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72
1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姜天鑫 吴伟伟 李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12-214,共3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为现今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阶段防治的热点和难点,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言语功能的康复均有一定的影响,并对患者自身和家庭均造成严重的精神困扰和经济压力。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对PS...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为现今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阶段防治的热点和难点,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言语功能的康复均有一定的影响,并对患者自身和家庭均造成严重的精神困扰和经济压力。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对PSD的研究探索均呈现了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但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然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不稳定、药物不良反应大,中医治疗PS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但方法多样,不利于治疗的规范化,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PSD的临床研究做整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艾灸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途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对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
3
作者 江娜 曹奕 +4 位作者 周婷 贾泽坤 杨娅 蒋雷雷 谭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刺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散瘀汤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刺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散瘀汤治疗)、联合组(在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治疗),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检测脑梗死体积,缺血皮质区铁含量、氧化指标水平、铁死亡相关指标表达。结果:治疗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丙二醛(MDA)表达均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联合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MDA表达均显著降低,GPX4、Nrf2、HO-1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分别与针刺组、药物组比较,联合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铁水平、MDA表达均显著降低,GPX4、Nrf2、HO-1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凉血散瘀汤可能介导Nrf2/HO-1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凉血散瘀汤 缺血性脑卒中 铁死亡 氧化应激 协同作用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陈冲 孙晓丽 +1 位作者 梁月光 孙善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30 mg/kg)、安慰剂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另以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3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30 mg/kg)、安慰剂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另以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3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UNEL染色检测背侧缝核(DRN)区域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DRN区域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NLRP3、cleaved-Caspase-1、AS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改善了SAMP8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神经元凋亡和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阿尔茨海默病 SAMP8小鼠 认知功能 NLRP3炎性小体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0032131调控NF-κB通路对骨关节炎软骨变性的影响
5
作者 周巧 刘健 +5 位作者 万磊 汪元 王桂珍 齐亚军 胡月迪 朱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6,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hsa_circRNA_0032131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变性的作用。方法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CHON-001)用作OA的体外模型。细胞转染建立小干扰(si-RNA)和过表达质粒(OE)模型,分为IL-1β、IL-1β+OE-NC、IL-1β+... 目的旨在探讨hsa_circRNA_0032131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变性的作用。方法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CHON-001)用作OA的体外模型。细胞转染建立小干扰(si-RNA)和过表达质粒(OE)模型,分为IL-1β、IL-1β+OE-NC、IL-1β+OE-circ_0032131、IL-1β+si-NC和IL-1β+si-circ_0032131共5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irc_0032131、ADAMTS5、MMP13、SOX9、COL2A1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ADAMTS5、MMP13、SOX9、COL2A1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NF-κB p65和p-IKBα的平均荧光强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和IL-4的表达。相关性分析circ_0032131与炎症因子、ECM产物和NF-κB的关系。ROC曲线计算circ_0032131曲线下面积。结果与未处理细胞相比,IL-1β诱导的CHON-001细胞中的circ_0032131上调,IL-4水平下降,ADAMTS5、MMP13和NF-κB p65 mRNA水平升高,SOX9和COL2A1 mRNA水平下降。ROC曲线结果,circ_0032131曲线下的面积为0.9156(0.8136~0.9271),与SOX9、COL2A1和IL-4呈负相关,与MMP13、IL-1β和NF-κB p65呈正相关。circ_0032131敲低减轻IL-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与IL-1β+si-NC相比,IL-1β+si-circ_0032131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下降,SOX9和COL2A1蛋白水平升高,ADAMTS5和MMP13蛋白水平下降。过表达circ_0032131后结果相反。此外,与IL-1β+OE-NC组相比,OE-circ_0032131组p-IKBα和p-NF-κB p65平均荧光强度升高,而circ_0032131敲低削弱了NF-κB信号的活性。结论circ_0032131在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中高表达,敲低circ_0032131通过靶向调控NF-кB通路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ECM降解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0032131 NF-ΚB 骨关节炎 软骨变性 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对“四时皆有土”的理解与应用
6
