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渗透膜分离在医药化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琴 王燕 +3 位作者 吴思远 李万程 吴波 李传润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蒸汽渗透是近年来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之一.混合物以蒸汽形态进料,由化学梯度(压力、温度)为驱动力,利用各组分在膜内溶解和扩散性能的差异实现混合物分离.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膜直接与蒸汽接触,污染小,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还减少了能... 蒸汽渗透是近年来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之一.混合物以蒸汽形态进料,由化学梯度(压力、温度)为驱动力,利用各组分在膜内溶解和扩散性能的差异实现混合物分离.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膜直接与蒸汽接触,污染小,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还减少了能源消耗.操作简单,能与其他分离技术如精馏、吸附等有效结合,形成集成化的分离系统,提高整体分离效率和选择性.目前蒸汽渗透工业设备能实现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烃类等体系脱水,收率大于99%;蒸汽渗透与水解反应耦合,乳酸乙酯的转化率近100%;故在石油化工、中医药、水处理等工业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常用的蒸汽渗透膜材料,概括了蒸汽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归纳了蒸汽渗透膜耦合工艺的价值,展望了蒸汽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前景.为蒸汽渗透膜分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最终实现蒸汽渗透膜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渗透 气体 混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降解方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理化性质和抗衰老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燚 杨益娜 +4 位作者 邵会艳 李严朗 席星雨 杨柳 胡江苗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共8页
为研究化学方法对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DOP)理化性质与抗衰老活性的影响,通过VC、H_(2)O_(2)、H_(2)O_(2)-VC、柠檬酸法制备4种降解多糖,其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DOP主要由组分I(保留时间t_(R)=4.5 min)... 为研究化学方法对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DOP)理化性质与抗衰老活性的影响,通过VC、H_(2)O_(2)、H_(2)O_(2)-VC、柠檬酸法制备4种降解多糖,其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DOP主要由组分I(保留时间t_(R)=4.5 min)构成,分子质量为1.168×10^(7) Da;H_(2)O_(2)法和柠檬酸法处理后,分子质量分布与未处理前的DOP一致,由此可见,H_(2)O_(2)法和柠檬酸法对DOP没有明显的降解作用;VC-DOP由组分II、III 2个不同分子质量组分构成,组分I分子质量大于组分II、III;组分II(t_(R)=5.923 min)分子质量为9.24×10^(5)Da,组分III(t_(R)=8.239 min)分子质量为1.49×10^(4)Da;表明VC、H_(2)O_(2)-VC处理可部分降解DOP;总糖、蛋白质检测结果表明,降解后,各组总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化学方法降解DOP没有破坏其主要官能团;单糖组成结果表明DOP和VC-DOP组多糖均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VC降解后DOP粒径和Zeta电位绝对值均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降解后多糖结构变得松散;体外抗衰老活性表现为DOP和VC-DOP均具有一定的促胶原蛋白分泌作用,DOP和VC-DOP均具有一定的弹力蛋白酶抑制作用,VC-DOP组在质量浓度200μg/mL表现出比DOP组更高的弹力蛋白酶抑制率。总体来说,VC-DOP表现出较好的弹力蛋白酶抑制作用;DOP和VC-DOP均具有一定的胶原蛋白酶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DOP在抗衰老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多个重要方向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降解 理化性质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蕊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皓男 张放 +3 位作者 黄钰莹 姚其盛 管悦琴 陈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使用GROMACS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静态及动态结合变化。动物实验部分采用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建立AAD小鼠模型,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NR)、TCT低剂量组(TCT-L)、TCT高剂量组(TCT-H),雌雄各半(n=10)。实验期间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5 g/kg和3 g/kg的百蕊草凝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腹泻情况。使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66个百蕊草活性成分,并预测得到998个相关靶点,与1304个AAD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68个潜在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EGFR、STAT3、PIK3CA等。KEGG富集分析提示百蕊草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EGFR与coniferin结合自由能最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EGFR与coniferin在10 ns时保持稳定的构象,Gibbs自由能结果显示,当蛋白质回旋半径值为3.11~3.15且均方根偏差值为0.35~0.5时,EGFR与coniferin复合物处于相对稳定的构象状态。动物实验显示,百蕊草可改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减少炎症因子分布,降低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P<0.001);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调节关键菌群如联合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等的丰度;降低结肠组织p-EGFR、p-PI3K、p-Akt蛋白水平(P<0.01)。