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祥凤 王居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4,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引进和自主发展两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深化,安徽省的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充分调研了近年来安徽省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现状,重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引进和自主发展两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深化,安徽省的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充分调研了近年来安徽省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地区产业的整体规划,对我省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目标和创新发展需求提出若干建议,供有关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服务型制造业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江英 欧金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79,共5页
本文分析了M-O-S模型与大学生创业的匹配性,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MO-S模型,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框架。
关键词 M-O-S模型 大学生创业 影响因素 创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思维释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家凤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6,共4页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凝聚着人类战胜疾病,尤其是疫病的哲学智慧,几千年来成为中医学指导人民战胜疫病、护佑健康的指导思想。在此次遭遇的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当前,在...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凝聚着人类战胜疾病,尤其是疫病的哲学智慧,几千年来成为中医学指导人民战胜疫病、护佑健康的指导思想。在此次遭遇的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当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未完全遏制的背景下,阐释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思维,为当代公共卫生防疫贡献中医力量:一是接受人类与疫病共存的历史和现实;二是树立未病先防的中医学健康理念;三是重塑人与自然相应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四是重视身心协调在防疫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防疫思维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的分殊 被引量:3
4
作者 严家凤 林家虎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9期17-19,64,共4页
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 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以气论德等方面体现出诸多不同。气是彰显中华文化特质的概念,当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亟需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只有立足于气的理论,考辨其历史源流,厘清其核心要义,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中医药学的“真正优势”,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拨开“偏见”的迷雾、扫清“玄虚”的障碍,从理论上推动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概念 哲学之气 中医之气 分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伦理视角下老年人数字身份的“遮蔽”与“解蔽” 被引量:2
5
作者 尤吾兵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6,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迭代,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过程中遭遇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身份认同作为老年人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的桥梁,不仅关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更是其本体性彰显、自主性发展的核心...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迭代,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过程中遭遇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身份认同作为老年人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的桥梁,不仅关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更是其本体性彰显、自主性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及衡量其数字社会融入程度的关键尺度。然而,受制于技术、社会、心理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构建与维系数字身份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维度、深层次的挑战,这些挑战交织为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模糊、权威与卑微的身份冲突以及意义感与虚空感交汇等困境,严重“遮蔽”了其数字身份的充分展现。破解这一难题,构建一个集技术关怀为基石、他者认同为助力、老年人自我认同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框架尤为重要。该框架旨在通过数字技术的乐老化创新,彰显对老年人的技术关怀,缩小“数字鸿沟”;同时,促进社会、家庭对老年人数字身份的正面认知与接纳,以他者视角的认同为助力,跨越“数字代沟”;更显著的是,激发老年人主动构建数字化生活方式,增强对自身数字身份价值的认同与积极塑造,消弭“数字难沟”。借此,帮助老年人实现良好的数字化生存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年人数字身份 认同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妇幼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梦怡 张筱荣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厘清妇幼服务供给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分析作用机理,为提升妇幼服务供给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梳理妇幼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妇幼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妇幼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 目的:厘清妇幼服务供给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分析作用机理,为提升妇幼服务供给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梳理妇幼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妇幼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妇幼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包含6个层级,可划分为表象层、中间层、决定层3个层次,中间层因素既对表象层因素产生影响,又受深层次因素的影响。结论:为提升妇幼服务供给能力,需合理布局妇幼机构,提高服务可及性;明确机构功能定位,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人员专业素质,提高过程性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服务 服务供给 解释结构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中的“色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牛贵宏 尤吾兵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6,共7页
传统文化中的"色养"即是现代所谓的精神赡养,而"色难"是传统文化对"色养"问题总结的命题。"色养"之难在于内容实现之难、过程持续之难和评判标准之难三个维度。古人在探求"色养"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色养"即是现代所谓的精神赡养,而"色难"是传统文化对"色养"问题总结的命题。"色养"之难在于内容实现之难、过程持续之难和评判标准之难三个维度。古人在探求"色养"问题时,提出以"婉容——顺颜色、察嗜好——养志"为"色养"内容格序,以敬、乐、忧、哀、严的情感贯注"色养"全过程,以"心孝"为评判"色养"的标准,很好地解决了"色难"问题。传统文化中的"色养"思想为弥合现代社会精神赡养观念的缺位、构建精神赡养理论体系以及指导精神赡养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养 色难 精神赡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口“精神赡养”的图景勾勒及支持系统构建——基于“年轻人-老年人”综合调查视角 被引量:19
8
作者 尤吾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6,共6页
“精神赡养”是养老的“高级”要求。为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具体情况,通过制定针对“年轻人-老年人”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出我国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存在的典型问题:“精神赡养”认知“模糊化”、孝道观念“去... “精神赡养”是养老的“高级”要求。为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具体情况,通过制定针对“年轻人-老年人”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出我国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存在的典型问题:“精神赡养”认知“模糊化”、孝道观念“去情化”、供给管道“狭窄化”、保障体系“脆弱化”。继而提出以“老年人口自我精神慰藉为基础、家庭子辈精神赡养为支撑、社区养老机构精神赡养为补充、国家社会精神赡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赡养 问卷调查 典型问题 支持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模式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运用逻辑及推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尤吾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
"滴灌"模式教学法与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遵循"知、情、意、行"德育规律和强调育人过程的"潜移默化"相契合。当下"滴灌"模式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效推展,需要... "滴灌"模式教学法与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遵循"知、情、意、行"德育规律和强调育人过程的"潜移默化"相契合。当下"滴灌"模式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效推展,需要关注甄选加工教学内容、创新理论传播载体和探索鲜活的施教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模式 思政理论课 运用逻辑 教学推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阐释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先俊 苗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原创的、独特的理论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意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原创的、独特的理论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意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西方中心主义”“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和超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赡养”实践理论的转向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玉节 尤吾兵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99,共7页