作者 孙培养 孙梅香 +1 位作者 孟晓灵 王婧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黄帝内经》率先提出的“治未病”观点,此后,这一点得到历史医家的完善,逐步获得临床支持,已经成为中医防治疾病的独特优势。基于脾土的属性,学者张道宗首度提出了“四时皆有土”观点,认为湿邪类症状宜基于“健脾化湿”思路诊治,对丰... 《黄帝内经》率先提出的“治未病”观点,此后,这一点得到历史医家的完善,逐步获得临床支持,已经成为中医防治疾病的独特优势。基于脾土的属性,学者张道宗首度提出了“四时皆有土”观点,认为湿邪类症状宜基于“健脾化湿”思路诊治,对丰富治未病思想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四时皆有土”思想的历史溯源、内涵,并从生理、病理方面介绍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从而突出“脾土”在治未病中核心地位。其次,阐释了从脾土出发论治疾病,在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各阶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健脾化湿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四时皆有土”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拓展和应用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四时皆有土 健脾祛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氧化应激与免疫浸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志 吴傲 +1 位作者 胡仲翔 孙培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2-870,共9页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中氧化应激和免疫浸润的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类风湿关节炎数据集GSE55235(10例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10例健康对照样本)和GSE55457(13例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10例健康对照样本),将两个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集进行...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中氧化应激和免疫浸润的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类风湿关节炎数据集GSE55235(10例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10例健康对照样本)和GSE55457(13例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10例健康对照样本),将两个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集进行合并,使用R语言获取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正常关节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差异表达氧化应激基因。对差异表达氧化应激基因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利用GSEA方法评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通路和生物过程。使用STRING在线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中的Degree算法计算出前10名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中获取到数据集GSE1919作为验证数据集,对计算出的前十名关键基因进行验证及ROC曲线分析,得到核心基因。利用CIBERSORT来评估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使用qRT-PCR验证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得到了89个差异表达氧化应激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氧化应激基因的主要聚焦点包括氧化应激、化学应激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和脂多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得到了5个核心基因(STAT1、MMP9、MYC、CCL5、JUN),5个核心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都大于0.7,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且大多与T细胞相关;qRT-PCR结果显示,5个核心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样本和正常关节样本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中存在氧化应激与免疫反应过程,且免疫反应参与激活氧化应激,核心基因及可作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氧化应激 免疫浸润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洋 朱艳 +2 位作者 洪玉节 肖净 陈静静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较明确的发病机制是与免疫紊乱有关,其核心治疗药物疗效有限、治疗失败是临床常见的难题。而足三里穴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效果显著,也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因此,探析针灸足三里后的免疫机理,可以更...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较明确的发病机制是与免疫紊乱有关,其核心治疗药物疗效有限、治疗失败是临床常见的难题。而足三里穴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效果显著,也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因此,探析针灸足三里后的免疫机理,可以更好地通过细胞、分子解释其发挥效应的机制,如足三里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肥大细胞脱颗粒、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血小板活化等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炎症、疼痛、骨破坏。这些免疫机制的揭示为临床靶点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人参-黄精配伍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丁可可 陈道康 +4 位作者 王婧吉 王训翠 张峥嵘 杨绍杰 朱国旗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评价人参-黄精不同配比对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动物实验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参-黄精以1∶0(RH1)、2∶1(RH2)、1∶2(RH3)、0∶1(RH4)四种配比(总共60 g)进行提取,UPLC-UV法检测不同配比人参-黄... 目的评价人参-黄精不同配比对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动物实验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参-黄精以1∶0(RH1)、2∶1(RH2)、1∶2(RH3)、0∶1(RH4)四种配比(总共60 g)进行提取,UPLC-UV法检测不同配比人参-黄精的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及多糖提取率;建立SPS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药RH1、RH2、RH3及RH4(400 mg·kg^(-1))14 d后,行为学评价PTSD样行为;ELISA测定血清CORT、IL-1β及IL-10含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潜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lpain-1、PSD95和BDNF蛋白表达。结果SPS小鼠经人参-黄精不同配比提取物治疗后,能改善SPS小鼠PTSD样行为,RH2效果最佳,降低CORT及IL-1β水平,提高IL-10含量。筛选PTSD疾病潜在作用靶点160个,分别富集在抑制突触损伤、发挥抗氧化特性及抑制神经炎症等功能。RH2能阻止SPS诱导的Calpain-1、PSD95、BDNF的表达下降和GluN2B的升高。分子对接显示,人参皂苷Rg1和Rb1与Calpain-1、PSD95、BDNF分别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人参-黄精以2∶1的配比能更有效阻止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其作用可能与调控Calpain-1、PSD95、BDNF和GluN2B等靶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黄精 不同配比 PTSD 分子靶标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韩锡茜 胡建勇 +5 位作者 段洪波 田甜 杨琪琪 王保国 姜天鑫 李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58,567,共7页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QSHWC)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IS组、对照组、QSHWC低剂量(QSHWC-L)组、QSHWC高剂量(QSHWC-H)组、丁苯酞组及QSHWC-H+...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QSHWC)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IS组、对照组、QSHWC低剂量(QSHWC-L)组、QSHWC高剂量(QSHWC-H)组、丁苯酞组及QSHWC-H+库马霉素(JAK2激活剂)组。线栓法构建IS模型成功后立即给药处理。Zea-Long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分析大鼠踏空步数比例及脑梗死体积百分数;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53、p-JAK2、裂解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p-STAT3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组海马CA1区脑组织异常,神经功能评分、踏空步数比例、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神经元凋亡率、TNF-α、ICAM-1、IL-1β水平及p53、Cleaved-caspase-3、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与IS组比较,QSHWC-L组、QSHWC-H组、丁苯酞组海马CA1区脑组织病理损伤有所缓解,神经功能评分、踏空步数比例、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神经元凋亡率、TNF-α、ICAM-1、IL-1β水平及p53、Cleaved-caspase-3、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库马霉素逆转了高剂量QSHWC对IS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QSHWC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IS大鼠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卒中 神经元 凋亡 神经功能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疗法通过上调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修饰促进脑皮层血管新生进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11