结论百蕊草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TNF-α和IL-6炎症因子水平,达到治疗A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S rRNA基因测序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及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强 陆振耀 +2 位作者 王欢 胡冰 蔡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过程,探讨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过程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同时测定薯蓣皂苷及其脱糖基代谢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给予薯蓣皂苷后粪便中薯蓣皂苷及脱糖基代谢产物的累计排泄量;为模...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过程,探讨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过程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同时测定薯蓣皂苷及其脱糖基代谢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给予薯蓣皂苷后粪便中薯蓣皂苷及脱糖基代谢产物的累计排泄量;为模拟其脱糖基代谢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在人工胃液中孵育不同时间后的原型成分及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过程。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制备薯蓣皂苷经人工胃液水解后的产物,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中,通过CCK-8实验测定不同水解时间段的产物对其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力及cytochrome C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大鼠粪便中可检测到薯蓣皂苷及其系列脱糖基代谢物,其中重楼皂苷Ⅴ和薯蓣次皂苷Ⅱ的累积排泄量无明显差异。薯蓣皂苷经酸水解后,可生成系列脱糖基代谢物。薯蓣皂苷及其不同水解程度的产物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并改变细胞形态,提高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力及cytochrome C的表达。但随着水解时间延长,其水解产物的抗肿瘤活性逐渐下降。结论薯蓣皂苷的脱糖基代谢显著降低了其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少酸或肠道菌群介导的脱糖基代谢可保留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脱糖基代谢产物 结肠癌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培养创新医药科研人才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宏苏 金传山 +1 位作者 宣自华 张群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4-307,共4页
随着高校促进学科建设发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来适应创新医药科研人才的培养,是每个中医药院校炙热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力建设发展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契机,探讨大型仪器共享... 随着高校促进学科建设发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来适应创新医药科研人才的培养,是每个中医药院校炙热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力建设发展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契机,探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与国内同行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药人才的改革实践中交流和学习,共同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共享平台 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多糖硒化工艺的优化及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曹皖雪 李姣 +4 位作者 陶强 范璇璇 陆继婷 陈乃富 陈乃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6-214,共9页
目的:优化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硒化工艺并探讨DHP硒化前后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亚硒酸钠与DHP质量比、反应时间、硝酸浓度、反应温度对霍山石斛硒化多糖(Sele... 目的:优化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硒化工艺并探讨DHP硒化前后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亚硒酸钠与DHP质量比、反应时间、硝酸浓度、反应温度对霍山石斛硒化多糖(Selenium-containing 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Se-DHP)中硒含量的影响。以硒含量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Se-DHP的制备工艺。对比DHP和Se-DHP对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率,并通过荧光猝灭实验探究其抑制机理。结果:DHP的最佳硒化工艺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60 min、亚硒酸钠与DHP的质量比1:1、硝酸浓度为0.5%。在此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得到Se-DHP硒含量为9223.51μg/g,与预测值9280.59μg/g接近。相较于DHP,Se-DHP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荧光猝灭实验结果显示,DHP和Se-DHP对α-淀粉酶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均为静态猝灭。结论:本研究为制备高硒含量的Se-DHP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霍山石斛硒化多糖作为一种新的补硒制剂在药食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 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 DHP) 响应面法 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干品与鲜品中白及胶的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7
作者 杨益娜 曾燚 +4 位作者 邵会艳 李严朗 席星雨 胡江苗 杨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11,共10页
