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均速加速试验法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宁 孙贺春 代苗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目的:采用初均速加速试验法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协同影响规律,并获得相关降解动力学参数。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探讨加速试验方法、含量误差、药物降解程度、温度和湿度组数、温湿度差、平均温湿度等因素对初均速加速试验... 目的:采用初均速加速试验法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协同影响规律,并获得相关降解动力学参数。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探讨加速试验方法、含量误差、药物降解程度、温度和湿度组数、温湿度差、平均温湿度等因素对初均速加速试验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然后以维生素C为模型药物,采用初均速加速试验法获得药物的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均速加速试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经典恒温恒湿加速试验基本一致,且实验工作量明显减小。结论:初均速加速试验可以应用于考察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协同作用,预测药物有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均速加速试验 模拟试验 经典恒温恒湿加速试验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芳 茅丹 +4 位作者 代嫚嫚 张慧敏 马群 白露雨 何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表现。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n=45)、眼部给药组(n=45)和口服灌胃组(n=45) 3组,眼部和静脉给药的剂量均为5. 0 mg/kg,口服灌胃剂量为10. 0 mg/kg,...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表现。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n=45)、眼部给药组(n=45)和口服灌胃组(n=45) 3组,眼部和静脉给药的剂量均为5. 0 mg/kg,口服灌胃剂量为10. 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尼莫地平的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眼部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 52μg/ml,tmax为5. 0 min,AUC0-t为21. 10μg/(ml·min);静脉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3. 62μg/ml,AUC0-t为52. 58μg/(ml·min);灌胃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 20μg/ml,tmax为5. 0 min,AUC0-t为5. 98μg/(ml·min)。结论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吸收迅速,相对于灌胃给药途径有着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尼莫地平眼部给药有望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眼部给药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氟桂利嗪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脑内的递送 被引量:1
3
作者 代嫚嫚 马群 +2 位作者 张慧敏 白露雨 何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8-1315,共8页
目的:眼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但大多只用于治疗眼局部性疾病。基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索盐酸氟桂利嗪经眼部给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1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滴眼组、灌胃组和注射组。滴眼... 目的:眼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但大多只用于治疗眼局部性疾病。基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索盐酸氟桂利嗪经眼部给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1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滴眼组、灌胃组和注射组。滴眼组和灌胃组均以14 mg/kg的剂量给药,注射组剂量为5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盐酸氟桂利嗪的含量,评价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通过药物脑靶向指数(drug targeting index of brain,DTIbrain)研究盐酸氟桂利嗪眼部给药的脑靶向性。结果:盐酸氟桂利嗪经眼部给药后血浆Cmax和AUC0-t,脑组织Cmax和AUC0-t均高于经灌胃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眼部给药血浆和脑组织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67%和34.67%,均高于经灌胃给药的14.32%和21.56%。滴眼和灌胃两种给药途径的DTIbrain分别为1.84和1.48。结论:盐酸氟桂利嗪经眼部给药后能吸收进入血液和脑组织,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DTIbrain高于灌胃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眼部给药 生物利用度 脑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