作者 浦延鹏 王震 储浩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928,共8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缺血侧脑皮层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基于METTL3介导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修饰,上调HIF-1α/VEGF-A信号轴,促进血管新生,探究眼针改善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缺血侧脑皮层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基于METTL3介导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修饰,上调HIF-1α/VEGF-A信号轴,促进血管新生,探究眼针改善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模型、眼针及激动剂组(n=10)。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CIRI模型,分组干预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比较脑梗死面积,尼氏体染色观察脑神经元损伤,CD31和EDU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脑皮层组织血管新生,采用ELISA检测脑皮层组织m6A甲基化修饰水平,RT-PCR检测METTL3、HIF-1α/VEGF-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ETTL3、HIF-1α/VEGF-A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尼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CD31和EDU免疫荧光双标的新生血管数量增加,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减少(P<0.05),METTL3的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5),HIF-1α与VEGF-A的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眼针和激动剂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尼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5),CD31和EDU荧光双标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多,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增加(P<0.05),而HIF-1α与VEGF-A、METTL3的蛋白及mRNA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眼针和激动剂组、正常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能改善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修饰,调节HIF-1α/VEGF-A信号轴,促进脑皮层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m6A甲基化修饰 HIF-1α/VEGF-A信号轴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志勇 刘亚伟 张静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究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界首市人民医院的PPP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另招募... 目的探究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界首市人民医院的PPP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另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56例作对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Niigata PPPD问卷调查(NPQ)评价PP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乙酰胆碱(Ach)、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tau蛋白水平;根据辨证论治结果对PPPD患者进行分型,总结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与NPQ评分、MoCA评分、血清Ach、Aβ1-42及tau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PPD患者MoCA各维度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PPD患者血清Ach、Aβ1-42水平均降低,tau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PP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型为主,占27.27%(36例),肝阳上亢型30例占22.73%,肝气郁结型24例占18.18%,肾精不足型和痰湿中阻型各21例各占15.91%;各种中医证型患者NPQ评分比较,除痰湿中阻型与肾精不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NP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上亢型最高,其次是气血亏虚型,肝气郁结型最低。不同中医证型PPPD患者MoCA评分及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PD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痰湿中阻型、肾精不足型认知功能损伤严重,而肝阳上亢型和气血亏虚型病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中医证型分布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附导痰丸联合达英-35、二甲双胍对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顿巨燕 田丽颖 王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73-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联合达英-35、二甲双胍对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附导痰丸,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临床...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联合达英-35、二甲双胍对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附导痰丸,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指标(FSH、LH、LH/FSH比值、T)、糖代谢指标(FPG、FINS、HOMA-IR)、身体维度(BMI、WHR)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身体维度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FSH除外)。结论苍附导痰丸联合达英-35、二甲双胍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代谢指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附导痰丸 达英-35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脾虚痰湿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江应露 张苗苗 +1 位作者 张涛 李学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278,共5页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动态血压指标(SBP、DBP、脉压差、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SV、EDV、PI、RI)、Leptin、RBP4、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动态血压指标、PSV、EDV、RI、Leptin、RBP4降低(P<0.05),FMA评分、PI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可安全有效地减轻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降压效果,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血清Leptin、RBP4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 常规治疗 脑梗死急性期 高血压 中医证候 LEPTIN RB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通过抑制mGluR5调控ERK1/2-SGK1信号通路改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
15