探究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letilla striata gel,BSG)的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特征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区别。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干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1)和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2)。以结构表征和流变特性为主,结合理化... 探究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letilla striata gel,BSG)的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特征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区别。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干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1)和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2)。以结构表征和流变特性为主,结合理化性质阐明BSG-1和BSG-2的异同点,并进一步从细胞层面探究了两者的免疫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BSG-1和BSG-2的分子量跨度大(3.90×10^(2)~1.37×10^(8) Da);BSG-2的得率较高、单糖组成更加丰富,而BSG-1表现出更好的粘度。实验发现,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条件下BSG-1和BSG-2的粘度随温度的下降呈直线下降趋势;酸碱度对粘度的影响明显,过酸或过碱均可减小其粘度;浓度是影响粘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BSG-1和BSG-2浓度的增加其粘度明显上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浓度大于2 mg/mL或环境pH>9,两者粘度差异显著增大,BSG-1粘度远高于BSG-2。从微观角度分析,BSG-2相较于BSG-1表面较光滑、其结构类型更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丝状结构和疏松的孔隙网状结构。BSG-1与BSG-2均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但在不同浓度下两者表现的免疫活性存在差异性。本研究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的差异,可为白及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胶 流变学 结构表征 理化性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型吡喃香豆素对白花前胡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王茂锁 王胜华 +6 位作者 戴军 张新根 殷齐慧 阮潜 李艳 查良平 卫培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6,共9页
角型吡喃香豆素作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白花前胡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却不清楚。通过测定几种代表性角型吡喃香豆素在种子中的含量分布,系统地调查了角型吡喃香豆素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角型吡喃香豆素作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白花前胡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却不清楚。通过测定几种代表性角型吡喃香豆素在种子中的含量分布,系统地调查了角型吡喃香豆素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发现,角型吡喃香豆素主要积累在种皮中,在不同浓度下对种子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其中0.01 mg/mL白花前胡香豆精Ⅱ(PeucedanocoumarinⅡ)对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鲜重的效果最为显著。此外,叶面喷施0.01 mg/mL PeucedanocoumarinⅡ可不同程度诱导白花前胡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特别是BMT基因,qRT-PCR检测结果发现,其转录水平提高了68.5倍。本研究首次明确了角型吡喃香豆素在种子中的含量分布,初步揭示PeucedanocoumarinⅡ可能调控香豆素关键酶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萌发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型吡喃香豆素 白花前胡 种子萌发 白花前胡香豆精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影丽 郑良超 +2 位作者 汪婧雯 吴德玲 黄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2-947,共6页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核仁固缩,细胞破裂及凋亡,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尼氏体不清,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须根水提物各剂量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神经细胞形态部分恢复,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知母须根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升高(P<0.05,P<0.01)。结论知母须根水提取对Aβ25-35联合D-半乳糖诱导的A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须根水提物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Tyr-Pro-Ile-Trp(YPIW)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理及其稳定性
10
作者 陶强 李姣 +1 位作者 曹皖雪 陈乃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0,共8页
为探讨一条新型生物活性肽Tyr-Pro-Ile-Trp(YPIW)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酶抑制动力学、紫外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抑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稳定性及细胞毒性实验进一步研究YPIW的相关性质。... 为探讨一条新型生物活性肽Tyr-Pro-Ile-Trp(YPIW)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酶抑制动力学、紫外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抑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稳定性及细胞毒性实验进一步研究YPIW的相关性质。结果表明,YPIW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显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1.03 mmol/L),与阿卡波糖(IC_(50)=1.08 mmol/L)的作用效果接近。在混合型竞争模式下,YPIW能够可逆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并更倾向于与游离的α-葡萄糖苷酶结合。紫外和红外光谱显示YPIW与α-葡萄糖苷酶发生了相互作用,YPIW可能改变了酶的构象,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或酸性环境中,YPIW能够保持较好的活性,并对胃肠道具有一定耐受度。此外,YPIW在0~1 mmol/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综上,YPIW是一条新发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稳定性研究可为开发新的降血糖功能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 抑制机理 光谱学 稳定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小燕 阮思睿 +2 位作者 张颖 赵菲菲 徐伟芳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共13页