"精神赡养"是一种高级赡养形式。传统孝道理论、德性理论和唯理性道德理论应用于现代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困境。关怀伦理作为一种新兴的道德理论,因其自身的理论特点而具有聚合性、柔性和过程性等... "精神赡养"是一种高级赡养形式。传统孝道理论、德性理论和唯理性道德理论应用于现代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困境。关怀伦理作为一种新兴的道德理论,因其自身的理论特点而具有聚合性、柔性和过程性等理论品质。关怀伦理应用于指导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可以很好聚合各种关怀主体、精准供给情感和规约关怀全过程,彰显出实践指导意义的合宜性。鉴于此,关怀伦理应用于指导"精神赡养"实践可以看作是理论转向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赡养 关怀伦理 孝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民主话语霸权及其式微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亚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3,116,共6页
民主话语权是当代国际政治话语权的核心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超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垄断了民主概念的定义权、民主理论和实践的阐释权以及民主发展状况的评判权。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民主概念定义权的垄断,有目的地歪曲和异化民主的原... 民主话语权是当代国际政治话语权的核心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超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垄断了民主概念的定义权、民主理论和实践的阐释权以及民主发展状况的评判权。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民主概念定义权的垄断,有目的地歪曲和异化民主的原义;凭借对民主理论和实践阐释权的垄断,任意地美化和神化西方民主;凭借对民主发展状况评判权的垄断,肆意地丑化和妖魔化非西方民主,形成了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世界陷入政治经济大衰退,西方民主话语霸权开始日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民主 民主话语权 话语霸权 式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筱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58-66,共9页
"四个全面"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战略布局,为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微时代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进行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夯实... "四个全面"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战略布局,为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微时代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进行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夯实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基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微时代维护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生态系统;以全面依法治国为遵循,完善微时代维护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框架;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落实微时代维护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的主体责任、监督制度和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微时代 执政党 意识形态安全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筱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移动终端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各类智能手机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适应移动网络时代变化,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关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 移动终端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各类智能手机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适应移动网络时代变化,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关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为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把握移动网络时代特点,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学习,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三种形态”;融合移动网络意识形态与现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交流,妥善处理“一”和“多”的关系,保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 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控制“四力”思路谫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筱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借鉴国外经验与保持民族特色、主动传播与积极防御的关系,努力提升"四力",即提升亲和力,努力凸显意识形态的人文性和通俗性;增强吸引力,切实解决...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借鉴国外经验与保持民族特色、主动传播与积极防御的关系,努力提升"四力",即提升亲和力,努力凸显意识形态的人文性和通俗性;增强吸引力,切实解决微民合法利益的诉求;强化凝聚力,密切关注社会心理的变化动向;提高引领力,正确开展意识形态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执政党 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控制 “四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筱荣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90,共10页
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 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当前要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一是树立网络微观执政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党新形象;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微民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三是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开展分众化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四是推动执政党意识形态进入各类微媒体,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微理论阵地建设;五是培育不同平台型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 执政党 意识形态安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家庭伦理观的生成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吾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在法哲学视域下,黑格尔认为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伦理的“策源地”。而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它是在“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的规定、子女的抚育”中完成的,黑格尔家庭伦理观其实就是在婚姻伦理、家庭财富伦理和抚育... 在法哲学视域下,黑格尔认为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伦理的“策源地”。而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它是在“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的规定、子女的抚育”中完成的,黑格尔家庭伦理观其实就是在婚姻伦理、家庭财富伦理和抚育伦理论述中展开它的生成环节。婚姻缔结是家庭发展的第一个环节,是直接的伦理关系;因为家庭成员占有的财富和对财富的照料,家庭有了外部的规定性;家庭生命是有时限的,也就是会解体的,不仅包括父母死亡的自然解体,而且表现在对子女的抚育过程中,子女的成长体现了父母爱的客观化,或者称为伦理解体,家庭的解体完成了它的伦理使命。现代社会出现了诸如不婚不育、闪婚闪离、极低生育率以及丁克家庭等等现象,都在冲击和侵蚀着家庭稳固存续的可能性。现代性家庭危机的根源内蕴着“伦理精神”在家庭中的丢失或湮灭,因此,重新认识家庭具有的“伦理精神”内涵是对其理性的回应,而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家庭伦理观 婚姻伦理 家庭财富伦理 抚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王先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6,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带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本文选取中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与阶段性,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与“主义”,以及中国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带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本文选取中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与阶段性,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与“主义”,以及中国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视阈下影响研究生群体舆情的三重维度
19
作者 梁祥凤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23-28,共6页
互联网+时代,话语权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式。本文以高校研究生这一特殊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高校研究生的媒介倾向和行为方式。将调查数据与理论相结合,提出互联网+时代,引导高校研究生舆情的策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 互联网+时代,话语权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式。本文以高校研究生这一特殊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高校研究生的媒介倾向和行为方式。将调查数据与理论相结合,提出互联网+时代,引导高校研究生舆情的策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研究生 舆情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