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马兰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俞娟 刘劲松 +3 位作者 王刚 王诤 蔡百祥 王国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225,共4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和优化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的设计,对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优化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25∶1,提取时间为1.55 h,提取次数为4次。在该优化条件下,马...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和优化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的设计,对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优化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25∶1,提取时间为1.55 h,提取次数为4次。在该优化条件下,马兰多糖的实际平均提取率为8.17%。结论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实验值与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宣木瓜提取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查日维 谢晓梅 +3 位作者 杨沫 周亚菁 吴茜 王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3-646,共4页
目的优选制备宣木瓜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方法比较渗漉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可滴定总有机酸、总多酚、总多糖的量以及提取物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权重,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目的优选制备宣木瓜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方法比较渗漉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可滴定总有机酸、总多酚、总多糖的量以及提取物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权重,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提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提取方法所得宣木瓜提取物的收率及各类成分含有量有较大的差异,最佳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法,一致性检验结果 (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基于AHP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提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内容可为宣木瓜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提取方法 层次分析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中的五个酚性化合物 被引量:13
3
作者 季鹏 王国凯 +3 位作者 刘劲松 罗争辉 刘吉开 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马兰全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酚性化合物,分别是汉黄芩素(1)、千层纸素A(2)、4-羟基苯乙酮(3)、7,4'-二羟基异黄...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马兰全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酚性化合物,分别是汉黄芩素(1)、千层纸素A(2)、4-羟基苯乙酮(3)、7,4'-二羟基异黄酮(4)、芹菜素(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兰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国凯 王诤 +3 位作者 蔡百祥 高卫娜 刘劲松 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95-1600,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马兰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马兰总三萜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曲面试验,从而优化马兰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马兰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马兰总三萜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曲面试验,从而优化马兰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8 g/m L,提取时间1 h,提取次数4次。此最佳提取工艺所得到的马兰总三萜的含量为26.83 mg/g。说明此方法的提取率较高,提取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总三萜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培云 陆云德 +1 位作者 刘吉开 王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研究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发酵液采用硅胶柱、中压RP-18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senonolacton... 目的研究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发酵液采用硅胶柱、中压RP-18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senonolactone(1)、2-nonyne-1,4-diol(2)、1-hydroxy-2-nonyn-4-one(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7)、anti-1-(4-methoxyphenyl)proane-1,2-diol(8)、syn-1-(4-methoxyphenyl)proane-1,2-diol(9)、1-phenylpropane-1,2-di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皱皮孔菌 发酵液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重金属元素ICP-MS及主成分聚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国凯 郑娟 +4 位作者 郁阳 刘劲松 王诤 蔡百祥 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84-2089,共6页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马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因子,对15批次马兰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586F_1+0.414F_2,结果亳州药材市场、亳州2以及...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马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因子,对15批次马兰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586F_1+0.414F_2,结果亳州药材市场、亳州2以及宣城市马兰样品综合得分排名前三。聚类分析说明含量存在产地相似性。结果说明ICP-MS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马兰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并为马兰的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重金属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干酪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陆云德 郭怀宇 +2 位作者 刘吉开 王刚 吴培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0-1514,1581,共6页
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薄皮干酪菌(Tyromyces chioneus)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角鲨烯(1)、亚油酸甲酯(2)、棕榈酸(3)、... 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薄皮干酪菌(Tyromyces chioneus)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角鲨烯(1)、亚油酸甲酯(2)、棕榈酸(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7)、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8)、对羟基苯乙醇(9)、1-苯基丙烷-1,2-二醇(10)、5-苯基戊烷-2,3-二醇(11)、5-羟甲基糠醛(12)、(+)-3β-hydroxy-α-muurolene(13)。除化合物4和6外其余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干酪菌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木瓜总有机酸的提取和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亚菁 查日维 +2 位作者 谢晓梅 张静 王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4-666,共3页