为探明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该文以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土壤和根部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和根部内生菌群落特征,并利用PICRUSt和FUNGuild软件分别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进行功能... 为探明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该文以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土壤和根部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和根部内生菌群落特征,并利用PICRUSt和FUNGuild软件分别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根际微生物总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根部内生菌。(2)根际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如李斯特氏菌属)、变形菌门(如醋杆菌属)、子囊菌门(如镰刀菌属和毛壳属)等菌群构成,而根部内生菌则以厚壁菌门(如乳杆菌属和芽孢菌属)、子囊菌门(如枝孢菌属)、担子菌门(如须腹菌属和针菌属)菌群为主。(3)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根际细菌群落在细胞运动性、环境适应性、氨基酸代谢等功能方面较为突出,而根部内生细菌功能主要体现在酶家族、消化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根际真菌群落和根部内生真菌均含有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以及多种交叉营养型的真菌类群,并且外生菌根更多富集在根部组织中。该研究认为,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与根部内生菌在菌群丰富度、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多样性上均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认识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依据,也为后期开发促进大别山五针松生长、防治其病害的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五针松 根际微生物 内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膜蒸馏技术在烟草纯露浓缩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朝 李艳芳 +8 位作者 章存勇 田志豪 刘文龙 张兵 田振峰 黄兰 李传润 颜海洋 葛少林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通过真空膜蒸馏技术对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烟草纯露进行浓缩.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烟草纯露浓缩效果的影响,对其传质、传热进行了讨论,并对膜面污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膜材质、渗透侧真空度、进料液温度、进料液... 通过真空膜蒸馏技术对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烟草纯露进行浓缩.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烟草纯露浓缩效果的影响,对其传质、传热进行了讨论,并对膜面污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膜材质、渗透侧真空度、进料液温度、进料液流速对渗透通量和有机物保留率均有明显影响,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的疏水疏油膜保留率更高;在70℃、70 kPa时渗透通量最高可达12.74 L/(m^(2)·h);当流速为0.5 cm/s时,有机物的保留率最高可以达到94.8%.利用真空膜蒸馏技术浓缩烟草纯露具有良好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烟草纯露 再造烟叶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散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
13
作者 徐皓男 张放 +4 位作者 崔雨 周功强 姚其盛 陈浩 黄钰莹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67-4480,共14页
本试验基于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探究加味玉屏风散(JYD)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B组)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基于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探究加味玉屏风散(JYD)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B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JYD-L组)、1 000(JYD-M组)和1 500 mg/kg(JYD-H组)的JY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JYD中共鉴定了268个化合物,包括糖类、糖苷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成分。2)与CON组相比,JYD-M组和JYD-H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JYD-H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JYD-M组和JYD-H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JYD-M组和JYD-H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JYD-L组和JYD-M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5)在属水平上,普拉梭属(Faecalibacterium)、毛螺菌科未分类属(Lachnospiraceae_unclassified)、瘤胃球菌科未分类属(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厚壁菌门未分类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为优势物种。6)CON组、ATB组和JYD-H组差异代谢物以脂质、氨基酸和有机酸为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的JYD能够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维持盲肠微生物菌群的稳态,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加味玉屏风散 肠道健康 16S rRNA基因测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花百部非生物碱抗炎症活性成分研究
14
作者 李艳丽 韦芳芳 +3 位作者 戴好富 梅文莉 许凤清 黄圣卓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30-37,共8页
