子鼻、电子舌能快速、客观、简便地区分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部位紫菀的气味特征,为该药材规格鉴别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气味特征 电子鼻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黄酮类成分及挥发油含有量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甫成 时维静 +2 位作者 龚道锋 程磊 纪东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8 nm;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它们的总挥发油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分别在0.5~5.0μg、0.11~1.1μg、0.74~7.4μg、0.39~3.9μg、0.28~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99.3%(RSD=2.0%)、99.7%(RSD=1.9%)、99.1%(RSD=2.0%)、98.0%(RSD=1.8%)。亳菊挥发油提取率为0.52%,大马牙为0.42%。亳菊中的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金合欢素和总挥发油含有量高于大马牙,但大马牙的黄芩苷含有量高于亳菊4倍多。结论 大马牙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有量未能在线性范围内测得,所以不能代替亳菊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大马牙 绿原酸 木犀草苷 黄芩苷 槲皮素 金合欢素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紫菀的花器官分化与发育
17
作者 程磊 陈娜 +3 位作者 赵鑫磊 刘耀武 郭伟娜 方成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7-10,F0002,共5页
为探明紫菀种子败育原因,为其生殖繁育提供依据,采用微性状鉴别法、影像分析与形态观测结合的技术对紫菀的花芽分化过程及柱头形态、花器官结构和开放式样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过程与花器官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由外至内分... 为探明紫菀种子败育原因,为其生殖繁育提供依据,采用微性状鉴别法、影像分析与形态观测结合的技术对紫菀的花芽分化过程及柱头形态、花器官结构和开放式样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过程与花器官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由外至内分别是雌性的舌状花和两性的管状花。其中,舌状花有1枚雌蕊,管状花有5枚雄蕊+1枚雌蕊;单个花序中,管状花数多于舌状花数。紫菀舌状花与管状花在形态和开放时间存在差异,该因素可导致紫菀种子败育现象的产生。舌状花开放早于管状花,且在管状花闭锁期间,雄蕊花粉已在内部散落;柱头发育经过闭合、柱头伸出花药筒和展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雌全同株 花芽分化 开放式样 柱头 种子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被引量:20
18
作者 夏成凯 胡云飞 +1 位作者 陈思宇 方成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7-653,共7页
目的确定中药质量常数建立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的评价方法。方法观察并测量牡丹皮饮片的形态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有量,根据计算出的牡丹皮中药质量常数将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按照牡丹皮饮片的质量常数将其划分为... 目的确定中药质量常数建立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的评价方法。方法观察并测量牡丹皮饮片的形态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有量,根据计算出的牡丹皮中药质量常数将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按照牡丹皮饮片的质量常数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质量常数大于等于1.56、二级质量常数小于1.56且大于等于1.12、三级质量常数小于1.12。结论该方法将牡丹皮饮片的外在特征与内在质量联系在一起,较为客观地划分牡丹皮饮片等级,为其等级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饮片 丹皮酚 芍药苷 质量常数 等级划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半夏及其伪品中4种核苷 被引量:14
19
作者 夏成凯 杨葛俊 刘耀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半夏及其伪品中尿苷、肌苷、鸟苷和腺苷的含有量。方法半夏水溶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半夏及其伪品中尿苷、肌苷、鸟苷和腺苷的含有量。方法半夏水溶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分别在0.002 0~0.040μg/mL(r=0.999 2)、0.002 4~0.048μg/mL(r=0.999 4)、0.032 3~0.323μg/mL(r=0.999 9)、0.002 9~0.058μg/mL(r=0.999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0.49%(2.05%)、100.19%(1.16%)、98.99%(1.92%)、100.12%(1.6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半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尿苷 肌苷 鸟苷 腺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天花粉中15种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道锋 王甫成 +1 位作者 纪东汉 秦慧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7-613,共7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天花粉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中15种游离氨基酸的含有量。方法天花粉水提物的分析采用Ultimate Amino Acid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80∶20)-B(0.1 mol/L乙酸钠溶液∶乙腈...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天花粉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中15种游离氨基酸的含有量。方法天花粉水提物的分析采用Ultimate Amino Acid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80∶20)-B(0.1 mol/L乙酸钠溶液∶乙腈=93∶7),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应用SPSS23.0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 15种氨基酸在0.009~2.189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4),平均加样回收率88.42%~105%,RSD 0.34%~1.8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5.018%,且安国产地天花粉中游离氨基酸含有量的综合主成分评分较亳州产地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天花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氨基酸 产地 柱前衍生 HPLC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