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考-结对-分享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佳 俞红五 +3 位作者 朱艳 潘喻珍 吴炳坤 曹奕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4期230-232,237,共4页
当前传统的培养教学可以使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学会解决单一疾病与单一证型,但是当出现复杂问题时,很多医学生无法形成对疾病的规律性认知与诊治。思考-结对-分享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当前传统的培养教学可以使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学会解决单一疾病与单一证型,但是当出现复杂问题时,很多医学生无法形成对疾病的规律性认知与诊治。思考-结对-分享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可持续提高专科能力培养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医学生专科能力培养教学的原则,阐述了传统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专科能力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思考-结对-分享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考-结对-分享教学模式 中医内科学 医学生 专科能力培养 混合式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关联性对照研究
2
作者 李双 霍晨露 +1 位作者 刘安婷 朱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I)与脑出血(CH)两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CI或CH患者,采用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每1例CI患者匹配与其性别、年龄相符合的CH患者),共30... 目的探讨脑梗死(CI)与脑出血(CH)两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CI或CH患者,采用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每1例CI患者匹配与其性别、年龄相符合的CH患者),共300例研究对象150个配对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行为因素,使用标准化方法获取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CI组心脏病史异常率、D-D异常率高于CH组,吸烟史、饮酒史和高血压病史异常率低于CH组(P<0.05);三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高于HC组(P<0.05);CH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高于HC组(P<0.05);CI组LP(a)、FIB、D-D水平高于CH组(P<0.05)。结论CI和CH危险因素大多数相同,但在LP(a)、FIB、D-D、心脏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病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D-D对CI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危险因素 关联性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平穴动气针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艳 俞红五 +4 位作者 潘喻珍 杨佳 吴炳坤 胡雪 曹云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平穴动气针法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平穴常规针法,治疗组予动气针法,2组针刺治疗均为每周6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评定2组... 目的观察中平穴动气针法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平穴常规针法,治疗组予动气针法,2组针刺治疗均为每周6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评定2组Fugl-Meyer(FMA)、视觉模拟(VAS)、肩手综合征(S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FMA、VAS、SHSS评分及Hcy、D-D、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FMA、VAS、SHSS评分及Hcy水平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结论中平穴动气针法能够提高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且能改善Hcy、D-D及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气针法 中平穴 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益肾强骨法针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喻珍 余学芳 +1 位作者 邵俊 俞红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820-822,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益肾强骨法针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 ondyil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采取通督益肾强骨法治疗活动期AS患者40例,检测治疗前后BASDAI、BASFI、BAS-G、中医症状评分、总时相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通督益肾强骨法针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 ondyil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采取通督益肾强骨法治疗活动期AS患者40例,检测治疗前后BASDAI、BASFI、BAS-G、中医症状评分、总时相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9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通督益肾强骨法能明显改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针灸 通督益肾强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课资源在临床护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武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984-985,共2页
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微时代应运产生。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媒体,记录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展开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 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微时代应运产生。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媒体,记录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展开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满足移动式、混合式、个体化的学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实训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