目的建立提取、纯化宣木瓜总有机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可滴定总有机酸质量分数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宣木瓜总有机酸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溶液质量浓度、pH、HCl洗脱液浓度和体积流量对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总有机酸... 目的建立提取、纯化宣木瓜总有机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可滴定总有机酸质量分数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宣木瓜总有机酸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溶液质量浓度、pH、HCl洗脱液浓度和体积流量对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总有机酸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8,75%乙醇,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最佳纯化工艺是上样溶液质量浓度1g/mL,样品液pH为10,HCl洗脱液浓度为0.3mol/L,体积流量为3mL/min。此工艺下所得宣木瓜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可达67.66%。结论本方法可有效提取、纯化宣木瓜总有机酸,工艺稳定、可行,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总有机酸 回流提取 阴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嗜蓝孢孔菌发酵液中一个新drimane型倍半萜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怀宇 陆云德 +2 位作者 李正辉 王刚 刘吉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23,共6页
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对石榴嗜蓝孢孔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角鲨烯(1)、棕榈酸(2)、(9Z,12Z)-十八烷... 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对石榴嗜蓝孢孔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角鲨烯(1)、棕榈酸(2)、(9Z,12Z)-十八烷二烯酸(3)、(22E,24R)-ergosta-7,22-dien-3β-ol(4)、亚油酸甲酯(5)、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6)、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7)、过氧麦角甾醇(8)、2α-methoxyl-3β,9β-dihydroxyergosta-7,22-diene(9)、3β,6β-dihydroxycinnamolide(10)、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化合物10是一个新的drimane型倍半萜,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嗜蓝孢孔菌 化学成分 倍半萜 6β-dihydroxycinnamol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妥洛特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志强 李永卓 +5 位作者 檀华进 宋辉 孟雅 张宇佳 刘劲松 郑稳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妥洛特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优化妥洛特罗粗品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μ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 mL·min^(-1),进样口温度250℃,氢火焰离...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妥洛特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优化妥洛特罗粗品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μ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 mL·min^(-1),进样口温度25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氢气流速为45 mL·min^(-1),空气流速为450 mL·min^(-1),检测器温度25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分流比为10∶1,以二甲亚砜为溶剂配制对照溶液及样品溶液。结果乙醇、叔丁胺、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1,4-二氧六环6种溶剂均得到较好分离;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测定精密度RSD均小于5.0%,加样回收率为97.0%~104.0%(RSD<5%);通过优化妥洛特罗纯化工艺,制备的妥洛特罗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限度要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妥洛特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洛特罗 有机溶剂残留 色谱法 毛细管气相 粗品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益敏 郁阳 +4 位作者 孙云鹏 刘劲松 马宗慧 刘海涛 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3-788,共6页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中压、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法从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acetyl-L-isoleucine(1),N-(4-戊氧基)乙酰胺(2),Nb-乙酰基色胺(3),尿嘧啶(4),1H-indole...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中压、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法从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acetyl-L-isoleucine(1),N-(4-戊氧基)乙酰胺(2),Nb-乙酰基色胺(3),尿嘧啶(4),1H-indole-3-carboxylic acid(5),2-(1H-indol-3-yl)acetic acid(6),腺嘌呤核苷(7),环(L)-脯氨酸-(D)-亮氨酸(8),环(L)-脯氨酸-(L)-亮氨酸(9),环(L)-苯丙氨酸-(L)-亮氨酸(10),油酸(11),α-亚油酸脂油酸(12),8(E)-十六烯酸(13),亚麻酸(14),α-亚油酸脂(15),22E-7αmethoxy-5α,6α-epoxyergosta-8(14),22-dien-3β-ol(16),demethylincisterol(17)。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16和17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17具有中等抗肿瘤活性,IC50值为39.2~53.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 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GA_(3)浸种和浸种时间对马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子贤 马磊 +3 位作者 张俻 葛德助 李翔宇 谢冬梅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5期36-39,共4页
用赤霉素(GA_(3))处理马鞭草种子,探讨不同浓度GA_(3)及浸种时间对马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浓度对马鞭草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在完全浸润条件下,200~1400 mg·L^(-1)的GA_(3)对马鞭草的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 用赤霉素(GA_(3))处理马鞭草种子,探讨不同浓度GA_(3)及浸种时间对马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浓度对马鞭草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在完全浸润条件下,200~1400 mg·L^(-1)的GA_(3)对马鞭草的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其中促进作用的最佳浓度为800 mg·L^(-1),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33%、73%、16.20;GA_(3)浸种的最佳处理组合为:3000 mg·L^(-1)48 h或4000 mg·L^(-1)24 h,发芽率分别为98.33%和97.67%,增加GA_(3)的浸种浓度或延长浸种时间均能显著提高马鞭草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 GA_(3)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