作者 何存宝 杨绍杰 朱国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3,共9页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只/组。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价SPS模型组小鼠的PTSD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p-ERK、SGK1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的病理损伤;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验证化合物10b与mGluR5结合的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模型组小鼠表现出PTSD样行为(P<0.05),海马mGluR5和p-ERK蛋白表达升高,SGK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化合物10b可改善SPS组小鼠的行为异常(P<0.05),并抑制mGluR5表达,逆转p-ERK和SGK1的异常(P<0.05),且无明显肝肾毒性;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10b与mGluR5结合稳定。结论化合物10b能改善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其机制可能和抑制mGluR5调节ERK1/2-SGK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 3-d]嘧啶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单一长时程应激 ERK1/2 SG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疗效观察及血清AMH水平影响
16
作者 柯琴 王莹倩 +4 位作者 操丽 王芬 姚锐 刘特 谈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21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DOR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21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DOR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卵巢双侧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和AMH水平,焦虑和抑郁量表,睡眠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DOR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OR患者AFC数值和AMH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DOR患者AFC数值和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OR患者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OR患者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DOR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高血清AMH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疗效 抗苗勒管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艾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成自霞 聂婷 程晓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艾灸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艾灸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气滞血瘀型 针刺 艾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基于调控miR-502-5p/TRAF2/NF-κB轴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巧 刘健 +3 位作者 万磊 朱艳 齐亚军 胡月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5p和TRAF2的靶向关系。构建miR-502-5p抑制表达质粒(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组,转染至软骨细胞中。分为对照组(NC),IL-1β组,XFC组,IL-1β+NC-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XFC最佳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水平。逆转录PCR(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软骨蛋白聚糖抗体(ADAMTS5)和miR-502-5p/TRAF2/NF-κ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IL-1β组中软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且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IL-1β、TNF-α和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筛选得出20%XFC为最佳含药血清浓度。与IL-1β组相比,XFC含药血清干预后,软骨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p65表达下降,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升高(P<0.05)。与NC-inhibitor相比,转染miR-502-5p inhibitor后,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与miR-502-5pinhibitor相比,将miR-502-5pinhibitor转染的软骨细胞和最佳XFC含药血清共培养后,XFC含药血清能逆转miR-502-5p抑制状态对软骨细胞炎症和ECM的影响。结论XFC抑制软骨细胞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502-5p/TRAF2/NF-κB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2-5p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炎症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会穴久留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节 高婷 +2 位作者 朱婷婷 何其英 杨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手术造模后第1天起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分别给予百会穴久留针和普通留针治疗,连续14 d。另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2组、模型2组、久留针2组、久留针3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灸治疗前分别给予腺相关病毒100μl单次尾静脉注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及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与假手术1组比较,模型1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1组比较,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且久留针1组上述变化较普通留针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久留针2组比较,久留针3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中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16.41±2.25)%vs(7.59±1.09)%;1.46±0.16 vs 0.94±0.12,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激活BDNF/TrkB通路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百会 留针 神经保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x1/TXNIP通路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凋亡机制研究
20
作者 王涛 吴子建 +7 位作者 李佩芳 李梦 韩永升 刘琨 张道宗 吴杰 刘辉 刘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1,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后2 h缝合即可,采用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判断大鼠是否成模。成模后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进行治疗,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收集大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qPCR检测大鼠Trx1、TXNIP、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OS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qPCR结果显示,Trx1、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ROS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程度显著增加。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大脑梗死面积及海马凋亡程度,增加Trx1、Bcl2 mRNA表达,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降低ROS含量。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能通过激活Trx1,抑制TXNIP诱导的凋亡反应,从而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缺血再灌注 电针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