为了探究止咳中草药细花百部的抗炎症活性物质,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从细花百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数据对比参考文献,结构鉴定为3'-(4"-hydroxyphenyl)-propyl benzoate(1)、对羟... 为了探究止咳中草药细花百部的抗炎症活性物质,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从细花百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数据对比参考文献,结构鉴定为3'-(4"-hydroxyphenyl)-propyl benzoate(1)、对羟基肉桂酸甲酯(2)、阿魏酸甲酯(3)、异阿魏酸乙酯(4)、3-(4-羟基苯基)-1-丙醇(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7E)-5,6-epoxy-2α,3β-dihydroxy-megastigm-7-en-9-one(7)、豆甾醇(8)和(3β,5α,6β)-stigmast-7-ene-3,5,6-triol(9),并采用Griess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的筛选,发现化合物1能够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IL-6)的产生,其IC50值为37.889±1.579~45.256±1.656μM。结果说明化合物1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细花百部中的非生物碱部分也是其活性物质,为细花百部在健康产品研发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花百部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孝柱 王德群 +2 位作者 李俊 毛小明 查光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86-187,192,共3页
[目的]调查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岳西县分布的药用单子叶植物69种,隶属55科,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区。[结论]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丰富,应... [目的]调查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岳西县分布的药用单子叶植物69种,隶属55科,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区。[结论]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丰富,应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单子叶植物 资源调查 安徽岳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及生长年限对多花黄精品质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16
作者 张钰 蔡学飞 +7 位作者 徐涛 李国四 陈创博 夏桐 孙奕 吴丽娟 韩邦兴 易善勇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124-131,共8页
为探讨不同生境及不同龄节皖产多花黄精根际微生物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皖产多花黄精在野生和大田环境下各龄节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成分(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 为探讨不同生境及不同龄节皖产多花黄精根际微生物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皖产多花黄精在野生和大田环境下各龄节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成分(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真菌有效序列隶属于12门,44纲,107目,229科,422属,在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真菌中,未发现与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的菌属;细菌有效序列隶属于9门,20纲,42目,70科,10属,在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细菌中,Lactococcus属、Desulfovibrio属、Turicibacter属与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均呈正相关,是后期重点关注和开发的优势菌属。本研究分析了皖产多花黄精在不同生态环境及生长年限下根际微生物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多花黄精的科学栽培与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根际微生物 生长环境 生长年限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物样品分析的小檗碱的电化学-荧光双模传感器
17
作者 彭文琪 周锐 +1 位作者 程旺兴 张自品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基于1,3,6-三磺酸8-氨基萘(ANTS)与小檗碱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利用ANTS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活性,以ANTS同时作为小檗碱的识别元件和电化学-荧光双模响应探针,建立了小檗碱的电化学-荧光双模传感器。利用ANTS与单壁碳纳米管(SWNTs)之间的... 基于1,3,6-三磺酸8-氨基萘(ANTS)与小檗碱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利用ANTS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活性,以ANTS同时作为小檗碱的识别元件和电化学-荧光双模响应探针,建立了小檗碱的电化学-荧光双模传感器。利用ANTS与单壁碳纳米管(SWNTs)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构建了基于ANTS/SWNTs修饰玻碳(GC)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分析采用差分脉冲(DPV)技术、利用ANTS/SWNTs/GC电极在-0.003和+0.074 V的氧化峰电流的下降率之和对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荧光传感分析基于ANTS溶液在517 nm处的荧光强度下降率对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化条件下,电化学传感器对小檗碱的电流响应在0.05~2μmol/L和2~10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3μmol/L;荧光传感器对小檗碱的荧光强度响应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325μmol/L。实际样品测定表明,大鼠血浆和肝脏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双模传感器的测定均无明显干扰。电化学传感分析对小檗碱灌胃模型大鼠的血浆和肝脏匀浆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0%(n=3)和4.0%(n=3);荧光传感分析对大鼠血浆和肝脏匀浆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2%(n=3)和95.5%~99.9%(n=3)。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小檗碱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事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6-三磺酸8-氨基萘 小檗碱 双模传感器 荧光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内生真菌Alternaria brassicae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及生物活性研究
18
作者 张宏燕 孙冉 +5 位作者 王思蕊 章玲 孙云鹏 郁阳 刘劲松 王国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7-1084,共8页
本文对丹参内生真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Alternaria brassicae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出24个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 本文对丹参内生真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Alternaria brassicae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出24个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5-methoxy-6′-methyl-biphenyl-3,3′,4′-triol(1)、altenusin(2)、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3)、altechromone A(4)、2-(9-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5)、4′-epi-dihydroaltenuene A(6)、dihydroaltenuene B(7)、(+)-(4′R,5′S,7′R)-altenuene(8)、4′-epialtenuene(9)、methyl nortricycloalternarate(10)、tricycloalternarene L(11)、环(D-亮氨酰-L-色氨酰)(12)、环(L-亮氨酰-L-苯丙氨酰)(13)、环(L-苯丙氨酰-L-缬氨酰)(14)、环(L-苯丙氨酰-L-脯氨酰)(15)、川芎哚(16)、酒渣碱(17)、3-acetyl-5-isopropylpyrrolidine-2,4-clion(18)、L-tenuazonic acid(19)、D-allo-tenuazonic acid(20)、S-N-acetyl phenyl(21)、苯乙基-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22)、α-acetylorcinol(23)、苯乳酸(24)。其中化合物1~9为聚酮衍生物,化合物10、11为混源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2~15为环二肽,化合物16~20为生物碱,化合物22~24为苯环衍生物。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Alternaria brassicae分离得到,化合物22和23为首次从链格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19能够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产生,IC50值分别为19.19±0.37、28.72±1.02、22.55±1.7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内生真菌 芸苔链格孢 次生代谢产物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干姜的本草考证
19
作者 汪杰 黄山 +7 位作者 张正 左池靖 梁万徽 刘艳 余卫东 俞浩 彭灿 彭代银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4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干姜”为正名;干姜历代所使用的主流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古籍著录产区为浙江温州、临海一带、池州等地,近现代以来以四川犍为、贵州长顺产量大质量佳,其品质以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九月,现代多在冬季采收;历代本草医书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和炒制,现代药材主要有干姜和炮姜2种规格。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干姜选用姜植物姜Z.officinale的干燥根茎,原方若有注明炮制要求的,需要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干姜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 基原 道地性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与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对纤溶酶调控小鼠集合管M-1细胞γ-ENaC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张文馨 李蕾 +3 位作者 葛皖粤 许在平 王运来 许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对小鼠肾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M-1细胞)上皮钠离子通道γ亚基(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 γ-subunit, γ-ENaC)激活的影响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小鼠M-1细胞为对象,设计三个实... 目的:探讨纤溶酶对小鼠肾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M-1细胞)上皮钠离子通道γ亚基(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 γ-subunit, γ-ENaC)激活的影响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小鼠M-1细胞为对象,设计三个实验部分:第一部分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纤溶酶组、纤溶酶+BAY 11-7082(NF-κB抑制剂)组以探讨纤溶酶对炎症因子及γ-ENaC的作用;第二部分分为对照组、BAY 11-7082组、BAY 11-7082+纤溶酶组,用BAY 11-7082预先处理M-1细胞,以探讨纤溶酶调控γ-ENaC表达中NF-κB的作用;第三部分分为对照组、纤溶酶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组,用纤溶酶或IL-6处理M-1细胞,以探讨NF-κB下游的IL-6对γ-ENaC的调控作用。药物干预后,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 (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α,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和γ-ENaC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γ-ENaC膜上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 mg/L纤溶酶作用24 h后细胞上清液IL-6、TNF-α、MCP-1和IL-1β含量上升(n=3,P<0.01),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和γ-ENaC蛋白表达升高(n=5,P<0.01),膜上γ-ENaC分布增加。与纤溶酶组相比,纤溶酶与BAY 11-7082共培养后各组细胞IL-6、TNF-α、MCP-1和IL-1β含量下降(n=3,P<0.05或P<0.01),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和γ-ENaC蛋白表达降低(n=5,P<0.05或P<0.01),膜上γ-ENaC分布减少。单纯给予BAY 11-7082组与对照组相比,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降低(n=5,P<0.05或P<0.01),γ-ENaC没有明显变化,再给予纤溶酶刺激后,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及γ-ENaC表达升高(n=5,P<0.05),膜上分布增加。NF-κB下游中的IL-6干预24 h后细胞γ-ENaC蛋白表达增加(n=5,P<0.05),γ-ENaC膜上分布增加。结论:纤溶酶调控小鼠M-1细胞γ-ENaC表达与NF-κB激活后引起炎症因子异常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钠离子通道γ亚基 纤溶酶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